再和二首 其一(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和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琉。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再和二首 其二(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洞要穷源入莫闲,初头底事做成山。
开先水独为乾始,判后山方立地间。
气浊下流泥作土,滓坚中结石成关。
奇哉故迹皆堪验,何日重来更共攀。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
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
公真清献游同昔,我匪元公趣异今。
但幸附名镌在石,当坚一介不移心。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其一(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乳滴珠垂石缀旒,冰清醽绿水鸣球。
龙宫凤穴排苍壁,燕垒蜂房涌碧琉。
公爱彼山岩石峻,我贪此洞冷泉幽。
无双奇观难穷处,便欲留身就隐休。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其二(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揽辔驱驰始得闲,便陪五马访名山。
恍如境出青霄外,真是身游碧落间。
地辟天开非假凿,崖高壁立自成关。
奇奇怪怪离名状,独荷元龙许附攀。
江心寺(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心无倚着绝沉浮,力破回澜岿独留。
远过金山推碧玉,屹如砥柱立中流。
木犹桂在月中植,人似身来镜里游。
况是清秋方净练,真成银汉着孤舟。
江阴风寒地有感(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西浙因曾究竟看,澄江端的是风寒。
户门人合为防密,南北天非立限宽。
误认孤军成僻小,谁思紧处是辛酸。
原兴重镇加经理,忍见寥寥守备单。
和陆伯微韵二首 其一(宋·包恢)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我坐深山底,炎凉总不知。
任他人正闹,嗟世事无奇。
菽尽欢难遂,芹思献尚迟。
荐堂终万里,还许走相随。
和陆伯微韵二首 其二(宋·包恢)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百荐锋难敌,伊谁是特知。
近尝翻戆说,久惜负胸奇。
整顿须教早,招来已恨迟。
英豪施异说,勋业定相随。
和陈翔卿韵(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碧落宜游遂速奔,千奇万胜果中存。
天钟神秀双瑶室,地辟高深两玉门。
下有绀寒流水径,上垂远古断山痕。
独怜地近人何远,久共沿流探本根。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其一(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草茅恨我非时样,五马驽材无寸奇。
千里赤城皆欲杀,一双青眼独蒙知。
每怀设榻迎徐意,尚拟扁舟访戴时。
炯炯此心常晤对,思公辄复诵公诗。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其二(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其一(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斩新政令别规模,迎刃恢恢解有余。
去就虽轻心自若,佞贤乍变事何如。
籴为民患祈从免,社植根深恶始除。
似此欲为尚何限,归欤千里竞攀车。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其二(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圆机珠活走盘中,已试权奇妙变通。
武库精严锋莫敌,智囊沉密计难穷。
先声已早闻风采,后实如新见事功。
计日未多功不少,复刚方长转春风。
挽吴准斋(宋·包恢)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朝市逃名利,清明照日边。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纯行浑无玷,嘉言剩有传。
归全复何憾,吾党独呼天。
挽陈和仲二首 其一(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川流近海学易至,源出慈湖派独清。
进佩龙泉秋水洌,退怀骊颔放珠明。
介真不以三分易,枉自无容一尺轻。
年未半生纡远道,哀哉何限不平鸣。
挽陈和仲二首 其二(宋·包恢)
七言律诗
至宝幢边宝器钟,含光承影状难穷。
明明山立千峰表,湛湛鄞清万派中。
炼不回容精匪石,灼无变泽气如虹。
谁疑湖海豪犹在,安得楼高更卧龙。
寄题武夷橘林小隐(宋·包恢)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武夷山下出清泉,观象宜知果行缘。
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温州双峰寺(宋·包恢)
五言律诗
两水旁流合,双峰对立分。
未窥龙鼻面,且过雁山门。
玉练泉流石,天低露湿云。
经过随分好,犹未副前闻。
雁荡灵岩(宋·包恢)
五言律诗
展旗天柱立,宝印伏狮雄。
瀑喷千珠碎,窗开四牖空。
争奇排怪石,独秀出孤峰。
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