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245,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首字词组
保社保持保甲保艾保伍保右保庇保荐
保身保福保塞保聚保举保固保秘保证人
保障保生保定保子保人保山保留保识
保全保佑保城保章保介保见保佐保膺
保养保安保和保任保相保邻保修保苗
保护保民保义保用保光保温保世保路运动
保家保厘保母保中保赤保皇保底保辜
保长保真保宁保重保治保据保卫保膘
保终保惜保大保抱保有保存保惠保险基金
保守保明保傅保爱保境保庸保证金保阿

词语解释:保社  拼音:bǎo shè
旧时乡村的一种民间组织,因依保而立,故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癸亥九日》词:“留得 香山 病居士,却入渔翁保社。悵谁伴、先生情话。” 金 元好问 《刘光甫内卿新居》诗:“父老渐来同保社,儿童久已爱文章。”
词语解释:保身  拼音:bǎo shēn
保全自身。《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文选·班固〈幽通赋〉》:“浑元运物,流不处兮。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人生能保其身,死有遗名,民之表也。” 明 李贽 《史纲评要·汉纪·成帝》:“ 班婕妤 不同輦,已难矣,復得保身之哲,难哉!”
词语解释:保障  拼音:bǎo zhàng
(1).起保护防卫作用的事物。《左传·定公十二年》:“且 成 , 孟氏 之保障也;无 成 ,是无 孟氏 也。”《三国志·吴志·孙静传》:“ 坚 始举事, 静 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三月二十八号》:“可是我又倾慕他,思念他,甚至于没有他,我就失掉一切生活意义的保障了。”
(2).特指供防御戍守的军事建筑物。《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主患之,敕缘边脩保障,峻长城,命上柱国 武威 阴寿 镇 幽州 。”
(3).保护,保卫。 宋 叶适 《守御录》:“不惟郡人当安不忘危,且使无寓人,修墙屋,犹知任拒守之责,而况於保障扞御之臣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金形势》:“然 建炎 之初, 河北 尚为 宋 守, 河南 淮 右坚城数十,自相保障。”
(4).保证。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词语解释:保全  拼音:bǎo quán
(1).保护使不受损害。《汉书·贾捐之传》:“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饉,保全元元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寇忠愍 之贬所素厚者九人,自 盛文肃 已下,皆坐斥逐,而 杨大年 与 寇公 尤善, 丁晋公 怜其才,曲保全之。”《红楼梦》第四五回:“事情虽多,也该保全身子,检点着偷空儿歇歇。” 巴金 《纪念雪峰》:“我相信别人,同时也想保全自己。”
(2).谓获得保护而安然存在下来。《隋书·循吏传·柳俭》:“ 俭 抚结人夷,卒无离叛,竟以保全。”《明史·太祖纪二》:“诸将克城,毋肆焚掠妄杀人, 元 之宗戚,咸俾保全。”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雄》:“公仓卒率 直 兵绕道击之, 陕 境保全,公之力也。”
(3).纺织工业中指维护织机正常运行。如:保全工。
词语解释:保养  拼音:bǎo yǎng
(1).保护养育;保护培育。《汉书·丙吉传》:“ 吉 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閒燥处。”《后汉书·杨震传》:“ 安帝 乳母 王圣 ,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年》:“ 密后 之殂也, 世祖 尚幼, 太宗 以 竇氏 慈良,有操行,使保养之。” 艾青 《养花人的梦》诗:“他为了使这些花保养得好,费了很多心血,每天给这些花浇水,松土,上肥,修剪枝叶。”
(2).保护调养。《红楼梦》第五五回:“谁知 凤姐 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鬪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舅太太也没些儿不耐烦,那消几日,把姑娘的脸儿保养得有红有白,光潮饱满。”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二:“大概是由于保养得法,初次和他见面的人会少估他十岁。”
(3).保护修理,使保持正常状态。 于敏 《老杜和助手》:“再过一个月,都来向他学习保养机械的经验了。”
词语解释:保护  拼音:bǎo hù
(1).护卫使不受损害。《书·毕命》“分居里,成 周 郊” 孔 传:“分别民之居里,异其善恶;成定 东周 郊境,使有保护。”《三国志·蜀志·赵云传》:“及 先主 为 曹公 所追於 当阳长阪 ,弃妻子南走, 云 身抱弱子,即 后主 也,保护 甘夫人 ,即 后主 母也,皆得免难。”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保护地方,藉资乡导,不能不赖乎勇。”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
(2).保重,调护。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暑溽异甚,伏望保护,寝兴万万珍重。”
词语解释:保家  拼音:bǎo jiā
(1).保住家族或家业。《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印段 赋《蟋蟀》。 赵孟 曰:‘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南史·傅亮传》:“ 超 谓 瑗 曰:‘卿小儿才名位宦当远踰於兄,然保家终在大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明太傅家法》:“言 明太傅珠 於 康熙 中既为 郭华野 所劾,曰:‘勋名既不获树立,长持保家之道可也。’因广置田产,市贾奴僕,厚加赏賚。按口賙以银米,冬季赐以绵布诸物,使其家给充足,无事外求。”
(2).保人,保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原首人 胡阿虎 自有保家,俱到明日午后,带齐听审!”
