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颠倒 拼音:diān dǎo
(1).上下、前后或次序倒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夫《琴操》以为 孔子 临 狄水 而歌矣。曰: 狄水 衍兮风扬波,船楫颠倒更相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句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水浒传》第二八回:“趁饱带你去土牢里去,把索子緄翻着,一床乾稿荐,把你捲了,塞住了七窍,颠倒竖在壁边。” 巴金 《关于〈第四病室〉》:“我只把原来的第三病室同第四病室颠倒了一下,连用床位号码称呼病人,我也保留下来了。”参见“ 颠倒衣裳 ”。
(2).回旋翻转;翻来覆去。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八:“卷卷落地叶,随风走前轩。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次子由韵》:“随风颠倒纷不择,下满坑谷高陵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技》:“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3).反反覆覆;重复。《南齐书·文学传·陆厥》:“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歷已不能尽。”《西游记》第二四回:“﹝ 清风 ﹞忙入人参园里,倚在树下,望上查数;颠倒来往,只得二十二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欲少窜易,而颠倒苦思,竟不能復更一字。” 茅盾 《子夜》十一:“眼瞅着 冯眉卿 的背影,心里却颠倒反覆地想着刚才偷听来的那些话语。”
(4).倾倒;跌倒。 汉 焦赣 《易林·同人之屯》:“蒿蓬代柱,大屋颠倒。”《古今小说·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劭 乃趋步逐之,不觉忽踏了苍苔,颠倒於地。”
(5).倾覆;败亡。《诗·陈风·墓门》:“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郑玄 笺:“言至於破灭颠倒之急,乃思我之言。” 宋 陈亮 《庶弟昭甫墓志铭》:“不然,则我之衰困颠倒,获罪於天者既多,而併以累汝也。”
(6).谓使倾覆、败亡。《荀子·仲尼》:“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鬭而能颠倒其敌者也。” 杨倞 注:“畜积仓廪……而能倾覆其敌也。”
(7).歪斜不正;倾侧。 唐 韩愈 《醉后》诗:“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宋 王安石 《赠张康》诗:“颠倒车马间,起先冰雪晨。”
(8).形容因爱慕、敬佩而入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於其説。”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穉》:“凡见 阿雏 者,男则颠倒,女则欣慕。” 王西彦 《风雪》三:“他给那镇上一个有名的坤伶颠倒了。”
(9).指使爱慕、敬佩。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待他回营归寨,自布牢络之术,乃 汉王 颠倒豪杰之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狐谐甚,每一语,即颠倒宾客。”
(10).错乱;混乱。《吕氏春秋·情欲》:“胸中大扰,妄言想见,临死之上,颠倒惊惧,不知所为。”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 羌 贼不庭,西方用武,策画颠倒,兵师败没。” 冰心 《往事(二)》九:“话别最好在行前八九天,临时是‘话’不出来的。不是轻重颠倒,就是无话可说。”
(11).指使错乱,搞乱。 汉 仲长统 《昌言》:“亲其党类,用其私人,内充京师,外布州郡,颠倒贤愚,贸易选举。” 柯灵 《香雪海·跃马横戈五十年》:“颠倒敌我,混淆黑白。”
(12).反倒,反而。 唐 皎然 《酬秦系山人戏赠》诗:“正论禪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三折:“三条妙计都不济,好也,颠倒丢了一领锦征袍。”《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此时我只有催促他的,怎的老弟你颠倒嗔我不阻止他起来?”
