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彭亨 拼音:péng hēng
(1).骄满貌。《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毛 传:“炰烋,犹彭亨也。” 孔颖达 疏:“汝既官不得人,徒彭亨然自矜庄以为气健。” 马瑞辰 通释:“彭亨即炰烋之转, 干宝 《易》注:‘彭亨,骄满貌。’”
(2).鼓胀;胀大貌。《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北魏 高湛 《养生论》:“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餐令人彭亨短气,或致暴疾。” 唐 韩愈 《石鼎联句》诗序:“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刘大白 《龟》诗:“你大肚彭亨,好象个财神。”词语解释:大亨 拼音:dà hēng
(1).犹大通,顺畅无阻。《易·临》:“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孔颖达 疏:“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
(2).旧时 上海 称有势力的官绅、富商或大流氓。 茅盾 《子夜》一:“他大概有四十多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哪个工商界大亨来,你不是好好招待他的?”
亦作“ 大烹 ”。盛馔。《易·鼎》:“大亨以养圣贤。” 王弼 注:“亨者,鼎之所为也。” 宋 苏轼 《初别子由》诗:“无忧赖贤妇,藜藿等大烹。” 清 侯方域 《重学校》:“夫士苟才而贤,即居之以夏屋,而享之以大烹,古之人不以为泰。”词语解释:元亨 拼音:yuán hēng
犹言大通,大吉。《易·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王弼 注:“应天则大,时行无违,是以元亨。” 孔颖达 疏:“以有此诸事,故大通而元亨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 张铣 注:“元,大;亨,通。……言 汉氏 赖天道大通,开宇宙而作为京室。” 李镜池 《周易通义·乾》:“元亨约同于大吉。元,大也。亨,通也。”词语解释:嘉亨 拼音:jiā hēng
语出《易·乾》:“亨者,嘉之会也。” 孔颖达 疏:“言天能通畅万物,使物嘉美之会聚。”后因以“嘉亨”称事物的顺利美好。 宋 范仲淹 《应制赏花钓鱼》诗:“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词语解释:能亨 拼音:néng hēng
即宁馨。如此;这样。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 渊子 赋《一翦梅》云:‘……他年青史总无名,我也能亨,你也能亨。’能亨,乡音也。”参见“ 寧馨 ”。
词语解释:宁馨 拼音:níng xīn
晋 宋 时的俗语,“如此”、“这样”之意。 唐 刘禹锡 《赠日本僧智藏》诗:“为问 中华 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寧馨。” 宋 苏轼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六朝兴废餘丘壠,空使姦雄笑寧馨。” 元 曹之谦 《白菊》诗:“数枝的皪照秋清,何物为花乃寧馨。”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诗:“几人有儿得寧馨,万金之产良非诬。”参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宁馨阿堵》、 金 王若虚 《滹南遗老集·谬误杂辩》、 清 郝懿行 《晋宋书故·宁馨》。词语解释:光亨 拼音:guāng hēng
光显。 南朝 宋 谢庄 《求贤表》:“今大道光亨,万务俟德。” 宋 范仲淹 《金在鎔赋》:“昔丽水而隐晦,今跃冶而光亨。”词语解释:贞亨 拼音:zhēn hēng
吉利顺遂。 唐 黄滔 《贺正启》:“伏惟僕射;与春符契,触物贞亨,迎瑞节於凤衔,荣兼四辅;建碧幢於 甌 越 ,永保千年。”词语解释:谦亨 拼音:qiān hēng
《易·谦》:“谦:亨。君子有终。”此言人谦虚则亨通。后以“谦亨”指谦恭有德。《资治通鉴·汉宣帝甘露二年》:“外夷稽首称藩,中国让而不臣,此则羈縻之谊,谦亨之福也。” 宋 刘敞 《回汉阳郭郎中启》:“某官风义相先,忠爱有素;远形庆问,深諭谦亨。”词语解释:困亨 拼音:kùn hēng
