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详注1][详注2][详注3][汨罗江][xū][详注4][dí][详注5]


注1: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shí,知识][shí sì,饮食]亿[sè sāi,闭塞][nì][详注1][详注2][fú][pì][yì]


注1:螣 音特。《诗·小雅》去其螟螣。《传》食叶曰螣。《陆玑疏》螣,蝗也。《许慎云》吏乞贷则生螣。
注2:冒 mò,《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默。《增韵》贪也。《左传·昭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又犯也。《前汉·卫青传》直冒汉围。又单于名。《史记·匈奴传》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bǎi bó 陌韵

伯 bǎi
〈名〉
  • 数目。十的十倍
  • 亡(无)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 又如:仟伯(仟钱和百钱);伯夫(百人。泛指多人)
  • 百倍。通“百”
  •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 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伯 bó
〈名〉
  •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 同本义
  • 伯,长也。——《说文》
  •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邶风 ·泉水》
  •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 五官之长曰伯。——《礼记·曲礼下》
  • 千里之外访方伯。——《礼记·王制》
  •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 又如:伯氏(长兄,哥哥);伯兄(长兄);伯氏(长兄);伯歌季舞(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伯姊(大姐)
  • 伯父。父亲的哥哥
  • 汝伯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 又如:伯舅(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伯叔(伯父叔父);伯娘(伯父的妻子);伯翁(父亲的伯父;丈夫的伯父);伯姑(大姑母)
  • 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 将伯助予。——《诗·小雅·正月》
  • 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卫风 ·伯兮》
  • 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礼记·王制》
  • 又如:伯叔(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伯长(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 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又如:伯甸(以伯爵而居甸服)
  • 王覇。通“霸”
  •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 伯者莫高于。——《汉书·高帝纪下》
  • 衰则五伯扶其弱。——《汉书·诸侯王表》
  • 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汉书·严安传》
  • 又如:伯余(黄帝的臣子。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伯道(霸道);伯王(霸王)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正韻》𠀤博陌切,音百。 (陌韵)
  • 《說文》長也。《釋名》父之兄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 又兄曰伯。《詩·小雅》伯氏吹塤。
  • 又第三等爵曰伯。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註》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爲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 又婦人目其夫曰伯。《詩·衞風》伯也執殳。
  • 又馬祖,天駟,房星之神曰伯。《詩·小雅》旣伯旣禱。《註》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
  • 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註》伯趙,伯勞也。
  • 又姓。益之後。春秋時有伯宗,伯州犂。
  • 又同陌。《史記·酷吏傳》置伯格長。《註》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
  • 又《正韻》必駕切。 (祃韵)
  • 同霸。五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也。伯叔伯長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別之。
  • 又叶蒲各切,音博。 (药韵)
  • 《詩·大雅》王錫申伯。叶下蹻濯。
  • 又叶壁益切,音必。
  • 《史記·敘傳》維弃作稷,德盛西伯。
  • 又叶博故切,音布。 (遇韵)
  • 《揚雄·解嘲》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
  • 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九命作伯。《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伯主之。是東西二伯也。言九伯,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 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言九伯下增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