词语解释:保长  拼音:bǎo cháng
凤凰昼鸣之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昼鸣曰保长。”一说为凤凰夜鸣之称。《宋书·符瑞志中》:“﹝凤凰﹞夜鸣曰保长。”
(1). 宋 代乡兵制度,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一人。《宋史·兵志六》:“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
(2).旧时保甲制中每保的头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选保甲长》:“所谓保长者,邑分四乡,乡立一长,谓之保长。不曰乡而曰保者,以乡别有长,所以管摄钱穀诸事,而保长乃专司盗逃奸宄,不与乎其他者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 钱文贵 ﹞同保长们都有来往,称兄道弟。”参见参见“保甲”。
词语解释:保终  拼音:bǎo zhōng
谓保全至终,安然无患。《后汉书·逸民传·臺佟》:“ 佟 幸得保终性命,存神养和。如明使君奉宣詔书,夕惕庶事,反不苦邪?”
词语解释:保守  拼音:bǎo shǒu
(1).保卫守护。《战国策·齐策六》:“ 燕 将惧诛,遂保守 聊城 ,不敢归。”《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 叔陵 聚兵仅得千人,欲据城保守。”《三国演义》第五三回:“ 孔明 曰:‘非 云长 不可。’即时便教 云长 前去 襄阳 保守。” 郭沫若 《鸡之归去来》:“但那只雄鸡是一匹好斗的军鸡,把笼子保守得就象一座难攻不破的碉堡。”
(2).保护;保藏。 唐 裴鉶 《传奇·陶尹二君》:“凝神而神爽,养气而气清;保守胎根,含藏命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今 宋朝 第六帝也,更后九年,当有疾。汝可持吾药献天子。此药人臣不可服,服之有大责,宜善保守。”
(3).保住,保持使不失去。 宋 王安石 《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一:“汝若真为那个驱壳的己,必须用这箇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箇真己的本体。”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他很谨慎的保守他的出身的秘密。” 丁玲 《自杀日记》:“我死去,我的心是很平静的,世界也仍然保守平静。”
(4).特指维持旧状态,不求改变或改进。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北派喜保守,南派喜破坏。” 梁斌 《红旗谱》八:“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固执己见,偏重保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五一章:“ 焦振茂 说:‘也不算我落后保守,这件事情,我有一定之规。’”
词语解释:保持  拼音:bǎo chí
(1).保护扶持。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而欲使志义之士,匍匐曲躬以事己,毁颜諂諛以求亲,然后乃保持之,则贞士採薇冻馁,伏死巖穴之中而已尔。” 前蜀 杜光庭 《镇江侍中宗黯解缆醮水府词》:“伏以道化所覃,神休普被,上惟邦国,下及人伦,咸资拯护之功,潜假保持之力。” 清 王韬 《设官泰西下》:“今我国家眷顾苍黎,不忍以数百万赤子远弃之海外,特议简星使,设领事,以为保持计。”
(2).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害。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衰世之中,保持名节。”《南史·范晔传》:“初, 熙先 父 默之 为 广州 刺史,以赃货下廷尉,大将军 彭城王 义康 保持之,故免。”《旧唐书·酷吏传下》:“ 绍之 后坐赃污,詔 传弓 按之,获赃五千餘贯以闻,当坐死。 韦庶人 妹保持之,遂黜放为 岭南 琼山 尉。”
(3).把持。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观者万计,莫不切齿。 从愿 潜察获,欲奏处,刑宪为势门保持乃止。”
(4).犹言保重。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碧衣拜送门外云:‘某是生人, 安州 编户少府,当为 安州 都督,故先施敬,愿自保持。’”
(5).保留或维持(原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这间屋子的陈设,尽量保持当年的气派,一点也不觉寒伧。” 秦牧 《花城·在遥远的海岸上》:“我记起了华侨许多保持祖国古老的风俗习惯的事情。”
词语解释:保福  拼音:bǎo fú
祭神求福所供的食物。《西游记》第六回:“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 李虎 拜还的三牲, 张龙 许下的保福。”
词语解释:保生  拼音:bǎo shēng
保护并使其生存繁衍。《逸周书·商誓》:“我闻古 商 先哲王 成汤 ,克辟上帝,保生 商 民,克用三德。”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革 宋 受天,保生万国。”
词语解释:保佑  拼音:bǎo yòu
亦作“ 保右 ”。亦作“ 保祐 ”。 保护帮助。多指神力的护卫帮助。《诗·大雅·假乐》:“保右命之,自天申之。”《汉书·王莽传上》:“此其所以保佑圣 汉 ,安靖元元之效也。”《汉书·杜邺传》:“天变不空,保右世主如此之至,奈何不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方凭保祐,永翼雍熙。”《红楼梦》第六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茅盾 《林家铺子》三:“ 林大娘 就摇摇摆摆走进去磕头,谢菩萨的保佑,还要祷告菩萨一发慈悲,保佑 林先生 的生意永远那么好。”
词语解释:保安  拼音:bǎo ān
谓对人或事物加以保护,使之安全或稳定不乱。《汉书·王莽传上》:“辅翼 汉 室,保安 孝平皇帝 之幼嗣,遂寄託之义,隆治平之化。”《三国志·吴志·董袭传》:“ 策 薨, 权 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引见 张昭 及 龚 等,问 江东 可保安否。” 宋 曾巩 《蜀转运判官制》:“西南之地延袤万餘里,外临殊俗,内杂谿谷诸蛮,列州成县,以保安吾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史致谔档案》:“惟盼 魏守质 字营劲旅早日到 寧 ,次第会剿, 绍 属 甬 东藉以保安,餉源或可稍旺,此尤旦夕默祷以俟者也。”