谓困窘至极则转向通达。《易·困》“《困》,亨” 唐 孔颖达 疏:“君子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也。” 宋 范仲淹 《易义》:“极然后反,其困必亨,故曰困亨。”词语解释:丰亨 拼音:fēng hēng
《易·丰》:“丰亨。王假之。” 孔颖达 疏:“财多德大,故谓之为丰;德大则无所不容,财多则无所不济,无所拥碍,谓之为亨,故曰丰亨。”后即用以表示富厚顺达。 宋 刘挚 《贺安南捷奏表》:“物萃聚而除戎,时丰亨而致法。” 明 吴宽 《赐进士及第后率诸同年谢恩表》:“伏以稽古右文,喜值丰亨之运;设科取士,欲求疎远之才。” 清 王源 《答外舅李涵生先生书》:“然使君子苟去其不忍之心,稍行不屑为之事,或可以立致丰亨,而邀荣宠,乃君子断然不肯。”词语解释:通亨 拼音:tōng hēng
犹亨通。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偏则是我五星,直恁般时乖运蹇,不通亨。”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引狎》:“我的时运也通亨,不是要干这等齷齪勾当,怎奈跳不出这火炕。”词语解释:穷亨 拼音:qióng hēng
犹穷达。 宋 欧阳修 《〈释惟严文集〉序》:“今子老於浮图,不见用於世,而幸不践穷亨之途,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耶?”词语解释:膨亨 拼音:péng hēng
见“ 膨脝 ”。
词语解释:膨脝 拼音:péng hēng
亦作“ 膨亨 ”。
(1).腹部膨大貌。 唐 寒山 《诗》之一八九:“饱食腹膨脝,箇是痴顽物。” 宋 范成大 《次韵唐子光教授河豚》:“膨亨从此迹如扫,坐令 梅老 诗无力。”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我家做酒只靠水,吃的肚里胀膨脝。”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商战》:“俺们广积母财,巧生子息。膨脝大腹,粗豪由尔讥评。”
(2).引申为饱食。 宋 陆游 《新晴出门闲步》诗:“穷人旋画膨脝计,自买蹲鴟煮糝羹。”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你是个厮养们苍头辈,只好做酒囊饭袋,图它些酩酊膨脝。”
(3).泛指胀大。 宋 王安石 《汝瘿和王仲仪》:“膨脝厠元首,臃肿异臚顶。” 清 袁枚 《新齐谐·蛇含草消木化金》:“ 张文敏公 有族姪寓 洞庭 之 西磧山庄 ,藏两鷄卵于厨舍。每夜为蛇所窃,伺之,见一白蛇吞卵而去,颈中膨亨不能遽消。”
(4).中医谓腹部胀大如鼓。 明 戴元礼 《证治要诀·蛊胀》:“蛊与鼓同,以言其急实如鼓,非蛊毒之蛊也。俗谓膨脝,又谓之蜘蛛病,所感不同,止是腹大而急,餘处皮肉如常。”《金瓶梅词话》第六一回:“五臟膨脝,尽日药丸难下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名医治中消病》:“ 汴 人有得中消病者,日食米一二斗,腹日以膨亨,面日以黄瘦,而身日以饥惫。”词语解释:走犬亨 拼音:zǒu quǎn hēng
犹言走狗烹。比喻天下已定,功臣遭戮。亨,通“ 烹 ”。语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汉书·蒯通传》:“ 大夫种 存亡 越 ,伯 勾践 ,立功名而身死。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故以交友言之,则不过 张王 与 成安君 ;以忠臣言之,则不过 大夫种 。此二者,宜足以观矣。”参见“ 走狗烹 ”。
词语解释:走狗烹 拼音:zǒu gǒu pēng
比喻天下已定,功臣遭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遂去,自 齐 遗 大夫种 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 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种 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 种 且作乱, 越王 乃赐 种 剑…… 种 遂自杀。” 明 冯梦龙 《洒雪堂·伍祠祈梦》:“举亡何处笑铜驼,弔石马泣金舆从来无定据。眼底几丘墟,是兔儿多迁延了走狗烹,休道你舫儿轻,一时间脱了网罗诛。” 清 黄遵宪 《群公》诗:“兵威肯薄牵牛罚,党论犹嗟走狗烹。”词语解释:镬亨 拼音:huò hēng
