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删平声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共286,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关山关东关念关张关决关怀关虑关繻
关河关城关防关上关征关国关陕关膈
关心关人关键关钥关系关捩子关生关乎
关情关头关辅关陇关口关扃关戍关圣
关中关天关洛关市关意关书关余关照
关西关锁关内关津关弓关窍关柝关赋
关门关雎关右关节关风关思关隘关楼
关塞关山月关捩关要关令关里关通关启
关外关吏关梁关羽关闭关白关楗关纽
关关关道关南关机关隔关子关尺关期

词语解释:关山  拼音:guān shān
(1).关隘山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前蜀 朱希济 《谒金门》词:“秋已暮,重叠关山歧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峻青 《秋色赋》:“他自然没经过当年他祖父经历的那种关山万里四处流浪的苦难日子。”
(2).比喻难关。 郭小川 《秋歌》之二:“是我们,度过了一道道险恶的关山;是我们,经受了一次次困难的考验。” 柯岩 《美的追求者》:“你已闯过了重重关山,穿过了疾风暴雨走过来了。”
(3).山名。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南部。有 大关山 、 小关山 。 大关山 为 六盘山 高峰, 小关山 平行于 六盘山 之东,南延为 崆峒山 。
词语解释:关河  拼音:guān hé
(1).指 函谷 等关与 黄河 。《史记·苏秦列传》:“ 秦 四塞之国,被山带 渭 ,东有 关 河 ,西有 汉中 。” 张守节 正义:“东有 黄河 ,有 函谷 、 蒲津 、 龙门 、 合河 等关。”《宋书·范泰传》:“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今之 吴 会 ,寧过 二汉 关 河 ,根本既摇,于何不有。” 唐 章碣 《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 河 空锁 祖龙 居。”
(2).关山河川。《后汉书·荀彧传》:“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 宋 陈师道 《送内》诗:“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空山冰雪卧懒出,征斾关河送敢负?”
词语解释:关心  拼音:guān xīn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丨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词语解释:关情  拼音:guān qíng
(1).掩饰感情。 唐 张鷟 《游仙窟》:“琵琶入手,未弹中间,僕乃咏曰:‘心虚不可测,眼细强关情;迴身已入抱,不见有娇声。’”
(2).动心,牵动情怀。 唐 陆龟蒙 《又酬袭美次韵》:“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语若流鶯声似燕,丹青,燕语鶯声怎画成?难道不关情。” 郁达夫 《题淡然手册》诗:“风雨鸡鸣夜五更,浮云聚散总关情。”
(3).谓对人或事物注意、重视。 唐 崔峒 《送苏修游上饶》诗:“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明 刘基 《鹧鸪天·冬暖》词:“尘劳事,莫关情,清风皓月共忘形。”《再生缘》第十四回:“君王闻言心大悦,连呼继父太关情。”
词语解释:关中  拼音:guān zhōng
古地域名。所指范围不一。或泛指 函谷关 以西 战国 末 秦 故地(有时包括 秦岭 以南的 汉中 、 巴蜀 ,有时兼有 陕北 、 陇西 );或指居于众关之中的地域。今指 陕西 渭河 流域一带。《史记·项羽本纪》:“ 关中 阻山 河 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东 函谷 ,南 武关 ,西 散关 ,北 萧关 。” 唐 韩愈 《归彭城》诗:“前年 关中 旱,閭井多死飢。” 清 刘大櫆 《焚书辨》:“ 高祖 与 项籍 相守 滎阳 ,而 萧何 转漕 关中 ,输给军粮不匱。”
词语解释:关西  拼音:guān xī
指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 关中 摇足,则 关 西非陛下有也。” 宋 俞文豹 《吹剑续录》:“学士(指 苏軾 )词,须 关 西大汉,执铁板,唱‘ 大江 东去’。”《水浒传》第三回:“洒家始投老 种 经略相公,做到 关 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词语解释:关门  拼音:guān mén
(1).关口上的门。《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无关门之征者,出入关门无租税。” 唐 岑参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诗:“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明史·袁崇焕传》:“已, 承宗 镇关门,益倚 崇焕 。”
(2).把门关起来。 汉 王褒 《僮约》:“已而盖藏,关门塞竇。” 宋 苏轼 《北寺》诗:“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这时天色已晚,商店早关门了。”
(3).特指人体的器官,肾。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紧,仍责在脾。”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肾风发风水面胕肿五》:“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上下溢於皮肤,故为胕肿。”
(4).比喻停业。 茅盾 《子夜》十四:“我反对办厂的人受了一点挫折就想减少生产,甚至于关门。”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秀苇 天真的别转了脸,调皮的冷笑说:‘算了吧,摔不破?玻璃杯铺子得关门啦。’”
(5).比喻把话说死,无商量馀地。
(6).比喻不愿容纳,或不与外界接触。《人民日报》1968.9.1:“不应当关门办报,应面向群众。”如:向广大群众开门,决不能关门提高。
词语解释:关塞  拼音:guān sāi
(1).边关;边塞。《墨子·号令》:“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一:“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世情懂得很透的老人,在关塞一带住过很久,知道 汉 人的生活和感情,更懂得 匈奴 百姓的生活和感情。”
(2).指 函谷关 和 桃林塞 。《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 关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迫於 董卓 ,远隔 关 塞 ,不知存否, 幽州 牧 刘虞 ,宗室贤儁,欲共立为主。” 胡三省 注:“ 关 塞 ,谓 函谷关 、 桃林塞 也。”
词语解释:关外  拼音:guān wài
(1).指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东地区。《战国策·秦策三》:“ 秦王 惧,於是乃废太后,逐 穰侯 ,出 高陵 ,走 涇阳 於 关 外。” 唐 岑参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请君时忆 关 外客,行到 关 西多致书。”
(2).京城以外的地区。《晋书·卢志传》:“今公扫清羣难,南土以寧,振旅而旋,顿军关外,文服入朝,此霸王者之事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兼以东皋数亩,控带朝夕,关外一区,悵望 钟阜 。”《梁书·贺琛传》:“今北边稽服,戈甲解息,政是生聚教训之时,而天下户口减落,诚当今之急务。虽是处彫流,而关外弥甚,郡不堪州之控总,县不堪郡之裒削。”
(3).泛指关隘以外。《隋书·食货志》:“詔四面诸关,各付百钱为样,从关外来,勘样相似,然后得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 范成大 奏关外麦熟,倍於常年…… 王淮 曰:‘去岁止免关外,今从 李蘩 之请,尽免 蜀 中和糴一年,为惠尤广。’”
(4).指 山海关 以东地区(包括今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三省)。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编比壮丁,每三年一次。 盛京 及 关 外、口外各庄,由总管、将军、都统等,畿辅由府委官,各具册於府,由府汇册奏闻。”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青工:‘那么你们是什么地方人?你们是从 关 外逃来的吗?’ 香姐 :‘是的,我们的家就在 沉阳 。’”
(5).旧称今 四川 康定 以西地区。
(6).旧称 嘉峪关 以西地区。即今之 甘肃 西部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词语解释:关关  拼音:guān guān
(1).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后亦泛指鸟鸣声。《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鳩,在河之洲。” 毛 传:“关关,和声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道情》:“只听得流水潺潺,鸟语关关。”
(2).和谐安适貌。 唐 钱起 《暇日览旧诗因以题咏》:“逍遥心地得关关,偶被功名涴我閒。”
(3).车行声。 明 何景明 《忆昔行》:“明星迢迢车关关,遥向 楚 水辞 燕 山。”
词语解释:关东  拼音:guān dōng
(1).指 函谷关 、 潼关 以东地区。《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元封 四年中, 关 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若 氐 运必穷,吾当怀集 关 东,以復先业耳, 关 西会非吾有也。”
(2). 唐 代亦指 洛阳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忽闻驛使发 关 东,传道天波万里通。” 陈熙晋 注:“ 显庆 二年,置 东都 。 则天 改为 神都 。 唐 都 关 内,故以 洛城 为 关 东。” 唐 王勃 《春思赋》:“復闻天子幸 关 东,驰道烟尘万里红。” 唐 刘长卿 《狱中闻收东京有赦》诗:“传闻闕下降丝纶,为报 关 东灭虏尘。”
