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首字词组
位置位貌位于位任位势位宁位极人臣位能
位次位分位秩位著位地位遇位着 
位下位号位序位业位卑言高位阶位版 
位望位居位子位行位主位宦位移 

词语解释:位置  拼音:wèi zhì
(1).谓品评人称,分别高下。《魏书·穆子弼传》:“﹝ 子弼 ﹞有风格,善自位置。”
(2).布置;安排;处置。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 ,葺东皋 归去来堂 ,楼观堂亭,位置极瀟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一·阁部列衔》:“至 成化 五年己丑科读卷,则兵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直内阁 商輅 居吏部尚书 崔恭 之前……而位置如此,则以阁体重也。” 李大钊 《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我们试想那是怎样的痛苦,与位置罪人的囚狱有没有两样的地方?”
(3).所处地位或地方。 清 孙枝蔚 《题方尔止四壬子图》诗:“位置不敢乱后先,列坐宛如师弟子。” 柯岩 《船长》:“ 贝汉廷 一跃而起,到海图室查明难船失事位置。”
(4).特指职位。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小学教员的位置。”
词语解释:位次  拼音:wèi cì
(1).指官位等级。《史记·陈丞相世家》:“於是 孝文帝 乃以 絳侯 勃 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平 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后汉书·梁统传》:“谋共立帅。初以位次,咸共推 统 。”
(2).依次排定的位置。 汉 荀悦 《汉纪·高后纪》:“二年春,正月,詔班序列侯、功臣位次,藏于高庙,世世勿絶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走到堂中,站了位次,拜见了 闻参将 。”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书架上的书都经 枚叔 亲手安排,大约依照门类顺次分别安放,每书都有一定的位次的。”
(3).谓所在位置。 宋 梅尧臣 《梦登河汉》诗:“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词语解释:位下  拼音:wèi xià
(1).元代对皇室的后妃、诸王、公主等贵戚的称呼。《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诸位下诸衙门及权豪势要人家,敢有似前影蔽佔恡者,以违制论非。”《元史·百官志一》:“断事官,秩﹝正﹞三品,掌刑政之属。其名甚重,其员数增损不常,其人则皆御位下及中宫、东宫、诸王各投下怯薛丹等人为之……后定置,自御位下及诸王位下共置四十一员。”
(2).对官宦人家守门者的敬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烦位下通报一声,説裤子襠里 阮 求见老爷。”
词语解释:位望  拼音:wèi wàng
官位声望。 汉 王充 《论衡·初禀》:“命禄尊贵,位望高大。”《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岘》:“而 岘 位望最旧,事多独决。” 清 姚鼐 《送郑羲民郎中守永州》诗:“仪郎古清要,位望今已衰。”
词语解释:位貌  拼音:wèi mào
(1).官位和容貌。《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势门上品,犹当格以清谈;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 李善 注:“言英俊之材居於下职,岂可以位卑貌陋而不用。”
(2).指显达者的仪态。《新唐书·卢迈传》:“叔 下邽 令休沐过家, 迈 终日与羣子姓均指使,无位貌之异。”
词语解释:位分  拼音:wèi fèn
(1).职位权限。《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四年》:“故 丙吉 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 陈平 不肯知钱穀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达於位分之体也。”
(2).指地位,身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凡诗之传,虽藉诗佳,亦藉其人所居之位分。”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七》:“但那时提倡的,是 满清 王公大臣,现在却是 民国 的教育家,位分略有不同。”
词语解释:位号  拼音:wèi hào
爵位与名号。《史记·韩信卢綰列传》:“诸侯虽有畔亡,而復归;輒復故位号,不诛也。”《南史·后妃传序》:“六宫位号,前史代有不同。” 唐 刘知几 《史通·题目》:“自餘 陈涉 、 张步 、 刘璋 、 袁术 ,其位号皆一一具言。”
词语解释:位居  拼音:wèi jū
在一个等级标准中占有或维持一个相对位置。例如:全班位居第一。
词语解释:位于  拼音:wèi yú
处在某个位置上。如:我国位于 亚洲 大陆东部。
词语解释:位秩  拼音:wèi zhì
官爵和俸禄。《北齐书·张琼传》:“凡人官爵,莫若处中, 忻 位秩太高,深为忧虑。”《北史·薛孝通传》:“然犹致疑忌,不加位秩,但引为坐客,时访文典大事而已。”
词语解释:位序  拼音:wèi xù
官职级别。《左传·襄公十年》:“ 子孔 当国,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 宋 曾巩 《菊曩二右班殿直制》:“宜陞位序,以奬尔劳。”
词语解释:位子  拼音:wèi zi
