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共13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使君使轺使酒使鹤使持节使头使弊幸使不着
使者使气使鬼钱使旃使劲使介使佯使役
使人使家使轩使幕使女使馆使主使妈
使节使客使乎使马使臣星使药使乖使心用腹
使星使符使用使能使转使下使低嘴使乖弄巧
使车使得使君滩使才使官使唤使弼使酒骂座
使臣使民使长使相使宅鱼使坏使强使钱
使然使传使命使物使信使伶使帐使恶
使令使驿使事使范使副使嗾使属使眼色
使指使风使作使典使君子使嘴使舌使巧使性谤气

词语解释:使君  拼音:shǐ jūn
(1). 汉 时称刺史为使君。《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2).尊称州郡长宫。《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张松 ﹞还,疵毁 曹公 ,劝 璋 自絶,因説 璋 曰:‘ 刘豫州 ,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 唐 张籍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诗:“莫忘使君吟咏处, 汝坟湖 北 武丘 西。” 宋 王禹偁 《寒食》诗:“使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3).对人的尊称。 清 秋瑾 《柬某君》诗:“苍天有意磨英骨,青眼何人识使君?”
尊称奉命出使的人。《汉书·王訢传》:“使君顓杀生之柄,威震郡国。” 颜师古 注:“为使者,故谓之使君。”《后汉书·寇恂传》:“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四岳分巡狩,东方属使君。”
词语解释:使者  拼音:shǐ zhě
使唤之人;仆从,佣工。《礼记·投壶》:“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賔党;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 郑玄 注:“使者,主人所使。”《太平广记》卷七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李八百》:“﹝ 李八百 ﹞为作客佣赁者, 公昉 不知也…… 公昉 为之流涕曰:‘卿为吾家使者,勤苦歷年,常得篤疾,吾取医欲令卿愈,无所恡惜,而犹不愈,当如卿何?’”
(1).奉命出使的人。《战国策·赵策一》:“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於 智伯 。”《史记·郑世家》:“ 简公 欲与 晋 平, 楚 又囚 郑 使者。”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陈导》:“弁曰:‘吾非人也,冥司使者。’” 清 顾彩 《梅花驿》诗:“渡河芳草王孙去,过岭梅花使者愁。”
(2).阿拉伯语Rasūl意译。伊斯兰教泛指受神的启示且负有宗教使命的人。特指受 安拉 之命,向世人传播一神教教义的人。在一些场合亦专指 穆罕默德 。
词语解释:使人  拼音:shǐ rén
佣人,奴仆。《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明日, 魏博 搜捕金盒,一军忧疑。这里却教了使人送还他去, 田承嗣 一见惊慌,知是剑侠,恐怕取他首级,把邪谋都息了。” 萧红 《生死场》三:“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的身上。”
奉命出使的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曰:‘牀笫之言不踰阀,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沙糖中国本无之。 唐太宗 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明史·太祖纪》:“六月戊寅, 察罕 以书来报,留我使人不遣。”
词语解释:使节  拼音:shǐ jié
(1).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 宋 徐铉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诗:“我持使节经 韶石 ,君作閒游过 武夷 。”
(2).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璽,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 汉 使节法冠,欲如 伍被 计。” 唐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 川 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宋 王安石 《张工部庙》诗:“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诗:“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3).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词语解释:使星  拼音:shǐ xīng
《后汉书·李郃传》:“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时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词语解释:使车  拼音:shǐ chē
狩猎时驱赶禽兽以就田猎范围之车。因职在使役,故称。《周礼·夏官·驭夫》:“掌驭贰车、从车、使车。” 郑玄 注:“使车,驱逆之车也。”
使者所乘之车。《汉书·萧育传》:“拜 育 为 南郡 太守。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 载 育入殿中受策。”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使车,三公奉使之车,若安车也。” 唐 岑参 《青门歌》:“ 青门 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词语解释:使臣  拼音:shǐ chén
