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共8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冯夷冯冯冯郎冯附冯唐头白冯岑冯欢弹铗冯媛当熊
冯翊冯媛冯欢铗冯生弹铗冯唐已老冯循冯歌冯修
冯公冯子冯珧冯玉祥冯唐易老冯恃冯梦龙冯垣
冯唐老冯异冯玉冯襄冯几冯气冯戎冯长乐
冯陵冯怒冯谖剑冯瀛王冯唐白首冯资冯文炳冯欢券
冯夷宫冯阑冯公老冯耳冯国璋冯谖三窟冯子无鱼冯雪峰
冯生冯翼冯傅冯相氏冯德英冯骥才冯冯翼翼冯邓
冯妇冯铗冯宫冯藉冯豕冯欢折券冯六郎冯凌
冯轼冯应冯相冯至冯谖市义冯欢券冯昵当熊冯冯翊翊
冯虚冯招冯依冯子材冯欢弹铗冯欢折券冯云山冯心

词语解释:冯夷  拼音:féng yí
(1).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即 河伯 。泛指水神。《庄子·大宗师》:“ 冯夷 得之,以游大川。” 成玄英 疏:“姓 冯 名 夷 , 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 黄河 也。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 ,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坎德昔滂沱, 冯夷 胡不仁,激潏陵隄防,东郡多悲辛。” 清 黄遵宪 《由上海至长崎》诗:“ 冯夷 歌舞山灵喜,一路传呼万岁声。”一说,为 河伯 之妻。见《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张守节 正义引《龙鱼河图》
(2).上古诸侯名。《竹书纪年·帝芬十六年》:“ 洛伯 用与 、 河伯 冯夷 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上》:“ 洛伯 、 河伯 ,皆国名也; 用与 、 冯夷 ,诸侯名也。”
词语解释:冯翊  拼音:féng yì
(1).浑沌。 元 王冕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诗:“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参见“ 冯冯翼翼 ”。
(2).郡名。 唐 贾岛 《送殷侍御起同州》诗:“ 冯翊 蒲西 郡,沙冈拥地形。”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二:“ 吐蕃 回紇 使何如? 冯翊 扶风 守太疏。”
词语解释:冯冯翼翼  拼音:féng féng yì yì
(1).众盛貌。《汉书·礼乐志》:“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颜师古 注:“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亦作“ 冯冯翊翊 ”。《韩诗外传》卷五:“《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
(2).浑沌貌;空蒙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 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唐 卢照邻 《益州玉真观主黎君碑》:“其冯冯翼翼,百姓存焉而不知;杳杳冥冥,万族死之而无愠。” 清 朱彝尊 《太极图赋》:“原夫黄牙欲发,苍精未垠,一气融结,万象胚浑,冯冯翼翼,烟烟煴煴。”
词语解释:冯公  拼音:féng gōng
汉 冯唐 的尊称。《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论》:“ 冯公 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 晋 左思 《咏史》之二:“ 冯公 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词语解释:冯唐老  拼音:féng táng lǎo
见“ 冯唐易老 ”。
词语解释:冯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 冯唐 身历三朝,至 武帝 时,举为贤良,但 唐 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 元 吴景奎 《寄苏伯夔诗》:“ 冯唐 易老双蓬鬢, 殷浩 难投一纸书。” 唐 吴融 《寄贯休》诗:“已似 冯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陆游 《悲秋》诗:“已惊白髮 冯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刘致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 冯唐 老。”
词语解释:冯陵  拼音:féng líng
亦作“ 冯凌 ”。
(1).进迫;侵陵。《左传·襄公八年》:“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於时 宋 兵冯陵,旗鼓侵逼。”《新唐书·郭子仪传》:“比 吐蕃 冯陵而不能抗者,臣能言其略。”《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楚 自 若敖 蚡冒 以来,世修其政,冯陵 江 汉 ,积岁年。” 清 李渔 《奈何天·攒羊》:“敌势冯凌,那杀气漫天説也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今以数万里外不宾之荒服,一旦冯陵中夏,竟使爝火争明,十日并生。”
(2).凌驾,超越。 宋 沉遘 《代人奏请更定科场约束状》:“剽薄后进,则冯凌於上。”
(3).意气发扬貌。 唐 杜甫 《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卢。” 明 文徵明 《除夜》诗:“少日冯陵都遣却,只将双髩待明朝。”
(4).犹凭持。《宋书·谢晦传》:“又以陛下富於春秋,始览政事,欲冯陵恩幸,闚望国权。”
词语解释:冯夷宫  拼音:féng yí gōng
