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兴亡 拼音:xīng wáng
(1).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书·太甲下》:“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故吾按《春秋》而观成败,乃切悁悁於前世之兴亡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英雄五霸闹 春秋 ,顷刻兴亡过手!”
(2).专指衰亡。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唐 罗邺 《登凌歊台》诗:“高臺今日竟长閒,因想兴亡自惨颜。” 清 秋瑾 《宝剑歌》:“世无平权祗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词语解释:兴废 拼音:xīng fèi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词语解释:兴长 拼音:xīng cháng
犹提倡,助长。《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词语解释:兴衰 拼音:xīng shuāi
兴盛和衰落。《史记·太史公自序》:“猎 儒 、 墨 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兴衰。”《北史·崔浩传》:“自古以来,载籍所记,兴衰存亡,尠不由此。”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养马》:“过去的雌雄休竞,未来的兴衰无定。”《红楼梦》第一回:“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词语解释:兴发 拼音:xīng fā
(1).指开仓出粟。《孟子·梁惠王下》:“於是始兴发,补不足。” 赵岐 注:“始兴惠政,发仓廪以賑贫困不足者也。”
(2).指征发调用物力人力。 三国 魏 曹操 《收田租令》:“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而已。不得擅兴发。”《宋书·竟陵王诞传》:“引石徵材,专擅兴发。”《新唐书·李德裕传》:“假令 安西 可得,即復置都护,以万人往戍。何所兴发?何道馈輓?”词语解释:兴怀 拼音:xīng huái
引起感触。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 刘师培 《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词语解释:兴阑 拼音:xīng lán
兴残,兴尽。 唐 王维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 杨子 谈经所, 淮王 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词语解释:兴王 拼音:xīng wáng
(1).励精图治,勤于王业的君主。《国语·晋语六》:“兴王赏諫臣,逸王罚之。”
(2).指开创基业的君主。《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心存亡国所以失之,览观兴王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隋书·李德林传》:“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韞大圣之能。”词语解释:兴言 拼音:xīng yán
(1).语助词。《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兴言出宿。” 马瑞辰 通释:“兴言犹云薄言,皆语词也。”《隋书·高祖纪下》:“但四海百姓,衣食不丰,教化政刑,犹未尽善,兴言念此,唯以留恨。”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引 唐睿宗 诏:“ 苏安恒 文学立身,鯁直成操……奄从非命,兴言軫悼,用惻于怀,可赠諫议大夫。”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之三:“且三千贯恩俸金,数百家之赋调,夺其膏血,奉此衰残。虽曰优臣以恩,乃是速臣之死,兴言及此,苟活何为。” 清 黄宗羲 《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督师不能用将,何名督师。兴言及此,督将之肉其足食乎!”
(2).指告谕。 晋 左思 《魏都赋》:“圣武兴言,将曜威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王于兴言,阐肄威稜。”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陛下所以负扆兴言,思清敝俗者也。”
(3).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晋 陆云 《答兄机》诗:“衔思恋行迈,兴言在临觴。” 明 杨慎 《圣泉篇赠韩石溪》诗:“荒涂欣良会,兴言遂成篇。”词语解释:兴叹 拼音:xīng tàn
发生感叹。《晋书·袁乔传》:“岐路之感, 杨朱 兴叹。” 唐 韩愈 《驽骥》诗:“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每於夜间散步过之,輙为之慨焉兴嘆。”词语解释:兴嗟 拼音:xīng jiē
引起感叹。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书》:“临岐有嘆,望水兴嗟。” 宋 梅尧臣 《九月十八日山中见杜鹃花复开》诗:“云谁未及还,对此重兴嗟。”词语解释:兴化 拼音:xīng huà
振兴教化。《孔丛子·执节》:“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后汉书·桓谭传》:“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旧唐书·儒学传序》:“朕君临区宇,兴化崇儒。”词语解释:兴起 拼音:xīng qǐ
