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liǎo,未了,了得][shǎo,多少][憂也][ǎo,夭折][liǎo][tiǎo,挑拨][详注1][biào][jiǎo][rǎo][详注2][《集韻》丑小切。輕走貌。][yǎo][音藨。鸟毛变色也。本作皫。]丿


注1:剽 漂上声。末也。《庄子·庚桑楚》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注2:僚 音了。好貌。《诗·陈风》佼人僚兮。《陆氏曰》亦作嫽。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jiào,教训][shào][jiào,寤也][音教。与校通。比较也。][详注1][pào,枪炮][鱼教切。《论语》仁者乐山。又益者三乐。][详注2][喚也,呼也][bào]


注1:踔 敕教切。《说文》踶也。《注》徐曰:踶亦当蹋意。又《前汉·扬雄传》踔夭蟜。《注》踔,走也。《文选·李善注》踔,踰也。《后汉·蔡邕传》踔宇宙而遗俗兮。《注》踔犹越也。又《集韵》陟教切,音罩。义同。 又《集韵》他吊切,音粜。《史记·司马相如传》踔稀閒。《注》踔,县蹢也。
注2:爆 音豹。《说文注》徐铉曰:本蒲木切。今俗音豹。火裂也。《白虎通》卜赴也。爆见兆。
[操行,名词][hào,号令][hào,爱好][慰劳。牢去声。慰也。][dào,颠倒][zào,就也,名词][bào,强暴][mào][gào][mào]翿[dào,覆盖][音奥。深也。一曰水名。][lào][bào][详注1][mào]


注1:凿 《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漕去声。《集韵》穿空也。《增韵》孔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释文》凿,曹报反。又如字。《前汉·楚元王传》羊入其凿。《师古注》凿,在到反。谓所穿冢藏者。《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攺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又《集韵》七到切,音操。冗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bǎo 皓韵

保 bǎo
〈动〉
  •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 同本义
  • 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唐兰《殷墟文字记》
  • 护养;育
  • 保,养也。——《说文》
  • 若保赤子。——《书·康诰》
  • 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 长之养之,如保赤子。——《荀子·议兵》
  • 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孟子·藤文公上》
  • 又如:保艾(安养;养育);保赤(抚育幼孩)
  • 保佑
  • 天地格保。——《书·召诰》
  • 又如:保佐(保佑;佐助);保禳(祈祷消除灾祸)
  • 保护;保全;守住
  • 父子相保全。——《淮南子·人间训》
  • 少有强者不可保。——·韩愈《祭十二郎文》
  • 有朕位几不保。——·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保銮(保护天子的亲近卫士);保固(保卫固守);保身(保全身体)
  • 保持
  • 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
  • 又如:保值(保持价值);保光(保持并发扬光大)
  • 保证;担保
  • 保为将军破之。——《资治通鉴》
  • 又如:保修(保养修理);旱涝保收;保官(担任保护职能的官员)
  • 占有;拥有
  • 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 又如:保据(占据);保宁(保有并使之安宁)
  • 保举;保荐
  • 都保你二位做大官。——《水浒传》
  • 又如:保题议叙(写奏本保荐有功人员);保题(向上推荐);保案(保举下属的文件)
  • 依靠;仗持
  •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左传·僖公二十年》
  • 又如:保山(依山固守);保栖(据山以守)
〈名〉
  • 保育幼儿的妇女
  • 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礼记·内则》
  • 通“緥”。保护婴儿的包裹衣
  •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 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礼记·月令》
  • 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汉书·桓郁传》
  • 作保证的人
  • 然后导以取保。——·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作保;觅保;保山(媒人;保人);保中(在债务关系中居中担保的人)
  • 服务人员 。如:酒保
  • 宋以后地方实行保甲制,若干甲作一保 。如:保正甲长(一保之头叫“保正”;一甲之长叫“甲长”)
  • 小城(此义后来写作“堡”)
  • 南山是保。——《诗·大雅·崧高》
  • 焚我郊保。——《左传·襄公八年》
  • 战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礼记·檀弓下》
  • 所过之邑(城市),大国守城,小国入保。——《庄子·盗跖》
  • 通“宝”。珍贵之物
  • 展九鼎保玉。——《史记·周本纪》
  • 其形虽有所小用哉然未可以保于周室之九鼎也。——《淮南子·俶真》
康熙字典古文:𤔍𡥀𠊻

  • 《廣韻》《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補道切,𠀤音寶。 (皓韵)
  • 安也。《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保庸,安有功者。
  • 又恃也,守也。
  • 又《禮•月令》四鄙入保。《註》小城曰保。又都邑之城曰保。
  • 又任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註》保猶任也。
  • 又全之也,佑也。《書•召誥》天迪格保。《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又《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
  • 又《說文》養也。《增韻》抱也。《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註》阿,倚也。保,養也。《賈誼傳》保者,保其身體。
  • 又《史記•欒布傳》窮困賃傭於齊,爲酒家保。《註》酒家作保傭也。
  • 又姓。《呂氏春秋》楚保申,爲文王傅。
  • 又與褓緥𠀤通。《禮•月令》保介之御閒。《註》猶衣也。保卽𣚦褓。
  • 又叶博古切,音補。 (麌韵)
  • 《易林》東南其戶,風雨不處。燕婉仁人,父子相保。
  • 又叶博效切,音報。
  • 《詩•大雅》無射亦保。叶上廟。
  • 考證:〔《周禮·天官》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庸保。《註》庸保,安有功者。〕
  • 謹照原文八統上增以字。兩庸保𠀤改保庸。〔《前漢·宣帝紀》阿保之功。〕
  • 謹照原文阿保上增嘗有二字。〔《賈誼·治安策》保者,保其身體。〕
  • 謹照原書改賈誼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