传说中的水府,水神宫殿。 明 刘基 《江行杂诗》之三:“ 马当 之山中江中,其下乃是 冯夷宫 。”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诗:“珠光照海月,下彻 冯夷宫 。” 清 姚鼐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不知万顷 冯夷宫 ,併作红光上天上。”
词语解释:冯生  拼音:féng shēng
恃矜其生,贪生。《史记·伯夷列传》:“ 贾子 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司马贞 索隐:“冯者,恃也,音凭。言众庶之情,盖恃矜其生也。 邹诞 本作‘每生’。每者,冒也,即贪冒之义。” 明 魏学洢 《定志赋》:“顾众兆冯生,各有攸騖。”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儕冯生之徒,於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鬭,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词语解释:冯妇  拼音:féng fù
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 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 冯妇 ,趋而迎之; 冯妇 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赵岐 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 宋 王安石 《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 冯妇 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贫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 冯妇 而后已。” 郭沫若 《创造十年》二:“我们劝他回东大去继续学业,他起初很迟疑,以为再当 冯妇 是可耻的事。”
词语解释:冯轼  拼音:féng shì
亦作“ 冯式 ”。 谓凭倚车前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軾而观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天下之游士冯軾结靷西入 秦 者,无不欲彊 秦 而弱 齐 。”《汉书·郦食其传》:“ 韩信 闻 食其 冯軾下 齐 七十餘城,乃夜度兵 平原 袭 齐 。” 颜师古 注:“冯读曰凭。凭,据也。軾,车前横板隆起者也。云凭軾者,言但安坐乘车而游説,不用兵众。”《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樽衔,驰骋不止。”
词语解释:冯虚  拼音:féng xū
凌空;腾空。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音乐·琴瑟琵琶》:“生愈添怏怏,惜不能效冯虚之御风也。”
词语解释:冯冯  拼音:féng féng
(1).盛貌。 汉 扬雄 《太玄·廓》:“维丰维崇,百辟冯冯。” 司马光 集注:“冯,古凭字。冯冯,盛多皃。”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黄帝云门舞》:“斋坛芝曄曄,清野桂冯冯。”
(2).象声词。《诗·大雅·緜》:“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毛 传:“削墙锻屡之声冯冯然。” 唐 李白 《远别离》诗:“雷冯冯兮欲吼怒, 尧 舜 当之亦禪 禹 。” 宋 苏辙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
词语解释:冯媛  拼音:féng yuàn
指 汉元帝 冯倢伃 。 晋 张华 《女史箴》:“玄熊攀槛, 冯媛 趍进。”参见“ 冯媛当熊 ”。
词语解释:冯媛当熊  拼音:féng yuàn dāng xióng
汉 建昭 中, 元帝 率左右于后宫观斗兽,有熊逸出圈,攀拦欲上殿,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保护 元帝 免遭伤害。事见《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后因以“冯媛当熊”为爱君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冯嫒 当熊, 班女 辞輦。”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须仿 冯嬺 当熊, 班姬 辞輦,永持彤管侍君傍。”
词语解释:冯子  拼音:féng zǐ
尊称“冯”姓之人。(1)指 战国 时 孟尝君 门客 冯驩 。 唐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嗟乎!势牵於人,道穷乎我,将欲以下座而歌 冯子 ,又安能中辙而呼 庄周 哉!” 明 李梦阳 《九子咏·刘户部远夫》:“献赋拟 扬雄 ,弹鋏笑 冯子 。”(2)指 汉光武帝 功臣 冯衍 。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宋玉山元思书》:“是以 贾生 怀琬琰而挫翮, 冯子 握璵璠而鎩羽。”
词语解释:冯异  拼音:féng yì
(?-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词语解释:冯怒  拼音:féng nù
盛怒;大怒。《左传·昭公五年》:“今君奋焉震电冯怒,虐执使臣,将以衅鼓,则 吴 知所备矣。” 杜预 注:“冯,盛也。”《楚辞·天问》:“ 康回 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新唐书·苏安恒传》:“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不然,则神鬼冯怒,阴阳纷舛。”
词语解释:冯阑  拼音:féng lán
犹凭栏。 元 邵亨贞 《浪淘沙·浙江秋兴》词:“夕阳回首一冯阑,世事悠悠吾老矣,且放杯乾。”
词语解释:冯翼  拼音:féng yì
