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末字词组
希冀幸冀供冀觖冀非冀晞冀徼冀 
无冀侥冀赤冀谬冀企冀河冀规冀 
中冀荣冀豫冀邀冀伊尼冀期冀  

词语解释:希冀  拼音:xī jì
希图;希望得到。《三国志·魏志·臧洪传》:“诸 袁 事 汉 ,四世五公,可谓受恩。今王室衰弱,无扶翼之意,欲因际会,希冀非望,多杀忠良以立姦威。” 宋 李纲 《论和战札子》:“中国为和所误者多矣,十餘年来持和议之説,一切苟且,希冀万一者,何其纷纷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瑞虹 已被哄过一次,虽然不信,也还希冀出外行走,或者有个真心觅盗,只得应允。” 靳以 《泥路》:“骤雨后的爽晴是不可希冀了,说不定要有上三天五天的连雨天呢。”
词语解释:无冀  拼音:wú jì
没有希望。《楚辞·九辩》:“心摇悦而日幸兮,然怊悵而无冀。” 朱熹 集注:“冀,望也。心谓既老将有所遇,故摇悦而日幸,然卒自知其无所望也。”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寃兮,蹇超摇而无冀。”《后汉书·窦融传》:“弃已成之基,求无冀之利。”
词语解释:中冀  拼音:zhōng jì
古指 冀州 涿鹿 地区。相传 黄帝 杀 蚩尤 于此。《逸周书·尝麦》:“ 赤帝 大慑,乃説于 黄帝 ,执 蚩尤 ,杀之于 中冀 。”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黄帝 杀 蚩尤 於 中冀 ,名其地曰絶轡之野。”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埋 长狄 於 驹门 ,斩 蚩尤 於 中冀 。”后以“中冀之诛”指平定叛乱。《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犯露蒙霜,度 雁门 之险;驰风击电,行 中冀 之诛。”
词语解释:幸冀  拼音:xìng jì
希望;希求。 汉 王充 《论衡·死伪》:“ 文王 见棺和露,惻然悲恨,当先君欲復出乎,慈孝者之心,幸冀之意,贤圣惻怛,不暇思论,推生况死,故復改葬。”《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
词语解释:侥冀  拼音:yáo jì
侥望。《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诚且愿保目前,不敢復有侥冀。”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成都镊工》:“吾虽至愚,然闻得道者,非积阴功至行,不可侥冀。”
词语解释:荣冀  拼音:róng jì
谓对荣华富贵的欲望。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繁巧以兴事,未若除贪欲而息竞;遵戒以洗悔,未若剪荣冀以全朴。”
词语解释:供冀  拼音:gòng jì
恭敬谨慎。供,通“ 恭 ”。《荀子·脩身》:“行而恭冀,非渍淖也。” 杨倞 注:“供,恭也;冀当为翼。凡行自当恭敬,非谓渍於泥淖也。人在泥淖中,则兢兢然。或曰: 李巡 注《尔雅》‘冀州’曰:‘冀,近也。’恭近,谓不敢放诞也。”
词语解释:赤冀  拼音:chì jì
古代传说中臼的发明者。《吕氏春秋·勿躬》:“ 赤冀 作臼。”
词语解释:豫冀  拼音:yù jì
预先希望,期待。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刘武忠书简帖》:“令弟同来否?家人辈拜问,有委豫冀示諭,上问。”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在公门尽桃李,窃豫冀于栽培。”
词语解释:觖冀  拼音:jué jì
犹希冀。《新唐书·豆卢钦望传》:“ 钦望 居宰相积十餘年,方 易之 、 三思 等怙势宣烝,窥间王室,戮忠戚,觖冀非常,不能有所裁抑,独谨身谆谆自全。”
词语解释:谬冀  拼音:miù jì
妄想。 高旭 《甘肃大旱感赋》:“歌舞太平年,粉饰相沿久。匿灾梗不报,谬冀巧不朽。”
词语解释:邀冀  拼音:yāo jì
希求。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弃别中国爱,邀冀胡马功。”
词语解释:非冀  拼音:fēi jì
非分的希望。《后汉书·苏竟传》:“或谓天下迭兴,未知谁是,称兵据土,可图非冀。”《后汉书·陈敬王羡传》:“ 魏愔 与 宠 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
词语解释:企冀  拼音:qǐ jì
企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一章三:“且他( 陶渊明 )的风格,也半由于他的田园生活所造成。当然象 六朝 文士们那样的镇日扰扰于侍宴游乐之间者是决不会企冀得到的。”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看他这些事业,非是有绝伦的精力,审美的情操,艺术批评的妙腕,是不能企冀得到的。”
词语解释:伊尼冀  拼音:yī ní jì
犹里长。《北史·倭国传》:“八十户置一伊尼冀,如今里长也。”
词语解释:晞冀  拼音:xī jì
希冀;希望。晞,通“ 希 ”。 唐 元稹 《祭亡友文》:“天不降年,志亦没地。我辈犹在,尚可晞冀。”
词语解释:河冀  拼音:hé jì
古指 黄河 流域 冀州 一带。 晋 左思 《魏都赋》:“况 河 冀 之爽塏,与 江介 之湫湄。”《魏书·卢昶传》:“ 汝 潁 之地,率户从戎; 河 冀 之境,连丁转运。”
词语解释:期冀  拼音:qī jì
希望;期望。 李瑛 《听一位黑人朋友朗诵诗》诗:“谁知他胸中,冲撞着多少仇恨和期冀!” 李瑛 《花》诗:“说不尽的理想,讲不完的期冀。”
词语解释:徼冀  拼音:jiǎo jì
希求。徼,通“ 侥 ”。《宋史·刘安世传》:“辨士好为可喜之説,武夫徼冀不貲之宠,或为所误,不可不戒。”
词语解释:规冀  拼音:guī jì
犹言图谋。《陈书·周迪传》:“外诱逋亡,招集不逞;中调京輦,规冀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