(1).因感动而奋起。《孟子·尽心下》:“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 蒋光慈 《乡情》诗:“我乡的农民也有点兴起,他们不如从前那般的昏愚。”
(2).犹兴建。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俗不欲无故缮修丘墓。有所兴起,考之古法,则乖礼典;稽之时宜,则违民欲;求之吉凶,未见其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今兴起宫室,而鹊来巢,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
(3).起来。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夫公族不正则法令不行,股肱不正则奸邪兴起。”
(4).起立。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玄宗 初即位,礼貌大臣,宾礼故老,注意於 姚崇 、 宋璟 ,引见便殿,皆为之兴起,去輒临轩以送。”词语解释:兴时 拼音:xīng shí
(1).指一个人走红,有名气。《红楼梦》第一○二回:“前儿这个大夫是最兴时的了,只怕我母亲的病不是药治得好的。”《红楼梦》第一○九回:“医道却是极难的,越是不兴时的大夫倒有本领。”
(2).指合于时俗的风尚。如:这种式样很兴时。词语解释:兴运 拼音:xīng yùn
时运昌隆。《北史·杨愔传》:“既潜窜累载,属 齐神武 至 信都 ,遂投刺辕门,便蒙引见,赞扬兴运,陈诉家祸。言辞哀壮,涕泗横集。”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遇继承于兴运,未进望于清光。”词语解释:兴寄 拼音:xīng jì
指寄托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唐 陈子昂 《修竹篇》序:“僕尝暇时观 齐 梁 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絶,每以永叹。” 明 李东阳 《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平生所著意见及典籍格言,歷代奏议,日取而閲之,虽兴寄冲漠,而爱君体国之念,犹耿耿不能忘也。”词语解释:兴主 拼音:xīng zhǔ
犹兴王。《吕氏春秋·禁塞》:“世有兴主仁士,深意念此,亦可以痛心矣!”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词语解释:兴业 拼音:xīng yè
(1).发扬学术。《史记·太史公自序》:“ 孔氏 述文,弟子兴业。” 南朝 陈 徐陵 《皇太子临辟雍颂》:“ 洙 泗 兴业, 闕里 增荣。”
(2).复兴旧业。《后汉书·黄琼传》:“ 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词语解释:兴庆 拼音:xīng qìng
呈现吉庆之兆。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七:“月灵兴庆,沙祥发源。” 隋 牛弘 《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缔基发祥,肇源兴庆。”词语解释:兴替 拼音:xīng tì
盛衰,成败。《晋书·陆玩传》:“徒以端右要重,兴替所存,久以无任,妨贤旷职。”《旧唐书·魏徵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明 张居正 《葬地论》:“今日家之兴替,皆係於葬之吉凶,则人欲避殃而趋祥者,惟取必於地而已,又恶用作善为哉。”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专讲算、化、格致诸学与夫各国政事兴替之由。”词语解释:兴贤 拼音:xīng xián
(1).推举有贤德的人。参见“ 兴能 ”。
(2).发扬贤德。《晋书·戴逵传》:“且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
词语解释:兴能 拼音:xīng néng
推举有才能的人。《周礼·地官·乡大夫》:“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词语解释:兴事 拼音:xīng shì
(1).兴建政事。《书·益稷》:“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 孔颖达 疏:“率领臣下为起政治之事。”
(2).指兴建土木之事。《礼记·王制》:“司空执度度地……量地远近,兴事任力。” 郑玄 注:“事谓筑邑庐宿市也。”《史记·河渠书》:“而 韩 闻 秦 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
(3).引起事端。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变故百出,皆由用兵。至於兴事首议之人,冥謫尤重。”词语解释:兴邦 拼音:xīng bāng
使国家兴盛起来。《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词语解释:兴师 拼音:xīng shī
举兵,起兵。《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兴师十万,日费千金。”《水浒传》第九七回:“主上勿忧!臣受国恩,愿部领军马,克日兴师,前往 昭德 ,务要擒获 宋江 等众,恢復原夺城池。” 邹鲁 《洪宪之役》:“拥护共和,我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词语解释:兴生 拼音:xīng shēng
经商求利。《南史·柳世隆传》:“在州立邸兴生,为御史中丞 庾杲之 所奏。”《北史·隋纪上》:“詔省、府、州、县皆给廨田,不得兴生,与人争利。”词语解释:兴行 拼音:xīng xíng
(1).因受感发起而实行。《孝经·三才》:“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於德义,而民兴行。”《汉书·元帝纪》:“五年春三月,詔曰:‘盖闻明王之治国也,明好恶而定去就,崇敬让而民兴行,故法设而民不犯,令施而民从。’”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
