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伧父 拼音:chen fù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傖父”。《晋书·文苑传·左思》:“初, 陆机 入 洛 ,欲为此赋,闻 思 作之,抚掌而笑,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傖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南朝 谓北人曰‘傖父’,或谓之‘虏父’。”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 陆 来 江 左,三 张 入 洛 中……傖父休轻笑,吴儂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 元 刘敏中 《黑漆弩·村居遣兴》曲之一:“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傖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傖父何知风雅缘,贪看古蹟只因钱。”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离羣索居,几同傖父,年逾六十,迄无所成。”词语解释:伧人 拼音:chen rén
(1). 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宋书·沉昙庆传》:“时殿中员外将军 裴景仁 助戌 彭城 ,本傖人,多悉戎荒事。”《南史·褚彦回传》:“时傖人 常珍奇 与 薛安都 为逆,降叛非一。后又求降, 明帝 加以重位。”
(2).泛指村野之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苦芺》﹝集解﹞引 陶弘景 曰:“苦芺处处有之,傖人取茎生食之。” 林纾 《与姚叔节书》:“傖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词语解释:伧鬼 拼音:chen guǐ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轻侮北人为“伧”。伧鬼,犹言北方之鬼。《晋书·陆玩传》:“ 玩 尝诣 导 食酪,因而得疾。与 导 牋曰:‘僕虽 吴 人,几为傖鬼。’其轻易权贵如此。” 唐 皮日休 《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诗:“从此受恩知有处,免为傖鬼恨 吴 天。” 清 唐孙华 《酪茗》诗:“如何 陆士瑶 ,几作傖鬼死。”词语解释:伧儿 拼音:chen ér
粗蠢的童仆。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词语解释:伧语 拼音:chen yǔ
指鄙俚的文辞。 明 胡应麟 《诗薮·元》:“ 元 七言律……较 大中 则格调有餘,拟 大歷 则神情不足,要非 五代 ,晚 宋 傖语可及也。”词语解释:伧荒 拼音:chen huāng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地荒远、北人粗鄙,故称。《宋书·杜骥传》:“晚渡北人,朝廷常以傖荒遇之,虽復人才可施,每为清涂所隔, 坦 以此慨然。”又《刘勔传》:“臣窃寻 元嘉 以来,傖荒远人,多干国议,负儋归闕,皆劝讨虏。”后用以泛指荒远僻陋之地。 唐 司空图 《送草书僧归越》:“傖荒之俗,尤恶伎於文墨者。 华 民流寓而至,则遽发其橐,焚弃札牘之类以快。” 明 朱鼎 《玉镜台记·下镜》:“我本傖荒鄙人;傖荒鄙人,才非英雋。”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余将继续以傖荒之人,译傖荒之事,为诸公解酲醒睡可也。”词语解释:伧夫 拼音:chen fū
指贫贱的粗汉。 明 袁宏道 《谢于楚历凷草引》:“古云:‘诗能穷人。’又云:‘诗非能穷,穷者而后工也。’夫使穷而后工, 曹氏 父子当为傖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其人,家本 姑苏 ,卖与某参领家作妾,正妻不容,发配家奴,故悲伤而作。首章云:‘……嫁得傖夫双足健,漫言夫壻善乘龙。’味其词,盖旗厮之走差者也。”词语解释:伧奴 拼音:chen nú
(1).原籍为北土的奴仆。《晋书·刘惔传》:“ 郄愔 有傖奴,善知文章, 羲之 爱之,每称奴於 惔 。”
(2).指奴仆。常用作斥骂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家中人将至,可恨傖奴无礼,必报之。”
(3).平庸鄙俗之辈。 清 黄景仁 《江南好》词:“ 西湖 好,恨事古今无。邀得官家犹北顾,未曾亡国是 西湖 。唐突怨傖奴。”参见“ 傖才 ”。
词语解释:伧才 拼音:chen cái
平庸鄙俗之辈。 清 黄景仁 《南浦·泊镇海》词:“还笑 建炎 南避,君相总傖才。” 清 黄景仁 《六州歌头·愁》词:“随 宋玉 ,交 吴质 ,友 张衡 。倘是傖才侩父,休相覰,雅昧平生。”词语解释:伧楚 拼音:chen chǔ
(1). 魏 晋 南北朝 时, 吴 人以上国自居,鄙视 楚 人粗伧,谓之“傖楚”。因亦用为 楚 人的代称。《宋书·殷孝祖传》:“ 义兴 贼垂至 延陵 ,内外忧危,咸欲奔散。 孝祖 忽至,众力不少,并傖 楚 壮士,人情於是大安。”《南齐书·王融传》:“ 融 文辞辩捷……倾意宾客,劳问周款,文武翕习辐凑之。招集 江 西傖 楚 数百人,竝有干用。”《北齐书·王琳传》:“ 孝昭帝 遣 琳 出 合肥 ,鳩集义故,更图进取。 琳 乃缮舰,分遣招募, 淮 南傖 楚 ,皆愿戮力。”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序:“有识之者曰:‘彼傖 楚 ,乃窃言是非,思有以挫之。’”
(2).指 楚 地方音。 清 黄遵宪 《杂感》诗:“我生千载后,语音杂傖 楚 。”
(3).北方人对南方人的蔑称。《北史·王昕传》:“伪赏宾郎之味,好咏轻薄之篇,自谓模拟傖 楚 ,曲尽风制。推此为长,餘何足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我谓‘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尔!必当有以报之!”
