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yī 支韵

伊 yī
〈代〉
  •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
  • 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
  • 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红楼梦》
  • 家我顾伊,家伊顾我。——《世说新语》
  • 吾见时,伊已六十。——《南史》
  • 又如:伊行(她那里;他们);伊曹(彼辈,他们);伊俦(彼辈,其类);伊拉(方言。他们)
  • 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
  •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
  • 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佚名《马陵道》
  • 又如:伊咱(你);伊行(你这里;你们);伊家(你)
〈动〉
  • 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
  • 匪莪伊蒿。——《诗·小雅·蓼莪》
  • 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后汉书》
  • 又如: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荣伊辱;匪愚伊耄
〈语〉
  • 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 旨酒既清,嘉荐伊脯。——《仪礼》
  • 发语词,无义。如:伊何(为何,为什么);伊谁(谁,何人)
  • 通“繄”。是
  •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诗·豳风·东山》。笺:“伊,当作繄。”
  • 我这怀矣,自诒伊阻。——《诗·邶风·雄雉》
〈名〉
  • 伊水 。伊河,在河南省西部,源出伏山,后入洛河。如:伊川(伊水流域)
  • 伊朗的简称 。如:两伊(伊朗、伊拉克)战争
  • 伊拉克的简称
康熙字典古文:𦯴𠈽

  • 《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𠀤音蛜。 (支韵)
  • 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又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又《小雅》伊誰云從。
  • 又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
  • 又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 又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 又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 又姓。
  • 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 又木名。《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與洢同。
  • 又《周禮·秋官》伊耆氏。《註》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 考證:〔《詩·邶風》伊余來曁。〕
  • 謹照原文來曁改來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