宋 代府属专管缉捕的官员。《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大尹﹞即差缉捕使臣,带领几个做公的,押 张霸 作眼,前去捕获……缉捕使臣一径来到 秋公 园上。”参见“ 使臣房 ”。
(1).身负君命,出使外国的官员。《诗·小雅·皇皇者华》小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史记·张仪列传》:“﹝ 秦 ﹞愿以甲子合战,以正 殷紂 之事,敬使使臣先闻左右。”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开元 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 清 王韬 《使才》:“使臣以忠诚外结异国之知,内为朝廷耳目之寄,诸国有意外大事,立即奏闻,其职綦重焉。”
(2).泛称皇帝所派遣负有专门使命的官员。《后汉书·张酺传》:“ 张酺 反作色大言,怨让使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使臣至是一力回护,幸而免焉。” 清 孙枝蔚 《句容遇牙含章请题二颜公祠》诗:“身作使臣岁復岁,生死何曾闻金鑾。”
词语解释:使臣房  拼音:shǐ chén fáng
宋 代缉捕武官的公事房。《水浒传》第七回:“且説两个防送公人把 林冲 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员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状, 滕大尹 差 王七殿直 王遵 看贼踪由。”
词语解释:使然  拼音:shǐ rán
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韩诗外传》卷十:“王不见夫 江 南之树乎?名橘树之 江 北,则化为枳。何则?地土使然尔。” 宋 王安石 《秋枝如残人》诗:“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由天性使然,非关学问。” 孙犁 《秀露集·悼念李季同志》:“这不足为怪,是有很多原因,也可以说是有很多条件使然的。”
词语解释:使令  拼音:shǐ líng
(1).差遣,使唤。《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水浒传》第一一○回:“次日, 王都尉 自来问 宋江 ,求要铁叫子 乐和 ,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 清 唐甄 《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
(2).亦作“ 使伶 ”。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颜师古 注:“使令,所使之人也。” 唐 韩愈 《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使》:“廝役,谓之使伶。”
词语解释:使指  拼音:shǐ zhǐ
(1).使用手指。比喻天子、朝廷的指挥调度。语出 汉 贾谊 《治安策》:“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宋 王安石 《酬冲卿见别》诗:“朝伦孰与君材似,使指将如我病何?”
(2).谓天子、朝廷的意旨命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欲諫,业已建之,不敢,乃著书,籍以 蜀 父老为辞,而己詰难之,以风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宋 苏辙 《张士澄通判定州告词》:“尔昔以才敏,尝奉使指,兹予命尔佐 中山 守。”
词语解释:使轺  拼音:shǐ yáo
使者所乘之车。 宋 岳珂 《桯史·刘观堂读赦诗》:“而况申遣使軺……来存殁者万餘里,慰契阔者十六年。” 元 王恽 《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诗:“九万鹏搏翼,孤忠驾使軺。”
词语解释:使气  拼音:shǐ qì
(1).恣逞意气。《宋书·刘瑀传》:“明年,迁御史中丞。 瑀 使气尚人,为宪司甚得志。”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鱼朝恩 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贪财的只是凶,使气的不善终。”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一章:“ 阿兴 好喝酒,爱使气。”
(2).谓发抒志气或才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嵇康 师心以遣论, 阮籍 使气以命诗。”《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二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殊不知诗家要当有情致,抑扬高下,使气宏拔,快字凌纸……始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3).犹使劲。
词语解释:使家  拼音:shǐ jiā
指观察使。
词语解释:使客  拼音:shǐ kè
使者。《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为 沛 廏司御,每送使客还,过 沛 泗上亭 ,与 高祖 语,未尝不移日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 羌 童看 渭水 ,使客向 河源 。” 宋 曾巩 《齐州二堂记》:“ 齐 滨 濼 水,而初无使客之馆;使客至,则常发民调材木为舍以寓,去则彻之,既费且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积年餘,有 高丽 使客三四人,旁睨良久,问:‘此铁价几何?’”