(13).究竟;底细。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二折:“到如今越不知个颠倒。”
(14).谓命运不好。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葬公婆》:“思量起,是老亲合颠倒。” 钱南扬 校注:“颠倒,犹云‘命运乖蹇’。”
词语解释:颠倒衣裳 拼音:diān dǎo yī shang
(1).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毛 传:“上曰衣,下曰裳。” 郑玄 笺:“絜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羣臣促遽颠倒衣裳。” 孔颖达 疏:“传: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曰衣……传言此,解其颠倒之意,以裳为衣,今上者在下,是谓颠倒也。”本意是讽刺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使小官吏忙忙碌碌,后多以比喻伦常失秩。《后汉书·皇后纪序》:“爰逮 战国 ,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至破国忘身,不可胜数。”
(2).谓匆忙情急之中举止失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边文礼 见 袁奉高 ,失次序。 奉高 曰:‘昔 尧 聘 许由 而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夜则废寝,昼则忘餐,颠倒衣裳,不知所措。”词语解释:倾倒 拼音:qīng dǎo
(1).倒塌;倒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为地道,突坏其楼” 裴松之 注引《英雄记》:“烧所施之柱,楼輒倾倒。” 唐 张南史 《草》诗:“每逢南北离别,乍逐东西倾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起归寝,出门践菊畦,玉山倾倒,委衣於侧,即地化为菊。” 秦牧 《艺海拾贝·细节》:“ 西德 有人借口一座古老的教堂行将倾倒,把它封闭起来。”
(2).心折,佩服。 南朝 宋 鲍照 《答休上人》诗:“味貌復何奇,能令君倾倒。” 唐 杜甫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诗序》:“书篋几杖之外,殷殷留金石声,赋八韵记异,亦记老夫倾倒於 苏 至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久闻 南京 有位 庄绍光 先生是当今大名士,不想今日无意中相遇,极道其倾倒之意。”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 张季鸾 ﹞曾经写过很多信给 立忱 ,信都写得很长,而且缠绵缱绻,竭尽了倾倒之忱。”
(3).谓使人倾心、爱慕。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方俊官 乃作此状,谁信曾舞衫歌扇、倾倒一时耶?” 秦牧 《艺海拾贝·茅台·花雕瓶子》:“茅台酒,这些年来更是倾倒了无数国际友人,不知有多少外宾称赞过这种酒是世界第一。”
(1).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辛巳之役,只劳师一项,倾倒经费,遗患至今。” 郭沫若 《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因为他倾倒了毕生的心血所造成的乐器,为当时的权贵者所忌。”
(2).倾吐。犹畅谈。 宋 朱熹 《答王才臣书》:“若得会面,彼此倾倒,以判所疑,幸何如之!”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陈丞相启》:“蒙公倾倒细论,相期千载,竟日话心,娓娓不能休。” 清 吕履恒 《长歌行送友人游大梁》:“以兹倾倒忘飢渴,欢娱过景参商阔。” 苏曼殊 《与刘三书》:“过江时,或可再图倾倒也。”词语解释:潦倒 拼音:liáo dǎo
(1).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几乎和 北平 土生的公子哥儿的神情毫无二致……神色带着几分潦倒模样。”
(2).颓丧;失意。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诗:“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论元元。”《红楼梦》第一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以后他也很凄切地告诉我,说他是如何的潦倒。”
(3).反常;颠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者, 涯 之再从弟也。家於 江 南,老而且穷。以 涯 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餘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薄尉耳。 涯 潦倒无雁序之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记观王氏书画》:“ 贾秋 壑题诗,语潦倒可笑。”
(4).衰老。 唐 李华 《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 华 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唐 杜甫 《夔府书怀》诗:“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緗素杂记》云: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音……从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学者不晓龙鐘潦倒之义,正如二合之音是也。龙鐘切为‘癃’字,潦倒切为‘老’字。谓人之老羸癃疾者即以龙鐘潦倒目之。”
