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欢兜 拼音:huān dōu
相传为 尧 舜 时的部落首领,四凶之一。《书·舜典》:“放 驩兜 于 崇山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降及 灵帝 ,时好辞制,造《羲皇》之书,开 鸿都 之赋,而 乐松 之徒,招集浅陋。故 杨赐 号为 驩兜 , 蔡邕 比之俳优。”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其不为 共工 、 驩兜 ,为 尧 舜 之所流放者几希!”参见“ 四凶 ”。
词语解释:四凶 拼音:sì xiōng
同“ 四凶 ”。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奸邪,虽 虞 舜 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 唐 罗隐 《湘妃庙》诗:“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兇犹在莫南巡。”
相传为 尧 舜 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洲 (州),放 驩兜 于 崇山 ,窜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 宋 蔡沉 集传:“《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説者以 穷奇 为 共工 , 浑敦 为 驩兜 , 饕餮 为 三苗 , 檮杌 为 鯀 ,不知其果然否也。”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若秉国之钧,出纳王命者,审 良 乐 之顾眄,不令跛蹇厕騏騄……则何患庶绩之不康,何忧四凶之不退!”《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元凯在下,虽微必举;四凶在朝,虽强必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元伯和 、 李腾 、 腾 弟 淮 、 王縉 ,时人谓之‘四凶’。”词语解释:云兜 拼音:yún dōu
(1).便轿。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则为它倚着云兜,我控着驊騮。” 元 张翥 《唐多令·寄意箜篌曲》词:“忍泪上云兜,断魂随彩舟。”
(2).高处的雀巢。 元 张弘范 《雏燕》诗:“羽毛香润态含痴,睡足云兜力尚微。” 元 吴景奎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八月》:“云兜鷾鴯返故国,瑶阶络纬鸣寒莎。”
(3).绣花的兜肚儿。 明 梁辰鱼 《榴花泣·九日雨花台别陈文姝》套曲:“笑书生何事归偏骤,冷淡了馥馥香衾,遗落了小小云兜。”词语解释:共兜 拼音:gòng dōu
亦作“ 共吺 ”。 共工 和 驩兜 的合称。泛指凶逆之臣。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赫然下明詔,首罪诛 共 吺 。”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政须众贤和,乃可疎 共 吺 。”词语解释:竹兜 拼音:zhú dōu
一种有坐位而无轿厢的竹制的轿子。《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 文信美 偶出游,至半道,忽有二使,布袍葛屨,联袂而来……遂与同行,果有竹兜子一乘候道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郑端清世子》:“﹝ 端清 ﹞让国,自称道人,造精舍 怀庆 郭外居之。每出,坐竹兜,四人舁之。”词语解释:伛兜 拼音:yǔ dōu
凹陷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傴兜怪脸,尖下頦,生几茎黄鬚;突兀高颧;浓眉毛,压一双赤眼。”词语解释:冤兜 拼音:yuān dōu
见“ 冤篼 ”。
词语解释:冤篼 拼音:yuān dōu
