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一马上声 [xià,上下,名词][jiǎ,真假][qiě][详注1][xià,华夏][rě][爹上声。鱼口张貌,唇下垂貌。][chà][jiǎ][rě][yǎ]粿


注1:苴 【集韻】側下切,音鮓。【莊子·讓王篇】其土苴以治天下。【註】土苴,和糞草。又【正韻】才野切,音灺。幔也。又伺也。
共9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陶写漫写舒写虚写敷写陈写隶写宪写
摹写描写抄写申写编写镕写采写溢写
模写临写绘写草写帖写口写钞写宣写
传写披写大写默写小写轻描淡写庼写攒写
图写缮写复写连写抒写课写抬写开写
倾写书写状写誊写摅写谱写抽写濡写
手写独写特写环写译写速写淘写极写
暗写密写铺写听写佣写条写撰写施写
闲写吟写无写影写转写标写泄写拓写
输写题写摸写改写贴写仿写失写拚写

词语解释:陶写  拼音:táo xiě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或者做个词章,也可以陶写自己的性情。”
词语解释:摹写  拼音:mó xiě
(1).依样描画。《后汉书·蔡邕传》:“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餘两,填塞街陌。” 宋 赵德麟 《商调蝶恋花》词:“虽丹青摹写其形状,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 周立波 《扫盲志异》:“ 何 家二媳妇一面照着念,一面用铅笔在小簿子上作古正经地摹写。”
(2).描写;描绘。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别后新诗巧摹写,袖中知有 钱塘 湖。”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摹写景物,脱口浑成,犹其餘技也。”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而于摹写今日家庭之状态,社会之现象,以为此固吾人耳熟能详者,奚事赘陈耶?”
(3).依样规画。 晋 潘岳 《西征赋》:“于斯时也,乃摹写旧 丰 ,制造新邑。故社易置, 枌榆 迁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
(4).拓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绎山》:“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残缺,不堪摹写。”
词语解释:模写  拼音:mó xiě
(1).模搨。
(2).照原样描绘。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四:“ 黄筌 黄居寀 蜀 之名画手也,尤善为翎毛。其家多养鹰鶻,观其神俊以模写之,故得其妙。”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鬼董》:“模写 释 氏而不克肖。”亦谓仿照。《梁书·萧恭传》:“广营第宅,重斋步櫩,模写宫殿。”
词语解释:传写  拼音:chuán xiě
(1).传抄,转抄。《汉书·师丹传》:“大臣奏事,不宜漏泄,令吏民传写,流闻四方。”《文选·左思〈三都赋序〉》 李善 注引 南朝 齐 臧荣绪 《晋书》:“赋成, 张华 见而咨嗟,都邑豪贵,竞相传写。”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一:“八年, 荣王宫 火,延燔三馆,焚爇殆遍。於是出禁中本,就馆阁传写,且命儒臣编类校讎。” 清 李发先 《〈游宦纪闻〉跋》:“每见其搜访遗书,如获至寳,极力传写。”
(2).临摹。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名品录·刘绍祖》:“善於传写,不闲其思。”
词语解释:图写  拼音:tú xiě
图物写貌,绘画。《后汉书·李恂传》:“﹝ 李恂 ﹞慰抚 北狄 ,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餘卷,悉封奏上。”《陈书·顾野王传》:“ 野王 又好丹青,善图写。” 宋 苏辙 《题王詵都尉画山水横卷》诗:“江山平日偶有得,不自图写浑忘之。”
词语解释:倾写  拼音:qīng xiě
见“ 倾泻 ”。
词语解释:倾泻  拼音:qīng xiè
亦作“ 倾写 ”。
(1).指液体从高处倾倒或流泻下来。 宋 苏辙 《寒食》诗之一:“寒食今年客 汝南 ,餘樽倾泻亦醺酣。”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仰望瀑布作三级,倾泻於两山之閒。”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张文潜 论文诗曰:……气如决江河,势顺乃倾写。” 徐迟 《长江桥头》:“狂风大作,一瞬间,暴雨已经倾泻下来。”
(2).指把东西完全倒出。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昔 四明 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于稠人中时倾写於地。” 许地山 《海角底孤星》:“他乐意把平生的蓄积尽量地倾泻出来,为他妻子定了一间头等舱。”
(3).倾吐;倾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司州 与 殷中军 语,嘆云:‘己之府奥,蚤已倾写而见; 殷 陈势浩汗,众源未可得测。’”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西向引领,思一侍几闥,倾写寃愤。” 明 常伦 《望山有怀故人》诗:“高高见西山,乡愁冀倾写。”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不图足下一旦倾泻肝肺,相爱之甚,至於斯极也。”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为是倾写肝鬲,以貽吾党。”
