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予取予求 拼音:yú qǔ yú qiú
(1).从我处取求。《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杜预 注:“从我取,从我求,我不以女为罪衅。”
(2).引申为任意索取。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方其索 香港 之賕,要 白门 之抚,偪 天津 之溃,怙 海淀 之骄,予取予求,输银输地。” 徐铸成 《报海旧闻·金边饭碗》:“他们是老板,可以予取予求,不受任何限制。”
(3).犹言随心所欲。 清 钱谦益 《外制一》:“於是 瞿文懿 高文襄 之流,训辞尔雅,彬彬可观。久之而增华加厉,舖张藻饰,予取予求,无復体要。”词语解释:予取予夺 拼音:yú qǔ yǔ duó
见“ 予取予擕 ”。
词语解释:予取予携
亦作“ 予取予夺 ”。 从我处掠取。 梁启超 《克林威尔传》第五章:“今且冻饿委沟壑,所餘更何长物之与有?予取予擕,公等自为之!” 廖仲恺 《农民运动所当注意之要点》:“为谋永远撤去我海关之屏障,以任其予取予擕。” 秦牧 《拳头海岸》:“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变成了‘拳头海岸’。”词语解释:予违汝弼 拼音:yú wéi rǔ bì
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孔 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隋书·高颎等传赞》:“君邪而不能正言,国亡而情均众庶。予违汝弼,徒闻其语;疾风劲草,未见其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然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词语解释:予末小子 拼音:yú mò xiǎo zi
(1).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后汉书·明帝纪》:“詔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寧。’”
(2).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明 章衮 《书〈临川文集〉后》:“公之纯疵得失,犹方员之囿于规矩也。予末小子安敢復有所赘。”词语解释:予智予雄 拼音:yú zhì yǔ xióng
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是一个极骄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