(5).形容酒醉。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家门始末》:“潦倒金尊,畅饮娱宾主。”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姚简叔 ﹞拉余饮 淮 上舘,潦倒而归。”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携李》诗:“牀头破瓮有老春,且復与君共潦倒。”
(6).沉迷。 清 孙枝蔚 《同杜于皇等集龙眉春草堂》诗:“几处鶯花潦倒中,心情兄弟略相同。” 清 赵执信 《绝句十首》序:“此间诸妓往往迁自 山右 ,问其年,大都二十年中所生长者也。而余乃荒迷潦倒其间,有似补当时之所不足。”词语解释:绝倒 拼音:jué dǎo
(1).佩服之极。 唐 戎昱 《听杜山人弹胡笳》诗:“ 杜陵 先生证此道, 沉 家 祝 家皆絶倒。”《西湖佳话·葛岭仙迹》:“满座宾客见之,无不絶倒,遂传播其仙家幻术之妙。”
(2).谓折服。 杨朔 《我的改造》:“我能听懂工人的每一句话,我为他们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语言所绝倒。”
(3).大笑不能自持。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诗成捧腹便絶倒,书生説食真膏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狐﹞曰:‘龙王下詔求直諫,鳖也得言,龟也得言。’四座无不絶倒。”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三四:“ 胡默 更非常健谈,而且诙谐百出,令人绝倒。”
(4).因昏厥而仆倒。《北史·崔瞻传》:“行过 彭城 ,读道旁碑文未毕而絶倒……此碑乃 瞻 父守 徐州 时所立,故哀感焉。”《旧唐书·哥舒翰传》:“﹝ 哥舒翰 ﹞至 土门 军,入浴室,遘风疾,絶倒良久乃苏。”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僧闻语而便絶倒,良久始苏。” 鲁迅 《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来函谨悉,甚至於吓得絶倒矣。”
(5).古代杂技名。《列子·说符》“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 晋 张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狭者。”《南齐书·乐志》:“罢紫鹿、跂行、鳖食、笮鼠、齐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词语解释:压倒 拼音:yā dǎo
(1).胜过;超越。 宋 苏轼 《和秦太虚梅花》诗:“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予尤喜 兰子 ‘旷地夕阳多’之句,谓其压倒二 陈 ( 陈香初 、 陈竹逸 )。” 巴金 《灭亡》第一章:“对于 李冷 ,这尖锐的,愤怒的声音,压倒了无数的人底谈话。”参见“ 压倒元白 ”。
(2).战胜;征服。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六章:“只能压倒敌人,绝不能被敌人压倒。” 巴金 《新生》:“我被激情压倒了。我忘记了一切。”
词语解释:压倒元白 拼音:yā dǎo yuán bái
唐 宝历 间, 杨嗣复 在 新昌里 第宅宴客, 元稹 、 白居易 都在座,赋诗时,刑部侍郎 杨汝士 的诗最后写成,也最好。 元 白 看后为之失色。当日 汝士 大醉,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 元 白 !”事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后称作品超越同时代著名作家为“压倒元白”。词语解释:惊倒 拼音:jīng dǎo
震惊倾倒。 宋 苏轼 《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元 虞集 《题韩干画马》诗:“昔观祕府 韩 絶少,得见 龙眠 已惊倒。”词语解释:推倒 拼音:tuī dǎo
(1).向前用力使物体倒下。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七:“一旦树推倒,独立暂飘鷂。”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元和 中,有老卒推倒平淮西碑,官司鍼其项,又以枷击守狱者。”《水浒传》第二回:“﹝众人﹞尽从殿内奔将山来,推倒攧翻无数。” 鲁迅 《准风月谈·爬和撞》:“聪明人就会推,把别人推开,推倒,踏在脚底下,踹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顶,爬上去了。”
(2).压倒。《宋史·儒林传六·陈亮》:“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
(3).犹推翻。谓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如: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词语解释:老倒 拼音:lǎo dǎo
潦倒,落拓。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昔为 京 洛 声华客,今作江湖老倒翁。”《太平广记》卷一八三引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贾泳》:“ 贾泳 老倒可哀。”按,今本《唐摭言·以德报怨》作“潦倒”。词语解释:健倒 拼音:jiàn dǎo
滑倒;翻倒。 唐 卢仝 《村醉》诗:“昨夜村饮归,健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嗔惊著汝。” 宋 范成大 《蛇倒退》诗:“那知下岭处,慄甚履冰战……健倒輒寻丈,徐行厪分寸。” 金 麻革 《题李氏寓酒轩》诗:“焉知贫士贫到骨,健倒仰天歌黄鵠。”词语解释:不倒 拼音:bù dǎo
不停止;不断。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姐姐往常针尖不倒,其实不曾閒了一个绣牀。”《儒林外史》第五回:“ 严监生 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词语解释:翻倒 拼音:fān dǎo
(1).犹翻转。形容在狂喜或惊惧中不能自持。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仇兆鳌 注:“翻倒,翻喜为悲也。”
