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养上声 [jiàng qiǎng,勉强][shǎng,上升][zhǎng,长幼]广[bàng bǎng][详注1]仿[详注2][详注3][tǎng][chǎng][详注4][rǎng][zāng,肮脏][wàng][qiǎng][chǎng tǎng][dàng xiàng][huǎng][俱往切,《广韵》犷平,县名。在渔阳。][详注5]


注1:苍 仓上声。莽苍,寒状。一曰近郊之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唐书·韦述传》苍卒奔逼。
注2:攘 音壤。扰也。《前汉·陈平传赞》倾侧扰攘楚魏之闲。
注3:向 《集韵》《正韵》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前汉·刑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
注4:泱 音坱。泱漭,广大貌。《冯衍·显志赋》览河华之泱漭。
注5:榔 音朗。木名。○按《左思·吴·蜀都赋》槟榔桄榔皆作榔。
末字词组
倜傥俶傥英傥风流倜傥通傥傥傥光傥 

词语解释:倜傥  拼音:tì tǎng
(1).卓异,不同寻常。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纪,惟倜儻非常之人称焉。”《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宁元年》:“﹝ 刘殷 ﹞博通经史,性倜儻有大志。” 胡三省 注:“倜儻,卓异也。”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诚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
(2).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三国志·魏志·阮瑀传》:“ 瑀 子 籍 ,才藻艳逸,而倜儻放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章丘 李孝廉善迁 ,少倜儻不泥,丝竹词曲之属皆精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九:“他今天不但显得年轻,而且比过去越发英俊了……出落得瀟洒不凡,风流倜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