浑沌貌;空蒙貌。《楚辞·天问》:“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 汉 高诱 注:“冯翼,无形之貌。”
词语解释:冯铗  拼音:féng jiá
“冯驩弹鋏”之省。 唐 罗隐 《投郑尚书启》:“何昔时有殉义之人,而今日无死恩之士,輒復更弹 冯 鋏,上指膺门。”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柳韵》词:“ 琳 檄未能草, 冯 鋏直空弹。”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乡书有雁, 晏 裘凋弊成长嘆;旅食无鱼, 冯 鋏歌残厌久居。”
词语解释:冯应  拼音:féng yìng
犹服膺。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上览古在昔,有冯应而尚缺,马壤彻而能全。” 清 王念孙 曰:“应读为膺。冯膺犹服膺也。服与冯一声之转。《中庸》曰:‘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士丧礼》:‘冯尸。’ 郑 注曰:‘冯,服膺之。’……《庄子·盗跖篇》曰:‘冯而不舍。’又曰:‘服膺而不舍。’服膺即冯也。服与伏古通用……膺与应古同声而通用。”见《读书杂志馀编下·文选》
词语解释:冯招  拼音:féng zhāo
指 汉 冯唐 白首被招之事。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 贡 喜音容间, 冯 招疾病缠。”参见“ 冯唐易老 ”。
词语解释:冯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 冯唐 身历三朝,至 武帝 时,举为贤良,但 唐 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 元 吴景奎 《寄苏伯夔诗》:“ 冯唐 易老双蓬鬢, 殷浩 难投一纸书。” 唐 吴融 《寄贯休》诗:“已似 冯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陆游 《悲秋》诗:“已惊白髮 冯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刘致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 冯唐 老。”
词语解释:冯郎  拼音:féng láng
(1).指 汉 冯唐 。 明 吴宽 《重阳前连雨续潘邠老诗》之二:“莫把茱萸还徧插,老年衰鬢似 冯郎 。”参见“ 冯唐易老 ”。
(2).指 汉 冯唐 。 明 吴宽 《重阳前连雨续潘邠老诗》之二:“莫把茱萸还徧插,老年衰鬢似 冯郎 。”参见“ 冯唐易老 ”。
词语解释:冯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 冯唐 身历三朝,至 武帝 时,举为贤良,但 唐 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 元 吴景奎 《寄苏伯夔诗》:“ 冯唐 易老双蓬鬢, 殷浩 难投一纸书。” 唐 吴融 《寄贯休》诗:“已似 冯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陆游 《悲秋》诗:“已惊白髮 冯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刘致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 冯唐 老。”
词语解释:冯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 冯唐 身历三朝,至 武帝 时,举为贤良,但 唐 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 元 吴景奎 《寄苏伯夔诗》:“ 冯唐 易老双蓬鬢, 殷浩 难投一纸书。” 唐 吴融 《寄贯休》诗:“已似 冯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陆游 《悲秋》诗:“已惊白髮 冯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刘致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 冯唐 老。”
词语解释:冯欢铗  拼音:féng huān jiá
同“ 冯驩弹鋏 ”。 明 李梦阳 《驰景篇》:“遥忆 鹿门 驾,缅軫 冯驩 鋏。” 清 吴嘉纪 《送汪以言》诗:“逢世家传 刘向 经,干人独耻 冯驩 鋏。”
词语解释:冯珧  拼音:féng yáo
挟弓。
词语解释:冯玉  拼音:féng yù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以象征称帝封王。《北史·杜杲传》:“ 陈主 负扆冯玉,其恩犹在。”
词语解释:冯谖剑  拼音:féng xuān jiàn
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唐 钱起 《新丰主人》诗:“客里 冯諼 剑,歌中 宁戚 牛。”参见“ 冯驩弹鋏 ”。
词语解释:冯欢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歡")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歡弹铗"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词语解释:冯公老  拼音:féng gōng lǎo
亦作“ 冯唐易老 ”。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诗:“未及 冯公 老,何惊 孺子 贫。”
词语解释:冯傅  拼音:féng fù
凭借、附会。 章炳麟 《文学总略》:“余以书籍得名,实冯傅竹木而起,以此见言语文字,功能不齐。”
词语解释:冯宫  拼音:féng gōng
水神 冯夷 之宫。 宋 王奕 《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知欧阳楚翁韵》词:“缩首 杞 天坠地,极力 虞渊 取日,直欲入 冯宫 。”参见“ 冯夷宫 ”。
词语解释:冯夷宫  拼音:féng yí gōng