词语解释:使符  拼音:shǐ fú
天子使者所持的符信。《汉书·文帝纪》:“﹝ 文帝 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 颜师古 注:“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 宋 曾巩 《代宋敏求知绛州谢到任表》:“进闻邦计,出假使符。”
词语解释:使得  拼音:shǐ de
(1).行,可以。亦常用为表示同意他人意见或应答他人之词。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正旦云] 刘员外 既成亲,容我与侍郎瀽一椀浆水,烧一陌纸钱咱。[浄云]这也使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爵 心中闷闷不乐,问主人道:‘我要到街上閒步一回,没个做伴,你与我同走走。’ 张善 道:‘使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如果你要从了 陈官人 ,到他家去,须是会忍得飢,受得冻,才使得。” 清 袁枚 《续子不语·子不语娘娘》:“乡邻闻之,争来请见。 刘 归问女可使得否,女曰‘何妨一见’。” 冰心 《离家的一年》:“不想到竟取上,名次又列得很高……母亲说他太小,取上也罢了,不去也使得。”
(2).可以使用。如:这录音机使得使不得?3.致使。 元 曾瑞 《行香子·叹世》套曲:“名利相籤,祸福相兼,使得人白髪苍髯。”如:她的一席话使得我深为感动。
词语解释:使民  拼音:shǐ mín
(1).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管子·权修》:“故曰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国语·周语上》:“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
(2).使用民力。《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词语解释:使传  拼音:shǐ chuán
指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君持使传入南师,忽领貔貅过蓬藋。”
使者、官员所乘驿车。 宋 陆游 《谢明堂赦表》:“臣适乘使传,远在遐陬。” 宋 陆游 《天申节贺表》:“臣方驰使传,阻缀朝班。”
词语解释:使驿  拼音:shǐ yì
(1).驿站传送文书的人。《后汉书·马严传》:“时京师讹言贼从东方来,百姓奔走,转相惊动,诸郡遑急,各以状闻。 严 察其虚妄,独不为备。詔书勑问,使驛係道, 严 固执无贼,后卒如言。”
(2).传译的信使。《后汉书·东夷传》:“自中兴之后,四夷来宾,虽时有乖畔,而使驛不絶。”《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驛往来,观见礼化。”
词语解释:使风  拼音:shǐ fēng
谓利用风力,张帆行船。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六:“船行张帆曰使风。见 温飞卿 《西州词》:‘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词语解释:使酒  拼音:shǐ jiǔ
因酒使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諛。”《汉书·季布传》:“ 孝文 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使酒,酗酒也。’言因酒霑洽而使气也。”《新唐书·独孤及传》:“坐与 李景俭 饮, 景俭 使酒慢宰相,出为 韶州 刺史。” 清 姚鼐 《送朱子颍知泰安府》诗:“往年使酒同 燕 市,九日悲歌上废台。”
词语解释:使鬼钱  拼音:shǐ guǐ qián
《太平御览》卷八三六引 三国 魏 杜恕 《体论》:“可以使鬼者,钱也。”《晋书·隐逸传·鲁褒》:“谚曰:‘钱无耳,可使鬼。’”本言钱能驱使鬼神,营私枉法,无往不可。后因蔑称钱财为“使鬼钱”。 宋 黄庭坚 《次韵胡彦明同年羁旅京师寄李子飞》:“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鬼钱。” 宋 王千秋 《减字木兰花》词:“待早归田,欲买田无使鬼钱。”
词语解释:使轩  拼音:shǐ xuān
作者所乘之车。 宋 宋祁 《和宴相公九日郡宴》诗:“令序凝秋籥,欢游驻使轩。”
词语解释:使乎  拼音:shǐ hū
《论语·宪问》:“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 孔子 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朱熹 注:“夫子,指 伯玉 也……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本为赞叹使者之语,后遂以“使乎”代称使者。《晋书·张骏传》:“遣参军 王隲 聘于 刘曜 …… 曜 顾谓左右曰:‘此 凉州 高士,使乎得人!’” 唐 岑参 《送杨录事充使》诗:“使乎仍未醉,斜月隐吟窗。”《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君命,使乎之任,非公不可。”
词语解释:使用  拼音:shǐ yòng
(1).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楔子:“大人呼唤小官,那厢使用?”《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两日正没生意,且去淘摸几贯钱钞使用。”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他善于使用一种火辣辣的艺术语言,来赞颂人类最美好的心灵。”
