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刊拼音:kān 属 寒韵
 
 
刊 kān〈动〉 
〈名〉(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同本义刊,剟也。——《说文》刊,削也。——《广雅》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其柄与末。——《礼记·杂记》。注:“犹削也。”随山刊木。——《书·益稷》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树木);刊木(砍伐树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删除诚不刊之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又如:刊落(删去冗赘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删(删改);刊革(删改);刊除(削除)刻;雕刻刊石作铭。——蔡邕《陈寔碑》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又如:刊刻(雕刻);刊人(刻版工人);刊石(镌刻在石上,以便长久保存);刊立(刻石立碑);刊版(刻版或排版);刊刷(刊刻印刷);刊书(刻印书籍);刊成板(定例);刊勒(雕刻碑文)订正;修订 。如:刊定(改正而成定本);刊正(改正错误);刊字(修改文字);刊改(修改;订正);刊修(修正)开辟 。如:刊启(开辟);刊道(开辟道路)刊登 。如:刊出(刊登发表);刊行(刊印发行) 
通“竿”抗木刊。——《仪礼·既夕礼》出版物 。如:特刊;副刊 康熙字典刊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𠀤看平聲。 《說文》剟也,从刀干聲。《廣韻》削也。又斫也。《周禮·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又通栞。《前漢·地理志》隨山栞木。《註》師古曰:栞,古刋字。斫其木也。又《韻補》叶丘虔切,音愆。 《曹子建·怨歌行》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又叶古案切,音旰。 《揚雄·酈商銘》橫恥愧景,刎頸自獻。金紫褒表,萬世不刋。章樵讀。又刻也。《晉書·孫綽傳》必須綽爲𥓓文,然後刋石焉。《王儉褚淵𥓓》刋玄石以表德。《字彙》楊愼曰:劉歆答揚雄,懸諸日月不刋之書,言不可削除也。今俗誤作刻梓之用。各處鄕試序多云:刊其文之佳者若干篇。張睿甫曰:刋字亦可用。刋其字外之餘木,而後字成,故刻字謂之刋,猶遷官而謂之除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