(2).盛行;使之盛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元年》:“上好俭则国有餘财,下不僭则家有餘资,自然廉让兴行,盗贼鲜少。” 鲁迅 《花边文学·法令和歌剧》:“既积无量之福,又极视听之娱,现在未来,都有好处,这是向来兴行佛事的号召的力量。”词语解释:兴国 拼音:xīng guó
(1).振兴国家。《穀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兴盛的国家。《左传·昭公四年》:“ 冀 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恃险与马之不可以为固也,从古以然。”《商君书·去强》:“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
(3).剑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刀剑录》:“ 成帝 衍 ( 晋成帝 司马衍 )以 咸和 元年造十三口剑,铭曰‘兴国’。”词语解释:兴复 拼音:xīng fù
犹恢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德横天地,兴復宗统,褒德赏勋,亲睦九族。”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兴復 汉 室,还于旧都。”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惟彼陶唐有此冀方》:“后之人主,不幸失其都邑,而为兴復之计者,其念之哉!” 鲁迅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可惜前有 慈禧太后 ,后有 袁世凯 -- 清 末的兴复海军捐建设了 颐和园 。”词语解释:兴咏 拼音:xīng yǒng
歌咏。 晋 陆机 《怀土赋》:“曲街委巷,罔不兴咏。”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日月光华,南风所以兴咏。”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咏寄张敏之》:“大定民兴咏,明昌物适宜。”词语解释:兴思 拼音:xīng sī
犹言构思。 唐 孟棨 《本事诗·征异》:“﹝老僧﹞问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讽甚苦,何邪?’ 之问 答曰:‘弟子业诗,适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词语解释:兴戎 拼音:xīng róng
发动战争;引起争端。《书·大禹谟》:“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 孔颖达 疏:“兴戎,谓疾人而动甲兵。”《左传·僖公十五年》:“﹝ 穆姬 ﹞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 宋 程颐 《四箴·言箴》:“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词语解释:兴居 拼音:xīng jū
指日常生活。犹言起居。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食饮有度,兴居有节。” 宋 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去冬伏奉所赐教,旋又 李献甫 过此,甚得兴居之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 封 亦惻惻,讯 十一娘 兴居。”词语解释:兴隆 拼音:xīng lóng
兴旺隆盛。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 先汉 所以兴隆也。” 唐 胡曾 《咏史诗·沛宫》:“ 汉高 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此人外亲内疎,挟诈而取 益州 ,遂併 汉中 ,有霸业兴隆之志。”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七章:“这个茶馆虽不起眼儿,买卖倒挺兴隆。”词语解释:兴学 拼音:xīng xué
兴办学校。《礼记·王制》:“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鲁迅 《彷徨·孤独者》:“这也不足为奇, 中国 的兴学虽说已经二十年了, 寒石山 却连小学也没有。”词语解释:兴心 拼音:xīng xīn
(1).打定主意,存心。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兴心闹,惹起那五处兵刀。”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独自兴心独自立,却不道半由天子半由臣。”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四折:“只待要兴心啜赚俺泼家私,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
(2).犹言想到。《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人家的孩儿在你家,每日起早睡晚,辛辛苦苦,替你家打勤劳儿,那个兴心了,知慰他一知慰儿也怎的。”词语解释:兴文 拼音:xīng wén
(1).提倡文治,致力教化。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今 南郡 获白虎,亦偃武兴文之应也。”《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吏不催租,夜不闭门。百姓乐业,立学兴文。”
(2).有感而发之文。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南朝 齐 谢朓 《和萧中庶直石头》诗:“讌嘉多暇日,兴文起渊调。”词语解释:兴易 拼音:xīng yì