(2).指某种花费。《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元年》:“去岁 江西 、 湖口 和籴,其弊非一……量米则有使用,请钱则有糜费。”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山东 大户,每僉解马,编审之时,已有科派,俵解之时,又有使用。”《水浒传》第二十回:“ 宋江 道:‘我再与你银子十两,做使用钱。’”
(3).指用钱财贿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无非凑些银子,上下分派,使用停当,狱中的也不受苦,官府也不来急急要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道是选官须得使用才有好地方;只得把膏腴之产尽数卖掉了,凑着偌多银两,与 满生 带去。”
词语解释:使君滩  拼音:shǐ jūn tān
(1).滩名。在今 四川省 万县 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江 水﹞又东径 羊肠虎臂滩 。 杨亮 为 益州 ,至此舟覆,惩其波澜, 蜀 人至今犹名之为使君滩。”
(2).滩名。在今 湖北省 宜昌县 西大江中。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之四:“ 使君滩 急风涛阻, 神女臺 荒云雨多。” 吴翌凤 笺注:“《一统志》: 使君滩 在 东湖县 西一百十里大江中, 汉 刘璋 遣 法正 迎 昭烈帝 入 蜀 经此。”
词语解释:使长  拼音:shǐ cháng
(1).上司。属员对主管官的称呼。《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吾儕捐父母妻子,为人客战,千里送死,而使长復不存恤,奈何?”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其生长富贵,本不知艰难,一但仕宦,便为此官,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辖。”
(2). 金 元 时奴仆对主人的称呼。也称作“侍长”。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院公云﹞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上花都折坏了。” 明 《杀狗记·安童将命》:“老汉姓 王 ,名 老实 ,西郊外居住,从来伏侍 孙 宅使长至今,已过两代。”
词语解释:使命  拼音:shǐ mìng
(1).命令,差遣。《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於大国,罢民而无功,罪及而弗知, 侨 之耻也。”《东观汉记·萧彪传》:“父有宾客,輒立屏风后,应受使命。”《三国演义》第八回:“ 貂蝉 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命,万死不辞。”’”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我奉大王使命,和 范大夫 办理此事。”
(2).任务,责任。 瞿秋白 《关于高尔基的书》:“说起来,文化和知识的传播似乎是‘知识阶级’的使命。”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们正象早春的野草,到处潜伏着茁壮的新芽,时机一到,就会负担起收复失地的伟大使命。”
(1).使者所奉的命令。《北齐书·魏收传》:“先是南北初和, 李谐 、 卢元明 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
(2).奉命出使的人。《汉书·叙传下》:“姼姼公主,乃女 乌孙 ,使命乃通, 条支 之濒。”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 成都 新復,军旅未和,闻使命遽至,贸易戎伍,虑有猜惧。”《水浒传》第八五回:“ 宋江 正在 蓟州 作养军士,听的 辽国 有使命至,未审来意吉凶。”
词语解释:使事  拼音:shǐ shì
诗文中引用典故。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唐 人有寄託,故使事灵;后人无寄託,故使事版。”
词语解释:使作  拼音:shǐ zuò
(1).犹作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胆狂心醉,使作得不顾危亡,便胡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闻语,转转心劳攘,使作得似风魔,説了依前又问当。”
(2).支配;摆布。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陛下只是被数文腥钱使作,何不试打算了得几番犒赏?”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则是这三寸元阳气,贯串着凡胎浊骨,使作着肉眼愚眉。” 明 刘君锡 《来生债》第一折:“这钱呵,使作的仁者无仁,恩者无恩。”
词语解释:使鹤  拼音:shǐ hè
《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 狄 人伐 卫 。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原谓 卫懿公 重鹤而轻人,后因用“使鹤”比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有本领的人不得其用。 林百举 《悲愤》诗:“士叹屠龙空有技,君当使鹤实无力。”
词语解释:使旃  拼音:shǐ zhān
犹言执掌使官之职。旃,纯赤色的曲柄旗。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表》:“施及妄庸,亦蒙省録,甫停追詔,还畀使旃。”
词语解释:使幕  拼音:shǐ mù
指节度使的官署。幕,幕府。 唐 韩愈 《冬荐官殷侑状》:“﹝ 殷侑 ﹞兼通三传,傍习诸经,注疏之外,自有所得,久从使幕,亮直著名。”又 唐 韩翃 有《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送张丞归使幕》《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等诗。