传说中的水府,水神宫殿。 明 刘基 《江行杂诗》之三:“ 马当 之山中江中,其下乃是 冯夷宫 。”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诗:“珠光照海月,下彻 冯夷宫 。” 清 姚鼐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不知万顷 冯夷宫 ,併作红光上天上。”
词语解释:冯相  拼音:féng xiāng
见“ 冯相氏 ”。
词语解释:冯相氏  拼音:féng xiāng shì
周 官名。掌天文。《周礼·春官·序官》:“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郑玄 注:“冯,乘也;相,视也。世登高臺,以视天文之次序。”《周礼·春官·冯相氏》:“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亦省称“ 冯相 ”。《文选·张衡〈东京赋〉》:“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李善 注:“《周礼》曰:春官宗伯冯相氏,掌日月星辰之位,辨其灾祥,以为时候。”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册文》:“冯相告祲,宸居长往。” 严复 《〈英文汉诂〉叙》:“冯相者察天行之律令也。”
词语解释:冯依  拼音:féng yī
犹凭依;依附。《左传·僖公五年》:“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晋 孙盛 《晋阳秋》卷三:“﹝ 穆帝 永和 三年﹞ 萧敬文 叛乱, 譙秀 避难 宕渠川 中,乡人宗族冯依者以百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为观古槐》诗:“冯依先圣庇根本,幸远蕘牧辞斧斨。”
词语解释:冯附  拼音:féng fù
依附;附从。《北齐书·许惇传》:“同郡 邢卲 为中书监,德望甚高, 惇 与 卲 竞中正,遂冯附 宋钦道 ,出 卲 为刺史,朝议甚鄙薄之。”《新唐书·苏安恒传》:“ 易之 兄弟无功无德,但以冯附,不閲数期,位势隆极。”
词语解释:冯生弹铗  拼音:féng shēng dàn jiá
见“ 冯驩弹鋏 ”。
词语解释:冯欢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歡")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歡弹铗"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词语解释:冯玉祥  拼音:féng yù xiáng
(1882-1948)国民党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今巢湖)人。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6年在五原誓师,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30年与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被迫去美国。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在乘船途中遇难。
词语解释:冯襄  拼音:féng xiāng
谓漫溢侵陵。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古迹不可考》:“大水冯襄,﹝ 河伯 祠﹞了无遗迹。”
词语解释:冯瀛王  拼音:féng yíng wáng
五代 时 冯道 ,曾倡议国子监校定“九经”,组工雕印,我国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 冯 死后, 后周 世宗 追封为 瀛王 ,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板印书籍, 唐 人尚未盛为之。自 冯嬴王 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词语解释:冯耳  拼音:féng ěr
船神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杂骨卜》:“按 梁简文 《船神记》云,船神名 冯耳 。”
词语解释:冯相氏  拼音:féng xiāng shì
周 官名。掌天文。《周礼·春官·序官》:“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郑玄 注:“冯,乘也;相,视也。世登高臺,以视天文之次序。”《周礼·春官·冯相氏》:“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亦省称“ 冯相 ”。《文选·张衡〈东京赋〉》:“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李善 注:“《周礼》曰:春官宗伯冯相氏,掌日月星辰之位,辨其灾祥,以为时候。”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册文》:“冯相告祲,宸居长往。” 严复 《〈英文汉诂〉叙》:“冯相者察天行之律令也。”
词语解释:冯藉  拼音:féng jiè
犹凭藉。《宋书·恩倖传序》:“徒以冯藉世资,用相陵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亲附中朝,冯藉声灵,折冲外侮,自 明 至今,卒收其效。”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彝何为而作也?大盗窃国,予智自雄,冯藉政治之枢机,戕贼风俗之大本。”
词语解释:冯至  拼音:féng zhì
(1905-1993)诗人,外国文学研究家。河北涿县(今涿州)人。1930年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杜甫传》《德国文学简史》等。
词语解释:冯子材  拼音:féng zǐ cái
