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僚友 拼音:liáo yǒu
(1).同官的人。《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閭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郑玄 注:“僚友,官同者。执友,志同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水浒传》第三三回:“那知府复姓 慕容 ,双名 彦达 ,是今上 徽宗 天子 慕容 贵妃之兄,倚托妹子的势要,在 青州 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 林淡秋 《马逢伯》:“尤其大旅馆的老板和老茶房,他随时能在脑子里描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叫出他们的名字,象对于最熟悉的上峰和僚友一样。”
(2).官属;僚属。《新唐书·孙伏加传》:“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汎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新唐书·柳泽传》:“今储宫肇建,王府復启,愿采温良、博闻、恭俭、忠鯁者为之僚友,乃请东宫置拾遗、补闕,使朝夕讲论,出入侍从。”词语解释:僚吏 拼音:liáo lì
属吏;属官。《周书·齐炀王宪传论》:“昔 张耳 、 陈餘 宾客厮役,所居皆取卿相。而 齐 之文武僚吏,其后亦多至台牧。异世同符,可谓贤矣。”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雄 之僚吏尤之曰:‘ 莱公 尚气,奈何以此胜之!’”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以上三难,送难者皆天下黠猾游説,而貌为老成迂拙者也。 粤 省僚吏中有之,幕客中有之,游客中有之,商估中有之,恐绅士中未必无之,宜杀一儆百。”词语解释:僚属 拼音:liáo shǔ
属官;属吏。《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更始 将北都 洛阳 ,以 光武 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於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过 淮 泗 ,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钱思公 ﹞在 西洛 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禁抑宗藩》:“国初入关时,诸王多著劳绩,故酬庸锡类之典,甚为优厚,下五旗人员,皆为王等僚属,任其差遣。”词语解释:僚旧 拼音:liáo jiù
故吏。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凡我僚旧,均哀共戚,怨天德之无厚,痛棠阴之不留。”词语解释:僚佐 拼音:liáo zuǒ
属官;属吏。《晋书·周访传》:“ 访 谓其僚佐曰:‘昔 城濮 之役, 晋文 以 得臣 不死而有忧色;今不斩 曾 ,祸难未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碑碣》:“ 隋文帝 子 齐王 攸 薨,僚佐请立碑。帝曰:‘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若不能,徒为后人作镇石耳。’诚哉,是言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东牟擥秀亭记》:“﹝ 完颜公 ﹞同僚佐登擥其上,见夫烟栖雨宿,云出月来。” 明 许时泉 《龙山宴》:“俺大元帅今日置酒 龙山 ,召僚佐续登高会,不免传示诸参佐,各具戎服,先期早待。”词语解释:僚寀 拼音:liáo cǎi
同僚。《晋书·王戎传》:“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委事僚寀。”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至於春风扇扬,花树如锦,晨食南馆,夜游后园。僚寀成羣,俊民满席。”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与僚寀行坐不相离,未尝得伸悃愊,虽日夕接武,犹阔千里也。”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三折:“那时君臣名分,就如天地隔絶,再也不能展其僚寀之欢。” 明 归有光 《赠熊兵宪进秩序》:“余昔承乏 汴省 ,而公今官亦系衔於 汴 ,有先后僚寀之义。”词语解释:僚采 拼音:liáo cǎi
同僚。《金石萃编·唐褚亮碑》:“动名教於搢绅,暎徽猷於僚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檄书到日,上下僚采,远近兵民,递相告諭,共赴师期。” 清 顾炎武 《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持此一册书,千秋戒僚采。”词语解释:僚侣 拼音:liáo lǚ