(4).犹坍塌流失。 清 袁枚 《新齐谐·周将军墓二事》:“ 山西 寧武 有 周将军 遇吉 之墓,百餘年来河水啮其旁,坟渐倾泻。”
词语解释:手写  拼音:shǒu xiě
亲手书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臧逢世 ﹞欲读 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 刘缓 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老残游记》第三回:“﹝ 高绍殷 ﹞再望下翻,是一本 苏东坡 手写的 陶 诗,就是 毛子晋 所仿刻的祖本。”
词语解释:暗写  拼音:àn xiě
犹默写。《梁书·陆倕传》:“尝借人《汉书》,失《五行志》四卷,乃暗写还之,略无遗脱。”
词语解释:闲写  拼音:xián xiě
亦作“闲写”。 悠闲舒适。《宋书·蔡兴宗传》:“ 兴宗 马车从 道隆 从车后过, 兴宗 谓曰:‘ 刘公 !比日思一闲写。’” 明 文徵明 《除夕》诗:“一杯分岁入瞢腾,閒写桃符砚欲冰。”
词语解释:输写  拼音:shū xiě
(1).倾吐。《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毛 传:“输写其心也。”《汉书·赵广汉传》:“吏见者皆输写心腹,无所隐匿。” 宋 苏轼 《密州通判厅题名记》:“余性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疏,輒输写腑臟。” 明 李东阳 《答愧斋先生书》:“平生知旧,十年离阔,所以薰陶德性,输写情抱者,盖天下之乐,无以易此也。”
(2).排除;脱卸。 汉 枚乘 《七发》:“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然其精圆之妙,发之於手。”
词语解释:漫写  拼音:màn xiě
随意写作。 宋 梅尧臣 《漫书》诗:“蒲葵两钱扇,漫写未嫌轻。”
词语解释:描写  拼音:miáo xiě
用语言文字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警俗。”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四折:“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説不尽星斗文章,都裁做风流话儿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赵伯起 孝廉长 王百穀 八岁,亦痛恶 王 为人,因作《山人歌》駡之,其描写丑态,可谓曲尽。”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焦振茂 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
词语解释:临写  拼音:lín xiě
摹写。《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 吴 中 陆大夫 常以余比 虞君 ,以不临写故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米元章 有嗜古书画之癖,每见他人所藏,临写逼真。”《镜花缘》第八回:“姪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葫芦,细细临写。”
词语解释:披写  拼音:pī xiě
倾吐,抒发。 晋 桓玄 《致会稽王道子笺》:“忝任在远,是以披写事实。”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心事披写间,气酣达所为。”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因留佳客坐披写,醽醁笑语倾如簁。”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郎中书》:“江湖衷曲亦无可披写处,又恨不得对兄一披写也。”
词语解释:缮写  拼音:shàn xiě
誊写;编录。 汉 刘向 《〈战国策〉序》:“其事继 春秋 以后,讫 楚 汉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王琦 注引《韵会》:“编録文字谓之缮写。” 宋 苏轼 《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於是裂纸数千,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所过之处輒榜之宫观、街市间。”
词语解释:书写  拼音:shū xiě
(1).写;抄写。《后汉书·樊宏传》:“ 宏 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輒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或文字稍多,其家无力缮写,即官为委官,以官用佣写字人书写校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跳出》:“故遇我国家我皇上,皆以国字皇上跳行,出格敬谨书写。”《花城》1981年第5期:“任何送往打字间的文稿,书写必须规范。”
(2).称抄书小吏。《金史·文艺传下·李汾》:“用荐为史馆书写。书写,特抄书小吏耳。”
犹抒泻,倾吐。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尚书 何敞 上封事曰:﹞诚不忍目见祸至,故敢书写肝胆,舒度愚情。”
词语解释:独写  拼音:dú xiě
谓独自抒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 命 袁彦伯 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时 王珣 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 袁 即於坐揽笔益云:‘感不絶於余心,泝流风而独写。’” 隋 江总 《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德履中和,道周文雅,不朽之迹,非谓泉下亹亹清名,泠泠独写,呜呼哀哉!”
