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宋去声 [gòng,供设,名词][详注1][fèng,隙也][zhòng,厚也][zhòng,种植][zòng,放纵][详注2][fèng][冲着][详注3][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徿[méng]


注1:从 仆从。《说文》随行也。《诗·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又《韵会》从天子曰法从,侍从。《书·囧命》其侍御仆从。《前汉·扬雄传》赵昭仪,每上甘泉常法从。《注》师古曰:以法言当从耳。一曰从,法驾也。《后汉·百官志》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又《集韵》《类篇》似用切,音颂。同宗也。《尔雅·释亲》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释名》从祖父母,言从己亲祖别而下也,亦言随从己祖以为名也。 又《集韵》子用切。与纵同。《礼·曲礼》欲不可从。《论语》从之纯如也。
注2:雍 《广韵》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释文》雍,于用切。○按尔雅释地作雍。又《韵会》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注》雍国,在河内山阳县。《释文》雍,于用反。
注3:恐 《广韵》区用切《集韵》《韵会》《正韵》欺用切。疑也,虑也,亿度也。今省作迅。俗从几,误。
末字词组
清供午供输供青供质供骗供拷供衬供
应供初供瓶供口供冥供醮供招供套口供
自供伊蒲供笔供实供串供录供指供套供
修供奉供五供蜜供翻供摆供惟正之供珍供
香供打供怪石供原供讯供泛供投供画供
僧供短供斋供反供讲供炸供悬供 
上供具供储供资供亲供攀供品供 
法供全供进供赃供逼供支供认供 
设供献供正供诱供末供游供吐供 

词语解释:清供  拼音:qīng gòng
(1).清雅的供品。旧俗凡节日、祭祀等用清香、鲜花、清蔬等作为供品。 清 黄景仁 《元日大雪》诗:“不令俗物扰清供,只除哦诗一事无。”
(2).犹清玩。 明 袁宏道 《瓶史·器具》:“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觶、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窰器如纸槌、鹅颈、茹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製短小者,方入清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然此外更有一物,势在必需,人或知之而多不设,当为补入清供……此物不须特製,竟用蓬头小笔一枝,但精其管,使与濡墨者有别,与锹箸二物同插一瓶,以便次第取用,名曰‘香帚’。”
词语解释:应供  拼音:yìng gòng
接受奉养。《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於是思营众业,愿造坊厨,庶使应供之僧,皆同自然之食。”
词语解释:自供  拼音:zì gòng
(1).自行供给。《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此天下之良法,使民自供,初无所扰,何待丰岁?” 明 钱澄之 《田家苦》诗:“老夫生计苦疏慵,学稼东皋拟自供。”
(2).受审人自述案情,招认罪状。《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但行兇非止一人,据 革 自供当时逃散,不记姓名。”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执问涂厕人, 豫让 乃自供:欲报 智伯 仇,故变名为佣。”
词语解释:修供  拼音:xiū gòng
向神佛供献物品。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铁塔神》:“忽忆所遗白金盂,復下至寺。适有修供者,众竞挽留之。”《金瓶梅词话》第三四回:“东庙里打斋,西寺里修供,捨经施像,那里没求。”
词语解释:香供  拼音:xiāng gòng
香和供品。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中元黄箓斋词》:“輙因黄籙宝坛,助营香供。”《红楼梦》第五三回:“ 王夫人 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
词语解释:僧供  拼音:sēng gòng
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词语解释:上供  拼音:shàng gòng
(1). 唐 宋 时所征赋税中解交朝廷的部分。《新唐书·食货志三》:“﹝ 宪宗 ﹞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节度使),三曰留州。”《宋史·高宗纪三》:“ 绍兴 元年春正月己亥朔……蠲 两浙 夏税、和买紬绢丝绵,减 闽中 上供银三分之一。”《西湖佳话·六桥才迹》:“ 东坡 料明年民必然大飢,因又奏请朝廷,免上供米一半。”
(2).旧时用物品祭祖或敬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此时人人都饱的要涨了,一样一样的菜拿上来,只摆一摆,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的一般,谁还吃得下。”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快穿好袍子马褂,给祖先上供去。”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窑主害怕工人不下窑,在洞口摆了个泥菩萨,挂上一块写着‘确保平安’的木牌,天天烧香上供,迷糊工人。”
