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分外 拼音:fèn wài
(1).本分以外。《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上不责非职之功,下不务分外之赏,吏无兼统之势,民无二事之役,斯诚为国要道,治乱所由也。”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二:“而不闻大道者,乃欲以智计力取分外之事,岂不愚哉!”《红楼梦》第七七回:“你们小心!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饶!”《人民日报》1975.5.28:“ 杜医生 本职工作做得好,分外的事也抢着干。”
(2).格外;特别。 唐 高蟾 《晚思》诗:“虞泉冬恨由来短,杨叶春期分外长。” 宋 杨万里 《秋雨叹十解》诗:“湿侵团扇不能轻,冷逼孤灯分外明。”《红楼梦》第七八回:“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嬈。”
(3).另外。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吴宣教 足足取勾了二千数目,分外又把些零碎银两送与众家人,做了东道钱。”
(4).过分。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这廝那狠毒心如蜂蠆,荒淫心忒分外。”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六○回:“七姑太太又笑道:‘……论起你的才干来,固然,休说一个区区警务处长,便做一个督军、巡阅,也并非分外。’”词语解释:分上
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词语解释:分内 拼音:fèn nèi
(1).本分以内。《论语·宪问》“君子思不出其位”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君子思虑,当己分内,不得出己之外,而思他人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列营举炮》:“若总督军门,体尊位重,其用军容盛礼,乃分内事。”《红楼梦》第五六回:“ 寳釵 笑道:‘妈妈们也别推辞了,这原是分内应当的。’” 艾芜 《百炼成钢》八:“他觉得要为国家多炼钢,多炼出质量好的钢,是作国家主人的分内的事情。”
(2).引申指必然。 清 孙枝蔚 《程昆仑别驾生日赋诗为寿》:“极贵固分内,烧丹徒为愚。”词语解释:分子 拼音:fèn zǐ
(1).支庶之子孙。《穀梁传·庄公三十年》:“北伐 山戎 ,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何善乎尔? 燕 , 周 之分子也。” 范宁 注:“分子,谓 周 之别子孙也。”
(2).成分。 孙中山 《建国方略·物质建设》:“钢铁与士敏土为现代建筑之基,且为今兹物质文明之最重要分子。”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 沙汀 《丁跛公》:“茶客的分子复杂,也有绅士,也有歪戴帽子的赌徒。”
(3).一个分数中,写在横线上面的数。如2/3,2是分子。
(4).物质中保持原物质的一切化学性质、能够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粒。分子由原子组成。
(1).份子。共同送礼或筹办事情,每人分摊的钱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随州 有 后汉 修义井记,悉列出钱人姓名,云五大夫某郡某钱若干,凡六七十人,下列分子,某郡钱若干。”《红楼梦》第六二回:“今日是 平姑娘 的好日子,外头预备的是上头的,这如今我们私下又凑了分子,单为 平姑娘 预备两桌请他。” 沉从文 《泸溪·浦市·箱子岩》:“乡下人需要酬谢土地,同时也需要公众娱乐,因此常常有头行人出面敛钱集分子。”
(2).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体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柳青 《铜墙铁壁》第九章:“他舅舅 沉三 早被 镇川县 保安科抓去,和堡里旁的嫌疑分子一块往 吴庄区 转移去了。” 徐铸成 《报海旧闻·〈国闻通讯社〉和旧〈大公报〉》:“以后,他曾先后任 北京 、 上海 《中华新报》总编辑,被目为政学会的分子。”词语解释:分当 拼音:fèn dāng
按照职分应当;理当。例如: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词语解释:分量 拼音:fèn liàng
(1).谓分为若干份时所当得之量。《宋史·后妃传上·英宗高皇后》:“后弟内殿崇班 士林 ,供奉久,帝欲迁其官,后谢曰:‘ 士林 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辞之。” 宋 岳飞 《辞例赐银绢札子》:“伏望圣慈,俯垂睿照,收还所赐银绢,庶使稍安分量,不至盈满,取进止。”
(2).犹重量。《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骡夫説:‘一个人儿不行,你瞧不得那件头小,分量够一百多斤呢!’” 沉从文 《湘西·沅水上游几个县分》:“二十年前,乡下人上场决斗时,尚有手携着手,用分量同等的刀相砍的公平习惯。” 浩然 《艳阳天》第一章:“副队长 马同峰 捧着 马之悦 那封信反复地看着,好象在手上掂掂它有多少分量。”
(3).犹力量。《朱子全书》卷四:“若是大底功业便用大圣贤做,小底功业便用小底贤人做,各随他分量做出来,如何强得?” 老舍 《黑白李》:“彼此对看着,一齐微笑,神气和默默中的领悟,都比言语更有分量。”
(4).犹质量。 徐铸成 《报海旧闻·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 任公 ﹞写了几本如《清代学术思潮史》等有分量的书。”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五:“在编辑方针上,讲求生意经的老板总是希望刊物文章短一些,内容‘杂’一些;而编者则希望活泼之外,也应尽可能地登一些有分量的作品。”
(5).犹比重,比例。 邓小平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我们现在还不能让所有的高等院校普遍加重科研的分量,但是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逐步增加科研的任务。” 柯灵 《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大诗人 歌德 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6).犹轻重,深浅。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还亏他知分量,自称阿父。可知道论年纪儘堪生养。”《红楼梦》第一一五回:“ 甄寳玉 道:‘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贱。’”
(7).分别;差异。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人之学问,皆可勉强,惟记性各有分量,必禀之天。”词语解释:分子力 拼音:fèn zǐ lì
存在于物质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当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米时,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平衡;当距离小于(或大于)10-10米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或减小),但斥力增大(或减小)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或引力);当分子间距离超过10-9~10-8米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通常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除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时,分子力均可不计。词语解释:分子运动论 拼音:fèn zǐ yùn dòng lùn
用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论来阐述热现象的理论。19世纪中叶开始建立。其要点是:(1)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微粒(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分子(或原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热运动,这种热运动越剧烈,宏观物体温度就越高;(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词语解释:分子量 拼音:fèn zǐ liàng
分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如水(H2O)的分子量约为18,氢(H2)的分子量约为2。词语解释:分子式 拼音:fèn zǐ shì
用元素符号表示某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词语解释:分子生物学 拼音:fèn zǐ shēng wù xué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的科学。主要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界的基本特征。词语解释:分子物理学 拼音:fèn zǐ wù lǐ xué
从物质的分子结构出发,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研究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与热现象的物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体积、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比热、热扩散、热传导的微观本质等。词语解释:分子筛 拼音:fèn zǐ shāi
用吸附性很强的物质(如硅铝酸盐)塑成的物体。具有许多孔径大小均一的微孔,能有选择的吸附某种小于孔径的分子。用于液体和气体的干燥、分离、净化。词语解释:分外之物 拼音:fèn wài zhī wù
非本分应得的财物。《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吾差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但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词语解释:分子钟 拼音:fèn zǐ zhōng
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