(1818-1903)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曾任广西和贵州提督,后退职。中法战争时,出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1885年2月在当地人民支持下,他率部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英勇杀敌,大败法军。后复任贵州提督。
词语解释:冯唐头白  拼音:féng táng tóu bái
同“ 冯唐易老 ”。 明 汪广洋 《登南海驿楼》诗:“ 冯唐 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词语解释:冯唐已老  拼音:féng táng yǐ lǎo
同“ 冯唐易老 ”。
词语解释:冯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 冯唐 身历三朝,至 武帝 时,举为贤良,但 唐 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 元 吴景奎 《寄苏伯夔诗》:“ 冯唐 易老双蓬鬢, 殷浩 难投一纸书。” 唐 吴融 《寄贯休》诗:“已似 冯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陆游 《悲秋》诗:“已惊白髮 冯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刘致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 冯唐 老。”
词语解释:冯唐易老  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汉 冯唐 身历三朝,至 武帝 时,举为贤良,但 唐 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 易老, 李广 难封。” 元 吴景奎 《寄苏伯夔诗》:“ 冯唐 易老双蓬鬢, 殷浩 难投一纸书。” 唐 吴融 《寄贯休》诗:“已似 冯唐 老,方知 武子 愚。” 宋 陆游 《悲秋》诗:“已惊白髮 冯唐 老,又起清秋 宋玉 悲。” 元 刘致 《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 冯唐 老。”
词语解释:冯几  拼音:féng jǐ
(1).靠着几。《汉书·王莽传下》:“ 莽 忧懣不能食,亶饮酒,啗鰒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復就枕矣。” 颜师古 注:“冯读曰凭。”
(2).用以凭靠的几。《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太祖 ﹞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 玠 。”
词语解释:冯唐白首  拼音:féng táng bái shǒu
同“ 冯唐易老 ”。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以 孝文 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 贾谊 见逐, 张释之 十年不见省用, 冯唐 白首,屈於郎署,岂不惜哉!” 宋 晁补之 《引驾行·永嘉郡君生日》词:“庆 孟光 齐眉, 冯唐 白首,镇同欢笑。”
词语解释:冯国璋  拼音:féng guó zhāng
(1859-1919)直系军阀首领。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曾协助袁世凯训练新建陆军,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辛亥革命时,任北洋军第一军总统,镇压革命。“二次革命”时,攻下南京,任江苏都督。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他为直系首领。1916年当选副总统,次年代理总统。1918年下台。
词语解释:冯德英  拼音:féng dé yīng
(1935- )作家。山东乳山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开始创作。曾任中国作协山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
词语解释:冯豕  拼音:féng shǐ
大猪。《文选·张协〈七命〉》:“於是飞黄奋鋭,賁石逞技,蹙封狶,僨冯豕。” 李周翰 注:“封、冯,大也;豨、豕,兽也。”
词语解释:冯谖市义  拼音:féng xuān shì yì
战国 时 孟尝君 使 冯谖 收债于 薛 , 冯谖 焚债契而疾归, 孟尝君 怪之, 冯谖 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寳,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醉醒石》第十回:“ 冯諼 市义归,鼓篋何寂寂。”
词语解释:冯欢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战国策·齐策四》载, 齐 人 冯谖 (《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驩”)为 孟尝君 门客,不受重视。 冯 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鋏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鋏归来乎!无以为家!” 孟尝君 一一满足其要求,使 冯 食有鱼,出有车, 冯 母供养无乏。于是 冯 全心为 孟尝君 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驩弹鋏”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 薛邑 闻歌,揖 冯驩 於弹鋏; 夷门 命驾,顾 侯嬴 於抱关。” 清 蒲松龄 《赠毕子韦仲》诗:“博士乘车依 鄠 杜 , 冯驩 弹鋏老 平原 。” 清 钱芳标 《击鲜行》:“ 张掾 秋风频悵望, 冯生 弹鋏未归来。”
词语解释:冯岑  拼音:féng cén
东汉 冯异 、 岑彭 的并称。两人同为 光武 大将,功至封侯。《后汉书》有其合传。 元 王逢 《赠别浙省黑黑左丞国宝自常州移镇徽州三十韵时岁癸巳》:“ 冯 岑 材并济, 李 郭 驾争先。”
