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倨僈 拼音:jù màn
见“ 倨慢 ”。
词语解释:倨慢 拼音:jù màn
亦作“ 倨嫚 ”。亦作“ 倨僈 ”。 傲慢。《汉书·王尊传》:“太后 徵史 奏 尊 为相倨慢不臣。”《汉书·王尊传》:“御史大夫中奏 尊 暴虐不改,外为大言,倨嫚姗上,威信日废。”《礼记·杂记下》“ 少施氏 食我以礼” 汉 郑玄 注:“时人倨慢,若 季氏 则不以礼矣。” 陆德明 释文作“倨僈”。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金 虏使 赵之杰 、 完颜良弼 来贺正旦,倨慢无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 顾栋高 ﹞性倨慢,不合。”词语解释:楛僈 拼音:kǔ màn
粗疏轻慢。《荀子·荣辱》:“其虑之不深,其择之不谨,其定取舍楛僈,是其所以危也。” 梁启雄 释:“僈与‘慢’通……楛,是説他粗疏;慢,是説他不经心。”词语解释:儃僈 拼音:chán màn
放诞,放纵。 汉 贾谊 《新书·劝学》:“然则 舜 僶俛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词语解释:污僈 拼音:wū màn
污秽,卑污。《荀子·荣辱》:“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 杨倞 注:“僈当为漫,漫亦污也。”《荀子·正论》:“流淫污僈,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参见“ 污漫 ”。
词语解释:污漫
亦作“污漫”。亦作“汚漫”。
1.污秽,卑污。《荀子·儒效》:“行不免於污漫,而冀人之以己为修也;甚愚沟瞀,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荀子·富国》:“百姓晓然皆知其污漫暴乱而将大危亡也。” 杨倞 注:“污、漫皆秽行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欲取饮者,皆洗心志,跪而挹之,则泉出如飞,多少足用;若或污漫,则泉止焉。”
2.玷污;污染。《新唐书·陈子昂传赞》:“ 子昂 乃以王者之术勉之,卒为妇人訕侮不用,可谓荐圭璧於房闥,以脂泽污漫之也。”《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 镇 亦忝列曹,不能捨生,以至於此,岂可復以己之腥臊汚漫贤者乎!”
3.犹污墁。涂抹。 宋 宋□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董齐医画》:“﹝ 董羽 ﹞善画水, 太宗 作 端拱楼 ,命 羽 四壁画龙水……皇子尚幼,遥见壁画,惊啼不敢视,命亟汚漫之。”参见“ 污墁 ”。词语解释:流僈 拼音:liú màn
亦作“ 流漫 ”。 放纵;放荡。《荀子·乐论》:“乐姚冶以险,则民流僈鄙贱矣。流僈则乱,鄙贱则争。”《史记·李斯列传》:“諫説论理之臣閒於侧,则流漫之志詘矣。” 汉 刘向 《说苑·反质》:“妇女优倡,鐘鼓管絃,流漫不禁,而天下愈竭。”词语解释:提僈 拼音:tí màn
松弛缓慢。《荀子·修身》:“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王先谦 集解:“言不由礼,则血气强者多悖乱,弱者多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