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共8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汤剂赋形剂冲剂酏剂催吐剂浸剂强壮剂定香剂
药剂膏剂兴奋剂酌剂催化剂泄剂止血剂约剂
砭剂腐蚀剂丸剂酊剂下剂毒剂峻剂糊剂
丹剂脱皮儿裹剂胶囊剂麻醉剂黏合剂滴剂洗涤剂秘剂
分剂试剂内吸剂乳剂龙香剂焊剂洗洁剂券剂
调剂参剂软剂两剂醑剂煎剂洗剂制剂
限剂量剂蜜剂驱虫剂针剂溶剂散剂吸收剂
质剂锭剂十剂干燥剂酚酞指示剂滑剂方剂含漱剂
腊剂镇静剂医剂杀虫剂栓剂斟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
火剂防腐剂通剂杀菌剂涩剂强心剂粉剂裁剂

词语解释:汤剂  拼音:tāng jì
中药的一种制剂。把药材加水煎成汁服用。 唐 皮日休 《祝疟疠文》:“病于人者,上则汤剂,次则矿艾,愈矣。”《新唐书·吴凑传》:“詔侍医敦进汤剂,不获已,一饮之。”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之十:“安乐窝中设不安,略行汤剂自能痊。”
共8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