词语解释:冯循  拼音:féng xún
即 冯夷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河伯 ,﹞《金匱》言,一名 冯循 。”参见“ 冯夷 ”。
词语解释:冯夷  拼音:féng yí
(1).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即 河伯 。泛指水神。《庄子·大宗师》:“ 冯夷 得之,以游大川。” 成玄英 疏:“姓 冯 名 夷 , 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 黄河 也。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 ,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坎德昔滂沱, 冯夷 胡不仁,激潏陵隄防,东郡多悲辛。” 清 黄遵宪 《由上海至长崎》诗:“ 冯夷 歌舞山灵喜,一路传呼万岁声。”一说,为 河伯 之妻。见《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张守节 正义引《龙鱼河图》
(2).上古诸侯名。《竹书纪年·帝芬十六年》:“ 洛伯 用与 、 河伯 冯夷 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上》:“ 洛伯 、 河伯 ,皆国名也; 用与 、 冯夷 ,诸侯名也。”
词语解释:冯恃  拼音:féng shì
凭持;依仗。《左传·哀公七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 宋 文天祥 《与吉州缪知府元德》:“冯恃宽貰,又得禀陈。”
词语解释:冯气  拼音:féng qì
气胀。《庄子·盗跖》:“侅溺於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 曹础基 注:“冯,通‘凭’,满;冯气,气涨。”一说为愤懑,见 成玄英 疏。
词语解释:冯资  拼音:féng zī
仰仗资助。《后汉书·隗嚣公孙述传论》:“ 述 虽为 汉 吏,无所冯资,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计。”
词语解释:冯谖三窟  拼音:féng xuān sān kū
指 战国 时 齐 人 冯谖 为 孟尝君 收买 薛 地民心、使 齐王 重用 孟尝君 及为 孟尝君 立宗庙于 薛 之事,致使 孟尝君 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见《战国策·齐策四》。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参见“ 狡兔三窟 ”。
词语解释: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復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九娘》:“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续范亭 《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至于‘狡兔三窟’的政策,那是你自己‘唯中论’‘唯我论’哲学的传统。”亦作“ 狡兔三穴 ”。《宋史·河渠志三》:“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词语解释:冯骥才  拼音:féng jì cái
(1942- )作家。浙江慈溪人。曾在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任教。后任《文学自由谈》主编、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著有中篇小说《啊!》《神鞭》,长篇小说《神灯》《三寸金莲》,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散文集《雾里看伦敦》等。
词语解释:冯欢折券  拼音:féng huān shé quàn
指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词语解释:冯欢券  拼音:féng huān quàn
见"冯歡折券"。
词语解释:冯欢折券  拼音:féng huān zhé quàn
指 冯驩 为 孟尝君 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汲黯 开仓, 冯驩 折券。”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他怎敢妄思量焚那 冯驩 券。”参见“ 冯諼市义 ”。
词语解释:冯谖市义  拼音:féng xuān shì yì
战国 时 孟尝君 使 冯谖 收债于 薛 , 冯谖 焚债契而疾归, 孟尝君 怪之, 冯谖 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寳,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醉醒石》第十回:“ 冯諼 市义归,鼓篋何寂寂。”
词语解释:冯欢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歡")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歡弹铗"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词语解释:冯歌  拼音:féng gē
谓 冯驩 弹铗而歌。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诸贤渡江》:“君门远, 冯 歌 卞 泣,泪向暗中零。”参见“ 冯驩弹鋏 ”。
词语解释:冯欢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歡")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歡弹铗"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词语解释:冯梦龙  拼音:féng mèng lóng