(3).指 山海关 以东地区,包括今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三省。 清 郑燮 《潍县竹枝词》之三七:“ 关东 逃户几人归,携得妻儿认旧扉。” 康有为 《过昌平城》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 关东 。”
(4).古镇名。 北宋 置。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阌乡 西,以在 潼关 之东得名。当 豫 陕 交通的要冲。
词语解释:关城  拼音:guān chéng
关塞上的城堡。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 江 淮 之险。” 宋 张先 《庆春泽》词:“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悬岩万丈,耸立东西,雄伟关城,适居中央。”
词语解释:关人  拼音:guān rén
(1).古代守关的官吏。《仪礼·聘礼》:“及竟,张旜誓,乃謁关人。” 胡培翚 正义:“关人之长,天子谓之司关,诸侯谓之关尹。”《逸周书·大聚》:“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
(2).动人;感人。 唐 李白 《杨叛儿》诗:“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唐 皇甫松 《摘得新》词之二:“管絃兼美酒,最关人。”
(3).提取人犯。《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我奉 淮安 军捕衙门来 扬州府 关子关人,你敢锁我。”
词语解释:关头  拼音:guān tóu
(1).把头套进去。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唐 虞 国界, 吴 为荒服, 越 在九夷,罽衣关头,今皆 夏 服、褒衣履舄。”
(2).边关之地。 唐 崔融 《从军行》:“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 唐 李端 《关山月》诗:“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3).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死生之际,一生学问大关头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况这穷通荣辱的关头,我还看得清楚。” 杨朔 《英雄时代》:“凡是在危急当中,在要紧关头,他们考虑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别的同志,而是祖国,而是 朝鲜 人民。”
词语解释:关天  拼音:guān tiān
(1).与天命有关。 唐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一贵復一贱,关天岂由身。” 宋 苏轼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之一:“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宋 陆游 《闲中富贵》诗:“要信人生各有缘,闲中富贵亦关天。”
(2).关系重大。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 王姑娘 ,你见的是一位皇帝,一位单于,一步一语,你可得特别小心哪,出了差错,性命关天。”
词语解释:关锁  拼音:guān suǒ
亦作“ 关鏁 ”。
(1).门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 元丰 间, 刘舜卿 知 雄州 ,虏寇夜窃其关锁去。”
(2).借指可以关闭,上锁的设施(如围墙、门扇等)。《水浒传》第八回:“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 清 郑燮 《道情》之三:“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3).关门上锁。《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重门关鏁难开得,振锡之声总自通。”《红楼梦》第五九回:“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
(4).指诗文篇章的关键处。 明 郎瑛 《七修续稿·诗文·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云卿 家法。”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 汉 人如 扬 、 马 、 班 、 刘 ,以鸿丽之作,俗眼为所震眩,漠不省其转轴关鏁之所在。”
词语解释:关雎  拼音:guān jū
(1).《诗·周南》篇名。为全书首篇,也是十五国风的第一篇。历来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诗·周南·关雎序》:“《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后汉书·皇后纪序》:“故 康王 晚期,《关雎》作讽。”现代研究者或认为是写上层社会男女恋爱的作品。后世用此篇名作典故,含义也常不同。(1)借指贤淑的后妃或后妃的美德。《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既无关雎之德,而有 吕 霍 之风。” 唐 张说 《祈国公碑》:“内被螽斯之德,外偃关雎之化。”(2)借指夫妇。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着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3)借指淑女。《玉娇梨》第十九回:“久闻老先生令爱贤淑,有关雎之美,故托晚生敬执斧柯,欲求老先生曲赐 朱 陈 之好。”(4)借指正统的诗歌。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率尔操觚,扬扬得意,不自知可耻。此《关雎》所以不作,此 郑 声所以盈天下也。”
(2).鸟名。鱼鹰。 宋 王銍 《默记》卷中:“﹝ 李公弼 ﹞见所谓鱼鹰者飞翔水际,问小吏,曰:‘此关雎也。’”一说,非鸟名。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关雎》:“按,‘关关’,和声;‘雎鳩’,王雎。《诗序》总撮句内二字以为篇名耳,不得即呼雎鳩为关雎也。”
词语解释:关山月  拼音:guān shān yuè
汉 乐府横吹曲名。《乐府诗集》所收歌词系 南北朝 以来文人作品,内容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伤离怨别的情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三·关山月》题解:“《乐府解题》曰:‘《关山月》,伤离别也,古《木兰诗》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按相和曲有《度关山》,亦类此也。”
词语解释:关吏  拼音:guān lì
(1).指管理关市或守关口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 衞嗣公 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吏乃舍之。” 陈奇猷 集释:“关吏,关市之属吏也。” 北齐 颜之推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诗:“马色迷关吏,鷄鸣起戍人。” 唐 岑参 《函谷关歌》:“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关索》:“盖前代凡遇高埠置关,关吏备索,以挽舁者,故以名耳。”
(2).指海关的官吏。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於是有关吏送难者曰:不用呢羽、鐘表、燕窝、玻璃、税将絀。”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先生在关非关吏,我欲从之问关事。”
词语解释:关道  拼音:guān dào
(1).犹要道。《隋书·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
(2). 清 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来 中国 ,必先在 英 请领执照,到口岸呈 英 领事请验,知照关道,便同 英 民一样看待。”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词语解释:关念  拼音:guān niàn
关心挂念。 五代 齐己 《闭门》诗:“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 宋 苏轼 《与米元章书》之二五:“岭海八年,亲友旷絶,亦未尝关念。” 茅盾 《子夜》四:“然而一心关念着讨债不着的 曾沧海 却竟忽略了这个不懂规矩,他截断了 阿二 的话,拍着桌子怒喊。”
词语解释:关防  拼音:guān fáng
(1).守关防边。 三国 魏 曹植 《文帝诔》:“思恩荣以横奔兮,阂闕塞之嶢峥。顾衰絰以轻举兮,迫关防之我婴。” 唐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出塞》诗:“关防驱使节,花月眷离筵。”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峻登祕近之直,重易关防之雄。”
(2).用兵防守的关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 唐 杜甫 《塞芦子》诗:“ 延州 秦 北户,关防犹可倚。” 唐 罗隐 《定远楼》诗:“近日关防虽弛柝,旧时栏槛尚侵云。”
(3).防守;警备。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所贵有所关防,可以暗消盗贼。”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叫大小神将,与我驰报与我儿 那叱 ,下方着意关防,四下用心围定。看那 护国天王 ,必捉 通天大圣 。”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行不监押之,止不关防之,十三省之山川形势,兵马钱粮,靡不收归图籍而莫之禁,古今有此玩待外国人之政不?”
