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鱼韵 平声 yú,我也 语 韵 上声 yǔ,赐予 予拼音:
 yǔ 属 语韵,另见鱼 韵
 
 
予 yǔ〈动〉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同本义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予,与也。——《广雅》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赞许,称誉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众必予之。——《管子·小匡》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师旷。——《荀子·大略》出售,卖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康熙字典予
 《唐韻》余呂切《集韻》《韻會》演女切《正韻》弋渚切,𠀤音與。 賜也。《詩·小雅》君子來朝,何錫予之。《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灋,七曰予,八曰奪。通作與。又《博雅》大予,樂名。《註》漢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樂爲大予樂。又《廣韻》弋諸切《正韻》羊諸切。 𠀤與余同。我也。《郭忠恕·佩觿集》予讀若余。本無余音,後人讀之也。《顏師古·刊謬正俗》曲禮,予一人。鄭康成註:余予古今字。因鄭此說,學者遂皆讀予爲余。爾雅: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此則予之與余,但義訓我,非同字也。《說文》:予,相推予也。余,詞之舒也。各有意義,本非古今字別也。歷觀詩賦,予無余音。又《吳棫·韻補》予當讀與。詩或敢侮予,將伯助予。楚辭:目眇眇兮愁予,何壽夭兮在予。皆無余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