经营求利。 句道兴 本《搜神记》:“昔有 侯光 、 侯周 兄弟二人,亲是同堂,相随多将财物远方兴易。” 句道兴 本《搜神记》:“昔有 王景伯 者, 会稽 人也。乘船向 辽水 兴易。”《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昔佛在世时,弟子厥号 目连 ……於一时间,欲往他国兴易。” 蒋礼鸿 通释:“《目连缘起》称 目连 ‘偶自一日,欲往经营,先至堂前,白於慈母:儿拟外州经营求财,侍奉尊亲。’据此,‘兴易’就是经营求利。”词语解释:兴雨 拼音:xīng yǔ
降雨。《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 郑玄 笺:“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祈祈然而不暴疾。” 晋 左思 《蜀都赋》:“潜龙蟠於沮泽,应鸣鼓而兴雨。”词语解释:兴兵 拼音:xīng bīng
起兵。《战国策·东周策》:“ 颜率 至 齐 ,谓 齐王 曰:‘夫 秦 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 周 而求九鼎。’”《后汉书·伏隆传》:“宗室兴兵,除乱诛 莽 。”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文王 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 文王 若在,或者不致兴兵。”词语解释:兴平 拼音:xīng píng
昌盛太平。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王主能致兴平,治主能行其政,存主能保其国。”《后汉书·郎顗传》:“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发愤忘食,恳恳不已者,诚念朝廷欲致兴平,非不能面誉也。”词语解释:兴安 拼音:xīng ān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县。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灵渠”就在该县,人口31万词语解释:兴功 拼音:xīng gōng
(1).谓加工制作。《周礼·天官·典丝》:“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
(2).建立功业。《周礼·地官·大司徒》:“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贾公彦 疏:“庸,功也。人有功则制禄与之,民皆兴其功业,故云则民兴功也。”
(3).兴建工程。《史记·蒙恬列传论》:“夫 秦 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 恬 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諫,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4).举用有功者。《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 贾公彦 疏:“兴,举也,臣有功者,举之亦使任用。”词语解释:兴绪 拼音:xīng xù
犹兴致。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诗:“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清 张鹏翀 《嘲春风》诗:“扫尽乱红无兴绪,强将餘力管杨花。”词语解释:兴作 拼音:xīng zuò
(1).兴造制作;兴建。《礼记·礼运》:“是故夫政必本於天,殽以降命……降于山川之谓兴作。” 郑玄 注:“谓教令由山川下者也。山川有草木禽兽,可作器物共国事。” 陈澔 集说:“有事於山川而出命,是兴作之政。” 汉 刘向 《说苑·至公》:“兴作 驪山 宫室,至 雍 相继不絶。”《旧唐书·敬宗纪》:“帝性好土木,自春至冬兴作相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 陶 由此日富: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兴作从心,更不谋於主人。”
(2).兴起。 汉 徐干 《中论·历数》:“帝王兴作,未有不奉赞天时以经人事者也。” 宋 苏轼 《均户口策》:“昔者圣人之兴作也,必因人之情,故易为功;必因时之势,故易为力。”
(3).着手进行。 唐 张仲甫 《雷赋》:“五星不逆,六气合度。发阳和,启蛰户。农事兴作,秋成斯覩。”词语解释:兴寝 拼音:xīng qǐn
犹起卧。《隋书·高祖纪下》:“朕君临区宇,於兹九载。开直言之路,披不讳之心,形於颜色,劳於兴寝。”《隋书·炀帝纪上》:“恇然夕惕,用忘兴寝。”词语解释:兴坏 拼音:xīng huài
(1).盛衰,成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於是推 儒 墨 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所以存世次,观兴坏。” 明 高启 《送瀚公住灵岩》诗:“兴坏俱空幻,登临不用哀。”
(2).使衰败者得以复兴。《汉书·路温舒传》:“故 桓 文 扶微兴坏,尊 文 武 之业。” 宋 曾巩 《左右司郎中制》:“创制之初,举坠兴坏。”词语解释:兴盛 拼音:xīng shèng
兴旺发达。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两岸平地,有国名 毗荼 ,佛法兴盛。”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对于这种人,我们用不着和他们辩论,他们是永远也看不到我们‘塌台’的日子的,我们只会兴盛起来。”词语解释:兴福 拼音:xīng fú
造福;致福。《汉书·孔光传》:“应天塞异,销祸兴福。” 汉 焦赣 《易林·需之萃》:“兴福上天,天下安昌。”词语解释:兴门 拼音:xīng mén
兴旺之家。《隋书·列女传·刘昶女》:“上闻而叹曰:‘吾闻衰门之女,兴门之男,固不虚也!’” 唐 刘禹锡 《唐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崔公神道碑》:“昔为甲族,今为兴门。天爵人爵,蔚然两尊。”词语解释:兴仆 拼音:xīng pú