词语解释:密写  拼音:mì xiě
一种保密的书写方法。用特制的不显象的药水写在纸或其它材料上,约定对方用特殊方法处理,使字形显现。《新华月报》l955年第10期:“当确凿的罪证:两部电台、十几本电码、密写药物、密写纸、大量间谍活动经费等被提出来的时候,这几个间谍不得不低头认罪了。”
词语解释:吟写  拼音:yín xiě
吟咏抒写。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词虽近古而止於吟写性情者为古体。” 清 陈维崧 《绛都春·乙巳之夜》词:“无灯无火,有花有月,偶然吟写。”
词语解释:题写  拼音:tí xiě
书写。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坡 ( 苏軾 )归,至 常州 报恩寺 ,僧堂新成,以板为壁。 坡 暇日题写几遍。后党祸作,凡 坡 之遗墨,所在搜毁。”《诗刊》1977年第1期:“仿佛您正在题写挽词,沉痛交织着极度的愤怒;‘为 江 南死国难者志哀’,把千古奇冤彻底揭露。”
词语解释:舒写  拼音:shū xiě
见“ 舒泻 ”。
词语解释:舒泻  拼音:shū xiè
亦作“ 舒写 ”。 抒发,发泄。 汉 王逸 《楚辞·天问章句序》:“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懣,舒泻愁思。” 汉 蔡邕 《青衣赋》:“虽得嬿婉,舒写情怀。”
词语解释:抄写  拼音:chāo xiě
按照原文写下来。《晋书·纪瞻传》:“﹝ 瞻 ﹞好读书,或手自抄写。” 唐 张鷟 《游仙窟》:“请索笔砚,抄写置於袖怀。”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姬终日佐余稽查抄写,细心商订。” 赵树理 《三里湾·国庆前夕》:“这时候, 有翼 正在抄写没有抄写完的算工办法。”
词语解释:绘写  拼音:huì xiě
画图。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词语解释:大写  拼音:dà xiě
跟“小写”相对。(1)汉字数目字的一种笔画较繁的写法,如“壹、贰、叁、肆、拾、佰、仟”等,多用于帐目和文件中。(2)拼音文字字母的一种写法,如拉丁字母的A、B、C,多用于句首或专名的第一个字母。
词语解释:复写  拼音:fù xiě
(1).重复抄录。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家训》:“跋语论士大夫作小説云云,与《避暑録话》中一条全文无异……是《録话》复写此书跋语,非此书跋语勦取《録话》之文也。”
(2).把复写纸夹在两张或几张纸之间书写,一次可以写出若干份。因用以比喻事物的重现或重演。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我认为它是 沪 、 杭 、 甬 争路事件的复写和扩大。”
词语解释:状写  拼音:zhuàng xiě
描绘。 高爕 《题姚石子所得傅青主画山水尺页》诗:“若非富邱壑,状写安能真?”