(2).犹推翻,推倒。《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管军官放钱违例,多要利息及翻倒文契者,詔书到日,尽行倚阁。”
(3).倾覆,倒下。《三侠五义》第十九回:“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一辆载砖瓦的小车翻倒在地上,推小车的人在那里用力,想把车子弄起来。”
(4).犹反复。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四出:“大士 鱼篮 点化的时候,若是一把扯住他,也省得后来许多翻倒。”词语解释:攲倒 拼音:qī dǎo
歪倒。 宋 苏轼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前厅久倾压,后舍岌欹倒。”词语解释:澜倒 拼音:lán dǎo
(1).狂澜倾倒。比喻某种势力、风气发展凶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监生选正官》:“旋以钱神选府判而出,儼然与二千石称僚友。澜倒至此,令人切齿。”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自 战国 庄 、 列 、二 邹 ,纵谈宇宙,茅靡澜倒,举世若狂。 汉 兴, 董 贾 诸人,渐趋醇朴。”
(2).狂澜既倒。比喻正气沦没。 明 归有光 《答唐虔伯书》:“今号为丈夫者,媕阿脂韦,小小利害,遂以澜倒。”词语解释:玉山倒 拼音:yù shān dǎo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态。 唐 李白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 人 推。” 宋 苏辙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 宋 柳永 《小镇西犯》词:“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词语解释:却倒 拼音:què dǎo
亦作“却倒”。 反倒,反而。《水浒传》第二四回:“小人先妻是微末出身,却倒百伶百俐,是件件都替的小人。”《西游记》第四七回:“汝等脸嘴丑陋,只恐唬了人,闯出祸来,却倒无住处矣。”词语解释:放倒 拼音:fàng dǎo
(1).弄翻;使之倒下。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君不见布袋盛米,放倒即慢。”《西游记》第七回:“﹝ 大圣 ﹞将身一纵,跳出丹炉……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 马长炎 《暗斗明争进江全》:“我们一阵排子枪打倒一些穿黄呢军装的指挥官,放倒几个包黄头巾的头目,他们便乱作一团,丢下大刀向回跑去。”
(2).犹放下,停止。《朱子全书》卷三七:“居之无倦者,便是要此心长在做主,不可放倒,便事事都应得去。”词语解释:起倒 拼音:qǐ dǎo
(1).谓随俗俯仰、浮沉。 宋 陈师道 《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计年。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2).高低;好歹;轻重。《全元散曲·一枝花·盼望》:“晓行藏、知起倒、翻身跳出鸳鸯社,能进退、识高低、大步衝开虎狼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 茅盾 《子夜》十:“ 费小胡子 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不识起倒的 曾老二 一定把 吴荪甫 缠的头痛。”
(3).谓时好时坏,反复折腾。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老身年将半百,单生一女 丽娘 ,因何一病,起倒半年。”
(4).头绪。《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正在没些起倒之际,只见一个管门的老苍头走出来。”词语解释:八倒 拼音:bā dǎo
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 南朝 梁 萧统 《东斋听讲》诗:“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唐 吉藏 《法华义疏》卷三:“二乘之人自谓彼涅槃为常,则有乐浄;虽无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此经始终既具破八倒,则是説涅槃竟。”词语解释:三倒 拼音:sān dǎo
《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平子 ﹞每闻 卫玠 言,辄叹息絶倒”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 玠 少有名理,善通 庄老 。 琅邪 王平子 ,高气不羣,迈世独傲;每闻 玠 之语议,至於理会之间,要妙之际,輒絶倒於坐,前后三闻为之三倒。时人遂曰:‘ 卫君 谈道, 平子 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发论一再令人倾服。 唐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诗:“谈天光六义,发论明三倒。”词语解释:返倒 拼音:fǎn dǎo
违逆,抗拒。《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不孝人,难説喻,返倒二亲非母曾;家内喧諍拗父娘,门前相駡牵宗祖。”《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及其长大,无孝顺心,不报恩德,由(游)闲逐日,更返倒父母。”词语解释:打倒 拼音:dǎ dǎo
(1).打击使翻倒。 宋 杨万里 《海岸七里沙》诗:“行人莫近岸边行,便恐波头打倒人。”《水浒传》第二九回:“那厮必然去报 蒋门神 来,我就接将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众人笑一笑。”
(2).引申为攻击使垮台;推翻。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我常常当冲,至今没有打倒,也可以说是每一战斗,在表面上大抵是胜利的。” 洪深 《劫后桃花》五五:“帝国主义,迟早要被打倒的!”
