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剃头 拼音:tì tóu
(1).谓 汉 人依 金 人风俗剃去前半部头发,表示归化。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侍郎 司马朴 见在 真定府 ……副使 郭元迈 、尚书 张邵 、副使 杨宪 并官属 崔渊 等并在 宜州 ,已上奉使官吏并不鬀头换官。”
(2).谓落发出家。 宋 林逋 《峡石寺》诗:“不会鬀头无事者,几人能老此禪扃。”参见“ 剃头 ”。
(3).理发。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净耳》:“ 元 吾衍 《闲居录》云: 宜兴 周将军庙 徬有浄耳者居,一夕梦使者召曰,将军命尔明日可来。寤而思之,必庙神也,遂往。顾神像颇大,燕巢在其耳,遂去之。以巾拭净,再拜而出。按此知古时浄耳,亦为一技,今则併入鬀头矣。”词语解释:剃发 拼音:dí fā
古代髡刑,剃去毛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发髲》:“古者刑人鬄髮,妇人以之被髻,故谓之髮髲。”词语解释:剃刀 拼音:tì dāo
刮去毛发用的刀子。《法苑珠林》卷十七引《佛本行经》:“佛告 阿难 :‘汝往菩提树金刚座西塔,取我七宝剃刀并浴金刚盆,我欲剃髮。’” 明 董穀 《碧里杂存·建文君》:“乃开篋,有僧衣帽一副,度牒一纸,剃刀一具而已。”词语解释:剃落 拼音:tì luò
指削发出家。《南史·循吏传·郭祖深》:“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復国有。” 唐 白居易 《唐抚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童而有知,故生十五岁发出家心,始从舅氏剃落。”词语解释:剃削 拼音:tì xuē
谓剃去毛发。 唐 白居易 《嗟发落》诗:“因悟自在僧,亦资於剃削。”词语解释:剃髻 拼音:tì jì
假发髻。鬀,通“ 髢 ”。《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弟兄子母夫妇团圆》:“子每没乱杀,一个鬀髻撮不住。”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二折:“这婆娘外相儿真,就里哏,从然面搽红粉,是一箇油鬀髻吊客丧门。”词语解释:剃度 拼音:tì dù
佛教语。谓落发出家而得超度。《传法正宗记》卷三:“魔闻法大起信心,遂与其三千徒众皆求出家,大士即为剃度。”《旧唐书·高祖纪》:“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託号出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楔子:“况兼 法本长老 ,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水浒传》第四回:“ 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 冯至 《帷幔》诗:“一个牧童剃度在对方的僧院,尼庵内焚化了这年少的尼姑。”词语解释:髢髦
方言。假头发词语解释:剃头挑子一头热 拼音:tì tóu tiāo zi yī tóu rè
过去理发师的担子一头为板凳与工具箱,一头为火炉,因称“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一厢情愿。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六场:“ 李二嫂 年轻守了寡,人品好来又能干。要是把她弄到手,再也不用我动弹。可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又不敢明着去胡缠。”词语解释:剃灭 拼音:tì miè
翦灭;消灭。词语解释:剃工 拼音:tì gōng
剃头工匠。今称理发师。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真如院藏神》:“童行 金法静 主香火之事甚敬,为寺参头,因令剃工缴鼻,为僧 智全 从旁过,误触其首。刀中断,牢不可取。”词语解释:剃发令 拼音:tì fà lìng
清 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薙髮令”。 顺治 元年(公元1644年) 清 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 江南 ,重申此令,规定:凡 清 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 明 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髮,留髮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词语解释:剃发 拼音:tì fà
落发出家。《释氏要览上·剃发》:“《因果经》云:过去诸佛,为成就无上菩提,捨饰好,剃鬚髮。”《魏书·房崇吉传》:“ 崇吉 夫妇异路,剃髮为沙门,改名 僧达 。” 宋 苏轼 《次韵道潜留别》:“已喜禪心无别语,尚嫌剃髮有诗班。”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根据佛制,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剃发染衣的用意是为了舍弃美好的装饰,实行朴素无华的生活。”词语解释:剃面 拼音:tì miàn
刮脸。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清 陈维崧 《绮罗香·题宋既庭小照》词:“任纷纷项领儿郎,薰香剃面画衣袴。”词语解释:剃发
古代髡刑,剃去毛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人一·发髲》:“古者刑人鬄髮,妇人以之被髻,故谓之髮髲。”词语解释:剃匠 拼音:dí jiàng
制作假发的工匠。 清 曹德馨 《某鬄匠》诗:“架上书纵横,鬄匠借不已。鬄匠借书何所事?答言略看人人样子。”词语解释:剃剃 拼音:dí dí
方言。假发,假髻。 武安 落子《借髢髢》:“四姐:要是有了髢髢戴,大会上一走笑迷迷。”词语解释:剃发工 拼音:tì fà gōng
制作假发的工匠。鬀,通“ 髢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吴鼇》:“国朝 熊宝泰 《藕颐类藁》云: 吴鼇 ,鬀髮工, 桐城 鍊潭镇 人,余不知其能诗也。”词语解释:剃发 拼音:tì fà
(1).古代髡刑,剃去毛发。
(2).落发出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诸子犹有褐衣者,性好释氏,临终,遗命鬀髮著僧衣,棺中勿藏金玉,用荼毗火塟法,作卵塔而不为坟。” 明 宋濂 《日本建长禅寺古先原禅师道行碑》:“年十三,即鬀髮受具足戒。”参见“ 剃髮 ”。
(3).理发。 黄侃 《蕲春语》:“案吾乡谓刀刃微伤,如鬀髮见血之类,曰打壮子。”词语解释:剃光头 拼音:tì guāng tóu
比喻在评比、竞赛等活动中没有任何名次或一分未得。《人民日报》1984.9.1:“ 湖南省 食品工业去年在国家质量评比中‘剃光头’,今年夺得五块银牌。”词语解释:剃剪 拼音:tì jiǎn
按照图样剪裁。今 山东 方言犹称剪样为剃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