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小俟 拼音:xiǎo sì
稍稍等待。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会太守素稔先生名,遂命典謁语 胡 ( 胡紘 )小竢,先请 叶学士 。 胡 尤不平。”词语解释:夷俟 拼音:yí sì
伸两足箕踞而坐。古人视作倨傲无礼之态。《论语·宪问》:“ 原壤 夷俟。”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夷,踞。俟,待也。” 刘宝楠 正义引 焦循 补疏:“夷俟即是踞肆。” 汉 扬雄 《法言·五百》:“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强?” 汪荣宝 义疏:“夷俟倨肆谓居处之非礼者也。” 宋 王禹偁 《病中书事上集贤钱侍郎》诗:“揶揄应有鬼,夷俟岂无人!”词语解释:俟俟 拼音:sì sì
行走貌。《诗·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羣或友。” 毛 传:“趋则儦儦,行则俟俟。” 高亨 注:“俟俟,行貌。”词语解释:颙俟 拼音:yóng sì
亦作“ 顒竢 ”。 恭敬地等候。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光皇命驾北内》:“ 止斋 陈氏 傅良 ,时为中书舍人,於百官班中顒竢上出。”《宣和遗事》前集:“ 徽宗 自亲书表章三道,焚於 凝神殿 会真堂 。即命知常拜章奏闻上帝,顒俟睿旨。” 元 袁桷 《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老臣汝居守,清霜慎顒俟。” 明 卢象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五:“知老叔留心世道,必将开示谬迷。顒俟顒俟!”词语解释:顺俟 拼音:shùn sì
谓归顺待命。 唐 韩愈 《平淮西碑》:“頟頟 蔡城 ,其壃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顺俟。”词语解释:跓俟 拼音:zhù sì
停足等待。 汉 王逸 《九思·悼乱》:“垂屣兮将起,跓竢兮硕明。”词语解释:安俟
安心等待词语解释:鹄俟 拼音:hú sì
亦作“ 鵠竢 ”。 如鹄引颈翘首而待。形容盼望殷切。 清 陈确 《大学辨二·与吴裒仲书》:“知我 裒仲 必有超然玄览者,故復不辞覼缕。鵠俟明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内有问者曰:‘何处郎君,半夜来此?’生以失路告。问者曰:‘待达主人。’生累足鵠竢。”词语解释:万俟 拼音:mò qí
复姓。 北齐 有 万俟普拨 ,见《北齐书·神武纪下》。 宋 有 万俟卨 ,见《宋史·奸臣传四》。词语解释:拭目以俟 拼音:shì mù yǐ sì
见“ 拭目以待 ”。
词语解释:拭目以待 拼音:shì mù yǐ dài
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对事情发展殷切关注。 朱春雨 《沙海的绿荫·三枝花儿》:“怎么,你们不信吗?那请拭目以待。”亦作“ 拭目以俟 ”、“ 拭目而待 ”。 宋 杨万里 《答普州李知府书》:“伏惟财幸笔橐之除,方且拭目以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吾欲彼志行薄弱者姑缄其口,拭目以俟吾人之效果也,而何有程度之足云哉!”词语解释:河清难俟 拼音:hé qīng nán sì
《左传·襄公八年》:“ 子駟 曰:《周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言人寿促而 河 清迟。喻 晋 之不可待。”后以“河清难俟”比喻时久难待。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然则人寿几何? 河 清难俟。问道则路无朱烛,寄书则江无赤鲤。”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朝殿三试,以书不入格,屡落人后,得旨归进士本班用。銓选一官, 河 清难俟,遂改授教职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