方言。退货还钱。《醒世姻缘传》第七十回:“一般也还是先年的铜货,偏偏的嫌生道冷起来,生意比往日十分少了九分。这一分之中换了去的,十个有九个来打倒。”亦指讨还已付的钱。《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那瞎子最是伶俐,料得是 素姐 与他打倒,站住了不肯进去。 素姐 説他魘镇不效,瞎长瞎短的駡他,又要剥他的衣裳,準那一两银子。”词语解释:跌倒 拼音:diē dǎo
(1).摔倒。《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説罢, 魏公 跌倒在地下。”《红楼梦》第四十回:“‘咕咚’一交跌倒。” 许地山 《空山灵雨·暗途》:“那晚上他没有跌倒,也没有遇见毒虫野兽;安然地到他家里。”
(2).喻指受挫折,犯过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 武震 沿着这条艰难遥远的道路,卷在千千万万人当中,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又爬起来。”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经不住考验,动摇了,跌倒了。”
(3).喻指衰败,败落。《歧路灯》第八二回:“ 王象藎 道:‘论咱家的日子,是过的跌倒了,原难翻身。’”词语解释:绊倒 拼音:bàn dǎo
行走时足受阻而跌倒。《水浒传》第九七回:“一声炮响,两边伏兵齐出, 孙安 措手不及,被两边抛出绊马索,将 孙安 绊倒,众军赶上,连人和马,生擒活捉。” 沉从文 《如蕤集·黑夜》:“一定在这路上又躺得有一个,小心一点,不要为这家伙绊倒。”词语解释:难倒 拼音:nán dǎo
使屈服。例如:什么事也没难倒过我。
遭受挫折。例如:这个问题可把他难倒了。词语解释:腾倒 拼音:téng dǎo
(1).转移挪动。 宋 王禹偁 《量移后自嘲》诗:“可怜踪跡转如蓬,随例量移近 陕 东;便似人家养鸚鵡,旧笼腾倒入新笼。”
(2).折腾。《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严蕊 ﹞着实被他腾倒了一番,要他招与 唐仲友 通奸的事。”
(3).武术中一种棒法的名称。《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马都头 道:‘我兀自请他问他腾倒棒法。’”词语解释:中倒 拼音:zhōng dǎo
气倒。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就恨不一把火刮刮拶拶烧了你这艸团瓢,将人来险中倒,气得咱一似那鯽鱼跳。”词语解释:卧倒 拼音:wò dǎo
趴下。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它只要一有响动,我就打枪,你们就赶快卧倒。”词语解释:崩倒 拼音:bēng dǎo
倒塌。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词语解释:重倒 拼音:zhòng dǎo
谓气阻塞而晕倒。《水浒传》第七回:“我是 陆虞候 家邻舍。你家教头和 陆谦 吃酒,只见教头一口气不来,便重倒了。只叫娘子且快来看视。”词语解释:颓倒 拼音:tuí dǎo
(1).崩解。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頽倒。”
(2).颓丧潦倒。 蒋光慈 《馀痛》诗:“ 中国 人受洋人无礼的污辱也实在够了!为什么到今日还在忍受?为什么到今日还是颓倒?”词语解释:回倒 拼音:huí dǎo
(1).回旋倾倒。《三国志·魏志·徐宣传》:“六军乘舟,风浪暴起,帝船回倒。”
(2).兑换。 元 关汉卿 《争报恩》第一折:“我与你这金釵儿做盘缠,你去那银铺里自回倒,休得嫌多道少。”词语解释:无颠倒 拼音:wú diān dǎo
见“ 无颠无倒 ”。
词语解释:无颠无倒 拼音:wú diān wú dǎo
犹言颠颠倒倒。谓精神错乱。无,语助词,无义。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老儿也似这般烦恼的无颠无倒,越惹你揉眵抹泪哭嚎啕。”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似这般无颠无倒,越教人廝窨约。”亦作“ 无颠倒 ”。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説话处少精神,睡卧处无颠倒,茶饭上不知滋味。”词语解释:晕倒 拼音:yūn dǎo
昏迷倒下。《说唐》第六一回:“老太太与夫人听了这话,一齐大哭,晕倒在地。” 曹禺 《雷雨》第三幕:“ 侍萍 扶着门闩,几乎晕倒。”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八:“今天吃过晚饭以后,车间里忽然有人晕倒,人事不知。”词语解释:蹶倒 拼音:jué dǎo
跌倒。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二十回:“ 清 兵执着长枪,四面攒聚, 甘辉 尚竭力招架,无如马已被搠,蹶倒前蹄,眼见得 甘辉 坠地,不得生存了。”词语解释:三松倒 拼音:sān sōng dǎo
松长青不老,松倒极言历时长久。因以喻人之寿长。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世传寿可三松倒,此语难为常人道。人能百岁自古稀,松得千年未为老。” 宋 刘克庄 《水龙吟·癸丑生日》词:“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閲三松倒。”词语解释:折倒 拼音:shé dǎo
(1).亦作“ 折到 ”。摧残,折磨。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折倒的额颅破,便似间道皮腰线;折倒的胸脯瘦,便似减骨芭蕉扇。” 元 范居中 《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恼 刘郎 ,害 潘郎 ,折倒尽旧日豪放。”