词语解释:特写  拼音:tè xiě
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以文艺手法写所报道的人物,再现场景和气氛,使之有强烈的感染力。但要求完全符合事实,不容许虚构。亦为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形式之一,写真人真事,可以在细节上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必须有高度的真实性。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不久在报上看到一篇特写,详述 阜东 筑堤经过。” 杨朔 《〈海市〉小序》:“这本集子所收起来的主要是我近年来写的一些散文特写,有游记,有人物特写。”
词语解释:铺写  拼音:pù xiě
铺陈摹写。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更有餘力铺写景物,片语隻字,妙絶古今。”
词语解释:无写  拼音:wú xiě
方言。问候语。犹无恙,无他。《方言》第十:“ 沅澧 之原,凡言相怜哀,谓之嘳,或谓之无写, 江 滨谓之思,皆相见驩喜,有得亡之意也。”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言》:“无写,犹言无甚也。‘写’字为音犹些也。得亡,犹言无他否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苏州 相见存问则曰无写。与古言无恙、无它同意。”
词语解释:摸写  拼音:mō xiě
(1).描写,描绘。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时 山东 人 李白 ,亦以奇文取称……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摸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於 子美 矣。” 明 唐顺之 《蒋云壑像赞》:“而丹青词藻摸写之工,则又与墨客而争雄。”
(2).仿效。 唐 李德裕 《文章论》:“世有非文章者曰:辞不出于《风》《雅》,思不越于《离骚》,摸写古人,何足贵也。”
词语解释:虚写  拼音:xū xiě
指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与正面实写相对。作者虽渲染了某些人物,却不使其出场,只让读者觉得它的存在,借以影响着在场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例如 曹禺 话剧《日出》中的 金八 , 鲁迅 小说《药》里的 夏瑜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这稗官野史,虽説是个玩意儿,其为法,则本一如文章家也;必先分出个正传附传,主位宾位,伏笔应笔,虚写实写,然后才得有个间架结构。”
词语解释:申写  拼音:shēn xiě
倾泄;抒发。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志於文也,则有申写鬱滞,故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
词语解释:草写  拼音:cǎo xiě
用草体所写的文字。参见“ 草体 ”。
词语解释:草体  拼音:cǎo tǐ
(1).草书。《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河东 卫覬 ,字 伯儒 , 魏 尚书僕射,善草及古文,略尽其玅,草体微瘦而笔跡精熟。”
(2).指拼音文字的手写体。
词语解释:默写  拼音:mò xiě
凭记忆把读过的文字写出来或把观摹过的图画绘出来。《新唐书·蒋乂传》:“﹝ 蒋乂 ﹞口以诵补( 圣历 中侍臣图赞),不失一字。帝叹曰:‘虽 虞世南 默写《列女传》,不是过!’” 元 戴表元 《江行杂书》诗:“平生见画无此本,便欲默写悬高堂。”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期终考试,他总是叫我们默写,这一点非常令人厌恶。”
词语解释:连写  拼音:lián xiě
(1).书写时笔画之间连续不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 回纥 文字的字母无定数,大致为十七个至二十个,每个字母连写。”
(2).指汉字用拼音字母注音时把每一个复音词的几个音节都连起来写。
词语解释:誊写  拼音:téng xiě
照底稿抄写。《宋史·选举志一》:“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復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说文·言部》“誊” 清 段玉裁 注:“今人犹谓誊写。”《红楼梦》第三七回:“ 寳玉 又见 寳釵 已誊写出来,因説道:‘了不得!香只剩下一寸了!我纔有了四句。’” 蒋元卿 《校雠学史》第五章九:“ 宋 刻本,率由善书之士,誊写上板。”
词语解释:环写  拼音:huán xiě
连笔书写。《新唐书·文艺传中·吕向》:“﹝ 吕向 ﹞工草隶,能一笔环写百字,若縈髮然,世号‘连锦书’。”
词语解释:听写  拼音:tīng xiě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词语解释:影写  拼音:yǐng xiě
(1).描绘,描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纤综比义,以敷其华,惊听回视,资此效绩。”
(2).摹写;描摹。 宋 朱弁 《续骫骳说》:“宗妇 曹夫人 善用丹青,作《临平藕花图》,人争影写。”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一种叫‘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词语解释:改写  拼音:gǎi xiě
(1).变换另一种写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琬玉苕琬》:“诗文遇庙讳,宜敬避。每用他字恭代,无可代者则缺笔,改写甚不可也。” 孙犁 《秀露集·烈士陵园》:“激动了的情感忍受不了韵脚的限制和束缚,还是改写散文吧。”
(2).根据原著修改重写。 巴金 《关于〈长生塔〉》:“第三篇童话《隐身珠》是根据古老的 四川 民间故事改写的。”
词语解释:敷写  拼音:fū xiě
铺叙描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鑠,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词语解释:编写  拼音:biān xiě
(1).就现成的材料整理成书。如:编写教科书。
(2).创作。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四章七:“剧作者编写故事的时候,对于里面的人物,应当怎样去认识呢?”