(4).防范。 宋 司马光 《上听断书》:“今国家政事未有不先经两府相与商议,然后施行。关防祕密,外人莫得而知。”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三:“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阡、陌等字,相传始于国初刑部尚书 开济 ,然 宋 边实 《崑山志》已有之。盖钱穀之数用本字,则姦人得以盗改,故易此以关防之耳。”《儒林外史》第十九回:“他儿子叫做 金跃 ,却是一字不通的,考期在即,要寻一个替身。这位学道的关防又严,须是想出一个新法子来。”
(5).印信的一种,始于 明 初。 明太祖 为防止作弊,用半印,以便拼合验对。后发展成长方形、阔边朱文的关防。 清 代,正规职官用正方形官印称“印”。临时派遣的官员用长方形的官印称“关防”。 明 刘辰 《国初事迹》:“各布政司用使空印纸於各部,查得或钱粮军需段疋有差错收正,却将印纸填写咨呈补卷,事发, 太祖 怒曰:如此作弊瞒我,此盖部官容得,所以布政司敢将空印填写。尚书与布政司官尽诛之。议用半印勘合行移关防。” 明 刘若愚 《明宫史·内府职掌·司礼监》:“ 南京 正副守备太监二员,关防一颗,其文曰‘ 南京 守备太监关防’。”《文明小史》第五四回:“ 倍立 久居 中国 ,晓得官场上的情形,看过批禀上印着制臺的关防,知道不错。” 姚雪垠 《长夜》三七:“如今只等着 徐寿椿 那方面把关防、旗帜、军装和子弹等项发下来。”
(6).经官的讼事。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若拏贼做箇证见,我着他望穿堂打会关防。”
词语解释:关键  拼音:guān jiàn
(1).门闩。《北齐书·窦泰传》:“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 明 宋濂 《〈王君子与文集〉序》:“ 子与 功深力久,必抽其关键而入乎閫奥矣。”
(2).指装在物体上作关闭用的器件。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 元丰 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但亟令易而大之。继有得元锁来归者,乃曰:‘初不失也。’使持往合关键,蹉跌不相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箱笼箧笥》:“制之之料,不出革、木、竹三种。为之关键者,又不出铜锡二项。”
(3).机关,机械装置。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杨务廉 ﹞常於 沁州 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椀,自能行乞。椀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 清 袁枚 《新齐谐·铜人演〈西厢〉》:“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
(4).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顾盼为杀生之神器,脣吻为兴亡之关键。”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张良三期》:“信者得失之关键也。 张良 三期,可谓篤道而明心矣。”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而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作品应该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5).比喻禁约。《魏书·萧宝夤传》:“如不限以关键,肆其傍通,则蔓草难除,涓流遂积。” 宋 徐铉 《寄江都路员外》诗:“已纵乖慵为傲吏,有何关键制豪胥。”
(6).比喻诗文的结构。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东坡寒碧轩诗》:“ 苏文忠公 诗,初若豪迈天成,其实关键甚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古今文章之关键,亦间有相通者。”
(7).比喻咽喉要地。《晋书·殷仲堪传》:“夫制险分国,各有攸宜, 剑阁 之隘,实 蜀 之关键。”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伊犁疆域》:“﹝ 塔尔巴哈臺 ﹞实为北门关键也。”《清史稿·兵志九》:“ 李宗羲 以 苏 松 之门户, 吴淞 为要, 长江 之关键, 江阴 为先。”
词语解释:关辅  拼音:guān fǔ
指 关中 及三辅地区。《文选·鲍照〈升天行〉》:“家世宅 关 辅,胜带宦 王城 。” 李善 注:“ 关 , 关中 也。《汉书》曰:‘ 右扶风 、 左冯翊 、 京兆尹 ,是为三辅。’” 宋 陆游 《雨闷示儿子》诗:“景运今方开, 关 辅一日平。”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米剌印 、 丁国栋 ﹞遂围 巩昌 ,号召土寇众十万,号百万, 关 辅大震。”
词语解释:关洛  拼音:guān luò
(1). 关中 和 洛阳 一带。泛指北方地区。《晋书·地理志上》:“ 魏武 定霸,三方鼎立,生灵版荡, 关 洛 荒芜。”《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所以 关 洛 动南望之怀,獯夷遽北归之念。” 吕延济 注:“ 关 , 秦 也。 洛 , 洛阳 。南望,谓乱已平, 齐 都 江 南。”《南史·谢晦传》:“帝深加爱赏,从征 关 洛 ,内外要任悉委之。”
(2).指 宋 代理学的两个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中 张载 和 洛阳 二 程 ( 程颢 、 程颐 )。 明 高启 《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 关 洛 遗风在, 河 汾 旧业传。”
词语解释:关内  拼音:guān nèi
(1).地域名。与“关外”相对。(1)古代在今 陕西 建都的王朝,通称 函谷关 或 潼关 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史记·高祖本纪》:“兴 关 内卒乘塞。” 唐 杜甫 《览镜呈柏中丞》诗:“ 渭水 流 关 内, 终南 在日边。” 茅盾 《雨天杂写之一》:“﹝ 秦 ﹞却采取了‘大秦主义’的民族政策,把六国的‘富豪’迁徙到 关 内,就为的要巩固‘中央’的经济基础,但是同时可就把各地的经济中心破坏了。”(2)今指 山海关 以西、 嘉峪关 以东一带地区。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十二:“ 黑龙江 的村是行政单位,等于 关 内各省的乡。”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 关 内的人并不吃高粱饭。这一定是 日本 人在 东北 给惯了囚犯这样的饭食,所以也用它来‘优待’关内的犯人。” 沙汀 《记贺龙》十六:“客人们的闲谈早已经开始了,话题是 东北 和流亡 关 内的 东北 同胞。”(3)旧称今 四川 康定 以东地区。
(2). 唐 行政区划名,为十道之一。 唐贞观 元年(公元627年)置。辖境相当今 陕西 秦岭 以北, 甘肃 祖厉河 流域、 宁夏 贺兰山 以东,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以西、 阴山 狼山 以南的 河套 等地。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一》
进言;使接受意见。《荀子·臣道》:“晓然以至道而无不调和也,而能化易,时关内之,是事曓君之义也。” 杨倞 注:“内与纳同。”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五》:“凡通言於上曰‘关’……《汉书》注曰:‘关説者,言由之而纳説。’是关与纳义相近。《书大传》:‘虽禽兽之声,犹悉关於律。’ 郑 注曰:‘关,犹入也。’入,亦纳也。”
词语解释:关右  拼音:guān yòu
指 潼关 以西。在地理上古人以西为右。 汉 王粲 《从军行》:“相公征 关 右,赫怒震天威。” 晋 潘岳 《马汧督诔》:“圣朝西顾, 关 右震惶。”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 元一 代居 关 右,世业三 秦 ,亲睹欃枪,媸妍必记。”
词语解释:关捩  拼音:guān liè
(1).能转动的机械装置。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酒器九品》:“无仙盏有关捩,酒满则仙人出舞,瑞香毬子落盏外。”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室之中设自鸣鐘,屋一折则鐘一鸣。关捩与折相应。” 萧军 《职业》二:“他说到这里时,我已经将电灯的关捩扭开。”
(2).比喻原理,道理。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僧病可瘦权诗太清》:“ 坡 尝语 陆 云:‘子神清而骨寒,其清足以仙,其寒亦足以死。’此语虽似相法,其实与文字同一关捩,盖文字固不可犯俗而亦不可太清。” 宋 陆游 《上执政书》:“夫文章小技耳,然与至道同一关捩。”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浄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3).比喻事物的紧要处。《朱子语类》卷八一:“ 程子 言:‘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得一二句喜者。’到这一二句喜处,便是入头处。如此读将去,将久自解踏著他关捩了。” 元 耶律楚材 《和贾抟霄韵二绝》之一:“祖师点破新关捩,直指人心教外传。”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七言古,大约以第五字为关捩;犹五言古,大约以第三字为关捩。”