词语解释:保民  拼音:bǎo mín
(1).安民;养民。《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孟子·梁惠王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国语·周语上》:“至于 武王 ,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 韦昭 注:“保,养也。”《汉书·匡衡传》:“盖保民者,‘陈之以德义’,‘示之以好恶’,观其失而制其宜,故动之而和,绥之而安。” 颜师古 注:“保,养也;陈,施也。”
(2).保护人民。《左传·昭公十八年》:“ 子大叔 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 陈拱 ,非 宗旦 事也。”
词语解释:保厘  拼音:bǎo lí
治理百姓,保护扶持使之安定。《书·毕命》:“越三日壬申,王朝步目 宗周 ,至于 丰 ,以 成周 之众,命 毕公 保釐东郊。” 孔 传:“用 成周 之民众,命 毕公 使安理治正 成周 东郊,令得所。”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名器苟不假,保釐固其任。” 清 曹寅 《送施浔江方伯之任湖南》诗:“保釐蓝缕功非细,开拓穷荒虑必周。”
词语解释:保真  拼音:bǎo zhēn
(1).保全纯真的本性、天性。《楚辞·卜居》:“寧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淮南子·氾论训》:“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杨子 之所立也,而 孟子 非之。”
(2).保持原样,使不失真。 陈原 《社会语言学》8.9:“非语言符号甚至能对信息传递中的保真和保密起积极作用。”
词语解释:保惜  拼音:bǎo xī
保护爱惜。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庄蓼塘藏书》:“其家蓄书数万卷…… 蓼塘 既没,子孙不知保惜,或为虫鼠蚀囓,或为邻识盗窃。” 明 文徵明 《跋金伯祥瞻云诗卷》:“此数篇特以诸公手笔,故其子孙尤加保惜如此,餘存家集,固可考也。”
词语解释:保明  拼音:bǎo míng
(1).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 ,能以此道尊安其身。” 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
(2).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 宋 岳飞 《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伏覩制旨,监司于所部保明郡守,郡守于所属保明知县,县令治状显著,令中书、门下省籍记,取旨甄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诗话》:“《魏氏春秋》谓 吕巽 诬其弟 安 不孝。 安 引 康 为证。 康 义不负心,保明其事。”
词语解释:保甲  拼音:bǎo jiá
(1). 宋 代的一种乡兵制度。 熙宁 初, 王安石 变募兵而为保甲。其法是:十家为一保,有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正副都保正。家有两丁以上者,选一人做保丁,组成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参阅《宋史·兵志六》《文献通考·兵考五·兵制》
(2).旧时统治人民的户籍编制。 清 代保甲之法,十户为牌,设一牌头,十牌为甲,设一甲头;十甲为保,设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则注其所往,入则稽其所来。解放前,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役办法。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在它统治的各省市一律推行这种户籍制度。参阅《清朝文献通考·户口考一》《职役考一》《毛泽东选集·论联合政府》注释。
词语解释:保塞  拼音:bǎo sāi
谓居边守塞。《汉书·元帝纪》:“ 虖韩邪 单于 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復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汉书·匈奴传》:“单于驩喜,上书愿保塞 上谷 以西至 敦煌 ,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颜师古 注:“保,守也。自请保守之,令无寇盗。”《宋书·百官志上》:“ 匈奴 单于, 宣帝 之世,保塞内附, 成帝 世,单于还北庭矣。”
词语解释:保定  拼音:bǎo dìng
(1).保护而安定之。《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郑玄 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 孔颖达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坚固矣。”《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择将帅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2).谓稳固地保有。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词语解释:保城  拼音:bǎo chéng
小城。《左传·成公十三年》:“迭我 殽 地,奸絶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 费滑 。” 杨伯峻 注:“ 高士奇 《地名考略》谓保城非地名,保即堡,小城也。‘保城’,同义词连用。”《三国志·魏志·张邈传》:“﹝ 袁术 ﹞自将千餘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
词语解释:保和  拼音:bǎo hé
谓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魏书·崔浩传》:“愿陛下遣诸忧虞,恬神保和,纳御嘉福,无以闇昧之説,致损圣思。”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居惟保和,动必循道。” 宋 梅尧臣 《小女称称砖铭》:“饮乳无犯舌之禁,爱恶无有情之系:若是则得天真与保和,何病夭之遽乎!”
