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倜傥 拼音:tì tǎng
(1).卓异,不同寻常。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惟倜儻非常之人称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刘殷 ﹞博通经史,性倜儻有大志。” 胡三省 注:“倜儻,卓异也。”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诚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
(2).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子 籍 ,才藻艳逸,而倜儻放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章丘 李孝廉善迁 ,少倜儻不泥,丝竹词曲之属皆精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显得年轻,而且比过去越发英俊了……出落得瀟洒不凡,风流倜傥。”词语解释:俶傥 拼音:tì tǎng
亦作“ 俶倘 ”。
(1).卓异不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鲁仲连 者, 齐 人也。好奇伟俶儻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 司马贞 索隐引《广雅》云:“俶儻,卓异也。”《晋书·张载传》:“若夫魁梧儁杰,卓躒俶儻之徒,直将伏死嶔岑之下,安能与步骤共争道里乎!” 宋 王安石 《读进士试卷》诗:“故令俶儻士,往往弃堙鬱。”
(2).豪爽洒脱。《魏书·阳尼传》:“性俶儻,不拘小节。” 清 褚人穫 《坚瓠六集·幔亭仙》:“ 徐季 暨弱冠,有才华,俶倘好义,不能俛仰尘俗。”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先是,有 延陵生 者,襟怀俶儻,学究天人。” 钱基博 《吴禄贞传》:“顾 禄贞 颇俶儻不羈,而 良弼 则礼法自绳。”词语解释:英傥 拼音:yīng tǎng
俊逸豪爽。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 和州 士人 杜默 ,累举不成名,性英儻不羈。”词语解释:风流倜傥 拼音:fēng liú tì tǎng
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明 许三阶 《节侠记·私仰》:“羡英年壮节堪多,似冰心在玉壶,散财结客,侠比三河,风流倜儻,名倾六辅。”《隋唐演义》第八十回:“其中惟 虢国夫人 ,更风流倜儻, 玄宗 常与相狎。”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五:“ 日本 人 新白 是一飞行家,年纪正轻,风流倜傥。” 词语解释:通傥 拼音:tōng tǎng
放达洒脱。 明 李东阳 《曲江韶石题广东黄瑛卷》诗:“ 黄生 好古流,少小慕通儻。”词语解释:傥傥 拼音:tǎng tǎng
舒闲自适貌。《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儻儻而无羈乎,物迭迭而无非乎。”词语解释:光傥 拼音:guāng tǎng
妥贴;稳当。《黄绣球》第八回:“你且跟着他同去,随后我只説有个兄弟,自小分散,闻得在他那府上相近一带,写信托他访求,那时再作个巧相逢,始为光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