同僚。《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南朝 宋 刘义恭 《彭城戏马台集诗》:“骋騖辞南京,弭节憩东楚,懿蕃重遐望,兴言集僚侣。”词语解释:僚幕 拼音:liáo mù
幕僚;幕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古人长官之待僚幕,真如父子兄弟,绝无崖岸之隔。” 欧阳山 《柳暗花明》一一四:“要是别人掌兵权,你做一名僚幕,那又有什么意思呢?”词语解释:僚志 拼音:liáo zhì
僚 ,指 春秋 楚国 勇士 熊宜僚 。 白公胜 作乱,胁迫 熊宜僚 随从。 僚 不肯,“承之以剑,不动”。事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后以“僚志”称坚贞之志。 南朝 宋 谢灵运 《陇西行》:“耿耿 僚 志,慊慊丘园,善謌以咏,言理成篇。”词语解释:僚故 拼音:liáo gù
(1).故吏。《宋书·范晔传》:“ 元嘉 九年, 彭城太妃 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 东府 。” 南朝 梁 何逊 《为孔导辞建安王笺》:“瞻阶下拜,屑涕无从,永言僚故,载怀罔已。”
(2).指同官旧友。词语解释:僚从 拼音:liáo cóng
属官;从吏。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哭金路分应〉诗序》:“予之北行也,人情莫不观望,僚从皆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三无》:“ 杜鸿渐 帅 西川 ,每于暇日,与僚从宴觴驛楼,命家僮作乐。”词语解释:僚俊 拼音:liáo jùn
才能杰出的属官。 宋 范仲淹 《上张右丞书》:“至於稼穡之难,狱讼之情,政教之繁简,货殖之利病,虽不能辨,亦尝有闻焉,似可备僚俊之末议。”词语解释:僚贤 拼音:liáo xián
贤能的僚佐。 南朝 梁 江淹 《谢开府辟召表》:“近被詔旨,赐令臣府自辟僚贤。”词语解释:僚列 拼音:liáo liè
(1).众官。《陈书·宣帝纪》:“后宫僚列,若有游长,掖庭启奏,即皆量遣。”
(2).同僚。词语解释:僚朋 拼音:liáo péng
同僚;朋友。《后汉书·郑孔荀传赞》:“ 公业 称豪,骏声升腾。权诡时偪,挥金僚朋。”词语解释:僚隶 拼音:liáo lì
僚与隶,皆为服苦役的罪人。因以“僚隶”泛指奴隶。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驰轻足於嶮峻之上,暴僚隶於盛日之下,举火而往,乘星而返,机事废而不修,赏罚弃而不治。”词语解释:僚仆 拼音:liáo pú
同主之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既归寝,斋童闻琴自作声,初以为僚僕之戏也。” 何垠 注:“因同官为僚,故同主、同执、同舅者有僚僕、僚友、僚壻之称。”词语解释:僚介 拼音:liáo jiè
从官,僚属。 唐 元稹 《刘师老授右司郎中制》:“ 师老 、 行餘 皆以天子命,为 悟 僚介。”词语解释:僚机 拼音:liáo jī
空军编队飞行时跟随长机的飞机。词语解释:僚职 拼音:liáo zhí
官职。《汉书·敍传下》:“ 汉 迪於 秦 ,有革有因,觕举僚职,并列其人。”词语解释:僚庶 拼音:liáo shù
庶僚,众官。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词语解释:僚类 拼音:liáo lèi
同僚。《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北史·祖珽传》:“ 神武 口授 珽 三十六事,出而疏之,一无遗失,大为僚类所赏。” 宋 窦革 《酒谱·乱德》:“ 宋 孔顗 使酒仗气,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为凌忽。”词语解释:僚侍 拼音:liáo shì
侍臣。《太平御览》卷一八三引 汉 李尤 《平城门铭》:“ 平门 督司,午位处中,外临僚侍,内达帝宫,正阳南面,炎暑赫融。”词语解释:僚党 拼音:liáo dǎng
朋辈。《后汉书·儒林传下·魏应》:“ 建武 初,诣博士受业,习《鲁诗》。闭门诵习,不交僚党,京师称之。”词语解释:僚婿 拼音:liáo xù
亦作“ 僚婿 ”。 姊妹的丈夫之互称或合称。《尔雅·释亲》“两婿相谓为亚” 晋 郭璞 注:“今 江 东人呼同门为僚壻。”《新唐书·萧嵩传》:“始,娶 会稽 贺晦 女,僚婿 陆象先 ,宰相子,时为 洛阳 尉。”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九:“ 张怀素 、 吴储 、 吴侔 等谋反事觉,中外縉绅多与交结,而 蔡元度 与 储 侔 之父 安诗 为僚壻,故 元长 父子与 怀素 书问往来尤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少年曰:‘君不认窃眠卧榻者耶?’ 刘 始悟为 胡 。敍僚壻之谊,嘲謔甚欢。”词语解释:僚品 拼音:liáo pǐn
犹众官。《旧唐书·永王璘传》:“ 吴郡 採访使 李希言 乃平牒 璘 ,大署其名, 璘 遂激怒,牒报曰:‘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地尊侯王,礼絶僚品,简书来往,应有常仪。’”词语解释:僚谊
官吏之间的情、友谊词语解释:僚朴
同主之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