词语解释:关梁  拼音:guān liáng
(1).关口和桥梁。泛指水陆交通必经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设防戍守或设卡征税。《墨子·贵义》:“商人之四方,市贾信徙,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 唐 卢照邻 《大剑送别刘右史》诗:“金碧 禺山 远,关梁 蜀 道难。” 清 顾炎武 《流转》诗:“往住歷关梁,又不避城府。”
(2).比喻关键。《鹖冠子·道端》:“此君臣之变、治乱之分、兴坏之关梁、国家之閲也。”
(3).《文选·宋玉〈九辩〉》:“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吕向 注:“闭关,喻塞贤路也。”后以“关梁”指对官吏的保举。《晋书·郤詵传》:“当今之世,宦者无关梁,邪门啟矣;朝廷不责贤,正路塞矣。得失之源,何以甚此!所谓责贤,使之相举也;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 唐 白居易 《请行赏罚以劝举贤策》:“谨关梁以相保,责辕轮以相求。”
词语解释:关南  拼音:guān nán
古地区名。 北宋 时指 瓦桥 、 益津 、 淤口 三关以南的地区。约当今 河北省 白洋淀 以东的 大清河 流域以南至 河间县 一带。《宋史·崔彦进传》:“领兵屯 关南 ,以功加检校太尉。是秋, 契丹 侵 遂城 , 彦进 与 刘廷翰 、 崔翰 等击破之,斩首万级。五年,车驾北巡,以 彦进 为 关南 都部署。”
词语解释:关张  拼音:guān zhāng
(1). 三国 蜀 名将 关羽 、 张飞 的并称。《魏书·长孙肥传论》:“ 长孙肥 结髮内侍,雄烈知名,军锋所指,罔不奔散, 关 张 万人之敌,未足多也。”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孰与 关 张 并,功临 耿 邓 亲。”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狄青为名将》:“ 狄青 字 汉臣 。 元昊 叛,屡将兵出战,四年间大小二十五阵,八中流矢,人呼为 狄天使 。上观其仪表,曰:‘朕之 关 张 也。’”
(2).指商店停止营业或歇业。《十月》1981年第5期:“后来 北平 解放,我参军南下,修笔店关张了。”《瞭望》1990年第46期:“六三年西单分号关张了,让给了原来在新侨饭店的鸿宾楼。”
词语解释:关上  拼音:guān shàng
中医指寸口脉的三个部分(寸口、关上、尺中)之一。也省称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词语解释:关钥  拼音:guān yuè
见“ 关籥 ”。
(1).锁匙。 2.比喻控制,约束。 3.犹关键。
词语解释:关籥  拼音:guān yuè
亦作“ 关钥 ”。
(1).锁匙。《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方,方尚必为关籥守之。”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关籥即管钥。”《西京杂记》卷六:“復入一户,石扉,有关钥。”《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城有巨窟,严以关钥。”
(2).比喻控制,约束。《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邓玄茂 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
(3).犹关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故下云‘诚中形外’,‘心广体胖’,皆以明夫意为心身之关钥。”参见“ 关键 ”。
词语解释:关键  拼音:guān jiàn
(1).门闩。《北齐书·窦泰传》:“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 明 宋濂 《〈王君子与文集〉序》:“ 子与 功深力久,必抽其关键而入乎閫奥矣。”
(2).指装在物体上作关闭用的器件。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 元丰 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但亟令易而大之。继有得元锁来归者,乃曰:‘初不失也。’使持往合关键,蹉跌不相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箱笼箧笥》:“制之之料,不出革、木、竹三种。为之关键者,又不出铜锡二项。”
(3).机关,机械装置。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杨务廉 ﹞常於 沁州 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椀,自能行乞。椀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 清 袁枚 《新齐谐·铜人演〈西厢〉》:“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
(4).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顾盼为杀生之神器,脣吻为兴亡之关键。”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张良三期》:“信者得失之关键也。 张良 三期,可谓篤道而明心矣。”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而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作品应该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5).比喻禁约。《魏书·萧宝夤传》:“如不限以关键,肆其傍通,则蔓草难除,涓流遂积。” 宋 徐铉 《寄江都路员外》诗:“已纵乖慵为傲吏,有何关键制豪胥。”
(6).比喻诗文的结构。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东坡寒碧轩诗》:“ 苏文忠公 诗,初若豪迈天成,其实关键甚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古今文章之关键,亦间有相通者。”
(7).比喻咽喉要地。《晋书·殷仲堪传》:“夫制险分国,各有攸宜, 剑阁 之隘,实 蜀 之关键。”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伊犁疆域》:“﹝ 塔尔巴哈臺 ﹞实为北门关键也。”《清史稿·兵志九》:“ 李宗羲 以 苏 松 之门户, 吴淞 为要, 长江 之关键, 江阴 为先。”
词语解释:关陇  拼音:guān lǒng
指 关中 和 甘肃 东部一带地区。《后汉书·公孙述传》:“令 汉 帝释 关 陇 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 汉 月明 关 陇 ,胡云聚塞垣。”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可怜 庾信 多才思, 关 陇 乡心已不堪。”
词语解释:关市  拼音:guān shì
(1).位于交通要道的市集。《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关市之赋。” 贾公彦 疏:“王畿四面皆有关门,及王之市廛二处。”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凡今百姓所为,一物以上,莫不有税。茶、盐、酒、铁、关市之征,古之所无者,莫不并行。”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然而涓涓之水,后来成了江河,和私田不能不取赋一样,关市也就不能不征税了。”
(2). 汉 代专指设在边境上的互市市场。《魏书·临淮王谭传》:“ 汉 与胡通,亦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昨夜 匈奴 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 汉 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
(3).指关市的征税。《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新唐书·崔融传》:“时有司议关市,行人尽征之。”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已云困关市,且復搔林藪。”
(4).指边境上的通商。《史记·匈奴列传》:“ 孝景帝 復与 匈奴 和亲,通关市,给遗 匈奴 ,遣公主,如故约。”《资治通鉴·汉高后四年》:“有司请禁关市铁器。” 胡三省 注:“ 汉 於边关与蛮夷通市,谓之关市。”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坚决主张与 汉 和亲,与 汉 朝通关市,研究 汉 朝的文治,归顺 汉 朝。”
(5).指掌管关市的官吏。《韩非子·内储说上》:“关市乃大恐,而以 嗣公 为明察。”《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二年》:“﹝ 衞嗣君 ﹞又使人过关市,赂之以金,既而召关市,问有客过与汝金,汝回遣之;关市大恐。” 胡三省 注:“此盖赂掌关市之官。《周礼》: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战国 之时,合为一官。”