(2). 南唐 李后主 好佛,大起佛寺,广聚僧徒,日设供斋,食有未尽,次日再供,谓之折倒。事见 宋 陆游 《南唐书·浮屠契丹高丽传》。
(3).谓将东西全部取去。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卷三:“俗语有物而尽取之,谓之折倒。”
(4).指折服。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雍也篇三一》:“即‘何事於仁’三句中,而已折倒 子贡 不见实体不知实用之失。”
翻倒;推翻。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忒做作、前辈们性重,敢折倒你丈人峯?”词语解释:出倒 拼音:chū dǎo
旧时私营工商业主因亏损或其他原因,将企业的设备、商品和房屋、地基等全部出售,由别人继续经营。词语解释:阴倒 拼音:yīn dǎo
方言。犹阴到。词语解释:路倒 拼音:lù dǎo
路上倒毙。亦指路上倒毙的人。 林汉达 《东汉故事·赤眉起义》:“难民上千上万地死去, 长安街 上每天都有路倒的。” 宋之的 《故乡》:“难,难,难喽!你想,咱也翻身这几年了,她但要有口气,爬也得爬回家呀!不知道去那儿做了路倒喽!”词语解释:贫穷潦倒 拼音:pín qióng liáo dǎo
家境很穷、衣着破烂、精神状态很差的。例如:贫穷潦倒、罪恶累累的邻居。词语解释:别番倒 拼音:bié fān dǎo
犹摔倒。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若不与我呵,就踢就打,就撏毛,一交别番倒,剁上几脚。”词语解释:阿平绝倒 拼音:ā píng jué dǎo
据《晋书·卫玠传》及《王澄传》载, 玠 好言玄理。 琅玡 王澄 字 平子 ,兄昵称之曰:“阿平”。有高名,少所推许,每闻 玠 言,辄叹息绝倒。故时为之语曰:“ 衞玠 谈道, 平子 絶倒。”后因以“阿平絶倒”谓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案 用修 ( 杨慎 )每证一事,必令 阿平 絶倒,而此以天禄为虾蟆尤可笑。”词语解释:军令如山倒 拼音:jūn lìng rú shān dǎo
谓军事命令必须立即执行,不能延误。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四:“ 盛清明 站起身来,立一个正,玩笑地说:‘军令如山倒,卑职马上去执行。’”词语解释:败倒 拼音:bài dǎo
犹毁坏。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想始祖,在当日,何等威武。都只缘,这些不肖子孙,败倒声名。”词语解释:颠颠倒倒 拼音:diān diān dǎo dǎo
(1).谓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彼此夙缘,颠颠倒倒,皆非偶然也。”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春梦是颠颠倒倒的。” 张天翼 《儿女们》二:“这老头儿还读过四书五经,可是教出这些个儿女来--全做些颠颠倒倒的事!”
(2).指神思迷糊错乱。《朱子全书》卷六:“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要读《周礼》、诸史、本朝典故,一向尽要理会,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没顿放处。”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君情鼓动,颠颠倒倒,暗中迷恋。” 茅盾 《子夜》十八:“往常那些使她醒来时悲叹,苦笑,而且垂涕的乱梦,现又一齐回来,弄得她颠颠倒倒,如醉如迷。”词语解释:卖倒 拼音:mài dǎo
犹言卖定。请不可变更。《红楼梦》第十九回:“他母兄见他这般坚执,自然必不出来的了。况且原是卖倒的死契。”词语解释:顷倒 拼音:qīng dǎo
(1).倒下。《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虽然打强且祗(抵)敌,终竟悬知自顷倒。”
(2).谓令人十分佩服或爱慕。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 蒋叔起 ﹞每读余诗,輒击节不置,谓当代不得不以此事相推。余甚媿之。此诗(指 蒋 诗)亦极顷倒。”词语解释:躺倒 拼音:tǎng dǎo
躺下词语解释:识起倒 拼音:shí qǐ dǎo
识时机,知进退。 明 无名氏 《闹铜台》第四折:“人要喫饭马喫草,上阵各要识起倒,当中留条宽宽路,倘若败了我好跑。”词语解释:跋弗倒 拼音:bá fú dǎo
玩具名。即不倒翁。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秤翁戏具诗》:“其咏 吴 儿戯具诗,膾炙人口。咏跋弗倒云:‘随人簸弄形如醉,镇日跏趺体更劳。’”参见“ 不倒翁 ”。
词语解释:不倒翁 拼音:bù dǎo wēng
(1).玩具,形状象老翁,上轻下重,按倒后能自动直立。也叫扳不倒。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不倒翁》:“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清 吴伟业 有《戏咏不倒翁》诗。
(2).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柳亚子 《咏史》诗之三:“三十四年不倒翁,朝 秦 暮 楚 一时雄。”词语解释:跪倒 拼音:guì dǎo
拜伏在地。《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一个个早丢了手中的兵器跪倒哀求。” 郭小川 《春暖花开》诗:“让一切困难在我们面前双膝跪倒。”词语解释:驳倒 拼音:bó dǎo