词语解释:帖写  拼音:tiě xiě
清 时衙门中抄写小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部胥》:“今六部书吏, 汉 之都令史也……书令史者,即今之帖写矣。”
词语解释:小写  拼音:xiǎo xiě
(1).稍加描绘。 明 徐渭 《遮叶牡丹》诗:“为君小写 洛阳 春,叶叶遮眉巧弄顰。”
(2).旧指汉字的通常简化写法。 缪荃孙 《〈京本通俗小说〉跋》:“首行《京本通俗小説》第几卷,通体皆减笔小写,閲之令人失笑。”如:“壹、贰、叁、肆”通常作“一、二、三、四”,谓之小写。
(3).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的一种写法。如拉丁字母A、B、C,小写作a、b、c。
词语解释:抒写  拼音:shū xiě
抒发描写。《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容春堂前集续集别集》:“其诗清和澹泊,尤能抒写性灵。”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彼所谓文,充其记忆之力,尽其抒写之能而已矣。”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这悠扬的乐曲抒写着祖国山川的明丽,抒写着小伙子和年轻姑娘的恋情,抒写着火热的青春和豪迈的事业心。”
词语解释:摅写  拼音:shū xiě
抒写。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其后府吏与母永诀,回身入房,此时不知几为徘徊,几为惋愤,而诗之情色,甚是草草。此其不能从容攄写又甚矣。” 清 圣祖 《〈全唐诗〉序》:“虽穷达殊途,悲愉异境,而以言乎攄写性情,则其致一也。”
词语解释:译写  拼音:yì xiě
翻译写作。《光明日报》1986.3.10:“由于他酷爱 中国 历史以及古典与现代文艺作品,曾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和译写文艺作品。”
词语解释:佣写  拼音:yōng xiě
受雇为人书写。《魏书·刘芳传》:“ 芳 至京师,昼则佣写,以自资给,夜则读诵,终夕不寝。”
词语解释:转写  拼音:zhuǎn xiě
常用于发表或传送更为无形的新闻条目的机构。例如:打字机甚至已经成为把诗歌写在纸上的直接手段。
词语解释:贴写  拼音:tiē xiě
抄录文书的人员。《清会典事例·吏部九·验封清吏司》:“凡京吏之别三,一曰供事,二曰儒士,三曰经承;外吏之别四,一曰书吏,二曰承差,三曰典吏,四曰攒典;皆选於民而充之,役五年而更焉。非经制者曰贴写,曰帮差,其滥者禁之。”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五:“ 邢双林 生活没着落,又怕挑壮丁,便主动混到伪治安军里,当了一名贴写。”
词语解释:陈写  拼音:chén xiě
陈述倾吐。《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得制其轻重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今臣虚闇,位冠朝音,顾惟越次,中心愧惕,敢竭愚情,陈写至实。”
词语解释:镕写  拼音:róng xiě
熔化浇铸。 唐 康骈 《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遂於列肆索金鎔写,与块形相等。”
词语解释:口写  拼音:kǒu xiě
口头描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媪﹞遂以 五可 之容颜髮肤,神情态度,口写而手状之。”
词语解释:轻描淡写  拼音:qīng miáo dàn xiě
(1).着力不多地描绘和叙写。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五:“而对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十分轻描淡写的叙述,岂不同样的是‘注视一木而忘却全林’么!”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叙事也许不真不详,望你们体谅我是初愈时的心思和精神,没有轻描淡写的力量。”
(2).不加重视,没当回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安公子 説道:‘方纔那些和尚,都来得不弱,那个头陀,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老舍 《骆驼祥子》五:“ 祥子 自己可并没有轻描淡写的随便忘了这件事。” 茅盾 《脱险杂记》二十:“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
