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鹤楼登高 其一(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北斗平临倦眼开,岷峨秋色莽西来。
云移晴树樯帆近,浪拍落梅天地回。
孤雁南飞沙似雪,大江东见水为杯。
茫茫不尽登楼感,都是红羊劫后灰。
九日黄鹤楼登高 其二(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苍青一色接中流,浩浩风涛护鄂州。
此日我逢重九节,昔人仙去几千秋。
黄军浦落余残碛,白帝云封据上游。
西望雪山红叶好,隔江遥忆故园楼。
八里河决阻赋 其一(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无边风浪莽西来,滚滚黄流一线开。
千里土鳞原上起,几行泽雁雨中哀。
飘零我亦同萍梗,生聚谁怜遍草莱。
独向荒邱时极目,弥漫何处是春台。
八里河决阻赋 其二(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风挟浪舞阳侯,夜火昏黄雨不收。
一带荒村三面水,几株衰柳四围秋。
何堪野哭客中听,无限涛声枕畔流。
坐起挑灯眠未得,明朝重问打鱼舟。
十七晚雨行舟(清·洪锡爵)
五言律诗
暝色布林皋,密雨散如注。
白跳水上珠,绿黯溪边树。
流云走半空,湿鸟寻归路。
濛濛烟雾中,扁舟自来去。
子东宗兄惠佳制豚肉赋谢二首 其一(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屠门大嚼素称豪,遗我豚肩惠贶叨。
宰割俨分天下肉,纷纶小试日东刀。
五侯脍炙传群口,一脔肥甘快老饕。
料得崇朝食指动,花猪风味侑醇醪。
子东宗兄惠佳制豚肉赋谢二首 其二(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腰围那管诮彭亨,象箸银匙饫鼎烹。
曹刿能谋翻笑鄙,何曾每食不嫌精。
细君安在归怀肉,老母云亡恋遗羹。
从此无人嗤俭腹,便便一样说边生。
中秋夜雨感怀(清·洪锡爵)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流落荆南郡,飘零庾子山。
英雄髀肉感,风月鬓毛斑。
时令秋分过,天涯客未还。
阳台今夜雨,鸥梦隔乡关。
内江道中(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江流浩浩下岷峨,派别支分夹内河。
一线涛头驰水马,万堆山髻拥春螺。
官仪汉制从今少,石碣周行自昔多。
独向梳妆台畔望,空留明月伴烟萝。
天津道中阻雪(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平沙莽莽朔风摧,破浪才从海国来。
蓟北天寒春草浅,桥南路窄雪花堆。
几家笑语围炉火,万里乡心托酒杯。
喜听玉京明日到,一鞭马上望金台。
由长江埠至应城县(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层平壤一层冈,原隰龙鳞界井疆。
远岸云林俱入画,几家聚落自成庄。
浅黄叶迸杨枝嫩,水墨花开豆荚长。
道上人看前令尹,依依犹认旧时妆。
龙泉驿(清·洪锡爵)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龙岭势嵯峨,征轺几度过。
天将山水贶,人为利名磨。
京洛衣尘旧,关河墨迹多。
飞鸿前路远,何敢息岩阿。
吊三闾大夫读书处 其一(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云梦潇湘国已墟,荒隅犹剩左徒居。
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
何处招魂歌楚些,当年遗恨割商于。
青山六里今谁属,一抹寒烟旧有庐。
吊三闾大夫读书处 其二(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撇开薜翠访岩阿,昔日累臣此啸歌。
故国销余三户在,悲风吹出九原多。
苍烟几点欷山鬼,碧血千年化女萝。
一卷离骚一尊酒,酣吟痛醉两摩挲。
汤阴敬谒岳忠武公祠(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铁骑红尘逐队开,金牌诏下迭传来。
九重天子安残局,五百神军卷背嵬。
老鹳不通宵遁路,黄龙早饮凯旋杯。
燕云唾手留遗表,一读临风泪一回。
舟中感怀二首 其一(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风雨关河一苇中,雪泥春水感飘蓬。
亲年已老官无俸,天意怜才籍未通。
华鬓但愁鸾镜改,壮心不让马群空。
揽衣独听鸡鸣起,看剑宵深烛影红。
舟中感怀二首 其二(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扁舟冬去复春临,两字双鱼未有音。
千里青山留过眼,一溪碧水动归心。
神鸦祠绕朝还暮,官柳烟浓昼亦阴。
枕畔涛声听不得,何堪渔笛起江浔。
舟过仙桃镇以下,繁集纷列,村居如画(清·洪锡爵)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水扁舟稳,湖乡一望平。
人家如画里,廛市送嚣声。
树木乱苍翠,光阴杂雨晴。
江关知不远,无限别离情。
访吴奋武校尉鲁子敬墓(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汉上西行问水滨,道旁青冢感吴臣。
煌煌议论排迎敌,落落襟怀爱指囷。
合榻幸逢孙讨虏,丛祠近接息夫人。
年年椒酒凭谁荐,蔓草荒烟卧石麟。
应阳感旧(清·洪锡爵)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年前事太匆匆,回首真如一梦中。
城市半增新户口,黔黎多属旧儿童。
膏盐泄地伤民业,芹藻何人振士风。
石室大开宏讲舍①,正传教化有文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