词语解释:保义  拼音:bǎo yì
唐 李德裕 任 剑南 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军称保义。《新唐书·忠义传中·李德裕》:“率户二百取一人,使习战,贷勿事,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其精兵曰 南燕 保义、保惠、 两河 慕义,左右连弩。”
词语解释:保母  拼音:bǎo mǔ
亦作“ 保姆 ”。
(1).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后泛称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文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李周翰 注:“傅、保,谓傅训保养者。” 晋 王献之 《保母砖志》:“ 郎耶 王献之 保母,姓 李 ,名 如意 , 广汉 人也。” 隋 贺德仁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宜简择保姆之才,鞠养於清浄之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五通》:“妾一跬步,皆以保姆从之。”
(2).现代称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端木蕻良 《蝴蝶梦》:“她想起从小就侍候她的保母。”
(3).指保育员。 徐特立 《法国小学状况》:“因为小孩之父母,要进工厂去做工,所以工厂旁边有幼稚园,保姆稍教以文章。” 丁玲 《给孩子们·幼稚园》:“这两个都是幼稚园的保姆。”
词语解释:保宁  拼音:bǎo níng
(1).保有并使之安定。《逸周书·尝麦》:“保寧尔国,克戒尔服。”
(2).谓辅佐护卫使安宁巩固。 唐 苏颋 《授薛稷中书侍郎制》:“翼戴朕躬,保寧王室,厥功茂矣。”
词语解释:保大  拼音:bǎo dà
安稳地居于高位。《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昔圣帝明王,静乱济世,保大定功,文武殊涂,勋烈同归。”《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元兇既夷,宠禄来假。保大全祚,非德孰可。” 吕延济 注:“安於大位而能全福者,非德不可也。……保,安;祚,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漱芳》:“ 傅 相以忠谨传家,故能奕禩而保大。”
词语解释:保傅  拼音:bǎo fù
(1).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统称为保傅。《战国策·秦策三》:“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 汉 贾谊 《治安策》:“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记过之史,彻膳之宰。”《南史·诸炤传》:“ 炤 少有高节, 王俭 尝称才堪保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固当引为己咎。”
(2).教导,辅佐。《新唐书·褚遂良传》:“自古宗姓无良,则倾败相仍,公等为我柬贤者保傅之。”
词语解释:保艾  拼音:bǎo ài
犹言养育。《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毛 传:“艾,养;保,安也。”
见“ 保乂 ”。
词语解释:保乂  拼音:bǎo yì
(1).亦作“ 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 有殷 。” 孔 传:“以安治 有殷 。”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对扬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记》:“近之如圣上之所传,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窃有望焉。”
(2).养育安定。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词语解释:保聚  拼音:bǎo jù
(1).聚众守卫。《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 桓 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 杜预 注:“用此旧盟,故不聚众保守。”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比来未有处分,犹愿自备衣粮,共相保聚,以备寇贼。”《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先是有詔调 淮东 丁壮万人付 荣 ,於 射阳湖 等处缓急保聚。”
(2).聚集使不离散。《宋史·度宗纪》:“ 峡州 宜都 而下联置堡砦,以保聚流民,且守且耕。”
词语解释:保子  拼音:bǎo zǐ
襁褓中的婴儿。《大戴礼记·主言》:“上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
词语解释:保章  拼音:bǎo zhāng
凤昼鸣之称。 明 杨慎 《凤赋》:“昏鸣曰固常,旦鸣曰发明,昼鸣曰保章,举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
词语解释:保任  拼音:bǎo rèn
(1).保守;保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 ,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 黶 ,不能保任其父之劳。” 明 李贽 《复京中友朋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只此一字,便是 孔 门学派。能亲便是生机。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
(2).担保。《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 唐 贾公彦 疏:“云使州里任之者,仍恐习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輒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3).指担保者。《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凡募弓箭手、 蕃 捉生、强人、山河户,不以等样,第募有保任年十七以上、弓射七斗、任负带者。”
(4).特指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的责任。《汉书·爰盎传》“ 盎 兄 噲 任 盎 为郎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盎 为兄所保任,故得为郎中也。”《旧唐书·薛登传》:“谨案 汉 法,所与之主,终身保任。 杨雄 之坐 田仪 ,责其昌荐; 成子 之居 魏 相,酬於得贤。”《宋史·选举制六》:“保任之制。銓注有格。概拘以法,法可以制平而不可以择才,故予夺升黜,品式具在,而又责官以保任之。”
(5).泛指保荐,推荐。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前几天有 麟 信来,要我介绍他于 公侠 ,我复绝他了,说我和 公侠 虽认识,但尚不到荐人程度……倘与以保任,僨事亦不可知耳。”
(6).佛教语。禅宗谓涵养真性而运用之。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家这种态度的修养,是经过相当努力而有几个阶段的。粗浅些说,至少可分三层次第:最初要有迫切的寻求,其次凑泊悟解,发明心地,再次是‘保任’和‘行解相应’。”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家从悟解把握到践行的本源以后,还须注意保任功夫。”
词语解释:保用  拼音:bǎo yòng
宝爱和使用。保,通“ 宝 ”。《后汉书·窦宪传》:“南单于於漠北遗 宪 古鼎,容五斗,其傍铭曰‘ 仲山甫 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 宪 乃上之。”
词语解释:保中  拼音:bǎo zhōng
在买卖或债务契约上做见证并担保契约执行的第三人。《老残游记》第十九回:“ 陶三 仍然不肯,説:‘除非 许大 写上保中。’”
词语解释:保重  拼音:bǎo zhòng
谓爱护身体,注重健康。《晋书·夏侯湛传》:“方将保重嗇神,独善其身。” 宋 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早热可畏,千万保重。” 巴金 《等着,盼着》:“他还是象往常那样笑了笑,问我一句:‘身体好吗?’说一句:‘要保重啊!’”
