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送胡丈归建安(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先生高卧武夷巅,一旦趋朝岂偶然。
报国自期如皦日,归田曾不待来年。
怀铅共叹杨雄老,鞭马今输祖逖先。
册府风流久寥落,送行始复有诗篇。
太甲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君王自古幸游多,未必南从山涧阿。
龙虎真藏金鼎火,凤凰从食玉山禾。
云霞落日舒旗帜,琪树西风响佩珂。
伊尹乐耕南亩日,想应高隐碧嵯峨。
怀玉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
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
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
禅月满堂诗句在,恨无砖玉可相抛。
陈经略生朝四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欲知今岁好生朝,召节翩翩下九霄。
便入三槐新位次,空余八桂旧歌谣。
机神照物宜前列,质干参天合后凋。
他日凌烟图画处,方瞳炯炯映金貂。
陈经略生朝四首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视人寰但一沤,应缘来作圣时游。
英风盖世桂林伯,相业传家户牖侯。
号召即看持玉节,姓名已久覆金瓯。
他进欲记中书考,简策应须汗马牛。
陈经略生朝四首 其三(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妫姓从来莫与京,传家初不为金籯。
只今八桂苍苍处,倍觉中台两两明。
南徼不闻刁斗击,北辕行见衮衣迎。
定知天锡公难老,端与邦家立太平。
陈经略生朝四首 其四(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咏高秋此日生,门闾佳气想充盈。
堂堂体貌千钧重,凛凛精神一座倾。
暂使远民瞻玉帐,要知圣主有金城。
兜牟却作貂蝉去,五筦难淹宋广平。
送删定闻人丈归嘉禾(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漫作中都士,柴门每自扃。
遗经究终始,奇字讲声形。
前辈今无几,微言世莫听。
扁舟转河贡,已见故山青。
送陈经略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清明公正复慈祥,触眼平生见未尝。
自幸来依骠骑幕,如何又趣舍人装。
云霄去路日千里,萍梗微踪天一方。
独有此心无远近,岁寒犹欲试冰霜。
送陈经略二首 其二(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英姿卓荦众长兼,暂假威名镇峤南。
忽报邮音驰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照人风采谁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谈。
远俗岂知如许事,只言无计驻征骖。
家叔沚次暮春韵呈知止秘校(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一日复一日,山间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无疏亲。
谁知一雨后,满目皆怀新。
风光欠管领,付与得闲人。
挽侍读龙图学士周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四海声名久,中朝德齿优。
金华方入侍,琳馆遽归休。
全福人皆仰,孤风世莫留。
老成零落尽,不独为吾州。
挽参政王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辙迹环吴蜀,艰难叹委频。
秉钧才数月,去国竟终身。
文武才猷远,经纶事业新。
襄阳耆旧传,宁复有斯人。
挽学士张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俎豆平生事,逢时却论兵。
幄中多妙画,阃外即长城。
曾未登三府,何言梦两楹。
空余行乐处,画像俨如生。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 其一(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太傅元功首,汾阳异姓王。
恩荣兼二美,声迹无相望。
名载风云会,神游水月乡。
维师空赠典,无复见鹰扬。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 其二(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节义家传久,艰难始见忠。
一心惟徇国,百战竟平戎。
环列周庐肃,官仪道路同。
细看麟阁上,谁得似初终。
挽詹事陈公(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
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
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
陶山书院(宋·汪应辰)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陶山读书处,景物自天成。
幽涧菁莪盛,高冈彩凤鸣。
雨余山色秀,云净月华明。
静听寒泉响,潺潺洙泗声。
偶见文子失举后诗次韵以广其志(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落开谈四座惊,已应俊气压诸生。
高山意远难知已,白雪词高绝和声。
此道要须齐得丧,古人初不为功名。
芬芳各自随时耳,何用临风嗅决明。
雪中梅花(宋·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风弄芦帘掩复开,闭门一室此徘徊。
故人难望扁舟至,远信谁凭驿使回。
窗外不知飞霰集,坐中只觉暗香来。
新诗亟报春消息,不待天边看斗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