(1).将已倒的扶植起来。《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大乱之餘,纪纲彫弛,而能兴仆植僵,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
(2).盛衰,兴亡。《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六国纵横易冰炭,孤 秦 兴仆等云轮。” 明 李东阳 《急就》诗:“今宵且作风月谈,莫更尘途论兴仆。”词语解释:兴修 拼音:xīng xiū
动工修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今年以来,役作甚苦,又闻来春欲令兴修 永洛 结公 二城。”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清史稿·高宗纪一》:“丙午, 鄂尔泰 议覆 刘於义 奏勘 直隶 水利,命拨银五十万两兴修。”词语解释:兴情 拼音:xīng qíng
兴致,情趣。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汀洲寒事早,鱼鸟兴情新。”词语解释:兴贩 拼音:xīng fàn
经商;贩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吒釐国》:“居人殷盛,珍宝盈积。稼穡虽备,兴贩为业。”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二子三监簿四太祝书》:“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儒林外史》第四七回:“ 虞华轩 每年苦积下几两银子,便叫兴贩田地的人家来,説要买田买房子。”词语解释:兴托 拼音:xīng tuō
寄兴寓意。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司空张华》:“其体华艳,兴託不奇。巧用文字,务为妍冶。”词语解释:兴况 拼音:xīng kuàng
情趣,情怀。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其间流峙之殊形,飞跃开落之异情,耳目所接,兴况所寄,左触右激,发乎言而成声,虽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词语解释:兴工 拼音:xīng gōng
动工,开工。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不时兴工。”《西游记》第十一回:“﹝ 胡敬德 ﹞遂将金银买到城里军民无碍的地基一段,周围有五十亩宽阔,在上兴工,起盖寺院,名‘敕建相国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此时那外国人已经兴工造房子了。”词语解释:兴波 拼音:xīng bō
激起波澜。比喻制造事端,引起纷争。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闺诚》:“万一兴波,公公自能箝制。”词语解释:兴朝 拼音:xīng cháo
新兴的朝代。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凡兴朝,於胜国诸忠义,多讎视之。”词语解释:兴能 拼音:xīng néng
推举有才能的人。《周礼·地官·乡大夫》:“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词语解释:兴氓 拼音:xīng méng
举荐民间的贤者和能者。《周礼·地官·遂大夫》:“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甿。” 郑玄 注:“兴甿,举民贤者能者。”词语解释:兴义 拼音:xīng yì
(1).崇尚道义。《管子·问》:“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
(2).犹起义。《新唐书·杜伏威传》:“天下共苦 隋 ,豪杰相与兴义。”词语解释:兴德 拼音:xīng dé
(1).振兴道德。《礼记·王制》:“明七教,以兴民德。”《汉书·宣帝纪》:“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
(2).发扬圣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 、 禕 、 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词语解释:兴象 拼音:xīng xiàng
指诗词中的意境。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孟浩然》:“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復故实。”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陶翰》:“为诗词笔双美,既多兴象,復备风骨。”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杜注》:“‘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盖言峡流倾注,上撼星河,语有兴象。”词语解释:兴赏 拼音:xīng shǎng
犹欣赏。《北齐书·段孝言传》:“草莱之士,粗闲文艺,多引入宾馆,与同兴赏。”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杨待制咏雪》:“兴赏曾何浅,覊栖亦以深。”词语解释:兴谕 拼音:xīng yù
指诗歌创作手法的兴与比。 唐 白居易 《读谢灵运诗》诗:“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諭。” 章炳麟 《辨诗》:“故温雅以广文,兴諭以尽意。”词语解释:兴奋 拼音:xīng fèn
(1).奋起。 明 刘基 《祀方丘颂》:“提三尺剑,由一旅兴奋于长 淮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曷勿及时兴奋,共襄大业?”