(1).名位;职位。《元朝秘史》卷六:“ 成吉思 説:‘若果有颜色,教寻去,寻得来时,肯将你位子让与么?’” 茅盾 《小巫》:“听少爷说, 菱姐 方才知道老爷的‘团董’位子已经由姑爷接手。”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的请求太出人意外了,因为他现在占的位子太好了。‘公司经理’--上有局长,下有厂长,能进能退,可攻可守。”
(2).所占据的地方、座位。 茅盾 《送考》:“刚巧这位带着吃奶的婴儿的少妇左近有空位子, 陈太太 走去坐了。”
词语解释:位任  拼音:wèi rèn
官位,职务。 南朝 梁 梁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此人……答曰:‘姓 黄 字 元平 , 东海 人,犹散在 保命 赵丞 间,无位任。’”《南史·谢瞻传》:“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显密,福过灾生。”
词语解释:位著
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
词语解释:位业  拼音:wèi yè
(1).犹业果。指死者在三界中所居地位及所受果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请法师普放神光,洞照三界,将君臣位业,指示羣迷。”
(2).名位与功业。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一:“釃酒遥祝 寄儿 聪颖,他日文章如 龚定盦 ,位业则如其阿翁。”
(3).指社会地位及从事的职业。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 印度 ﹞凡此各种族皆分级隔絶,不得通婚、交接;皆限其位业,不得踰越上达。”
词语解释:位行  拼音:wèi xíng
名位与事迹。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党锢牵连之贤》:“而一时牵连获罪,甘心以受刑诛,皆节义之士,而位行不显,仅能附见者甚多。”
词语解释:位势  拼音:wèi shì
地位与权势。《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摄於威重之权,主於位势之贵……安肯有尽忠信而趋闕下者哉!” 明 李东阳 《陕西布政司左参政梁公墓志铭》:“达官贵人多折位势为礼貌。”
词语解释:位地  拼音:wèi dì
官位门第。《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北史·文苑传·王褒》:“ 襃 既名家,文学优赡,当时咸共推挹……而愈自谦损,不以位地矜物,时论称之。”
词语解释:位卑言高  拼音:wèi bēi yán gāo
谓在下位而议论高官主管的政事。语出《孟子·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爰以避地暇日,笔之於书,凡为篇四十,旧作附者又二,用《后汉(书)·赵壹传》语,名曰‘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
词语解释:位主  拼音:wèi zhǔ
神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遂立坛祀,为之位主。”
词语解释:位宁  拼音:wèi níng
见“ 位著 ”。
词语解释:位著
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
词语解释:位遇  拼音:wèi yù
官位和待遇。《南史·殷景仁传》:“ 湛 既入,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一旦居前,意甚愤愤。” 明 李东阳 《夏忠靖公传》:“位遇隆重,礼絶羣僚。”
词语解释:位阶  拼音:wèi jiē
(1).官职品级。 郭沫若 《孔雀胆的故事》:“要之,足见他在当时的位阶是相当隆崇的。”
(2).泛指等级、等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以上是当时的政治上的位阶,国家的雏形是约略具备了。”
词语解释:位宦  拼音:wèi huàn
指官职爵位。 南朝 梁 沉约 《论谱籍疏》:“位宦高卑,皆可依案。”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今之修史者则不然,其有才德闕如,而位宦通显,史臣载笔,必为立传,其所记也,止具其生前歷官,殁后赠謚,若斯而已矣。”
词语解释:位极人臣  拼音:wèi jí rén chén
(1).谓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三国志·吴志·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 崇 ( 姚崇 )对曰……臣年三十,居泽中,以呼鹰逐兔为乐,犹不知书。 张璟 谓臣曰:‘君当位极人臣,无自弃也!尔来折节读书,以至将相。’”
(2).泛指身为重臣,官位很高。《荡寇志》第一二三回:“可怜一个位极人臣的 童贯 ,早上还烜赫朝中,晚间已拘囚狱底了。”
词语解释:位着  拼音:wèi zhe
亦作“ 位宁 ”。
(1).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国语·楚语上》:“在舆有旅賁之规,位宁有官师之典。”
(2).指朝官的职守。《国语·周语上》:“大夫、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驭下极称亭之审,待臣循理分之宜。位著所严,等威自辨。”
词语解释:位版  拼音:wèi bǎn
帝王郊祀天地祖宗时,用以书神位之版。 宋 岳珂 《愧郯录·金版》:“今郊祀天地祖宗,正配位皆有金版书神位,以金饰木为之。如匣之制,稍高博,且表以字。 珂 按,典故, 政和 六年六月甲戍,宣和殿学士礼制局详议官 蔡攸 言:‘臣昨受睿言,讨论位版之制,退攷太史局所掌,见用位版皆无所稽据。’”
词语解释:位移  拼音:wèi yí
物理学名词。指物体在运动中产生的位置的移动。 碧野 《神女的祝福》:“如果大坝发生位移或被摧垮, 长江 下游的广大土地和亿万人民就要蒙受灭顶之灾。”
词语解释:位能  拼音:wèi néng
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