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冰凘 拼音:bīng sī
亦作“ 冰澌 ”。
(1).解冻时流动的冰。 宋 苏辙 《游城西集庆园》诗:“冰澌片断水光浮,柳线和柔风力輭。”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自在开帘风不定,颼颼,池面冰澌趁水流。” 清 曹寅 《后陶留饮香河书屋》诗:“无多柳叶连桥暗,渐减冰凘落照斜。” 清 吴锡麒 《春霁图》曲:“响冰澌急溜放前沽,洒斜阳破网拦横浦。”
(2).冰棱。 宋 张元干 《夜游宫》词:“半吐寒梅未坼,双鱼洗,冰澌初结。”《金史·世祖纪》:“时十月已半,大雨累昼夜,冰凘覆地, 乌春 不能进。” 元 王子端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词:“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词语解释:凌凘 拼音:líng sī
亦作“ 凌澌 ”。 流动的冰凌。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二:“ 巴东 之峡生凌凘,彼苍迴轩人得知。” 唐 元稹 《生春》诗:“芦笋虽犹短,凌凘玉渐融。”《旧唐书·王重荣传》:“时 河 桥毁圮,凌澌梗塞,舟楫难济。”词语解释:流凘 拼音:liú sī
见“ 流澌 ”。
词语解释:流澌 拼音:liú sī
亦作“ 流凘 ”。
(1).江河解冻时流动的冰块。《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王逸 注:“流澌,解冰也。” 汉 刘歆 《遂初赋》:“激流凘之漻泪兮,窥九渊之潜淋。”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河朔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唐 岑参 《送严维下第还江东》诗:“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凘。” 清 唐孙华 《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夜半流澌霤结条,多年布衾真似铁。”
(2).流水。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之一:“寂默深想像,泪下如流澌。” 清 吴兆骞 《谪宁古塔记》:“其石冈濶三十里,长三百餘里,嵌空玲瓏,下有流澌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