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马韵 上声 xià,上下,名词 祃韵 去声 xià,降也,动词 下拼音:xià 作名词时 属马韵,另见 祃韵
下 xià 〈名〉
-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 同本义
- 下,底也。——《说文》
-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靁》
-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 放之山下。——唐·柳宗元《三戒》
-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游);下江先生(下路客人。对长江下游一带人的敬称);下眼相看(看不起人);下路人(居住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人)
- 地
-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山海经·西山经》
- 又如:下鬼(地下之鬼;指死者);下世(阴间);下土(大地;天下;指人间);下都(神话传说中称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 指下巴 。如:下吧(同“下巴”);下嗑子(下巴颏)
- 臣下;百姓;群众
- 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左传·昭公十八年》
- 又如:全国上下;下民(百姓;人民);下比(属下相互勾结)
- 方面
- 忽然见林南下有一股子黑气,骨都都的冒将上来。——《西游记》
- 又如:经过调解两下里都同意了
- 下一次 。如:下不为例
- 特指湖泽
-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书·舜典》
- 地表之下
-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礼记》
- 里面
- 众军心下大乱,不敢交战,各自奔走。——《三国演义》
- 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 三下一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指时间、处所、范围
- 及郡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 位在下的人
- 不耻下问。——《论语》
- 不忍为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上下齐同。——《资治通鉴》
- 与其群下
康熙字典下古文:丅𠄟
-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𠀤遐上聲。
- 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 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
- 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 又《集韻》《韻會》𠀤亥駕切,遐去聲。
- 《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 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 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 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
- 《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𨻰第·古音考》與吳同。
- 又叶胡佐切,音賀。
- 《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 考證:〔《爾雅·釋訓》下,落也。〕
-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