词语解释:保抱  拼音:bǎo bào
(1).抱在怀中。
(2).抚养。《明史·后妃传一·宪宗吴废后》:“后 孝宗 生於西宫,后保抱惟谨。” 清 戴名世 《徐节妇传》:“节妇曰:‘吾死,诸孤何以得生!’於是断髮毁容,復理其家旧业。诸孤擕持保抱,及长教之,从师授学皆有成,为县诸生。”
(3).指抚养者。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余少长 大梁 ,豢养於保抱之手。”
词语解释:保爱  拼音:bǎo ài
保重自珍。 宋 曾巩 《回傅权书》:“荒隅之中,孤拙寡偶,钦企钦企。春暄。餘保爱保爱。不宣。” 明 刘基 《送胡生之定远教谕任》诗:“努力慎保爱,勋名以为期。”
词语解释:保伍  拼音:bǎo wǔ
1.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宋 曾巩 《陈康民管勾永兴等路常平制》:“勑具官某等:朕为保伍之法,寓耕战之政,典农之官属以兼领。”《宋史·食货志上一》:“给授桑土,潜拟井田,营造室居,使立保伍。”《明史·詹兆恒传》:“时 江 北民避乱,尽走 南京 。 兆恆 虑贼谍阑入,处之城外,为严保伍,察非常,奸宄无所匿。”
2.指根据户籍制度将居民组织起来。 宋 叶适 《役法》:“盖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将以兵法部勒其下。”
3.指编组在同一基层户籍单位中的邻里居民。《宋史·度宗纪》:“﹝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经会,私创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觉察,坐之。”
词语解释:保举  拼音:bǎo jǔ
负责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后汉书·朱浮传》“是以博举明经,唯贤是登” 李贤 注引《汉官仪》:“其举状曰:‘生事爱敬,丧没如礼……行应四科,经任博士。’下言某官某甲保举。”《三国志·魏志·何夔传》:“又可脩保举故不以实之令,使有司别受其负。”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昔 张去华 当 太祖 朝,乞试,有数知己,皆馆阁名臣,保举之。”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章:“那时候如果我有功,他们会保举我当矿长、厂长咧!”
词语解释:保人  拼音:bǎo rén
为双方或多方履约作保证的人。多指在生命、行为、买卖、借贷、租赁等方面作担保。 吐鲁番 唐 墓出土文书《开元二十一年石染典买马契》:“马主别将 康思礼 ,年卅四。保人 兴胡罗也那 ,年卌。”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既是这等,我借与他十个银子,着他立一纸文书,你就做保人,着他那小姐也画个字,久后好还我债。”《水浒传·第七四回》:“那部署道:‘汉子,性命只在眼前,你省得么?你有保人也无?’ 燕青 道:‘我就是保人,死了要谁偿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浑家道:‘俺卖孩儿时,做保人的,不是 陈德甫 ?’” 茅盾 《秋收》三:“他也不和儿子媳妇商量,径拉了 黄道士 和 李老虎 做保人,担保了二分月息的八块钱,就取得船上人的同意,也叫那软管子到他田里放水去了。”
词语解释:保介  拼音:bǎo jiè
指古时立于车右,披甲执兵,担任侍卫的勇士。《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 郑玄 笺:“保介,车右也……介,甲也。车右勇力之士,被甲执兵也。”《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 郑玄 注:“人君之车必使勇士衣甲居右而参乘,备非常也。保犹衣也;介,甲也。” 宋 范成大 《惜交赋》:“枉若人之嘉惠兮,命保介而载予。”一说“保介”为副车。《吕氏春秋·孟春》:“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 高诱 注:“保介,副也。” 毕沅 注:“ 郑 以保介为车右,此云副也,当谓副车。”一说“保介”为农官的副职。《诗·周颂·臣工》“嗟嗟保介,维莫之春” 朱熹 集传:“保介,见《月令》《吕览》,其説不同,然皆为籍田而言,盖农官之副也。”
词语解释:保相  拼音:bǎo xiāng
指护持辅佐君王。《晋书·齐王攸传》:“夫亲仁者功成,邇佞者国倾,故保相之材,必择贤明。”
词语解释:保光  拼音:bǎo guāng