词语解释:关津  拼音:guān jīn
(1).水陆要道的关卡。《汉书·王莽传中》:“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茶盐估价,有司并已增加;水陆关津,四方多请率税。” 赵朴初 《滴水集·〈读唐人送金城公主诗次韵〉之二》:“雪岭锁关津,冰川阻锦轮。”
(2).指据守关卡的官吏。《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军士或思乡里逃去,关津輒执之。” 胡三省 注:“关,往来必由之要处;津,济度必由之要处。”
(3).比喻学说的精髓。 宋 杨万里 《题临川李才经文稿》诗:“圣经贤传紧关津,骚客诗家妙斧斤。”
词语解释:关节  拼音:guān jié
(1).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关节不利屈伸。” 宋 叶适 《戴少望书》:“道引关节,屏闲思虑。” 韩北屏 《非洲夜会·不巧的巧遇》:“那个家伙得意了,把手指关节弄得咯咯作响。”
(2).关键;重要环节。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铣鋧》:“必多读史传,则此等事自能烛照源流,洞见真妄,迺学问中一大关节,不可不知。”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文引孙行者》:“一士子应乡试,主考係世交,往讨关节,虽不却,但云破题内须嵌‘孙行者’,方可中式。”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三章:“ 周仆 在几个关节问题上作了发挥。”
(3).指暗中行贿勾通官吏的事。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瑶英 善为巧媚, 载 惑之,怠於尘务,而 瑶英 之父曰 宗本 ,兄曰 从义 ,与 赵娟 递相出入,以构贿赂,号为关节。”《水浒传》第六二回:“ 蔡福 、 蔡庆 两箇商议定了,暗地里把金子买上告下,关节已定。”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 曹操 :哼,这岂不是暗通关节吗?”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
(4).暗号。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二折:“那妇人呵,他唱一句为关节,那乔才呵,他应一句到来也。”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四折:“我想 燕 人不晓 秦 声,不免即在琴声之内,暗送一个关节,我王可以脱身也!”
(5).嘱咐。
(6).机谋;计谋。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你为公事来到这些,不知你怎生做兀的关节?”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四折:“明明的这关节有何难见,险些把一家儿恩多成怨。”
(7).指谈话中故意停顿不说使人悬念的关子。 赵树理 《三里湾·有没有面》:“他卖了这么个关节,大家自然要追问。”川剧《谭记儿》第四场:“大人,你又何必卖关节。”
词语解释:关要  拼音:guān yào
(1).关塞要地。《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其兄弟携贰,舍近交远如此”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但当使兵往屯关要,皆自蹙死于西。”《宋书·索虏传》:“愚谓宜长驱 中山 ,据其关要。” 许杰 《邻居》一:“她神志清醒了许多,好像已经过了极危险的关要,重见到自己的亲人。”
(2).指关键和要点。《朱子语类》卷七一:“公説关要处未甚分明。”
词语解释:关羽  拼音:guān yǔ
(?-220)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随刘备起兵。曾被曹操俘获,甚受优待。后仍回到刘备军中。赤壁之战后,刘备派他镇守荆州,屡破曹军。但因后方空虚,孙权乘机袭取荆州,他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被擒杀。宋代以后,他的事迹渐被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词语解释:关机  拼音:guān jī
(1).捕鸟兽的机械装置。比喻圈套、阴谋。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先生洁身而忽大伦之乱,得意而忘安上之义,存有关机之累,没无金石之声,庸人且犹愤色,何有大雅而无心哉!”
(2).犹枢纽。 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闔开。”
词语解释:关决  拼音:guān jué
(1).报请决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金史·左企弓传》:“ 辽 故事,军政皆关决北枢密院,然后奏御。” 明 文徵明 《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君立朝未数年,凡閲三部,皆在本科。本科者,凡诸曹章奏,悉从关决。”
(2).指决断。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经术隐奥,茫乎其无所适从,泛然而无所关决。”
(3).参与决策。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时余为礼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关决。” 唐 柳宗元 《潞州兵曹柳君墓志》:“其勾稽摘发,毗赞关决,无不胜职。”
词语解释:关征  拼音:guān zhēng
(1).关口所收之税。 宋 曾巩 《任将策》:“ 汉超 ( 李汉超 )犹私贩榷场,规免商筭。有以事闻者,上即詔 汉超 私物所在,悉免关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 辽 以 东京 、 平州 旱蝗,旋以 南京 秋潦,暂停关征,以通 山西 糴易。” 清 郑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未论县紧赤,首欲繫粗税。其次问关征,再喜有邮递。”
(2).收税的关卡。 宋 陆游 《上殿札子》:“ 吴 蜀 万里,关征相望。”
词语解释:关系  拼音:guān xì
(1).关联;牵涉。《宣和遗事》前集:“这箇阴阳,都关係着皇帝一人心术之邪正是也。”《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哥教唱此词,关係心间之事,莫非想起过世的嫂子来。”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幕:“在这关系革命前途的紧要关头,我们要把红军战士的心里话告诉党中央、告诉 毛主席 !”
(2).对有关事物的作用或影响。常和“有”、“没有”连用。 宋 陈亮 《书职事题名后》:“题名小録,利害通涉始末,而司膳虽若碎烦,亦有关係。”《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此地 河 臺被御史参了一本……参得十分利害。这事关係甚大。” 鲁迅 《书信集·致徐懋庸》:“原稿也不及细看,但我看是没有关系的。” 柳青 《铜墙铁壁》第九章:“ 毛主席 这一走,关系就大了。”
(3).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状态。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 中国 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 朝建立后,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是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表现出不同于前代的一些新现象。”
(4).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 苏曼殊 《碎簪记》:“今兹据此情景,则 庄湜 定与淡装女郎,有莫大关係。” 巴金 《在尼斯》:“回国的日子越近,我越是想念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深深感觉到我和他们的血肉相连的关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六:“她要在社会上占一个地位,她要同其他的人,许许多多的人发生关系。”
(5).泛指原因条件等。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为用水的关系,在溪面上斜横地砌就了一道长堤,把溪水归引到一个水槽里去。”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们因为防空的关系,已从城里搬到城东十五里的一个大村去了。”
(6).指组织关系及其证明材料。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抗战以后咱的军队上来,这才又恢复起地方组织,我续上关系,工作到而今。”如:随身带上团的关系。
(7).指以钻营私利为目的所建立的个人之间或单位之间的某种联系。 茹志鹃 《着暖色的雪地》一:“这里除了成绩以外,还要有个政治条件,还要看有没有‘关系’。” 韩少功 《飞过蓝天》:“有‘关系’的,到邮电所挂长途电话去了。”
(8).指男女性爱方面的事情。 茅盾 《烟云》十四:“他想着:‘难道她那时真在被催眠状态么?不然,岂有发生了关系以后就把那人完全忘记了?’”