(4).粗俗。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曩 半塘老人 跋《藏春乐府》云:‘雄廓而不失之傖楚,醖藉而不流於侧媚。’余尝悬二语心目中,以赏会《藏春词》。”词语解释:伧头 拼音:chen tóu
孱头,懦夫。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三折:“哎,原来这 子房 也是箇傖头。您待把一池緑水浑都佔,怎生来不放傍人下钓舟,却教喒何处吞钩?”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伧头》:“傖即孱也。《汉书·张耳传》‘吾王孱王也’ 孟康 曰:‘ 冀州 人谓懦为孱。’今谓下劣怯懦为孱头。”词语解释:伧攘 拼音:chen rǎng
紊乱貌。《汉书·贾谊传》:“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抢,音傖。 吴 人駡 楚 人曰傖。傖攘,乱貌也。”词语解释:伧歌 拼音:chen gē
指 南北朝 时期北地乐府民歌。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傖歌以一句为一解,中国以一章为一解。”词语解释:伧子 拼音:chen zǐ
(1). 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晋书·周玘传》:“于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 玘 自以为不得调,内怀怨望……将卒,谓子 勰 曰:‘杀我者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 吴 人谓中州人曰‘傖’,故云耳。”
(2).指鄙陋的庸人。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甘露》:“《苕溪渔隐》尝载: 熙寧 六年, 建昌 松上甘露。述 华阴 道人之言曰:‘譬如人身精液,流通均布六七十年中,若其寿短促,则涌併于未死之前,此木盖将槁故耳。’明春,松果不復荣。此妄言也,无知傖子復信其言,何哉?”词语解释:伧儜 拼音:chen níng
(1).杂乱貌。 唐 刘禹锡 《〈竹枝词〉序》:“岁正月,余来 建平 ,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卒章激訐如 吴 声,虽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 淇 、 澳 之艳。”
(2).粗野貌;粗恶貌。 唐 刘禹锡 《祭兴元李司空文》:“夷风傖儜,獷俗悍害。” 宋 苏轼 《阎立本职贡图》诗:“音容傖狞服奇厖,横絶岭海逾涛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时严妆,骑假虎假马,执长兵,舞榻上,名曰‘跳虎神’。马、虎势作威怒,尸者声傖儜。”词语解释:伧劣 拼音:chen liè
粗劣。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唯 利涉桥 之 便意舘 及 淮清桥 河沿之 新顺舘 最为著名,别有 金翠河亭 、 一品轩 诸处,大半傖劣,不足下箸。”词语解释:伧才 拼音:chen cái
平庸鄙俗之辈。 清 黄景仁 《南浦·泊镇海》词:“还笑 建炎 南避,君相总傖才。” 清 黄景仁 《六州歌头·愁》词:“随 宋玉 ,交 吴质 ,友 张衡 。倘是傖才侩父,休相覰,雅昧平生。”词语解释:伧气 拼音:chen qì
粗鲁的习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殆 閔公 莽莽有傖气,恐其偶然衝出,致败人意耳。”词语解释:伧俗 拼音:cāng sú
(1).指北人粗鄙的习俗。 清 曹寅 《雨中牡丹》诗:“傖俗煎酥矜韵事,锦工留谱擗清湍。”自注:“北人用酥煎华。”
(2).粗俗鄙陋。 章炳麟 《文学说例》:“效 战国 之口説以为文辞者,语必傖俗,且私徇笔端,苟炫文采,浮言妨要,其伤实多。” 茅盾 《子夜》五:“ 范博文 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倏地又兜上了 吴孙甫 的记忆。”词语解释:伧陋 拼音:chen lòu
浅陋鄙俗。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若其自尊乡曲,以一己所闻知为最普通者,以一己所不闻知即谓之不普通者,名为目营四海,实乃与里巷嗇夫同其傖陋,斯亦摦落不材之至矣。”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是故 马氏 欲以家族、部落、国家供养神我……是诸论议,可谓傖陋不学者矣。”词语解释:伧言 拼音:chen yán
粗俗的言辞。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玉堂争闹》:“ 景泰 间,修《续通鑑纲目》……时 丁珵 与 宋尚宝 怀 尚气,失色忿詈。舘中 陈缉熙 鑑 作一诗云:‘参议 丁公 性太刚, 宋卿 凌慢亦难当;乱将毒手抛青史,故发傖言污玉堂。’”词语解释:伧重 拼音:chen zhòng
指嗓音粗重宏亮。《陈书·周铁虎传》:“﹝ 周铁虎 ﹞语音傖重,膂力过人,便马槊,事 梁 河东王 萧誉 ,以勇敢闻, 誉 板为府中兵参军。”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一二:“是夜风雪大作,师语音傖重,撼动四壁,痰动喉间,咯咯有声,已呼茶復话,不为倦。”词语解释:伧辈 拼音:chen bèi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伧辈。《南史·文学传·丘灵鞠》:“ 灵鞠 不乐武位,谓人曰:‘我应还东掘 顾荣 冢。 江南 地方数千里,士子风流皆出此中。 顾荣 忽引诸傖辈度,妨我辈涂辙,死有餘罪。’”后用以泛指粗鄙浅陋的人。 清 洪昇 《长生殿》例言:“今《长生殿》行世,伶人苦于繁长难演,竟为傖辈妄加节改,关目都废。”词语解释:伧鄙 拼音:chen bǐ
粗俗。 明 胡应麟 《诗薮·元》:“余所见《沧浪棹歌》仅数十首,颇有气骨,不类 元 诸人间伤傖鄙耳。”词语解释:伧靡 拼音:chen mí
鄙俚淫靡。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乃知词学之微,等之诗亡, 元 曲盛行,弥以傖靡,失其旧体。国朝诸家,尟所折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