词语解释:课写  拼音:kè xiě
抄写。 唐 元稹 《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日一粥而课写千言,三岁乃卒业。”《新唐书·百官志二》:“祕书郎三人……凡课写功程,皆分判。”
词语解释:谱写  拼音:pǔ xiě
写作(乐曲等)。 艾青 《东山魁夷》诗:“真实与想象的结合,东西方绘画的融会贯通, 中 日 两大民族的联结,色彩谱写最美的歌声。” 袁鹰 《悲欢·用生命和血写成的诗》:“这不是一首普通的短诗,它是 叶挺 同志用自己整个生命谱写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词语解释:速写  拼音:sù xiě
(1).素描的一种。指用简单线条迅速地画出观察对象主要特点的简笔画。 秦牧 《艺海拾贝·〈画蛋·练功〉》:“ 齐白石 、 徐悲鸿 都留下了许多类似速写素描的小画,数量之多颇为惊人。”《〈艾青诗选〉自序二》:“我就在一家工艺美术的小厂工作,一边进行自学,到 蒙巴那斯 一个‘自由画室’去画人体速写。”《新华文摘》1981年第5期:“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三个多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画了不少速写。”
(2).一种文体,扼要描写事物的情况,及时地向读者报道。 鲁迅 《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Sketeh(速写),决不将Sketeh(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巴金 《〈雪〉日译本序》:“《雪》只是一篇速写:三分之二的写实,加上三分之一的想象。”
词语解释:条写  拼音:tiáo xiě
分条书写。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计足下久不得僕书,必加忧望。今故録三泰,以先奉报,其餘事况,条写如后。”
词语解释:标写  拼音:biāo xiě
题写。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这一箇掌姻缘簿的标写着无缘有缘。”《水浒传》第一○五回:“ 宋江 各各赏劳,标写 乔道清 头功,及 张清 、 琼英 、 孙安 、 卞祥 功次。”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两方尺大的金黄色的标语和‘五一号’的名称,工整地美丽地标写在军壁上。”
词语解释:仿写  拼音:fǎng xiě
谓模仿书写。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立义学》:“仿写毕,必为之定妍媸,妍者圈之,媸者抹之,使知所改。”
词语解释:隶写  拼音:lì xiě
谓用隶书写定古文字。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尚书》之字,本为隶古,既是隶写古文,则不全为古文。” 宋 郭忠恕 《佩觿》卷上:“造字之旨,始於象形,中则止戈反正,而省声生焉。至若《春秋》姓字地名,更见《尚书》, 宋 齐 旧本,隶写古文,学者知之,不可具举。” 清 顾蔼吉 《〈隶辨〉序》:“ 汉 人传经,多用隶写,变隶为楷,益失本真。”
词语解释:采写  拼音:cǎi xiě
采访写作。例如:新华社记者采写时,他仔细研究过这篇报道,可此刻,他还是一字不漏地听完这篇广播。
词语解释:钞写  拼音:chāo xiě
抄写。照录原文。《渌水亭杂识》卷一引 元 张仲举 诗:“朱黄堆案墨满砚,钞写况有能书孙。” 陈垣 《史讳举例·避讳所用的方法三》:“比见钞写古典……或缺其点画,或随便改换。” 王西彦 《鱼鬼》二:“我还要向你述说第二个故事,钞写第二次童年的记忆。”
词语解释:庼写
倾泻。写,通“ 泻 ”。《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上则县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廎写输渊。” 清 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鼎部》:“廎,假借为倾。”
词语解释:抬写  拼音:tái xiě