词语解释:使马  拼音:shǐ mǎ
见“ 使马鄂伦春 ”。
词语解释:使马鄂伦春  拼音:shǐ mǎ è lún chūn
旧时东北 鄂伦春 族部落名。从事渔猎,以马为远载工具,因称之为“使马鄂伦春”。《清文献通考·舆地三·盛京》:“至於 鄂伦春 一名 奇勒尔 ,其所居益为辽远。 使马鄂伦春 在诸部之外。”亦省称“ 使马 ”。《清文献通考·舆地三·盛京》:“ 使鹿鄂伦春 ,又在 使马 之外,距 齐齐哈尔 城復有千餘里。”参见“ 使鹿鄂伦春 ”。
词语解释:使鹿鄂伦春  拼音:shǐ lù è lún chūn
旧时东北 鄂伦春 族部落名。从事渔猎,以驯鹿为运载工具,因称之为“使鹿鄂伦春”。《清文献通考·舆地三·盛京》:“至於 鄂伦春 一名 奇勒尔 ,其所居益为辽远。 使马鄂伦春 在诸部之外; 使鹿鄂伦春 ,又在 使马 之外,距 齐齐哈尔 城復有千餘里。”亦省称“ 使鹿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当 明 末季,我 大清 方定 黑龙江 , 索伦达瑚拉 及 使犬 、 使鹿 各部,东北际海,而 俄罗斯 东部曰 罗杀 者,亦踰 外兴安岭 ,侵偪 黑龙江 。”
词语解释:使能  拼音:shǐ néng
(1).任用有才能者。《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以八统詔王驭万民……三曰进贤,四曰使能。” 贾公彦 疏:“四曰使能者,下有技能君民共举任之。”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昔者 虞舜 左 禹 、右 皋陶 ,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効也。”
(2).施展才能。《韩非子·孤愤》:“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用私。”
词语解释:使才  拼音:shǐ cái
运用与施展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文帝 、 陈思 ,纵轡以骋节; 王 、 徐 、 应 、 刘 ,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词语解释:使相  拼音:shǐ xiāng
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宋 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 王安石 罢相后以 镇南军 节度使同平章事判 江宁府 ,即其例。 明 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 清 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二:“ 唐明皇 天宝 十五载六月,授 崔圆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使相始也。” 清 张际亮 《传闻》诗:“地阴将军仍卧甲,天高使相但衔杯。”
词语解释:使物  拼音:shǐ wù
日常使用的物品。《红楼梦》第八回:“雇了三辆大车,单拉行李使物。”
使者和货物。《史记·南越列传》:“ 高后 时,有司请禁 南越 关市铁器。 佗 曰:‘ 高帝 立我,通使物,今 高后 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絶器物,此必 长沙王 计也。’”
词语解释:使范  拼音:shǐ fàn
犹使节。 宋 范仲淹 《谢转给事中移知邓州表》:“俄奉明恩,曲加异数,假职名於秘殿,领使范於边藩。”
词语解释:使典  拼音:shǐ diǎn
(1).胥吏。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使典作尚书,廝养为将军。”《新唐书·张九龄传》:“又将以 凉州 都督 牛仙客 为尚书, 九龄 执曰:‘不可。尚书,古纳言, 唐 家多用旧相…… 仙客 , 河 、 湟 一使典耳!使班常伯,天下其谓何!’”
(2).作诗文使用典故。犹言“用事”。参见“ 用典 ”。
词语解释:用典  拼音:yòng diǎn
引用典故。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至于通过联想为主要手段的,无过于美文中的用典。”
词语解释:使持节  拼音:shǐ chí jié
魏 晋 南北朝 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次一等的称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再次称假节,得杀犯军令的人。至 隋 唐 刺史,例加使持节的虚衔,如某州刺史必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 唐 永徽 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则为节度使。《周书·王思政传》:“ 太祖 乃以所授 景 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中书令、 河 南大行臺、 河 南诸军事,回授 思政 。 思政 竝让不受。”《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四年》:“太宰 恪 以 吴王 垂 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 河 南诸军事、 兗州 牧、 荆州 刺史。”
词语解释:使劲  拼音:shǐ jìn
用力。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使靳》:“小説俗语,每有‘使劲’字。” 曹禺 《原野》序幕:“快,快点敲,少说废话,使劲!” 冰心 《晚晴集·老舍和孩子们》:“我的儿子高兴得抱住这位陌生客人的脖子,使劲地亲了一口!”