(1).关联;牵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某县有母诉其子者,此关繫风教,不可不施行。”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郎中书》之二:“文章之説,其明不明,无足关繫於世,向固不喜吾兄之多言也。” 清 冯桂芬 《潘母张太夫人墓志铭》:“刑官关繫人命,勿恃律例熟,疏忽致貽悔。”
(2).对有关事物的作用和影响。 宋 陈亮 《谢罗尚书启》:“軫一夫纳沟之念,操万事入律之权。小用经纶,大有关繫。敢以平生之雅故,用为缓急之据依。”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此事关繫非小,一或乖礼,何以示天下?” 胡适 《费经虞与费密》:“这一段自叙使我们看出时势与学说的关系。”
词语解释:关口  拼音:guān kǒu
(1).关的出入口或来往必经的处所。《史记·滑稽列传》:“ 洛阳 有武库、 敖仓 ,当关口,天下咽喉。”《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八·禁令一》:“关税照部颁条例刊榜,竖立关口,便商输纳。” 曹禺 《胆剑篇》第二幕:“不过,王妃, 吴国 关口重重,十分严紧。”
(2).指牙关。《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你看没分晓,一个人的形也脱了,关口都锁住,勺水也不进,还指望好?”
(3).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转折点。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那是紧张战斗的日夜呀!指挥员的电话铃不停的响,最紧急的关口上,人们饭也不吃,觉也不睡。” 柯灵 《香雪海·〈真实,想象和虚构〉》:“他总是使人物的命运转折的关口出岔子,揪得读者的心一阵紧似一阵。”
(4).指难关。 丁玲 《水》一:“我一辈子经了多少灾难,都逃过了。这关口晓得怎么样!”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第一节:“看来, 老阎 有个难过的关口。”
词语解释:关意  拼音:guān yì
放在心上;挂念。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鵠盖龙旂,初不关意。”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於是退处西堂,高拱渊默,不復以世务关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太医》:“﹝太医﹞嘱曰:‘切记勿食熊虎肉。’共誌之;然以此物不常有,颇不关意。”
词语解释:关弓  拼音:guān gōng
拉满弓。关,通“ 弯 ”。《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 越 人关弓而射之。”《宋书·王镇恶传》:“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清 黄景仁 《拟〈饮马长城窟〉》诗:“从此北庭常保塞,几曾南向敢关弓。”
词语解释:关风  拼音:guān fēng
(1).涉及风趣,有趣味。《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2).观看风景。《西游记》第七二回:“ 八戒 道:‘师兄好不通情!师父在马上坐得困了,也让他下来关关风是。’ 三藏 道:‘不是关风;我看那里是个人家,意欲自去化些斋吃。’”
(3).说话时,用唇齿阻控发音气流。《安徽文学》1980年第6期:“他的门牙跌掉了一个,掉了右边的那一个,说话不大关风。”
词语解释:关令  拼音:guān lìng
古代司关的官员。后人诗文中也专指关令 尹喜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至关,关令 尹喜 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裴駰 集解引《列仙传》:“关令 尹喜 者, 周 大夫也…… 老子 西游, 喜 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 老子 。 老子 亦知其奇,为著书。与 老子 俱之 流沙 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周书·王褒传》:“同夫关令,物色异人。” 唐 岑参 《题观楼》诗:“荒楼荒井闭空山,关令乘云去不还。” 陈铁民 侯忠义 校注:“关令,即 尹喜 , 周 人,为 函谷关 令。”
词语解释:关闭  拼音:guān bì
(1).指门闩。《管子·八观》:“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后泛指防御性的设施。《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宋四公 道:‘小娘子,我来这里做不是,我问你则个,他这里到上库有多少关闭?’”
(2).使开着的物体合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出入由门,关闭当审。”《水浒传》第五六回:“两个婭嬛,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 艾青 《大堰河--我的褓姆》诗:“ 大堰河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3).工厂或商店歇业。 周恩来 《恢复生产,建设中国》:“有些买卖是会关闭一些的。特别是那些人民不需要的消费品的制造厂和商店是要关闭的。”
词语解释:关隔  拼音:guān gé
阻隔。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絶险为之关隔也。” 明 鹿善继 《与范鉴田书》:“汤火之民,欢呼踊跃,忍死须臾,以见德化,而忽生关隔,停阁踰年,本县再三申催,竟不能径达於院。” 清 刘大櫆 《与某翰林书》:“独先生於 櫆 ,非有攀援之交、共事之情、久故之知,去其人三千餘里,河山关隔之外,一旦见其文,击节赏叹。”
词语解释:关怀  拼音:guān huái
(1).在意;操心。《宋书·孔觊传》:“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 唐 张鷟 《游仙窟》:“虽復赠兰解佩,未甚关怀;合卺横陈,何曾愜意!” 苏曼殊 《焚剑记》:“汝姨母为汝关怀久矣。” 周恩来 《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 中国 人民支持 阿尔及利亚 人民的正义斗争,同时,对于 阿尔及利亚 的紧张局势,也不能不深切关怀。”
(2).关心爱护。 冰心 《我的邻居》:“X先生,谢谢你的关怀,这些事我都早已想过了。” 魏巍 《壮行集·春天漫笔》:“只有能够体谅他们,也才会去关怀与照顾他们。” 袁鹰 《未来之歌·两代红领巾》:“党的关怀,人民的期望,时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词语解释:关国  拼音:guān guó
指乡关故国。 南朝 梁 江淹 《还故国》诗:“高歌傃关国,微叹依笙簧。” 唐 武元衡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诗:“关国通 秦 限,波涛隔 汉 川。”
词语解释:关捩子  拼音:guān liè zǐ
亦作“ 关棙子 ”。
(1).能转动的机械装置。《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一个纸人,手里托着个银毬,底下做个关棙子,踏着关棙子,银毬脱在地下。”《荡寇志》第七一回:“只见照墙边有一座鰲山,上面那些人物,都有关捩子曳动,如活的一般。”《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中间的关捩子,就同锁璜一样,所以叫做打璜金錶。”
(2).关键;紧要处。《朱子语类》卷六八:“‘《坤》利在永贞’,不知有何关捩子,这《坤》却不得见他元亨,只得他永贞。”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罗仙。” 清 冯班 《钝吟杂录·严氏纠缪》:“ 沧浪 只是兴趣言诗,便知此公未得向上关捩子。”
词语解释:关扃  拼音:guān jiōng
(1).封锁。《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宋书·张畅传》:“今城内乏食,人无固心,但以关扃严密,不获走耳。” 唐 李白 《天门山铭》:“ 梁山 、 博望 ,关扃 楚 滨,夹据洪流,实为 吴 津。”
(2).谓关隘山岭。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 唐 李涉 《题连云堡》诗:“由来天地有关扃,断壑连山接杳冥。”