亦作“ 冤兜 ”。 方言。竹制畚箕。 沙汀 《困兽记》五:“﹝农人﹞干枯的脸上点缀着一块块指头大的汗瘢,提着冤兜,眼睛东张西望……正沿着田径走来。”如:他正提着冤篼打扫场地。词语解释:觔兜 拼音:jīn dōu
1.见"觔斗"。词语解释:背兜 拼音:bèi dōu
见“ 背篼 ”。
词语解释:背篼 拼音:bèi dōu
亦作“ 背兜 ”。 方言。即背篓。 艾芜 《还乡记》:“割草姑娘连忙把割好的草,装进大背篼,背在背上。” 沙汀 《凶手》:“从庙门口望出去,已经看不见一只尖底背篼,也听不见一声鹤嘴锄掘土的声响了。”《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 三子 有点急,跳下车,把背兜往肩上一挎,就匆匆上了路。”参见“ 背篓 ”。词语解释:辔兜 拼音:pèi dōu
马的头盔。《前汉书平话》卷下:“ 王陵 联句诗曰:‘帖驥摇鞍从轡兜。’”词语解释:软布兜 拼音:ruǎn bù dōu
便轿。《宋史·外国传五·占城》:“或出游,看象、采猎、观渔,皆数日方还。近则乘软布兜,远则乘象。”词语解释:兜兜 拼音:dōu dōu
(1).鸟名。 清 印光任 张汝霖 《澳门纪略·形势》:“山产雀,壮如鴝鵒而大,戴青被翠,自呼其名曰兜兜。”
(2).口语。兜肚。词语解释:鱼兜 拼音:yú dōu
亦作“ 鱼兜子 ”。 方言。用鱼肉加鸡蛋、淀粉等做成的丸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食店》:“更有南食店:鱼兜子、桐皮熟膾麵、煎鱼饭。”词语解释:櫜兜 拼音:gāo dōu
弓服与铠甲。泛指兵器。词语解释:铜兜 拼音:tóng dōu
军人用来保护头部的铜质头盔。《孽海花》第二四回:“你们看一个雄赳赳的外国人,头顶铜兜,身掛勋章。”词语解释:帽兜 拼音:mào dōu
即风帽。《镜花缘》第五十回:“俺在那边树下远远看着两人,头戴帽兜,背着包袱,俺説必是你们回来。”《镜花缘》第五十回:“乳母替他们除了帽兜,脱去箭衣。”词语解释:鼠腰兜 拼音:shǔ yāo dōu
一种武士服饰。《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紵丝袍,束腰衬体,鼠腰兜,奈口慢襠。”词语解释:抱兜 拼音:bào dōu
一种附有钱包的阔腰带。 沉从文 《牛》:“小牛皮做的抱兜,佩带舒服。” 沉从文 《阿金》:“但是 阿金 抱兜已空,翻转来看,还是罄空尽光。”词语解释:慲兜 拼音:mán dōu
糊涂不省事。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合卺酒是女人底慲兜汤,一喝便把儿女旧事都忘了。”词语解释:漏兜 拼音:lòu dōu
方言。泄露了秘密。 韩旭 《扩社的时候》:“你这一手耍的不巧呀!漏兜啦!”词语解释:挎兜 拼音:kuà dōu
挎包词语解释:欢兜 拼音:huān dōu
人名。 尧 时佞臣。《庄子·在宥》:“ 尧 於是放 讙兜 於 崇山 。”《史记·五帝本纪》:“ 讙兜 曰:‘ 共工 旁聚布功,可用。’” 裴駰 集解引 孔安国 曰:“ 讙兜 ,臣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讙头国 ” 晋 郭璞 注:“ 讙兜 , 尧 臣,有罪,自投 南海 而死。”词语解释:山兜 拼音:shān dōu
供人乘坐的篼子。是山区的交通工具,作用与轿子相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 才 殷勤,手於橐,觅山兜二,舁媪及女。”词语解释:提兜 拼音:tí dōu
方言。即提篮。或指有提梁的袋。 沙汀 《堰沟边》:“他从文件柜上取来一个小小的、做工细致的提兜。” 艾芜 《都市的忧郁》:“他起初同贫民区的孩子,各人提个提兜,终天在垃圾堆上寻找煤渣子。”参见“ 提篮 ”。
词语解释:提篮 拼音:tí lán
有提梁的篮子。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其次是看提篮,有一个包着七元大洋的纸包,打开来数了一回。” 冰心 《寄小读者》五:“她们带着好几个提篮,内中一个满圈着小鸡。”词语解释:暖兜 拼音:nuǎn dōu
形似头盔的防风保暖的帽子。《红楼梦》第五十回:“ 贾母 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词语解释:筋兜 拼音:jīn dōu