词语解释:使女  拼音:shǐ nǚ
婢女。《水浒传》第二四回:“那 清河县 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 潘金莲 。”
词语解释:使臣星  拼音:shǐ chén xīng
即使星。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明珠归 合浦 ,应逐使臣星。”参见“ 使星 ”。
词语解释:使星  拼音:shǐ xīng
《后汉书·李郃传》:“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时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词语解释:使转  拼音:shǐ zhuǎn
书法术语。指行笔的转折呼应。 唐 孙过庭 《书谱》:“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词语解释:使官  拼音:shǐ guān
谓利用职权。《商君书·农战》:“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
使臣。 三国 魏 曹操 《善哉行》:“ 仲尼 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他生於六一七年,十三岁(六二九年)继位,十八岁(六三四年)遣使官到 唐朝 求婚。”
词语解释:使宅鱼  拼音:shǐ zhái yú
五代 时, 钱镠 据有 两浙 等地,征敛繁苛, 西湖 渔者每日须纳鱼数斤,因 镠 曾任 杭州 防御使, 镇海 、 镇东 军节度使等职,故称所纳之鱼为“使宅鱼”。 唐 罗隐 《题磻溪垂钓图》诗:“若教生在 西湖 上,也是须供使宅鱼!”参阅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四》
词语解释:使信  拼音:shǐ xìn
使者。《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梁四公记·震泽洞》:“﹝公曰﹞若遣使信,可得宝珠。帝闻大嘉,乃詔:有能使者厚赏之。”
词语解释:使副  拼音:shǐ fù
(1).副使,正使的属官。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契丹 历法与本朝素差一日, 熙寧 中, 苏子容 奉使贺生辰,适遇冬至,本朝先 契丹 一日,使副欲为庆,而 契丹 馆伴官不受。”
(2).指正使与副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若向者 高宗 朝,有外国贺生辰,朝贺赴筵,于殿上坐使副,餘三节人在殿廡坐。”
词语解释:使君子  拼音:shǐ jūn zǐ
植物名。又名留求子。使君子科,常绿蔓生,木质,长二丈许,五月花开如穗状,红色,可观赏。实长寸许,外壳青黑有稜,内仁可供药用。性温味甘,功用消积杀虫,是驱除蛔虫的特效药。俗传 潘州 郭使君 疗小儿多用此药。后因称为“使君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使君子》:“原出 海南 交趾 ,今 闽 之 绍武 , 蜀 之 眉州 ,皆栽种之,亦易生。其藤如葛绕树而上……仁长如榧仁,色味如栗,久则油黑不可用。”
词语解释:使头  拼音:shǐ tóu
(1). 唐 宋 元 明 时奴仆对家主的称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贤仆夫》:“ 李敬 者,本 夏侯譙 公之佣也…… 敬 囅然曰:‘我使头及第后,还拟作 西川 留后官。’”《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打脊贱人!见我恁般苦,不去问你使头借三五百钱来做盘缠?”
(2).用于称上司以至国主。《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阿娘几度与君婚,説着人皆不欲闻;纔始安排交(教)仕宦,等闲早被使头真(嗔)。”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伪 蜀主 归命时,内官 宋愈昭 将军数员,旧与 孙 ( 孙雄 )相善,亦神其术,将赴 洛 都,咸问其将来昇沉。 孙 俛首曰:‘诸官记之:此去无灾无福。但行及 野狐泉 已来税驾处……此际新旧使头皆不见矣!’诸官皆疑之。尔后量其行迈,合在 咸京 左右, 后主 罹伪詔之祸, 庄宗 遇 鄴 都之变,所谓新旧使头皆不得见之验也。”
词语解释:使介  拼音:shǐ jiè
(1).副使,使者的辅佐。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煇 顷出疆,使介病,皆委顿扶持而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朝鲜国诗文》:“ 朝鲜 俗最崇诗文,亦举乡会试,其来朝贡陪臣多大僚,称议政者即宰相,必有一御史监之,皆妙选文学著称者充使介。”
(2).指奉命出使的官员。《元史·世祖纪五》:“爰有 太祖皇帝 以来,与 宋 使介交通。”
词语解释:使馆  拼音:shǐ guǎn
外交使节在驻在国的公署。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况且我在外国使馆做事, 伦敦 华盛顿 的电报和剪报,我们天天看见的。”
词语解释:使药  拼音:shǐ yào
谓医生处方用药。《后汉书·方术传·郭玉》:“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彊,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词语解释:使下  拼音:shǐ xià
仆从。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唐宪衔使头使下》:“今世俗之语,以僕从为使下。”
词语解释:使唤  拼音:shǐ huàn
见“ 使换 ”。
词语解释:使换  拼音:shǐ huàn
亦作“使唤”。
(1).叫人替自己做事。 清 李渔 《意中缘·毒诓》:“你若要服事我,只除非写一张卖契,待我把几两身价与你,纔好使换。”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小时候替田主看牛放羊,最会出主意闹着玩,别的同年纪甚至大几岁的孩子都听他使唤。”
(2).使用。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而他自己真正象俗话说的‘卖鞋的赤脚跑’,为了变卖成几个活钱使换,始终没舍得尝尝那苹果是甚味。” 袁静 《伏虎记》第三一回:“急得 小彩 冒汗,针也不听使唤,尽往手上扎。”
词语解释:使坏  拼音:shǐ huài
出坏主意;耍花招。 艾·米吉提 《努尔曼老汉和猎狗》:“他常常猜想:我们这里是遥远的边疆,兴许中央还不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吧?或者又有什么人在那里使坏?”
