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位拼音:wèi 属 寘韵
 
 
位 wèi〈名〉 
〈动〉(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同本义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说文》掌外朝之位。——《周礼·朝士》又如: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位置;方位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又如:座位;席位;铺位职位;地位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以在位久。——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位之移人也。——清·周容《芋老人传》位尊而无功。——《聊斋志异·促织》长安君之位。又如:位地(官位门第);位任(官位,职务);位行(名位与事迹);位序(官职级别);位宦(位号。官职爵位);位秩(官爵和俸禄);位阶(官阶品级);位极人臣(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位遇(官位和待遇)座位 。如:就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舱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先后顺序的位次 。如:这个城市从第十一位升到第七位算术上的数位 ,即一个数字在一串数字中与其他数字相关的位置。如: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个位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集合体中具有明确的独立存在状态的最小组成部分并正常形成该集合体内组织的基本单元 。如:本位适于或带有铭刻的祭祀时用的平板 。如:牌位;神位;位主(神主);位版(神位之版)对人的敬称 。如:位下(对守门人的尊称);好几位;第一位姓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立,站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引申为居,处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康熙字典位
 《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𠀤音壝。 《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本作㑀。俗作位。㑀字原刻从亻从𡗓。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