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末字词组
伉俪偶俪相俪参俪耦俪俦俪棽俪嫔俪
鲜俪淑俪荣谐伉俪作俪配俪耦丽,耦俪四六骈俪 
骈俪失俪谐俪升俪倚俪鱼俪罕俪 

词语解释:伉俪  拼音:kàng lì
(1).妻子,配偶。《左传·昭公二年》:“ 晋少姜 卒。公如 晋 ,及 河 , 晋侯 使 士文伯 来辞曰:‘非伉儷也,请君无辱。’” 孔颖达 疏:“言 少姜 是妾,非敌身对耦之人也。”《国语·周语中》:“今 陈侯 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儷妃嬪,而帅其卿佐以淫於 夏氏 。” 韦昭 注:“伉,对也。儷,偶也。”《文选·左思〈咏史〉诗之七》:“ 买臣 因采樵,伉儷不安宅。” 张铣 注:“伉儷,谓妻也。”《新五代史·杂传·杨崇本》:“大丈夫不能庇其伉儷,我已为 朱公 妇矣,无面视君,有刀绳而已!” 清 方文 《彰法山经桥公故居》诗:“二女才华诚絶人,何处能寻此伉儷。”
(2).谓女子嫁人为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王爽 与 司马太傅 饮酒,太傅醉,呼 王 为小子。 王 曰:‘亡祖长史,与 简文皇帝 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宫,何小子之有!’”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王濛 女,讳 穆之 ,为 哀帝 皇后; 王藴女 ,讳 法惠 ,为 孝武 皇后。”《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羣臣谓 宣太后 应配食 元帝 ,太子前率 徐邈 曰:‘ 宣太后 平素之时,不伉儷於先帝,至於子孙,岂可为祖考立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婢曰:‘儿家小娘子葳蕤之质,年十六,孤处无依,欲求人家兰玉而伉儷之。’”
(3).谓夫妇。《晋书·孙楚传》:“初, 楚 除妇服,作诗以示 济 ( 王济 ), 济 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览之悽然,增伉儷之重。’”《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那汉道:‘足下休疑,我已别娶浑家,旧日伉儷之盟,不必再题。’”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八月十一日》:“女往依附,经种种曲折,结果与钢琴家结为伉俪。”
(4).谓结成夫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女曰:‘结褵约在几时?’ 杜 曰:‘罪不可逭者正在此,盖伉儷已匝月矣。’”
词语解释:鲜俪  拼音:xiān lì
罕见其匹。 汉 扬雄 《法言·君子》:“ 颜渊 以退为进,天下鲜儷也。” 李轨 注:“言少双也。”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四:“进士起家之荣,古今鲜儷。”
词语解释:骈俪  拼音:pián lì
亦作“ 駢丽 ”。
(1).对偶藻饰之辞。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本朝之文,循 五代 之旧,多駢儷之词。”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初,邑人自 宋 季以駢儷雕刻为学,莫有谈 周公 仲尼 之道者。”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九:“盖 六朝 争尚駢儷,即序事之文亦多四字为句,罕有用散文单行者。” 清 赵翼 《人面竹》诗:“老夫喜駢丽,摘字为寻对。” 郭沫若 《历史人物·论曹植》:“ 锺嵘 历仕 齐 梁 ,在当时正是文尚骈丽,诗重声律, 南朝 的文人极端重视藻饰的时代。”
(2).指骈体文。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既曰言不文,岂堪作駢儷。” 清 李兆洛 《〈骈体文钞〉序》:“自 唐 以来,始有古文之目,而目 六朝 之文为駢儷。”
词语解释:偶俪  拼音:ǒu lì
骈体;对偶。 宋 苏轼 《徐州鹿鸣燕赋诗叙》:“余於 嘉祐 之末,以进士入官,偶儷之文,畴昔所上。” 金 王若虚 《文辨三》:“ 东坡 之文……为四六而无俳谐偶儷之弊,为小词而无脂粉纤艷之失。” 明 宋濂 《〈剡源集〉序》:“辞章至于 宋 季,其敝甚久。公卿大夫视应用为急,俳谐以为体,偶儷以为奇,靦然自负其名高。” 樊增祥 《儿辈初学属对》诗:“自古文章珍偶儷,南 彭 北 纪 勉追从。”
词语解释:淑俪  拼音:shū lì
佳偶。《文选·潘岳〈悼亡诗〉》:“奈何悼淑儷,仪容永潜翳。” 吕向 注:“淑,美;儷,耦也。” 清 龚玉晨 《紫姬小传》:“螽斯蕃衍,宜求淑儷。”
词语解释:失俪  拼音:shī lì
失去配偶。《左传·成公十一年》:“ 声伯 夺 施氏 妇以与之。妇人曰:‘鸟兽犹不失儷,子将若何?’”