保持并发扬光大。《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自是之后,海内悼心,朝臣失图,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诚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
词语解释:保赤  拼音:bǎo chì
养育、保护幼儿。语本《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孔 传:“爱养人如安孩儿赤子,不失其欲。” 清 陈元龙 《粤西旧无育婴堂创建告成有作》诗:“圣治重仁育,保民如保赤。”
词语解释:保治  拼音:bǎo zhì
治理使安定。《国语·齐语》:“ 桓公 曰:‘各保治尔所,无或淫怠而不听治者。’”《汉书·元帝纪》:“閒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无以保治,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 颜师古 注:“保,安也。”
词语解释:保有  拼音:bǎo yǒu
拥有;获得。《诗·周颂·桓》:“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孔颖达 疏:“谓天下众事, 武王 能安而有之。”《晋书·乐志上》:“抚寧四海,保有康年。”
词语解释:保境  拼音:bǎo jìng
保护境内,使不受侵犯。《南史·齐纪上》:“ 破釜 之捷,斩馘蔽野, 石梁 之战,禽其渠帅,保境全人, 江阳 即序,此又公之功也。”《周书·令狐整传》:“二州合势,则东军可图。然后保境息人,计之上者。”《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敕 任发 保境安民,不得侵邻疆,陷恶逆,以滋罪咎。”
词语解释:保右  拼音:bǎo yòu
见“ 保佑 ”。
词语解释:保佑  拼音:bǎo yòu
亦作“ 保右 ”。亦作“ 保祐 ”。 保护帮助。多指神力的护卫帮助。《诗·大雅·假乐》:“保右命之,自天申之。”《汉书·王莽传上》:“此其所以保佑圣 汉 ,安靖元元之效也。”《汉书·杜邺传》:“天变不空,保右世主如此之至,奈何不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方凭保祐,永翼雍熙。”《红楼梦》第六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 茅盾 《林家铺子》三:“ 林大娘 就摇摇摆摆走进去磕头,谢菩萨的保佑,还要祷告菩萨一发慈悲,保佑 林先生 的生意永远那么好。”
词语解释:保固  拼音:bǎo gù
(1).保卫巩固。《荀子·富国》:“境内之聚也,保固,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拨麷。” 杨倞 注:“其境内屯聚则保其险固,视其可进,谓观衅而动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 杨 读‘保固视可’为一句,非也。此当读‘境内之聚也保固’为句。保,安也。言境内之聚既安且固也。”《后汉书·侯霸传》:“及 王莽 之败, 霸 保固自守,卒全一郡。”
(2).指可资据守的险固之所。《六韬·犬韬》:“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絶其粮路,敌人必飢。”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羑里城》:“然则小城而实,皆古人因依立家,以为保固。”
(3).承办建筑工程,立期保证其坚固安全,称为“保固”。在保固期限内如有损坏,由承办者任赔修之责。参阅《清会典·工部·营缮清吏司》
词语解释:保山  拼音:bǎo shān
(1).依山固守。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书缺略》:“《御览》《国策》:‘ 吴王 问 孙武 曰,敌人保山据险,挑之不出,奈何?……’今《国策》无之。”
(2).指媒人。《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一个是这里冰人,一个是那头保山,两张口,四十八个牙,这一去,管教説得月里 嫦娥 寻配偶, 巫山 神女嫁 襄王 。”《红楼梦》第五七回:“﹝ 贾母 ﹞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叫了 邢夫人 过来,硬作保山。”《三侠五义》第一○八回:“看这相公,甚是俊美,女儿年纪相仿。嫂嫂不好启齿,求叔叔做个保山如何?”