词语解释:法供  拼音:fǎ gòng
佛教语。谓对佛、法、僧三宝的供养。《魏书·释老志》:“ 承明 元年八月, 高祖 於 永寧寺 ,设太法供,度良家男女为僧尼者百有餘人。”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陈法供,饰盂兰。”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涅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词语解释:设供  拼音:shè gòng
陈设祭品。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吴季谦改秩》:“一日,盗至 鄂 ,艤舟。挟其家至某寺设供。” 宋 文天祥 《哭母大祥》诗:“一儿一女亦在 燕 ,佛庐设供捐金钱。”
词语解释:午供  拼音:wǔ gòng
寺庙中所供的午斋。 宋 赵蕃 《章坞庵》诗:“午供随斋鉢,留题陟上方。” 元 白珽 《湛渊静语》卷一:“﹝ 莫子山 ﹞屡欲舍去,僧意以为檀施,苛留作午供。”
词语解释:初供  拼音:chū gòng
最初之供词。《红楼梦》第八六回:“知县便叫地保对明初供。”
词语解释:伊蒲供  拼音:yī pú gòng
(1).素食供品。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都归一个空,只有那伊蒲供。” 明 杨慎 《仁祠》:“《汉书·明帝纪》:‘以助仁祠伊蒲之供。’仁祠,僧寺也。伊蒲供,斋食也。” 明 杨慎 《伊兰赋》:“ 西域 有伊兰以为佛供即此,《汉书》所谓伊蒲之供。”
(2).泛指素食。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大人云游远去,久缺甘旨之欢,证道归来,止享伊蒲之供,抱愧无地,不孝通天。”参见“ 伊蒲饌 ”。
词语解释:伊蒲馔  拼音:yī pú zhuàn
斋供,素食。《书言故事·释教》:“齐供食曰伊蒲饌。” 清 赵翼 《素食招梦楼佩香小集寓斋》诗:“客中破寂赖吟明,小治伊蒲饌尚能。”亦省作“ 伊蒲 ”。 清 李长祚 《崶岭上人奉母居山致书友人乞诗为寿》诗:“伊蒲同菽水,清净奉慈亲。”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一》:“明日,先诣 龙泉寺 饌伊蒲毕,赴 子瀟 约。”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一饭饱伊蒲,行矣力须努。”参见“ 伊蒲供 ”。
词语解释:奉供  拼音:fèng gòng
谓奉献贡品。 汉 陆贾 《新语·无为》:“ 周公 制作礼乐……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
词语解释:打供  拼音:dǎ gòng
供养;照应。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盖寺有神姓 施 ,封护国公,为之打供,僧徒得以济。”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六出:“织绢更得缉蔴,得人知重。感得诸天打供,又遭遇 李大公 。” 钱南扬 校注:“打供,供养。本谓天神供养佛菩萨,这里作‘天照应’解。”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 东坡 云]这是伽蓝堂,怎生不打供?”
词语解释:短供  拼音:duǎn gòng
指粗简的菜肴。 宋 刘克庄 《沁园春·二鹿》词:“野涧泉甘,阳坡草暖,有柏叶松枝充短供。”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因诗得赠》:“案《青琐集》载, 张球 献诗于 吕许公 云:‘近日厨中乏短供,儿童啼哭饭箩空。’”
词语解释:具供  拼音:jù gòng
谓备办斋供。《新唐书·高开道传》:“先是, 怀戎 浮屠 高曇晟 因县令具供,与其徒袭杀令,伪号 大乘皇帝 。”
词语解释:全供  拼音:quán gòng
谓供品齐全,符合祭仪的规定。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天地桌》:“每届除夕,列长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苹果、乾果、馒头、素菜、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
词语解释:献供  拼音:xiàn gòng
(1).奉献供品。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王公献供,信士屈体。”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 提河 献供之旅, 王城 列众之端。”《剪灯馀话·听经猿记》:“此五方龙王献供,以济匱乏,可名此山曰 龙济 ,寺曰 清凉 。”《红楼梦》第二八回:“﹝贵妃﹞叫在 清虚观 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戯献供。”
(2).指供品。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一:“有人敬神, 老宋 可以吃上一份献供。”
词语解释:输供  拼音:shū gòng
输送供给。 明 刘基 《会稽》诗:“安得普天休战伐,不令竹箭困输供。”
词语解释:瓶供  拼音:píng gòng
谓将花插瓶中作为供品或观赏物。《天雨花》第十九回:“﹝三小姐﹞向来説一听一,何况採花瓶供?”