(2).激动。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兴奋’我很赞成,但不要‘太’,‘太’即容易疲劳。” 巴金 《灭亡》第十四章:“他异常兴奋,浑身发烧,头脑也有点昏迷。”
(3).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之下产生。词语解释:兴葺 拼音:xīng qì
兴建修理。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今则山观之中,已加兴葺。”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凡谋兴葺,则罪其引惹。”词语解释:兴廉 拼音:xīng lián
(1).推举廉士。《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
(2).倡导廉洁。 唐 柳宗元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量入所以备凶,兴廉期於变俗。”
(3).奉行廉洁。《宋史·欧阳守道传》:“化之以廉,而彼不兴廉,吾惟有不贵难得之货、不厚无益之藏。”词语解释:兴喻 拼音:xīng yù
打比方。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兴喻,人皆引人事,人事有体,不可断絶。”
指诗歌创作手法的兴与比。兴为托物言志,喻为取他物作比况。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诗赋者,所以颂善丑之德,洩哀乐之情也,故温雅以广文,兴喻以尽意。”词语解释:兴许 拼音:xīng xǔ
也许,或许。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兴许她会再来,把被子拿走。”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兴许他认识提高了,懂得办社的方法步骤了,皆因组织决定他暂时不入社,他就想自己建社。” 杜鹏程 《延安人》:“ 老黑 !我兴许夜半三更回来,兴许鸡叫三遍才回来。”词语解释:兴造 拼音:xīng zào
(1).创建;建立。《汉书·儿宽传赞》:“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 粲 恒典之。”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今 大宋 祖宗,兴造功业,犹 太王 、 王季 、 文王 。”
(2).施工建造。《北史·周纪下》:“顷兴造无度,徵发不已。”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俭约》:“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人兴造之际,竹头木屑,何地无之。”词语解释:兴道 拼音:xīng dào
振兴道德。《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斯之时,天下大説,向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 吕向 注:“皆勃然兴道义也。”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諍》:“夫四弼兴道,率主行仁。”
比喻、启发。《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郑玄 注:“兴者以善物喻善事。道读曰导,导者言古以剴今也。”词语解释:兴词 拼音:xīng cí
荐举之言。 唐 柳宗元 《唐故特进南府君睢阳庙碑》:“不遇兴词,鬱尨眉之都尉;数奇见惜,挫猨臂之将军。”词语解释:兴辞 拼音:xīng cí
(1).起立辞谢。《礼记·曲礼上》:“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孔颖达 疏:“兴,起也。客既卑,故未食,必先捉饭而起,以辞谢主人之临己也。”
(2).犹告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酒数行,叟兴辞,曳杖而去。”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幕:“ 陈定生 、 吴次尾 二人兴辞。”词语解释:兴怨 拼音:xīng yuàn
激起怨恨。《逸周书·大明武》:“十艺:一大援;二明从……九用少;十兴怨。” 孔晁 注:“兴怨,离构也。” 朱右曾 校释:“兴怨,如 晋侯 退舍,致曲于 楚 ,使众怨之。”词语解释:兴筑 拼音:xīng zhù
犹兴建。 宋 苏辙 《民政》:“而天下之役,凡其所以转输漕运、营建兴筑之事,又皆出於民。”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词语解释:兴毁 拼音:xīng huǐ
犹兴亡,兴废。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论十代兮兴毁,访五都兮异同。”词语解释:兴舞 拼音:xīng wǔ
起舞。《周礼·地官·乡大夫》:“五曰兴舞。”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兴者,作也,起也。《舞师》:‘凡小祭祀则不兴舞’, 郑 彼注曰:‘兴犹作也。’ 皇侃 《论语》疏,谓兴舞为射容与乐舞趣兴相会,非是。”《诗·小雅·伐木》“蹲蹲舞我” 汉 郑玄 笺:“为我兴舞蹲蹲然。”词语解释:兴家 拼音:xīng jiā
振兴门庭。《南史·后妃传上·高昭刘皇后》:“后母 桓氏 ,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以告 寿之 。 寿之 曰:‘恨非是男。’ 桓 笑曰:‘虽女亦足兴家矣。’”词语解释:兴旺 拼音:xīng wàng
兴盛,旺盛。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四折:“今日箇宴享,众将受赏,万万载皇图兴旺。”《水浒传》第五八回:“ 孔亮 看见三关雄壮,枪刀剑戟如林,心下想道:‘听得説 梁山泊 兴旺,不想做下这等大事业!’”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