词语解释:保见  拼音:bǎo jiàn
(1).指保证人。 唐 拾得 《诗》:“为他作保见,替他説道理。一朝有乖张,过咎全归你。”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保人和证人》
(2).犹保证。《元典章·户部十三·私债》:“今后,凡取借部下诸人钱债,合行明立保见出息文约。若不依数归还,理宜究治。”
词语解释:保邻  拼音:bǎo lín
同保中的邻居,指同一保甲编制中的人。 清 林则徐 《会谕收缴鸦片增设绅士公局示稿》:“倘再仍前执迷,或兴贩图利,或恋癮不戒,私藏鸦片及烟枪、烟具在家,一经访闻或於挨查时被保隣指出,定即按户搜拏,从重究办。”参见“ 保甲 ”。
词语解释:保温  拼音:bǎo wēn
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大众医学》1984年第3期:“近代生物建筑学家发现,动物和人的皮肤都有极好的防水、保温等功能,发生破损又能很快自行愈合。”如: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词语解释:保皇  拼音:bǎo huáng
谓力图维护封建君主政体,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如 清 末戊戌政变后, 康有为 、 梁启超 等人倡设保皇会,宣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 梁启超 《上粤督李傅相书》:“其保皇之心,即从其保家属之心而发生,非有二物也。”
词语解释:保据  拼音:bǎo jù
占据。《三国志·蜀志·杨戏传》:“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 三秦 ,保据 河 潼 。”《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 石勒 谋保据 江 、 汉 ,参军都尉 张宾 以为不可。会军中飢疫,死者太半,乃渡 沔 ,寇 江夏 。”
词语解释:保存  拼音:bǎo cún
(1).爱护保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苏峻 时, 孔羣 在 横塘 ,为 匡术 所逼。 王丞相 保存 术 ,因众坐戏语,令 术 劝 羣 酒,以释 横塘 之憾。”《隋书·西域传·高昌》:“夫经国字人,以保存为贵,寧邦缉政,以全济为大。”
(2).使事物等继续存在,不受损失或不发生变化。《南史·袁昂传》:“自念负罪私门,阶荣望絶,保存性命,以为幸甚,不谓叨窃宠灵,一至於此。” 丁玲 《阿毛姑娘》第二章:“在那还依旧保存原始时代的朴质的荒野,终身做一个作了工再吃饭的老实女人,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幸福。” 沙汀 《困兽记》十一:“现在,那个开明的老绅士虽然搬到 成都 住家去了,但是他所倡导的风气,却被一直保存下来。”
词语解释:保庸  拼音:bǎo yōng
(1).酬赏有功之人,使之心安。《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詔王驭万民……五曰保庸。” 郑玄 注:“保庸,安有功者。” 贾公彦 疏:“保,安也;庸,功也。有功者上下俱赏之以禄,使心安也。”
(2).亦作“ 保佣 ”。受雇用的仆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身自著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方言》第三:“自 关 而东, 陈 、 魏 、 宋 、 楚 之间,保庸谓之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穷困,赁佣於 齐 ,为酒人保”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酒家作保佣也。可保信,故谓之保。”
词语解释:保庇  拼音:bǎo bì
保护庇佑。《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 安禄山 所署 河南 尹 张万顷 独以在贼中能保庇百姓不坐。”《宋史·杨延昭传》:“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於此。”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象》:“ 如来 证明,鉴兹情旨, 蔡邕 的父母,望相保庇,仰惟功德不思议。”
词语解释:保秘  拼音:bǎo mì
保藏,保守闭藏。 清 费密 《弘道书·道脉谱论》:“ 秦 人焚书,经文尽失。儒者壁藏之,塜藏之,子若孙口授之,二三门人讨论纂述之:保秘深厚,幸获不坠。”
词语解释:保留  拼音:bǎo liú
(1).保举留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沉琨 初直军机,由中书选 佛山 同知,以忧归,服闋。 阿文成 、 王文端 二公,交章保留,仍在军机行走。”
(2).谓担保挽留。《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衙门里有两个没良心的差人,就把你也密报了,説老爷待你甚好,你一定在内为头要保留。”
(3).保存不变。 曹禺 《雷雨》第二幕:“甚至于你为生 萍儿 ,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 丁玲 《阿毛姑娘》第三章:“在 阿毛 自己看来,或是在什么人眼中看来,她都太够柔顺了。然而在家庭的空气中,总还保留着一种隔阂,如同在平地上的一道很深的沟。”
(4).留下,不拿出来或不表现出来。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一章:“ 焦振茂 说:‘他心里边就没有想着一点儿个人的事儿,什么苦,吃什么,什么难,干什么,浑身上下没保留,全部交公啦!’” 袁鹰 《悲欢·故人入我梦》:“你呀,到处都无保留地,也不加修饰地显露出你那颗真诚坦荡的拳拳赤子之心。”
词语解释:保佐  拼音:bǎo zuǒ
保佑;佐助。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保佐资冲漠,扶持在杳冥。”
词语解释:保修  拼音:bǎo xiū
①商店或工厂售出的某些商品,在规定限期内免费修理:本店所售钟表,~一年。②保养修理;维修:超额完成车辆~任务。
词语解释:保世  拼音:bǎo shì
谓保持爵禄、宗族或王朝的世代相传。《左传·昭公元年》:“ 子羽 谓 子皮 曰:‘ 叔孙 绞而婉, 宋 左师 简而礼, 乐王鮒 字而敬,子与 子家 持之,皆保世之主也。 齐卫 陈 大夫其不免乎!’”《国语·周语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乃我祖宗遵时养晦,犹不惜屈尊修好,用以廓保世滋大之规模。天与人归,仁至义尽,我朝得统之正。”
词语解释:保底  拼音:bǎo dǐ
①保本。②指保证不少娪谧畹拖薅睿荷喜环舛ィ虏唬
词语解释:保卫  拼音:bǎo wèi
保护使不受侵犯或损害。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 仲庄 有刚勇,善谋略,保卫之功,次 瑊 之勋也。” 明 宋濂 《蟠松说》:“其封培也,有其素;保卫也,有其道,所以能上干九霄,下蔽万牛。” 毛泽东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它将加强人民的陆海空军,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词语解释:保惠  拼音:bǎo huì