(1574—1646) 明末小说家。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为崇祯间贡生,官寿宁(今福建省寿宁县)知县。他通经学,善诗文,尤工小说、词曲。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另有《桂枝儿》、《山歌》、《平妖传》、《新列国志》等;还有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墨憨斋定本传奇》。本人创作有《双雄记》传奇小说;著论有《智囊》、《古今谭概》等多种
词语解释:冯戎  拼音:féng róng
丰盛。《古文苑·扬雄〈蜀都赋〉》:“尔乃五穀冯戎,瓜瓠饶多。” 章樵 注:“冯戎,富盛也。”
词语解释:冯文炳  拼音:féng wén bǐng
(1901-1967)小说家。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教授。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乡村生活,风格朴实平淡。著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等。
词语解释:冯子无鱼  拼音:féng zǐ wú yú
比喻怀才不遇。 明 吴宽 《绿牡丹·强吟》:“问口向人,可信 张郎 有舌;肉食者鄙,寧怜 冯子 无鱼。”参见“ 冯驩弹鋏 ”。
词语解释:冯欢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歡")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歡弹铗"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词语解释:冯冯翼翼  拼音:féng féng yì yì
(1).众盛貌。《汉书·礼乐志》:“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颜师古 注:“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亦作“ 冯冯翊翊 ”。《韩诗外传》卷五:“《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
(2).浑沌貌;空蒙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 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唐 卢照邻 《益州玉真观主黎君碑》:“其冯冯翼翼,百姓存焉而不知;杳杳冥冥,万族死之而无愠。” 清 朱彝尊 《太极图赋》:“原夫黄牙欲发,苍精未垠,一气融结,万象胚浑,冯冯翼翼,烟烟煴煴。”
词语解释:冯六郎  拼音:féng liù láng
即 冯夷 。 唐 无名氏 《河东记·韦浦》:“ 冯六郎 ,名 夷 ,即 河伯 。”参见“ 冯夷 ”。
词语解释:冯夷  拼音:féng yí
(1).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即 河伯 。泛指水神。《庄子·大宗师》:“ 冯夷 得之,以游大川。” 成玄英 疏:“姓 冯 名 夷 , 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 黄河 也。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 ,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坎德昔滂沱, 冯夷 胡不仁,激潏陵隄防,东郡多悲辛。” 清 黄遵宪 《由上海至长崎》诗:“ 冯夷 歌舞山灵喜,一路传呼万岁声。”一说,为 河伯 之妻。见《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张守节 正义引《龙鱼河图》
(2).上古诸侯名。《竹书纪年·帝芬十六年》:“ 洛伯 用与 、 河伯 冯夷 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上》:“ 洛伯 、 河伯 ,皆国名也; 用与 、 冯夷 ,诸侯名也。”
词语解释:冯昵当熊  拼音:féng nì dāng xióng
见“ 冯媛当熊 ”。
词语解释:冯媛当熊  拼音:féng yuàn dāng xióng
汉 建昭 中, 元帝 率左右于后宫观斗兽,有熊逸出圈,攀拦欲上殿,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保护 元帝 免遭伤害。事见《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后因以“冯媛当熊”为爱君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冯嫒 当熊, 班女 辞輦。”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须仿 冯嬺 当熊, 班姬 辞輦,永持彤管侍君傍。”
词语解释:冯云山  拼音:féng yún shān
(约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词语解释:冯媛当熊  拼音:féng yuàn dāng xióng
汉 建昭 中, 元帝 率左右于后宫观斗兽,有熊逸出圈,攀拦欲上殿,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保护 元帝 免遭伤害。事见《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后因以“冯媛当熊”为爱君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冯嫒 当熊, 班女 辞輦。”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须仿 冯嬺 当熊, 班姬 辞輦,永持彤管侍君傍。”
词语解释:冯修  拼音:féng xiū
指 冯夷 。《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张守节 正义引《太公金匮》:“ 冯脩 也。”《云笈七籤》卷十八:“雨师神,名 冯脩 ,号曰 树德 。”参见“ 冯夷 ”。