词语解释:关书  拼音:guān shū
(1).犹聘书。 清 李渔 《蜃中楼·惑主》:“我如今要把关书定下来年约,恐怕有钻刺的蒙师来把馆图。”《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谁知那些有字号的大买卖行中苦苦的不放,都隔年下了关书聘金来请。”《老残游记》第三回:“宫保説:‘那们就下个关书去请。’兄弟説:‘若要请他看病,那是一请就到的;若要招致幕府,不知他愿意不愿意。’”
(2).旧时进商店当学徒或进戏班学艺时订立的一种契约。 徐迟 《牡丹》:“一纸关书,像卖身契一样,被关进科班学唱戏!科班中,她们受了何等样的苦啊!”《文民文学》1981年第8期:“舅舅带他到华春社科班报了名,立了‘关书’。”
(3).索查书籍。 清 吴伟业 《汲古阁歌》:“古人关书借三馆,羡君自致五千卷。”
词语解释:关窍  拼音:guān qiào
(1).人体的孔穴。 唐 罗隐 《谗书·二工人语》:“土人以为不可:‘神尚洁也,通七窍应胸藏,必有尘滓之物,点入其中,不若吾立块而瞪,不通关窍。’”《云笈七籤》卷五七:“荣气者,所以通津血,强筋骨,利关窍也。”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一为暑气所中不得泄,则关窍皆窒。”
(2).犹诀窍。 明 袁宗道 《答汪提学静峰书》:“此箇密密关窍,惟兄能知之,亦惟兄能行之。”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六折:“其中关窍,不必费丁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梦狼》:“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
词语解释:关思  拼音:guān sī
留心思考。 汉 王充 《论衡·实知》:“事有难知易晓,贤圣所共关思也。”
词语解释:关里  拼音:guān lǐ
指 山海关 以西、 嘉峪关 以东一带地区。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你瞧!这黑油沙土, 关 里的人来了,都说这不是土壤,这是肥料,这里头能出金子,你说重要不重要?”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到 满洲国 干什么?’一个 日本 人操着国语问他,态度当然很蛮横。‘看我父亲和母亲。’‘在 关 里做什么事?’‘ 天津 小饭馆里跑堂。’”
词语解释:关白  拼音:guān bái
(1).报告。《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 宋 陆游 《东篱》诗之三:“家事犹令罢关白,固应黜陟不曾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女﹞曰:‘幸是风雅士,不妨相留。然老奴竟不关白,此等草草,岂所以待君子!’”
(2).通知;通告。《新唐书·陆贽传》:“边书告急,方使关白用兵,是谓从容拯溺,揖让救焚矣。”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各州县地方寻常事件,固毋庸彼此关白。”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设无别故,无他人代决之絶不关白本人者也。”
(3). 日本 平安 时代官名。天皇年幼时太政大臣主持政事称“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改称“关白”。唯诸事先经关白过问,然后奏闻天皇;关白握有实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话中单表 万历 二十年间, 日本 国关白作乱,侵犯 朝鲜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斩蛟记》:“关白之犯 朝鲜 ,朝议倾国救之。”
词语解释:关子  拼音:guān zǐ
(1).旧指通关节、说人情的人。《新唐书·〈李逢吉传〉》:“有所求请,先赂关子,后达於 逢吉 ,无不得所欲。”
(2). 南宋 的一种纸币。,开始发行于 宋高宗 绍兴 元年(1131年)。 宋 李纲 《应诏条陈七事奏状》:“始时,民间唯患交子,恐难行用。今朝廷既改交子之法以为关子,即与见钱无异,自可通行。”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至元钞样》:“﹝ 叶公 ﹞上书詆 贾似道 :公田、关子不便,专权误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绍兴 元年,因 婺州 屯驻,舟楫不通,钱重难致,詔造见钱关子,赴榷货务请钱,愿得茶盐香货钞引者听。”参阅《文献通考·钱币二》“歷代钱币之制”、《续文献通考·钱币》“关子”。
(3).空白执照。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 宣和 间,亲王、公主及他近属戚里,入宫輒得金带关子。得者旋填姓名卖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金带关子》:“按 宋 时所谓关子,殆即今之空白执照也。”
(4).关文。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小可是 临江驛 的驛丞,昨日打将前路关子来,道廉访使大人在此经过,不免打扫馆驛乾浄。”《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前日 扬州府 江都县 没行关子到老爷县里查么?”
(5).小说、戏曲中的故事情节。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十三出:“[生説关子介][唱]。”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孤云了。][做説关子了。][孤云了。][做羞科。]”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二折:“[説关子了。][听住。]”
(6).指小说、戏曲情节中最紧要时、令人悬念的地方。 阿英 《潍亭听书记》:“书中有吃紧处,是日听者倍多,曰‘关子’。”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五级《中国小说史稿》第七编第十六章第四节:“这是在我国的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关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西方小说的某些方法的结果。”
(7).指谈话中故意停顿不说使人悬念的关节。 康濯 《东方红》第二章三:“‘眼看村里正闹得乱腾腾的,我告给你怕也有点好处。’但他又闭了闭嘴,好像在故意卖关子耍玄虚。” 陈残云 《沙田水秀》:“这灵醒鬼,记忆力很强,头脑很敏锐,给我卖了一回关子之后,又用着按捺不住的喜悦心情,牵起我的记忆。”
词语解释:关虑  拼音:guān lǜ
犹关心。 唐 于邵 《为柳州郑郎中谢上表》:“牙管一双,未尝关虑;竹书兼两,何敢经怀。”
词语解释:关陕  拼音:guān shǎn
指 陕西 地区。 陕西 古名 关中 ,故称。 陈毅 《送沉张诸君赴延安》诗:“八载睽离望 关陕 ,五年风雨仗 延安 。”
词语解释:关生  拼音:guān shēng
牵连生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旧云: 王丞相 过 江 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金针》评注:“字字关生,可与《粽子》作双美。”
词语解释:关戍  拼音:guān shù
边界上的关隘、城堡。《后汉书·刘焉传》:“ 松 ( 张松 )兄 广汉 太守 肃 惧祸及己,乃以 松 谋白 璋 ,收 松 斩之,勑诸关戍勿復通。” 唐 孟浩然 《长安早春》诗:“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五代 齐己 《送赵长史归闽川》诗:“ 荆门 与 闽 越 ,关戍隔三千。”
词语解释:关余  拼音:guān yú
旧 中国 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 中国 政府收用,称“关餘”。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这次我们争关馀,外国派了二十几只兵船,到 白鹅潭 来示威。”
词语解释:关柝  拼音:guān tuò
