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漾韵 去声 sàng,丧失 阳韵 平声 sāng,丧葬 丧拼音:sàng 繁体或异体字:喪属漾韵,另见 阳韵
喪 sàng 〈动〉
-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 同本义
- 喪,亡也。——《说文》
- 东北丧朋。——《易·坤》。马注:“失也。”
- 受禄无丧。——《诗·大雅·皇矣》
- 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礼记·檀弓》
-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国语·周语》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
-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韩非子·五蠹》
- 又如:丧明(眼睛失明);丧检(丧失德行,失去检点);丧履(失去庇护);丧精(失神);丧心(心理反常;丧失理智);丧志(丧失心志);丧律(丧失军纪);丧师(失去民心);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丧资(失去财产)
- 死去
-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又如:丧躯(丧身);丧元(掉头颅);丧仆(亡身);丧身(丧命);丧没(灭亡,死亡);丧明之痛(丧子之痛);丧亲(父或母亡);丧室(妻室丧亡);丧家子(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 灭亡;失败
-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宋·苏洵《六国论》
- 又如:丧师(战败);丧国之社(国家灭亡,无人祭祀的宗庙);丧师(战败而损失军队);丧陷(失陷);丧败(因失败而受损失)
- 逃亡;流亡 。如:丧人(逃亡到他国的人);丧物(耗竭财物)
- 忘记,忘掉
-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
- 灰心丧气 。如:丧惘(怅惘失神);丧沮(灰心失望);丧门(丧家之门。或称恶人或使人倒霉的人)
康熙字典喪古文:𡂤𡴧𡂧𦦦𡚏
- 《廣韻》《正韻》蘇浪切《集韻》《韻會》四浪切,𠀤桑去聲。
- 《玉篇》亡也。
- 又《正韻》失位也。《論語》二三子何患於喪乎。《註》喪,失位也。《左傳·昭二十四年》昭公曰:喪人不佞。
- 又《廣韻》息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蘇郎切,𠀤音桑。
- 《正韻》持服曰喪。《禮·檀弓》故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又》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釋文》上喪字平聲,下喪字去聲。
- 又《廣韻》喪,器也,今謂之柩。《禮·曲禮》送喪不踰境。
- 又姓。《廣韻》楚大夫喪左。《說文》本作𠸶。《廣韻》亦作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