词语解释:笔供  拼音:bǐ gòng
受审者所写的供词。如:通过采访有关的公安人员,看了七万五千字的狱中笔供以及十几万字的审讯记录,便得到了这样的画面。
词语解释:五供  拼音:wǔ gòng
犹五祭。 汉 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正月上丁,祠南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毕,以次上陵也。”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上》
词语解释:怪石供  拼音:guài shí gòng
以似玉美石作成的案头摆设。
词语解释:斋供  拼音:zhāi gòng
(1).祭祀死者、神佛,并上供食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相国寺万姓交易》:“寺三门,阁上并 资圣门 ,各有金铜铸罗汉五百尊、佛牙等,凡有斋供,皆取旨,方开三门。”
(2).寺庙中供应的斋食。《水浒传》第一回:“当时将丹詔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
(3).指布施给僧道的饭食。《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岒失浑家》:“ 陈巡检 分付厨下使唤的:‘明日是四月初三日,设斋多备斋供。不问云游全真道人,都要斋他。’”
词语解释:储供  拼音:chǔ gòng
备办物资以供需用。亦指供军用的物资。《旧唐书·玄宗纪下》:“至 咸阳 望贤驛 置顿,官吏骇散,无復储供。”《旧唐书·玄宗纪下》:“次 河池郡 , 崔圆 奏 剑南 岁稔民安,储供无闕。”
词语解释:进供  拼音:jìn gòng
犹进贡。 南朝 宋 雷斅 《雷公炮炙论》卷下:“ 蘄州 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去半分以来,头尾相对,使之入药如神,只重一两以下,彼处得此,多留进供。”
词语解释:正供  拼音:zhèng gòng
(1).常供;法定的赋税。《清会典事例·户部·赐复一》:“大兵屯驻西边,一切军兴徵缮,皆动支正供帑项,不使累及閭阎。”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清 梅曾亮 《黄个园家传》:“户部以正供入不充,募富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三节:“ 五代 租税,大抵正供以外,附征农器钱(每亩一文半)、曲钱(每亩五文)、匹帛钱、鞋钱、地头钱、蚕盐钱及诸包折科。”
(2).正规的供品。
词语解释:青供  拼音:qīng gòng
清供,清雅的供品。青,通“ 清 ”。 元 顾德润 《点绛唇·四友争春》套曲:“眼前青供,玉人降謫笑相逢。敲金击玉,咏月嘲风。”
词语解释:口供  拼音:kǒu gòng
受审人口头陈述的与案情有关的话。《儒林外史》第五一回:“ 凤四老爷 只是笑,并无一句口供。” 邹韬奋 《抗战以来》四二:“同一案件,各人口供太不一致,颇生疑窦。” 杨朔 《海市》:“吊打了半天,看看问不出什么口供,只得又解开我的绑。”
词语解释:实供  拼音:shí gòng
如实招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贼料不能脱也,只得实供。”《红楼梦》第六一回:“露虽有了,若勾起茯苓霜来,他自然也实供。”
词语解释:蜜供  拼音:mì gòng
旧时供神佛用的糖食。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天地桌》:“每届除夕,列长案於中庭,供以百分。百分者,乃诸天神圣之全图也。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 老舍 《正红旗下》一:“她会指着所有的神像说:‘你们这群!吃着我的蜜供、鲜苹果,可不管我的事,什么东西!’”