语本《孟子·万章下》:“抱关击柝。” 赵岐 注:“抱关击柝,监门之职也。柝,门关之木也;击,椎之也。或曰:柝,行夜所击木也。”后以“关柝”指守门打更。《隋书·炀帝纪下》:“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之废业。” 明 何景明 《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然师儒之义大矣,非关柝之司可同也。”
词语解释:关隘  拼音:guān ài
(1).险要的关口。《南齐书·萧景先传》:“ 惠朗 依山筑城,断塞关隘。”《水浒传》第十一回:“又过了两座关隘,方才到寨门口。” 沉从文 《过岭者》:“至于那个岭头的关隘,一礼拜前却已为白军部队占领去了。”
(2).比喻起决定作用的转折点。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嗟乎!刹那炎冷能转善为败,如此乃知炎冷二字是一进退关隘。” 克非 《春潮急》二二:“可是,而今在这社会主义革命的关隘面前,竟过不去,竟行不通。”
词语解释:关通  拼音:guān tōng
(1).贯通;连通。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夫 雍门子 能动 孟尝 之心,不能感 孟尝 衣者,衣不知惻怛,不以人心相关通也。”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踰庵以西,有大石当溪中,嵌空如室,激水横行,声若雷轰,而室下石窍关通,积水澄碧,题之曰 龙渊 。”
(2).禀报,传达。《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璋 ( 刘璋 )敕关戍诸将文书勿復关通 先主 。”
(3).勾结;串通。《梁书·谢览传》:“ 览 未到郡, 睦之 子弟来迎, 览 逐去其船,杖吏为通者。自是 睦之 家杜门不出,不敢与公私关通。”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德行》:“籍其家,得士大夫书,多干请关通者,悉焚之,不以闻。” 清 唐甄 《潜书·食难》:“昔之致客,犹盛事也。若其所好,则有之矣:善贾之徒,善优之徒,善使命之徒,善关通之徒。”
(4).指收受贿赂。《新唐书·元载传》:“外委主书 卓英倩 、 李待荣 ,内劫妇言,纵诸子关通货贿。”《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三年》:“ 守澄 ( 王守澄 )专制国事,势倾中外,注( 郑注 )日夜出入其家,与之谋议,语必通夕,关通赂遗,人莫能窥其迹。”
词语解释:关楗  拼音:guān jiàn
(1).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朱谦之 校释引 范应元 曰:“楗,拒门木也……横曰关,竖曰楗。”《淮南子·说山训》:“善闭者不用关楗。”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
(2).比喻事物的紧要处。《宋书·律历志下》:“寻 法兴 所议六条,并不造理难之关楗。”《南齐书·崔祖思传》:“是以有耻且格,敬让之枢纽;令行禁止,为国之关楗。”
词语解释:关尺  拼音:guān chǐ
旧时海关收税用的标准尺,1关尺合0.358米。
词语解释:关繻  拼音:guān xū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汉书·终军传》:“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 军 繻。”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唐 薛能 《长安道》诗:“关繻古若在,山岳累应成。”
词语解释:关膈  拼音:guān gé
胸腹之间的膈膜。 宋 李纲 《论治盗贼》:“支体之运动,关膈之升降,皆以津液为本。”
词语解释:关乎  拼音:guān hū
关系到;涉及。《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这项银子,可关乎着老爷的大事。” 萧红 《马伯乐》第二章:“若照着 马伯乐 的性格,凡事若一关乎了他,那就很严重的。” 克非 《春潮急》四四:“须知这个仗打得如何,是关乎到农业社能否巩固。”
词语解释:关圣  拼音:guān shèng
指 三国 蜀 关羽 。 明 万历 四十二年,追尊 关羽 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省称 关圣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素娥 偕女伴 翠云 来,垂泪言:‘娘子有大难。’詰其故,曰:‘今晨 关圣 命 周将军 下察吾家事,併拘往天庭受讯。’诸人莫不惶惧。”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关圣庙》:“ 关圣 庙徧天下,而京师尤胜。”亦称“ 关圣帝君 ”。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是不要农民会,只要 关圣帝君 、 观音大士 ,能够打倒土豪劣绅么?” 郭沫若 《北伐途次》十五:“我那时候很佩服他,觉得他很沉勇,就像是 关圣帝君 显了神的一样。”
词语解释:关照  拼音:guān zhào
(1).口头通知;嘱咐;招呼。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催科》:“民户之受害者,莫甚於已纳重追,皆由案吏不相关照,乡胥不与销豁。”《元典章·户部八·契本》:“本部主事 张承直 关照,得钦奉圣旨,节该商税三十分取一。”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四:“我来的时候,爷爷一再关照,要二爷固守老庄。” 张弦 《挣不断的红丝线》:“司机忙从外面把车门开了,‘注意碰头’,他微笑地关照这位显然对轿车很陌生的女客。”
(2).互相配合照应。《老残游记》第一回:“那八个管帆的却是认真的在那里管,只是各人管各人的帆,彷彿在八隻船上似的,彼此不相关照。”
(3).关心照顾。 巴金 《寒夜》十九:“这两年要不是靠 锺先生 关照,恐怕早就站不住了。” 浩然 《艳阳天》第五二章:“唉,当爸爸的心糙,顾不全;你要是有个妈,关照关照你,多好呀!”
(4).证明文书。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故事》:“俗谓经由閤门有司,出给关照之物,为明宣赐。”《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八·关税禁令一》:“出口时,守口员弁验明关照税单,加戳掛号放行。”
词语解释:关赋  拼音:guān fù
旧时水陆关卡对进出货物征收的税。《管子·幼官》:“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新唐书·顾彦暉传》:“ 建 ( 王建 )素有吞噬心,以 彦朗 与婚婭,久未忍。及 彦暉 ,则交好愈疏,而境上关赋相稽詬, 建 怒。 景福 元年,遂攻 彦暉 。”
词语解释:关楼  拼音:guān lóu
城上供瞭望用的小楼。 唐 岑参 《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诗:“ 仙掌 分明引马头,西看一点是关楼。”《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九年》:“横 江 水起浮桥、关楼,立欑柱以絶水道。” 胡三省 注:“‘关楼’ 范 《书》作‘鬭楼’,犹今城上敌楼也。” 阿英 《津平日记选》:“上至关楼,屋似系民 国所 建,已颓圮。”
词语解释:关启  拼音:guān qǐ
禀告,呈报。《宋书·徐湛之传》:“﹝ 义康 ﹞遗臣利刃,期以际会,臣苦相諫譬,深加距塞。以为怨愤所至,不足为虑,便以关启,惧成虚妄,思量反覆,实经愚心,非为纳受,曲相蔽匿。”
词语解释:关纽  拼音:guān niǔ
(1).弦乐器上的转轴。 唐 杜牧 《张好好》诗:“繁絃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
(2).关键;枢纽。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作文须题外立意》:“ 东坡 常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便是文字关纽也。” 元 王恽 《感皇恩》词序:“古人称文章与画同一关纽,所愧辞意恐不称於画也。”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文谱》:“集散者,或以振纲领,或以争关纽,或奇特形於比附,或指归示於牵连,或错出以表全神,或补述以完风裁。”
词语解释:关期  拼音:guān qī
僧侣坐关的期限。《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那禪师关期完满出来,修斋礼佛。”
共286,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