同“擡写”。旧时一种行文书写格式。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书中,遇及皇室、陵寝及天地等字样,必于次行抬头一格或二三格书写,以示尊敬。《清会典事例·内阁·职掌》:“近来各省陈奏事件,凡本章摺奏内,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与 嘉庆 年间所降諭旨一律抬写,殊非敬谨之道。嗣后在京各衙门,各直省文武大臣,遇有陈奏事件,恭载 乾隆 年间皇考諭旨,首行俱用三抬。 嘉庆 年间,朕节次所降諭旨,首行俱用双抬。”
词语解释:抽写  拼音:chōu xiě
抒写。 鲁迅 《古小说钩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宋 大明 年中,有寺统法师名 道温 ……乃创思熔斲,抽写神华,模造 普贤 彩仪盛像,宝倾宙珍,妙尽天饰。”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惟 灵均 将逝,脑海波起,通于 汨罗 ,返顾高丘,哀其无女,则抽写哀怨,鬱为奇文。”
词语解释:淘写  拼音:táo xiě
亦作“ 淘泻 ”。 倾吐;发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对景伤怀,微吟步月,淘写深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俺淘写相思,叙问寒温,诉説真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别恨离愁,满肺腑,难淘泻。”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一肚皮的不高兴,一肚皮的不满足,想借酒来淘泻。”
词语解释:撰写  拼音:zhuàn xiě
写作。 鲁迅 《书信集·致山上正义》:“关于序文,恕不能如命,请你自行撰写吧。” 袁鹰 《不灭的诗魂》:“不屑于撰写这类诗文。”
词语解释:泄写  拼音:xiè xiě
宣泄,倾吐。写,同“ 泻 ”。《后汉书·刘瑜传》:“幸得引録,备答圣问,泄写至情,不敢庸回。”
词语解释:失写  拼音:shī xiě
不能书写,丧失用书写来表达思想的能力
词语解释:宪写  拼音:xiàn xiě
仿效;模仿。《新唐书·中宗八女传》:“﹝ 安乐公主 ﹞营第及 安乐 佛庐,皆宪写宫省,而工緻过之。”
词语解释:溢写  拼音:yì xiě
见“ 溢泻 ”。
词语解释:溢泻  拼音:yì xiè
满而外泄。《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高士宗 直解:“天癸至,则精气满溢而外泻。”泻,一本作“ 写 ”。
词语解释:宣写  拼音:xuān xiě
抒写。 宋 苏轼 《回列郡守倅启》:“祗奉詔恩,出临边寄,愧非才之难强,託餘庇以少安。岂谓仁私,遇行存问,感佩之至,宣写莫周。”
词语解释:攒写  拼音:zǎn xiě
归总誊录。《明律·吏律·滥设官吏》:“若官府税粮田帖、户口籍册,雇募攒写者勿论。”
词语解释:开写  拼音:kāi xiě
逐项写出。《元典章·户部五·官田》:“赴本处官司陈告,勘当别无违碍,开写是何名色官田,顷亩合,纳官租,明白附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支解者手臂腿脚,各量相离远近,开写讫,俱凑成尸收殮。”《清史稿·食货志一》:“令八旗编审各佐领下已成丁及未成丁已食餉之人,皆造入丁册,分别正身开户,户下於各名下开写三代履歷。”
词语解释:濡写  拼音:rú xiě
因水湿阻于肠胃,脾虚不能制水导致的腹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浮,溼胜则濡写。” 王冰 注:“以湿内盛而写,故谓之濡写。”
词语解释:极写  拼音:jí xiě
尽力描写。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四:“ 研南 《八声甘州·久客扬州追思湖上清游之乐悽然有作》……极写清游之乐,便觉 扬州 俗尘可厌。”
词语解释:施写  拼音:shī xiě
宣泄。《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魏武帝 问 封君达 养生之术。 君达 曰:‘体欲常劳……慎房室,春夏施写,秋冬闲藏。’”
词语解释:拓写  拼音:tà xiě
用墨汁等摹写。例如:拓写古铜器的图案。
词语解释:拚写  拼音:pīn xiě
用拼音字母按照拼音规则书写成文字。
共9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