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贿上声 [zǎi,岁也][kē ké][ǎi]

[详注1][léi,败坏]贿[盛器、水流汇合][详注2][jǐ,几多][旧音妥][cuǐ][详注3]


注1:悔 音贿。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读上声。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读去声。今人混读者,非。
注2:嵬 音頠。嵬𡾊,山貌。《左思·魏都赋》或嵬𡾊而复陆。
注3:喂 《唐韵》奴罪切《集韵》《韵会》《正韵》弩罪切,音鮾。《玉篇》饥也。一曰鱼败曰喂。《楚语》民之羸喂,日日已甚。《前汉·魏相传》振乏喂。◎按喂馁古通,今相承,以喂为喂饲之喂,以馁为饥馁之馁,遂分为二。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jī,几案
 韵 平声 jī,微也。如见几
 贿韵 上声 jǐ,几多
 韵 去声 《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拼音:jǐ 繁体或异体字:贿韵,另见

幾 jǐ
〈数〉
  • (会意,本义:微,隐微)
  •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项斯《江村夜归》
  •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 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 又如:所剩无几
  • 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其几千里。——·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 读书者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杜牧《阿房宫赋》
  •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 又如:几里路;几天;几何(多少;若干);几化(方言。多少);几多(多少);几许(多少,若干);几数(多少)
〈代〉
  •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康熙字典

  •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𠀤寄上聲。 (纸韵)
  • 《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𦇧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
古文:𢆻𢆼

  • 《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𠀤音機。 (微韵)
  • 《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 又《說文》殆也,从𢆶,从戍。戍,兵守也。𢆶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 又《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 又《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 又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又《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 又《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
  • 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又巨依反。《韻會》云:𠀤機祈二音,是也。
  •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渠希切,音祈。 (微韵)
  • 《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 又《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𠀤機上聲。
  • 《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 又《韻會》未多時曰無幾。又物無多,亦曰無幾。
  •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其旣切,祈去聲。 (未韵)
  • 《廣韻》幾,未已也。
  • 又《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