词语解释:使伶  拼音:shǐ líng
见“ 使令 ”。
词语解释:使令  拼音:shǐ líng
(1).差遣,使唤。《孟子·梁惠王上》:“便嬖不足使令於前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神君声诺道:‘真君遣何方使令?’”《水浒传》第一一○回:“次日, 王都尉 自来问 宋江 ,求要铁叫子 乐和 ,闻此人善能歌唱,要他府里使令。” 清 唐甄 《潜书·去奴》:“有一奴一婢以供使令,已过望矣。”
(2).亦作“ 使伶 ”。供使唤的人。泛指奴婢仆从。《汉书·外戚传上》:“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絝,多其带。” 颜师古 注:“使令,所使之人也。” 唐 韩愈 《永贞行》:“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七郎 ﹞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钻刺投靠他,做使令的。” 清 梁章鉅 《称谓录·使》:“廝役,谓之使伶。”
词语解释:使嗾  拼音:shǐ sǒu
用口发声来指使狗。 鲁迅 《而已集·小杂感》:“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
词语解释:使嘴使舌  拼音:shǐ zuǐ shǐ shé
搬弄口舌。《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 相於廷 专好使嘴使舌的説我,不知几时着了我手,也是这般一顿,方纔解我积恨。”
词语解释:使弊幸  拼音:shǐ bì xìng
谓用心计。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他使弊倖,使气性,见无钱,踏着陌儿行,推我在这陷人坑。”
词语解释:使佯  拼音:shǐ yáng
方言。谓不认真或装腔作势。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十二章:“快把子弹退出来,莫太使佯了!”
词语解释:使主  拼音:shǐ zhǔ
指节度使。 唐 代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迁善》:“﹝ 刘位 ﹞曰:判官是幕宾,使主无受拜之礼。”《资治通鉴·唐文宗大和元年》:“ 宪诚 遣亲吏至中书请事, 韦处厚 谓曰:‘ 晋公 於上前以百口保尔使主。’” 胡三省 注:“节度使为一道之主,故对其属吏称之为使主。”
指使者中的正职。《周书·陆通传》:“初修邻好,盛选行人。詔 逞 为使主, 尹公正 为副以报之。”
词语解释:使乖  拼音:shǐ guāi
卖弄聪明。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 明 沉鲸 《双珠记·师徒传习》:“小畜生,你会使乖,方纔把言语触我进去。”《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东坡 使乖,只拣尘灰多处,料久不看,也忘记了。”
词语解释:使低嘴  拼音:shǐ dī zuǐ
说坏话。《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丢开手,只是慢慢截短拳,使低嘴,行狡计罢了。”
词语解释:使弼  拼音:shǐ bì
犹使相。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 张 ( 张士逊 ), 吕 ( 吕夷简 )亲姻也,私焉,曰:‘主上独留公,必是 士逊 别有差遣?’因祈以恩命。 吕 沉吟久之,曰:‘使弼。’ 张 也欣然慰望。”参见“ 使相 ”。
词语解释:使相  拼音:shǐ xiāng
唐 代中期凡为宰相者必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称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衔的节度使为使相。 宋 初因之,以亲王、留守、节度使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谓之使相,实际上不主政事。如 王安石 罢相后以 镇南军 节度使同平章事判 江宁府 ,即其例。 明 代官场中用以称以辅臣身分督师者, 清 代用以称呼兼大学士的总督。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二:“ 唐明皇 天宝 十五载六月,授 崔圆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使相始也。” 清 张际亮 《传闻》诗:“地阴将军仍卧甲,天高使相但衔杯。”
词语解释:使强  拼音:shǐ qiáng
逞强。 沉从文 《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她的死也就死在那份要好使强的性格。”
词语解释:使帐  拼音:shǐ zhàng
方言。借债。 梁斌 《红旗谱》二十:“稍有个天灾人祸,就得使帐。” 梁斌 《红旗谱》二三:“说到路费盘缠,一家人直着脖颈不做声。 严志和 说:‘使帐吧,又有什么办法?要用多少钱?’”
