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药韵 入声 yuè,哀乐 觉 韵 入声 lè,音乐 效 韵 去声 鱼教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 乐繁体或异体字:樂属
 效韵,另见药觉 韵
 
 
樂 lè〈动〉 
〈名〉喜悦;愉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并怡然自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似与游者相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熙熙而乐。——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安乐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乐于;安于英雄乐业。——《资治通鉴》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洪亮吉《治平篇》亦乐生焉。——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又先生乐游。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感到快乐,享受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欧阳修《醉翁亭记》笑 。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 
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乐趣此乐何极。——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水之乐。——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又乐亦无穷也。宴酣之乐姓 
樂 yuè〈名〉 
〈动〉(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同本义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伶伦作乐。——《礼记·世本》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以乐传教。——《吕氏春秋·慎行论》又和乐之本。置酒设乐。——《汉书·李广苏建传》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乐作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乐器乐既和奏。——《诗·小雅·宾之初筵》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乐工,精于音乐的人乐具入奏。——《诗·小雅·楚茨》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姓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后汉书·列女传》 
唱,用口发音乐音比单而乐之。——《礼记》奏乐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辽史》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 康熙字典樂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𠀤音岳。 《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又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又《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 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樂。又《集韻》力照切《正韻》力召切,𠀤音療。 《詩·陳風》可以樂飢。毛音洛,鄭音療。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敎切。《論語》仁者樂山。又益者三樂。又《韻補》盧谷切,音祿。 《太公·下略》四民用虛,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班固·東都賦》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又《唐韻》魯刀切,音勞。 《廣韻》伯樂相馬。一作博勞。考證:〔《孝經》移風移俗,莫善于樂。〕謹照原文移俗改易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