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微平声 [衣服][芳菲][jī,微也。如见几][穀不熟][详注1][féi]岿鬿[详注2]


注1:蜚 與飛通。《史記·周本紀》麋鹿在牧,蜚鴻滿野。《楚世家》三年不蜚,蜚將沖天。
注2:騩 音归。山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密县有大騩山。《山海经》大騩之山,其阴多铁,多美垩。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jī,几案
 韵 平声 jī,微也。如见几
 贿韵 上声 jǐ,几多
 韵 去声 《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拼音:jī 繁体或异体字:微韵,另见贿

幾 jī
〈名〉
  • 苗头;预兆
  •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苏涣《变律》
  •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 政务。通“机”
  •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副〉
  •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 之为,几四十年矣。—— ·贾谊《论积贮疏》
  • 几死者数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磴几不可登。——·姚鼐《登泰山记》
  •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 有朕位几不保,命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几有(几乎有;具有);几首(方言。那边);几虚(几乎徒然);几几乎(几几。几乎,差不多)
〈形〉
  • (会意。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
  • 同本义
  • 幾,微也,殆也。——《说文》
  •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 事父母几谏。——《论语》
  •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 危险
  •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动〉
  • 接近;达到
  • 几,近也。——《尔雅》
  • 月几望。——《易·小畜》
  •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刘开《问说》
  •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郑应《盛世危言·技艺》
康熙字典

  •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𠀤寄上聲。 (纸韵)
  • 《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𦇧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
古文:𢆻𢆼

  • 《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𠀤音機。 (微韵)
  • 《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 又《說文》殆也,从𢆶,从戍。戍,兵守也。𢆶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 又《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 又《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 又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又《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 又《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
  • 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又巨依反。《韻會》云:𠀤機祈二音,是也。
  •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渠希切,音祈。 (微韵)
  • 《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 又《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𠀤機上聲。
  • 《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 又《韻會》未多時曰無幾。又物無多,亦曰無幾。
  •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其旣切,祈去聲。 (未韵)
  • 《廣韻》幾,未已也。
  • 又《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