(1).保护并施以恩惠。《书·无逸》:“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鰥寡。”
(2). 唐 李德裕 任 剑南 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支称“保惠”。《新唐书·忠义传中·李德裕》:“率户二百取一人,使习战,贷勿事,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其精兵曰 南燕 保义、保惠、 两河 慕义、左右连弩。”
词语解释:保证金  拼音:bǎo zhèng jīn
(1).为了保证履行某种义务而缴纳的一定数量的钱。 陶行知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流通图书馆要保证金,少则五毛,多则一元二元,只是这个条件已经把穷光蛋赶到门外去了。”
(2).旧时被告人为了保证不逃避审讯而向法院或警察机关缴纳的一定数量的钱。
词语解释:保荐  拼音:bǎo jiàn
保举推荐。《新五代史·杂传十二·王峻》:“ 峻 多发书诸镇,求为保荐。居数日,诸镇皆驰骑上 峻 书。 太祖 大骇。”《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刘玄德 ﹞设宴管待来使。使曰:‘君侯得此恩命,实 曹将军 于帝前保荐之力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重经学》:“上特下詔,命大臣保荐经术之士,輦至都下,课其学之醇疵。”
词语解释:保证人  拼音:bǎo zhèng rén
(1).保证别人的行为符合某种要求的人。
(2).担保被告人不逃避审讯并随传随到的第三者。
(3).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第三者。
词语解释:保识  拼音:bǎo shí
谓署名担保某一将被擢用者的品行。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逾旬,以前衔除大理评事,取告身面授。旧制:大理寺官初上,召寺僚或在朝五品以上清资保识。 王氏 本耕田,宗无故旧,復邀 回 言之, 回 问:‘有状乎?’对曰:‘无。’又曰:‘有纸乎?’曰:‘无。’‘袖中何物?’曰:‘告身。’即取告身署曰: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 李回 识,仍谓曹长曰:‘此亦五品以上清资也。’”
词语解释:保膺  拼音:bǎo yīng
保持继承。《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奕世载德,迄我显考。保膺淑懿,纘脩其道。 汉 之中叶,俊乂式序。”
词语解释:保苗  拼音:bǎo miáo
保护幼苗生长。 赵树理 《求雨》:“这时候,政府号召开渠、打井、担水保苗,想尽一切方法和旱灾作斗争。”
词语解释:保路运动  拼音:bǎo lù yùn dòng
又称“铁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外国银行团。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人民掀起保路运动。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9月,四川总督赵尔丰屠杀请愿群众,四川人民奋起反抗。同盟会借机在各县发动武装起义,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成为武昌起义的前奏。
词语解释:保辜  拼音:bǎo gū
古代刑律规定,凡打人致伤,官府视情节立下期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如伤者在期限内因伤致死,以死罪论;不死,以伤人论。叫做保辜。《急就篇》卷四:“疻痏保辜謕呼号。” 颜师古 注:“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殴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致死,则坐重辜也。”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你道我家狗咬着你,众街坊试看咱。若是我家狗咬他,我便写与你保辜文书;若不曾咬着,你便陪我缸来。”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被殴伤风方》:“ 纪文达 师又曰:‘凡被殴后以伤风致死者,在保辜限内,於律不能不拟抵。’”参阅《唐律疏义·斗讼·保辜》
词语解释:保膘  拼音:bǎo biāo
保持牲畜肥壮。
词语解释:保险基金  拼音:bǎo xiǎn jī jīn
为补偿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筹集的专用资金。主要通过保险公司向参加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加以筹集。也可以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提留或各经济单位自行提存。各种渠道筹集的保险基金有各自的用途。
词语解释:保阿  拼音:bǎo ā
古代抚养教育贵族子女的妇女。《汉书·李寻传》:“唯陛下执乾刚之德,彊志守度,毋听女謁邪臣之态。诸保阿乳母甘言悲辞之託,断而勿听。”《后汉书·皇后纪序》:“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 李贤 注引《列女传》:“ 孝公 使駟马立车载姬。姬泣曰:‘妾闻妃下堂,必从傅母保阿,进退则鸣玉佩环;今立车无軿,非敢受命。’”参见“ 保母 ”。
词语解释:保母  拼音:bǎo mǔ
亦作“ 保姆 ”。
(1).古代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后泛称为人抚育、管领子女的妇女。《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於宫中,择於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文选·枚乘〈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李周翰 注:“傅、保,谓傅训保养者。” 晋 王献之 《保母砖志》:“ 郎耶 王献之 保母,姓 李 ,名 如意 , 广汉 人也。” 隋 贺德仁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宜简择保姆之才,鞠养於清浄之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五通》:“妾一跬步,皆以保姆从之。”
(2).现代称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端木蕻良 《蝴蝶梦》:“她想起从小就侍候她的保母。”
(3).指保育员。 徐特立 《法国小学状况》:“因为小孩之父母,要进工厂去做工,所以工厂旁边有幼稚园,保姆稍教以文章。” 丁玲 《给孩子们·幼稚园》:“这两个都是幼稚园的保姆。”
共245,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