成功地否定了对方的意见。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八九回:“ 段总理 驳倒 李 陈 等电文,乐得放心做去。” 鄢国培 《漩流》第十二章:“他斜视了一眼 徐宁山 ,觉得不先驳倒他,今后就不好办。”词语解释:随风倒 拼音:suí fēng dǎo
自己没有主见,顺着一时的形势办事,看哪边的势力大就跟着哪一边走词语解释:两边倒 拼音:liǎng biān dǎo
形容动摇不定,缺乏坚定的立场和主张。如:这个人太没主见,做事常是两边倒。词语解释:丛倒 拼音:cóng dǎo
谓杂乱无序。《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初,内府旧书,自 高宗 时藏宫中,甲乙丛倒, 无量 建请缮録补第,以广秘籍。”词语解释:东踅西倒 拼音:dōng xué xī dǎo
形容行走艰难。 明 冯惟敏 《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虾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词语解释:东翻西倒 拼音:dōng fān xī dǎo
同“ 东寻西觅 ”。 《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罎。”词语解释:魂颠梦倒 拼音:hún diān mèng dǎo
犹言神魂颠倒。 明 冯梦龙 《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寧,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清 李渔 《凰求凤·悟奸》:“又説 吕相公 不喜二位,一心想念着他,故此把这位佳人弄得魂颠梦倒,不肯改嫁别人。”词语解释:逿倒 拼音:dàng dǎo
方言。谓后仰跌倒。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谓失据后偃为逿倒,逿音如儻。”词语解释:东歪西倒 拼音:dōng wāi xī dǎo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那个向西的稻草棚屋,好像一个东歪西倒的老人,蹲在那里。”参见“ 东倒西歪 ”。
词语解释:东倒西歪 拼音:dōng dǎo xī wāi
(1).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九出:“拄杖身边,谁人撇下,手颤怎生拿?东倒西歪,我怎生提拔?”《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家人们不知为甚,吓得东倒西歪,儿啼女哭,没奔一头处。”《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他那里肯依,醉的东倒西歪。”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时过午夜,在车轮有节奏的飞转声中,车厢里的旅客多半东倒西歪地睡去了。”
(2).有的倒,有的歪。形容建筑物等破旧不牢固。《西游记》第八十回:“长老拽步迈前,祇见那门东倒西歪,零零落落。”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二:“ 鲁观察之裕 ,性粗豪而屋小,署门曰:‘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词语解释:东横西倒 拼音:dōng héng xī dǎo
形容杂乱。 刘半农 《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词语解释:东扶西倒 拼音:dōng fú xī dǎo
形容力不能支,扶不起来。 宋 杨万里 《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朱子语类》卷一二五:“如某,此身已衰耗,如破屋相似,东扶西倒,虽欲修养,亦何能有益邪?”词语解释:偃倒 拼音:yǎn dǎo
倒伏。 叶圣陶 《饭》:“平远的田亩里,稻穗和稻叶受微风吹拂,顺风偃倒,便成波纹。”词语解释:偏倒 拼音:piān dǎo
倾斜。 巴金 《家》一:“风玩弄着伞,把它吹得向四面偏倒。”参见“ 偏偏倒倒 ”。
词语解释:偏偏倒倒 拼音:piān piān dǎo dǎo
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二景:“酒醉者二人,系以屠狗为业,互相挽扶着,偏偏倒倒的由城门出场。”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等到这两个被撞得偏偏倒倒的人立定了身子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去远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他觉得身子偏偏倒倒的,他醉了。”词语解释:偏偏倒倒 拼音:piān piān dǎo dǎo
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二景:“酒醉者二人,系以屠狗为业,互相挽扶着,偏偏倒倒的由城门出场。”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等到这两个被撞得偏偏倒倒的人立定了身子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去远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他觉得身子偏偏倒倒的,他醉了。”词语解释:栽倒 拼音:zāi dǎo