词语解释:使属  拼音:shǐ shǔ
节度使所自辟的僚属。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唐宪衔使头使下》:“ 唐 制有使下御史,谓仕於使幕之下,亦犹带郎中而为使属,如 杜甫 在 严武 幕为参谋,而带检校工部员外郎。”
词语解释:使巧  拼音:shǐ qiǎo
犹言耍花招。 茅盾 《子夜》十五:“这狗东西,在我跟前使巧,送他公安局去!”
词语解释:使不着  拼音:shǐ bù zháo
用不着。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三折:“你笑我身子儿尖,可也使不着脸儿甜。”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使不着你佯孝顺,假慈悲。”
词语解释:使役  拼音:shǐ yì
(1).服役;服事,伺候。《尹文子·大道下》:“其所望者,盖欲料长幼,平赋敛,时其饥寒,省其疾痛,赏罚不滥,使役以时,如此而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閒隙,周章询请。”
(2).指仆役。 清 李渔 《风筝误·冒美》:“祖父当年不积德,投靠宦家充使役。”
(3).役使,驱使。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
词语解释:使妈  拼音:shǐ mā
保姆,女佣。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八章:“我妈妈当初替人当使妈,后来在 日本 鬼子时候饿死在街头。”
词语解释:使心用腹  拼音:shǐ xīn yòng fù
用心思,使坏心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至于贪淫纵慾,使心用腹,汚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不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怎当得 张郎 惫赖,专一使心用腹,搬是造非,挑拨得丈母与 引孙 舅子,日逐吵闹。”
词语解释:使乖弄巧  拼音:shǐ guāi nòng qiǎo
(1).耍手腕;耍花招。 清 李渔 《比目鱼·改生》:“一任你使乖弄巧粧奇异,只要我门墙价不低。”
(2).犹言卖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一点娇嗔,衬出桃花红小,有心儿使乖弄巧。”
词语解释:使酒骂座  拼音:shǐ jiǔ mà zuò
亦作“使酒骂坐”。 汉 灌夫 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 魏其侯 竇婴 共赴丞相 田蚡 宴。 夫 怒 蚡 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 临汝侯 灌贤 而骂之,其意实在 蚡 。 蚡 乃劾 夫 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駡座”。《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传》:“ 知训 尝使酒駡坐,语侵 隆演 , 隆演 愧耻涕泣,而 知训 愈辱之。”《明史·卢柟传》:“为人跅弛,好使酒駡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 繆 醉,使酒駡座,忤客。客怒,一座大譁。”
词语解释:使钱  拼音:shǐ qián
花钱;用钱。例如:使钱买通。
词语解释:使恶  拼音:shǐ è
作恶,做坏事。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九章:“世上使恶的人肥肫肫,守本分的人干筴筴,世道一天天坏。”
词语解释:使眼色  拼音:shǐ yǎn sè
用眼睛的动作向别人暗示自己的意思。如: 邢夫人 向来人使眼色,要他马上退出。
词语解释:使性谤气  拼音:shǐ xìng bàng qì
亦作“ 使性傍气 ”。亦作“ 使性摜气 ”。 发脾气;撒气。《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五更鼓出来拜堂,听见説有婆婆,就惹了一肚气,出来使性摜气,磕了几个头,也没有茶,也没有鞋。”《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连这等一个刚毅不屈的 仲由 老官尚且努唇胀嘴,使性傍气,嘴舌先生。”
共13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