词语解释:相俪  拼音:xiāng lì
对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龙虎类感,则字字相儷。”
词语解释:荣谐伉俪  拼音:róng xié kàng lì
祝人夫妇和谐美好之词。 明 邱濬 《成语考·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儷。”
词语解释:谐俪  拼音:xié lì
协和。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近体则研鍊精切,櫽括谐儷,如文锦之有尺幅,絶句皆乐府也。”
词语解释:参俪  拼音:cān lì
见“ 参丽 ”。
词语解释:参丽  拼音:cān lì
亦作“ 参儷 ”。 参乘并驾;并列。《汉书·扬雄传上》:“是时 赵昭仪 方大幸,每上 甘泉 ,常法从,在属车间豹尾中。故 雄 聊盛言车骑之众,参丽之驾,非所以感动天地,逆釐三神。” 章炳麟 《与邓实书》:“僕亦不欲与二贤参儷。谓宜刊削鄙文,无令猥厠大衍之数。”
词语解释:作俪  拼音:zuò lì
作配偶,成婚。《晋书·后妃传下·孝武定王皇后》:“是以 涂山 作儷,而 夏 族以熙; 妊 姒 配 周 ,而 姬 祚以昌。” 辽 萧观音 《绝命词》:“嗟薄祜兮多幸,羌作儷兮皇家。”
词语解释:升俪  拼音:shēng lì
谓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结婚。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曹彬 居第卑陋,未尝修广……及中宫升儷,门户翕赫,里巷之间,舆马填牣,亦止加丹堊而已。”
词语解释:耦俪  拼音:ǒu lì
指对偶的文辞。 章炳麟 《文学总略》:“近世 阮元 ,以为 孔子 赞《易》,始箸《文言》,故文以耦儷为主。”
词语解释:配俪  拼音:pèi lì
犹配偶。 汉 无名氏 《杂事秘辛》:“不有配儷,曷奉天地宗庙。”
词语解释:倚俪  拼音:yǐ lì
奇丽。倚,通“ 奇 ”。 汉 贾谊 《旱云赋》:“屈卷轮而中天兮,象虎惊与龙骇;相摶据而俱兴兮,妄倚儷而时有。”
词语解释:俦俪  拼音:chóu lì
同类的人物。《三国志·蜀志·庞统法正传论》:“儗之 魏 臣, 统 其 荀彧 之仲叔, 正 其 程 郭 之儔儷邪?”
词语解释:耦丽,耦俪
对耦的文辞
词语解释:鱼俪  拼音:yú lì
同“ 鱼丽 ”。 《后汉书·袁绍刘表传赞》:“鱼儷 汉 舳,云屯 冀 马。” 李贤 注:“鱼儷犹相次比也。《左传》曰:‘奉公为鱼丽之陈。’”
词语解释:棽俪  拼音:chēn lì
见“ 棽丽 ”。
词语解释:棽丽  拼音:chēn lì
亦作“ 棽儷 ”。亦作“ 棽离 ”。 繁盛披覆貌。《说文·林部》:“棽,木枝条棽儷也。” 段玉裁 注:“棽儷者,枝条茂密之皃,借为上覆之皃。”《文选·班固〈东都赋〉》:“凤盖棽丽,龢鑾玲瓏。” 李善 注:“丽音离。”《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天门啟扃,日驭飞盖,焕兮棽离,儐兮暗靄。” 清 唐孙华 《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城郭村墟各鳞次,星旃翟葆纷棽丽。”
词语解释:四六骈俪  拼音:sì liù pián lì
指四六文。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四六名对》:“四六駢儷,於文章家为至浅,然上自朝廷命令、詔册,下而縉绅之閒牋书、祝疏,无所不用。”参见“ 四六 ”。
词语解释:四六  拼音:sì liù
文体名。骈文的一体。因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名。骈文以四六对偶者,形成于 南朝 ,盛行于 唐 宋 。 唐 以来,格式完全定型,遂称“四六”,也称四六文或四六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唐 李商隐 《〈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骈文以“四六”为称,盖始见于此。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六:“本朝四六以 刘筠 、 杨大年 为体,必谨四字六字律令,故曰四六。”参见“ 駢文 ”。
词语解释:罕俪  拼音:hǎn lì
少有伦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部重轻》:“ 张江陵 以受遗当阿衡之任,宫府一体,百辟从风;相权之重,本朝罕儷。”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 佘山 宣妙寺 佛像极精。僧云:昔有工来自 江 右,塑诸像经岁方毕,诸刹罕儷。”
词语解释:嫔俪  拼音:pín lì
指妻。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夙丧嬪儷,妾不嬖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