见“ 觔斗 ”。
词语解释:觔斗 拼音:jīn dòu
1.亦作"觔兜"。
2.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
3.跟头。
4.比喻失败或出丑。常与"栽"字连用。词语解释:箩兜 拼音:luó dōu
箩筐。 阿尔木呷 《红军,红军,彝民的亲人》:“﹝红军﹞抬着几箩兜银元、银锭和铜元。”《中国民间故事选·许县长的故事》:“敌人只得找了个箩兜,抓了两个老百姓,抬他走。”词语解释:裤兜 拼音:kù dōu
亦作“裤兜”。 裤子上的口袋。 郭小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诗:“他们身上只有中饱而肥的皮肉,满裤兜的美钞和白洋。”词语解释:观音兜 拼音:guān yīn dōu
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 观音菩萨 所戴的帽子式样,故称。《红楼梦》第四九回:“﹝ 宝玉 ﹞见 探春 正从 秋爽斋 出来,围着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带着观音兜。”《花月痕》第四八回:“ 采秋 内衣软甲,外戴顶观音兜,穿件竹叶对襟道袍,手执如意。”词语解释:网兜 拼音:wǎng dōu
用线绳等编成的网状兜子,装东西用。 茹志鹃 《离不开你》:“她抱着一个用网兜兜着的盖瓷缸,一个盐水瓶里,灌满了原汁鸡汤,站在萨尔图医院门口,站在凛冽的冷风里。”词语解释:肚兜 拼音:dù dōu
(1).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菱形,有的有袋,用以贮物。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像金铸者,曾经盗去鎔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恨海》第二回:“车夫一面説着,放下了马鞭子,把银子放在肚兜里。” 茅盾 《林家铺子》四:“ 寿生 一面说,一面撩起衣服,从肚兜里掏出一个手巾包来递给了 林先生 。”按,罩在衣外炊事用者,亦有此名, 沪 语名为“饭单”, 湖湘 间名曰“围裙”。
(2).旧时妇女或小儿用的抹胸。 清 吴珠泉 《续板桥杂记·雅游》:“至於抹胸,俗称肚兜,夏纱冬縐,贮以麝屑,缘以锦縑。”小儿用者,今仍常见,惟一般无袋。 湖湘 间名“兜肚”,睡眠时以免风吹肚脐。词语解释:衣兜 拼音:yī dōu
(1).提起衣服前襟以盛物。亦指提起衣服前襟后所形成的兜子。《吴下方言考》卷六:“《列仙传》:‘…… 都 女随 犊子 出取桃李,一宿而反,皆连兜甘美。’案桃李无兜殻,盖衣兜也。今 吴中 提裾兜物曰衣兜。” 鲁迅 《呐喊·阿Q正传》:“‘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 阿Q 且看且走的说。‘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太公﹞偏不要人搀扶,走到左首房门口,将衣兜里的谷子,都抖入箩里。”
(2).指衣襟。 沙汀 《航线》:“买办把衣兜一提,左腿跨上沙发的靠手,肥肥的脸望大众避开了。”
(3).衣袋。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老孙头 把钱接过来,揣在衣兜里,笑得咧开嘴。” 李强 等《在风雨中长大》九:“起先,他把它放在报袋里,觉得不放心,后来又放在贴身的衣兜里,他还是不放心,最后把它放在胸口,放在贴肉的背心里才觉得合适。”词语解释:一辔兜 拼音:yī pèi dōu
提缰纵马。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一折:“那知正战中间,忽地飞出一把刀来,惊的我这魂不在头上,就拨转马头一轡兜跑了。”词语解释:头兜 拼音:tóu dōu
通常悬挂在轻钢盔下的锁子甲头兜或护颈词语解释:眍兜 拼音:kōu dōu
面庞中间深凹的样子。《水浒传》第十五回:“ 吴用 叫一声道:‘二哥在家么?’只见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生得如何,但见:瞘兜脸两眉竪起,略绰口四面连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