词语解释:原供  拼音:yuán gòng
最初的供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招书一名,在堂口左侧,详听口供,挨次写録,毋得错落原供、潦草字跡。”
词语解释:反供  拼音:fǎn gòng
推翻原来的供词。 萧军 《羊·职业四》:“浑……蛋……不懂交情……想反供,套上他的手。”
词语解释:资供  拼音:zī gòng
供给。《后汉书·列女传·程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 穆姜 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南史·颜延之传》:“ 竣 既贵重,权倾一时,凡所资供, 延之 一无所受。”
词语解释:赃供  拼音:zāng gòng
赃证和口供。 郭孝成 《广东光复记》:“其 苏 姓两匪,赃供确实。”
词语解释:诱供  拼音:yòu gòng
诱使刑事被告人或证人按侦查、审判人员的主观意图或推断进行供述。《人民日报》1980.7.21:“如果是指供、诱供,那同样是逼供信的违法行为,必须严禁。”
词语解释:质供  拼音:zhì gòng
对质、招供。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将军》:“其家人从窗外聚俟,静以听之。更餘作声,皆质供语也。”
词语解释:冥供  拼音:míng gòng
祭祀用的上供食品。《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忽见 鶯儿 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説:‘太太叫人送来给二爷吃的。这是老太太的冥供。’”
词语解释:串供  拼音:chuàn gòng
互相串通,捏造口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凡覊系刑部人犯……案情未定者,概不许出入,以杜传信串供之弊也。”
词语解释:翻供  拼音:fān gòng
推翻供词。《官场现形记》第二三回:“女人心上想道:‘事已到此,乐得翻供翻到底,看他将奈我何。’”
词语解释:讯供  拼音:xùn gòng
谓审问取口供。 清 赵翼 《簷曝杂记续·妖民吸精髓》:“此声既扬,县尉某先拘其妾某氏讯供。诸被害家亦争控於官,然无贜证。”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七:“ 马新貽 知己必死,遗命速杀 汶祥 ,不必讯供,盖恐其暴己丑也。”《冷眼观》第二八回:“一不要出票拿人,二不要开堂讯供。”
词语解释:讲供  拼音:jiǎng gòng
佛教语。谓供奉讲经说法者。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五·灵裕》:“至止讲供,常溢千人,听徒嘉庆,前后重叠。”
词语解释:亲供  拼音:qīn gòng
(1).亲自书写的履历。《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虞博士 ﹞到京去填写亲供回来,亲友东家都送些贺礼。”《官场现形记》第二回:“ 赵 家中举开贺,一连忙了几天,便有本学老师叫门斗传话下来,叫 赵温 即日赴省,填写亲供。”
(2).指诉讼当事人亲自陈述事实的供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 继之 道:‘这个很可以递个亲供,分辩明白,事情的是非黑白,是有一定的,那里好凭空捏造。’”
词语解释:逼供  拼音:bī gòng
指用酷刑或威胁等手段强迫招供。 清 黄钧宰 《金壶遁墨·驴案》:“ 王 遂以严刑逼供,至用线香熏腋下。” 鲁迅 《二心集·“友邦惊诧”论》:“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杨匡满 郭宝臣 《命运》十:“温和的问话,没有逼供。”
词语解释:末供  拼音:mò gòng
佛教语。谓最后的供奉。 隋炀帝 《天台设斋愿文》:“敬设蔬饭,虽调八水,多惭百味。庶同 纯陀 之末供,有如 净名 之遥请。”
词语解释:骗供  拼音:piàn gòng
诱骗受审人招供
词语解释:醮供  拼音:jiào gòng
供祭。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韵 以诞日,尝作醮供。”
词语解释:录供  拼音:lù gòng
法律上指讯问时记录当事人说的供词。如:到审讯时须详细录供。
词语解释:摆供  拼音:bǎi gòng
摆设供品以进行祭祀。 巴金 《春》二八:“这时离‘摆供’的时间很近,堂屋里每把椅子都铺上了椅帔,供桌上也换了新的桌帷。” 巴金 《忆·家庭的环境》:“旧历十月十八日是祖母的生忌,家里人忙着摆供。”
词语解释:泛供  拼音:fàn gòng
亦作“泛供”。 方言。木制托盘。《何典》第一回:“走堂去顶了一泛供饼来,摆在面前。”