词语解释:冯夷  拼音:féng yí
(1).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即 河伯 。泛指水神。《庄子·大宗师》:“ 冯夷 得之,以游大川。” 成玄英 疏:“姓 冯 名 夷 , 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 黄河 也。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 ,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屏翳 收风, 川后 静波,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坎德昔滂沱, 冯夷 胡不仁,激潏陵隄防,东郡多悲辛。” 清 黄遵宪 《由上海至长崎》诗:“ 冯夷 歌舞山灵喜,一路传呼万岁声。”一说,为 河伯 之妻。见《史记·封禅书》“水曰 河 ,祠 临晋 ” 张守节 正义引《龙鱼河图》
(2).上古诸侯名。《竹书纪年·帝芬十六年》:“ 洛伯 用与 、 河伯 冯夷 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上》:“ 洛伯 、 河伯 ,皆国名也; 用与 、 冯夷 ,诸侯名也。”
词语解释:冯垣  拼音:féng yuán
古代城池女墙外面的防御工事。《墨子·旗帜》:“到冯垣,鼓六,举四帜。”《墨子·号令》:“女郭冯垣一人守之。”
词语解释:冯长乐  拼音:féng cháng lè
五代 冯道 自号“长乐老”,后人遂以“冯长乐”称之。 清 方文 《题露筋祠碑上》诗:“往来多少 冯长乐 ,试使看碑作底情。”参阅《新五代史·杂传十六·冯道》
词语解释:冯欢券  拼音:féng huān quàn
见“ 冯驩折券 ”。
词语解释:冯欢折券  拼音:féng huān zhé quàn
指 冯驩 为 孟尝君 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汲黯 开仓, 冯驩 折券。” 明 许自昌 《水浒记·约婚》:“他怎敢妄思量焚那 冯驩 券。”参见“ 冯諼市义 ”。
词语解释:冯谖市义  拼音:féng xuān shì yì
战国 时 孟尝君 使 冯谖 收债于 薛 , 冯谖 焚债契而疾归, 孟尝君 怪之, 冯谖 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寳,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醉醒石》第十回:“ 冯諼 市义归,鼓篋何寂寂。”
词语解释:冯雪峰  拼音:féng xuě fēng
(1903-1976)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浙江义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或参加编辑左联刊物。1934年参加长征。后到上海,支持鲁迅的文学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等。有《雪峰文集》
词语解释:冯邓  拼音:féng dèng
东汉 冯异 、 邓禹 的并称。二人同为 光武 功臣。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大梁寓署对雪有感》词:“嘆河名 官渡 , 袁 曹 安在;地连 南顿 , 冯 邓 徒劳。”
词语解释:冯凌  拼音:féng líng
见“ 冯陵 ”。
词语解释:冯陵  拼音:féng líng
亦作“ 冯凌 ”。
(1).进迫;侵陵。《左传·襄公八年》:“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於时 宋 兵冯陵,旗鼓侵逼。”《新唐书·郭子仪传》:“比 吐蕃 冯陵而不能抗者,臣能言其略。”《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楚 自 若敖 蚡冒 以来,世修其政,冯陵 江 汉 ,积岁年。” 清 李渔 《奈何天·攒羊》:“敌势冯凌,那杀气漫天説也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今以数万里外不宾之荒服,一旦冯陵中夏,竟使爝火争明,十日并生。”
(2).凌驾,超越。 宋 沉遘 《代人奏请更定科场约束状》:“剽薄后进,则冯凌於上。”
(3).意气发扬貌。 唐 杜甫 《今夕行》:“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卢。” 明 文徵明 《除夜》诗:“少日冯陵都遣却,只将双髩待明朝。”
(4).犹凭持。《宋书·谢晦传》:“又以陛下富於春秋,始览政事,欲冯陵恩幸,闚望国权。”
词语解释:冯冯翊翊  拼音:féng féng yì yì
见“ 冯冯翼翼 ”。
词语解释:冯冯翼翼  拼音:féng féng yì yì
(1).众盛貌。《汉书·礼乐志》:“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颜师古 注:“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亦作“ 冯冯翊翊 ”。《韩诗外传》卷五:“《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
(2).浑沌貌;空蒙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 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唐 卢照邻 《益州玉真观主黎君碑》:“其冯冯翼翼,百姓存焉而不知;杳杳冥冥,万族死之而无愠。” 清 朱彝尊 《太极图赋》:“原夫黄牙欲发,苍精未垠,一气融结,万象胚浑,冯冯翼翼,烟烟煴煴。”
词语解释:冯心  拼音:féng xīn
愤懑的心情。《楚辞·九章·思美人》:“独歷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姜亮夫 校注:“冯, 洪 朱 皆云与‘凭’同。 寅 按:读为《天问》‘ 康回 凭怒’之凭,愤懣也。”
共8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