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yǔ,语言][chǔ chú,居住、处理,动形词]屿[详注1][yǔ,给予][yǔ,赐予][详注2][jǔ][详注3][zhù][duō]峿[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諿[详注4]汿


注1:去 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陈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
注2:御 《类篇》偶举切,驭上声。止也。《左传·襄四年》季孙不御。《注》御,止也。《释文》御,鱼吕反。 又鲁邑名。《左传·襄二十二年》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注》御叔,鲁御邑大夫。《释文》御,鱼吕反。
注3:作 zuò,音阻。《韩愈·处州孔子庙碑》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注4:鐻 音巨。与簴同。钟鼓之柎也。《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chù,处所,名词][yù,告也][详注1][yù,参与][详注2][xū][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粗去声。楚利也。又木名。出历山。][详注3][详注4][详注5]


注1:如 亦若也。举去声。《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
注2:除 音箸。《诗·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除,去也。又《小雅》风雨攸除,鸟䑕攸去,君子攸芋。又《小雅》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传》除,开也。
注3:女 《广韵》《集韵》《韵会》尼据切,茹去声。以女妻人曰女。《书·尧典》女于时。
注4:狙 叚借爲覻字而後讀去聲。周禮蜡氏注。狙司卽覻伺也。倉頡篇曰。狙,伺候也。史,漢。狙擊秦皇帝。伏虔,應劭,徐廣皆曰。狙,伺也。方言。自關而西曰素。或曰狙。郭注云。狙,伺也。此皆千恕切。
注5:椐 音据。《诗·大雅》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zhǔ zhù 麌韵

主 zhǔ
〈名〉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温庭筠《经五丈原》
  • 畔主背亲。
  • 欲斗两主。
  • 共事之主。——·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 公主的简称
  •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 主人;东道主
  •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 长官;首脑,首长
  •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元结《贫妇词》
  •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 内有主也。——《太玄》
  •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 事主,指当事人
  •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 武大扯住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 事物的根本
  • 天下为主。——·黄宗羲《原君》
  • 以君为主。
  • 以刚为主。——《明史》
  • 不主故常。——[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 死人的牌位
  •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 上帝
  •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动〉
  • 主持;掌管
  •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 支持,提倡,主张
  • 前所主唱。——·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 寄住在
  • 或谓孔子主痈疽,于主侍人瘠环。——《孟子》
  •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 注重
  •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 保持
  •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 主持婚约
  •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 预示
  •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 存心;萌生
  •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
  •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主 zhù
〈量〉
  • 件,桩
  • 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儒林外史》
〈动〉
  • 灌入。通“注”
  • 主量必平,似法。——《荀子》
康熙字典古文:丶宔

  • 《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𠀤音麈。 (麌韵)
  • 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 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 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 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又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 又姓。隋主胄,明主問禮。又主父,複姓。
  • 又《正韻》陟慮切。 (御韵)
  • 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 考證:〔《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 謹照原文成鮒改成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