古代用鼎镬煮杀人的酷刑。亨,通“ 烹 ”。《汉书·刑法志》:“ 秦 用 商鞅 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鑊亨之刑。” 颜师古 注:“鼎大而无足曰鑊,以鬻人也。”词语解释:配亨 拼音:pèi hēng
谓天地二气相交通。《国语·晋语四》:“是谓天地配亨,小往大来。” 韦昭 注:“阳下阴升,故曰配亨。” 董增龄 疏引《周易集解》:“ 荀爽 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塞,今既相交,乃通泰,斯即天地配亨之义。”词语解释:五鼎亨 拼音:wǔ dǐng hēng
见“ 五鼎烹 ”。
词语解释:五鼎烹 拼音:wǔ dǐng pēng
亦作“ 五鼎亨 ”。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鼎镬烹煮罪人。《汉书·主文偃传》:“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 颜师古 注:“五鼎亨之,谓被鑊亨之诛。”亨,“ 烹 ”的本字。 宋 陆游 《当食叹》诗:“贪夫五鼎烹,志士 首阳 饿。” 明 陈子龙 《赠孙克咸》诗:“轩冕甘为五鼎烹,壮士翻为二桃弃。”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生不五鼎食,死不五鼎烹。”词语解释:鬺亨 拼音:shāng hēng
见“ 鬺烹 ”。
词语解释:鬺烹 拼音:shāng pēng
亦作“ 鬺亨 ”。 谓烹煮牲牢以祭祀。《史记·孝武本纪》:“ 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烹,煮也。鬺音觴。皆尝以烹牲牢而祭祀也。”《汉书·郊祀志上》:“ 禹 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皆尝鬺亨上帝鬼神。” 颜师古 注:“鬺、亨一也。鬺亨,煮而祀也。”词语解释:龙亨 拼音:lóng hēng
谓皇帝亨通顺利。 唐 元稹 《有酒十章》之十:“欲凤翥而鵷随兮,欲龙亨而驥逐。”词语解释:隘隘亨亨 拼音:ài ài hēng hēng
犹言挨挨挤挤。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三折:“谁想他磨磨擦擦,掐掐拧拧,隘隘亨亨。猛听的隣舍家咳嗽一声,諕的我真魂不定。”词语解释:鼎亨 拼音:dǐng hēng
见“ 鼎烹 ”。
词语解释:鼎烹 拼音:dǐng pēng
亦作“ 鼎亨 ”。 鼎镬之刑。《汉书·严朱吾丘主父等传赞》:“ 主父 求欲鼎亨而得族。” 唐 杨乘 《甲子岁书事》诗:“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词语解释:屯亨 拼音:tún hēng
困顿和通达。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梟獍豺狼,肆逞兇逆。” 明 高攀龙 《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公当年所以蒙难,贞志坦然,于屯亨夷险而不二者,是遵何道也?”词语解释:纳亨 拼音:nà hēng
犹纳牲。《周礼·天官·大宰》:“及纳亨,赞王牲事。” 郑玄 注:“纳亨,纳牲。” 贾公彦 疏:“及杀讫,纳与亨人,故言纳亨。”按,亨人,主为外内饔煮肉者。词语解释:吉亨 拼音:jí hēng
吉祥而亨通。《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孔颖达 疏:“阴去故小往,阳长故大来,以此吉而亨通。”词语解释:割亨 拼音:gē hēng
见“ 割烹 ”。
词语解释:割烹 拼音:gē pēng
(1).亦作“ 割亨 ”。割切烹调,泛指烹饪。《周礼·天官·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孟子·万章上》:“人言 伊尹 以割烹要 汤 ,有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伊尹 以割烹事 汤 , 百里 以饭牛要 穆公 。”
(2).指极刑。割,斩杀;烹,放进汤锅煮死。 唐 韩愈 《通解》:“故 龙逢 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