词语解释:炸供  拼音:zhà gòng
油炸供神用的食品。《红楼梦》第一回:“不想这日三月十五, 葫芦庙 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
词语解释:攀供  拼音:pān gòng
谓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
词语解释:支供  拼音:zhī gòng
供应。《旧唐书·李乂传》:“江湖之饶,生育无限;府库之用,支供易殫。”
词语解释:游供  拼音:yóu gòng
指不实的供词。《天雨花》第九回:“左都御史微冷笑,听汝游供好不明。”
词语解释:拷供  拼音:kǎo gòng
刑讯逼供。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拿获》:“捕壮拿获逃人,必先於密地拷供旗色主名,并所逃月日。”
词语解释:招供  拼音:zhāo gòng
(1).供出犯罪事实。《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勾责得 王葛四 招供:先於 至元 二十七年窃盗 分宜县 刘十一 苧蔴。”昆剧《十五贯》第三场:“小刑可耐,大刑难捱。若不招供,夹棍相待!”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我全招供啦。”
(2).供词。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
词语解释:指供  拼音:zhǐ gòng
审讯人员指定被告按主观性审判意图招供
证人指出案犯特征,提供有关证据。例如:指供是审判的一个重要环节。
词语解释:惟正之供  拼音:wéi zhèng zhī gòng
《书·无逸》:“ 文王 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言惟正税是进。后指正税。古代法定百姓交纳的赋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既蠲惟正之供,屡沛賑施之泽。”
词语解释:投供  拼音:tóu gòng
清 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清会典事例·吏部·汉员铨选》:“ 康熙 二年定,人文到部,每月初一投供。”《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投供”:“此员将得选缺,则吏部召之来署,令其书写履歷单一纸呈交,以凭查校。”
词语解释:悬供  拼音:xuán gòng
悬挂供奉。《清史稿·礼志四》:“应迎列祖、列后圣容奉 寿皇殿 ,岁朝合请悬供,肃将祼献。”
词语解释:品供  拼音:pǐn gòng
各种供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中秋》:“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
词语解释:认供  拼音:rèn gòng
招认,供认。《老残游记》第十八回:“凡官府坐堂,这些衙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吓昏了,就可以胡乱认供了。”
词语解释:吐供  拼音:tǔ gòng
招供。亦指供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及至临审,止将所记紧要处研讯,再加两証吐供……自然迎刃而解矣。”
词语解释:衬供  拼音:chèn gòng
旧俗祭祀时,以三牲为正当供品,而以蜜供、月饼相衬,谓之“衬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岁暮官署封印,诸生散舘,送灶神后……蒸糕点,煠衬供,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
词语解释:套口供  拼音:tào kǒu gòng
设圈套让被怀疑者承认所犯罪行
词语解释:套供  拼音:tào gòng
设法引出所需要的供词。 臧伯平 《七月的风暴》:“旁边一个穿西装的家伙接口说:‘不问你这个人。你说,你们学校里谁是共产党?’敌人想用套供的方法来骗我上钩呢。”
词语解释:珍供  拼音:zhēn gòng
珍奇的供品。 元 柳贯 《送南竺澄讲主校经后却还杭州》诗:“尚食来珍供,司农輟禁钱。”
词语解释:画供  拼音:huà gòng
犯人在供状上签字或印指模,表示供词属实。《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画供已毕,上了脚镣手扭,发下司狱司监禁。”《红楼梦》第七四回:“知县查对尸格相符,早知书吏改轻,也不驳詰,胡乱便叫画供。”昆曲《十五贯》第三场:“叫她画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