跌倒,摔倒。《红楼梦》第一○五回:“独见 凤姐 先前圆睁两眼听着,后来一仰身便栽倒地下。” 老舍 《骆驼祥子》四:“除非一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词语解释:估倒 拼音:gū dǎo
搞;弄;收拾。《西游记》第三一回:“你把我浑家估倒在何处?”《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他如今説我估倒东西与 狄周 媳妇,这个舌头,难道压不死人么?”词语解释:伏倒 拼音:fú dǎo
谓胸腹朝下倒卧于地。 茅盾 《子夜》四:“管押 曾沧海 父子的人们也赶快躲到街边的檐下,都伏倒在地上。”词语解释:三班倒 拼音:sān bān dǎo
昼夜连续工作的工厂、工地等劳动场合,劳动者分早、中、夜三班轮换工作。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目前郊区的人们正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里,灯笼火把三班倒修筑水坝,大兴水利。” 艾芜 《夜归》:“我们干活是三班倒,有时早上上班,有时在下午,有时又在半夜。”词语解释:不知起倒 拼音:bù zhī qǐ dǎo
不知利害,不知高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这里服药,一面在那边戕伐,碰了个不知起倒的医生还给他服点燥烈之品,正是‘泼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罢了。”词语解释:不知颠倒 拼音:bù zhī diān dǎo
犹言不晓事。《水浒传》第十九回:“ 何涛 道:‘这几箇都是久惯做公的,四清六活的人,却怎地也不晓事,如何不着一隻船转来回报?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颠倒。’”词语解释:默倒 拼音:mò dǎo
亦作“ 默到 ”。 方言。以为;想着之意。 艾芜 《回家》:“大家沉默了一会儿, 木生 才带着恶毒的神情,讥笑地说:‘你默倒只在花生地头么?’”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我默倒是啥倾家破产,了不起的大事情!”词语解释:七病八倒 拼音:qī bìng bā dǎo
形容体弱多病。 林斤澜 《母女》:“社里还是不准,说孩子姥姥有年纪了,还七病八倒的。”词语解释:七颠八倒 拼音:qī diān bā dǎo
(1).形容纷乱不堪。《朱子语类》卷五一:“只当 商 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頽。”《水浒传》第二四回:“小人先妻……是件件都替的小人:如今不幸他殁了,已得三年,家里的事,都七颠八倒。”《说唐》第五六回:“俺好好一座江山,被你弄得七颠八倒。”
(2).谓失去常态。《水浒传》第四五回:“这一堂和尚见了 杨雄 老婆这等模样,都七颠八倒起来了。”《金瓶梅词话》第八回:“那众和尚见了 武大 这个老婆,一个个都昏迷了佛性禪心,一个个多关不住心猿意马,都七颠八倒,酥成一块。”
(3).犹言颠三倒四。《水浒传》第九五回:“ 林冲 、 徐寧 忙问何处军马, 耿恭 七颠八倒的説了两句, 林冲 、 徐寧 急同 耿恭 投大寨来。”
(4).犹言懵头转向。 明 高明 《琵琶记·再报佳期》:“叵耐一个秀才,老婆与他不要,别人见了媒婆,欢欢喜喜,他反和我寻争寻闹,老相公又不肯干休,只管在家囉唣,把媒婆放在中间,旋得七颠八倒。” 钱钟书 《围城》四:“这妞儿的本领真大,咱们俩都给她玩弄得七颠八倒。”词语解释:七老八倒 拼音:qī lǎo bā dǎo
形容年老体衰。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词语解释:醉山颓倒 拼音:zuì shān tuí dǎo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 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 山公 曰:‘ 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頽倒”形容醉态。 宋 石孝友 《满庭芳·次范倅忆洛阳梅》词:“当年,吟赏处,醉山頽倒,飞屑成堆。”词语解释:应弦而倒 拼音:yīng xián ér dǎo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史记·李将军列传》:“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 彰 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晋书·杨济传》:“猛兽突出,帝命 王济 射之,应弦而倒。”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异兽如飞星宿落,应弦不碍苍山高。”词语解释:针尖不倒 拼音:zhēn jiān bù dǎo
亦作“鍼尖不倒”。 谓手不停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姐姐往常鍼尖不倒,其实不曾閒了一箇绣牀,如今百般地闷倦。”词语解释:鸾颠凤倒 拼音:luán diān fèng dǎo
谓男女欢合。 明 谢谠 《四喜记·仁主赐婚》:“喜孜孜鸞颠凤倒,美津津露溼花娇。” 明 无名氏 《霞笺记·驸马联姻》:“把 嫦娥 謫来人世,一对天缘美,已成姻契,鸞颠凤倒,如鱼得水。”词语解释:不识起倒 拼音:bù shí qǐ dǎo
不知好歹;不识时务。《西游记》第五二回:“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不久便要宰杀,你还不识起倒?去了罢!”《荡寇志》第九二回:“ 吴用 道:‘你这廝太不识起倒。’” 茅盾 《子夜》十:“ 费小胡子 忍不住笑了,他想来这位不识起倒的 曾老二 一定把 吴荪甫 缠的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