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剡溪剡剡剡纸剡奏剡硾剡楮剡摲剡耜
剡中剡溪船剡溪藤剡溪兴剡牍剡利剡移剡锐
剡藤剡章剡荐剡客剡锋剡楮,剡纸剡注剡麻

词语解释:剡溪  拼音:shàn xī
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县 南。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许时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兴到 剡溪 ,你似箇 远 老忘情过 虎谿 。”参阅《太平寰宇记》卷九六。
词语解释:剡中  拼音:shàn zhōng
指 剡县 一带。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诗:“暝投 剡 中宿,明登 天姥 岑。” 唐 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 中。”
词语解释:剡藤  拼音:yǎn téng
剡溪 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后因称名纸为剡藤。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纸则有 越 之剡藤苔牋。”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版开雪肤。”《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即席赋成,拂拭剡藤,挥洒晋字。”
词语解释:剡剡  拼音:yǎn yǎn
(1).起行貌。《礼记·玉藻》:“弁行,剡剡起屨。” 孔颖达 疏:“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屨恒起也。”
(2).闪烁貌。《楚辞·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陆游 《予行蜀汉间怅然有感》诗:“麦陇雪苗寒剡剡,柘林风叶莫颼颼。”
(3).锐利貌。 宋 曾巩 《离齐州后》诗之三:“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靨田田出水荷。”
(4).风微起貌。 宋 王安石 《晚兴和冲卿学士》诗:“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
词语解释:剡溪船  拼音:shàn xī chuá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頫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词语解释:剡章  拼音:yǎn zhāng
削牍写成奏章。泛指写奏章。 宋 陆游 《与赵都大启》:“方剡章而俟报,輒怀檄以径前。” 康有为 《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诗:“王卿敬汝才,剡章荐延阁。”
词语解释:剡纸  拼音:shàn zhǐ
纸名。因用 剡 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唐 舒元舆 《悲剡溪古藤文》:“洎东 雒 西 雍 ,歷见书文者,皆以 剡 纸相夸。” 唐 皮日休 《二游诗·徐诗》:“ 宣 毫利若风, 剡 纸光与月。”
词语解释:剡溪藤  拼音:shàn xī téng
指用剡藤所造的纸。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引 明 僧诗:“寄将一幅剡溪藤,江面青山画几层。” 清 金人瑞 《题邵僧弥画》诗:“我有剡溪藤一幅,无人重写妙莲花。”
词语解释:剡荐  拼音:yǎn jiàn
上书举荐。《旧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 山东 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 达忠介公 兼善 ,时出镇于 台 ,闻府君有贤行,将剡荐于朝。”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从军保举》:“曷怪今之承枢垣指,奏调剡荐,并不论功之有无乎!”
词语解释:剡奏  拼音:yǎn zòu
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扬雄 《法言·先知》“奏不剡” 晋 李轨 注:“不剡奏也。” 宋 王安石 《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之二:“列陈剡奏,尚闕嗣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文规》:“ 文规 雪冤狱,活十人,当得京秩。郡守 方希觉 以其老生无援,不为剡奏。”
词语解释:剡溪兴  拼音:shàn xī xīng
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唐 李白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诗:“虽然 剡溪 兴,不异 山阴 时。”参见“ 剡溪船 ”。
词语解释:剡溪船  拼音:shàn xī chuá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頫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词语解释:剡客  拼音:shàn kè
指 东晋 戴逵 。后泛指隐士。 唐 杨巨源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诗:“兴逸何妨寻 剡 客,唱高还肯寄 巴 人。”参见“ 剡溪船 ”。
词语解释:剡溪船  拼音:shàn xī chuán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多酤 新丰 醁,满载 剡溪 船。” 元 赵孟頫 《次韵王时观》:“欲説旧游浑似梦,何时重上 剡溪 船。”
词语解释:剡硾  拼音:yǎn zhuì
指 剡 纸。硾,谓捶捣 剡 藤造纸。 唐 薛能 《送浙东王大夫》诗:“ 越 臺随厚俸, 剡 硾得尤名。”
词语解释:剡牍  拼音:yǎn dú
简牍;文牍。古时剡木为简,故称。 宋 楼钥 《通添差教授王太傅启》:“抚躬甚喜,剡牘先之。” 清 钮琇 《觚賸·鸣钲荐试》:“﹝ 梅中丞 ﹞因面课而甲乙之曰:‘可售者仅二十人耳。’ 周水心 其首也。遂许其致剡牘於学使者。”
词语解释:剡锋  拼音:yǎn fēng
锐利的锋刃。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若德教治狡暴,犹以黼黻御剡锋也。”
词语解释:剡楮  拼音:shàn chǔ
即 剡 纸。 宋 梅尧臣 《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 蜀 牋蠹脆不禁久, 剡 楮薄慢还可咍。”
词语解释:剡利  拼音:yǎn lì
锐利。 清 焦循 《忆书》卷六:“伯屋成后七年而伯物故,又六年遂拆毁,灰尚白,钉尚剡利。”
词语解释:剡楮,剡纸
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词语解释:剡摲  拼音:yǎn chàn
削尖。《淮南子·兵略训》:“剡摲筡,奋儋钁,以当脩戟强弩。”
词语解释:剡移  拼音:yǎn yí
门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案: 蔡邕 《月令章句》曰:‘键,关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参见“ 扊扅 ”。
词语解释:扊扅  拼音:yǎn yí
(1).门闩。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 百里奚 ,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当作炊煮之‘炊’……然则当时贫困,并以门牡木作薪炊耳。” 唐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诗:“轻若脱钳釱,豁如抽扊扅。” 宋 陆游 《舍北行饭》诗:“晚来嬾復呼童子,自掩柴门上扊扅。”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我今膳双鸡,谁记炊扊扅。”
(2).借指曾共贫寒的妻子。 宋 杨万里 《又跋简斋与夫人帖》诗:“家在 钱塘 身在 苏 ,扊扅消息近来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辞婚》:“那些个恩多义少,蕊珠僊大都休道,扊扅人怎下轻抛?” 清 孙枝蔚 《自邑中归田作》诗:“上当念先人,下当虑扊扅。”参见“ 扊扅歌 ”。
词语解释:扊扅歌  拼音:yǎn yí gē
古琴曲名。相传 百里奚 在 楚 为人牧牛, 秦缪公 闻其贤,以五羊之皮赎之,擢为 秦 相。其故妻为佣于相府,堂上作乐,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曰:“ 百里奚 ,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见《乐府解题》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宋 黄庭坚 《次韵王稚川客舍》:“慈母每占乌鹊喜,闺人应赋《扊扅歌》。”参见“ 扊扅 ”。
词语解释:扊扅  拼音:yǎn yí
(1).门闩。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 百里奚 ,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当作炊煮之‘炊’……然则当时贫困,并以门牡木作薪炊耳。” 唐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诗:“轻若脱钳釱,豁如抽扊扅。” 宋 陆游 《舍北行饭》诗:“晚来嬾復呼童子,自掩柴门上扊扅。”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我今膳双鸡,谁记炊扊扅。”
(2).借指曾共贫寒的妻子。 宋 杨万里 《又跋简斋与夫人帖》诗:“家在 钱塘 身在 苏 ,扊扅消息近来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辞婚》:“那些个恩多义少,蕊珠僊大都休道,扊扅人怎下轻抛?” 清 孙枝蔚 《自邑中归田作》诗:“上当念先人,下当虑扊扅。”参见“ 扊扅歌 ”。
词语解释:剡注  拼音:yǎn zhù
古代五射之一。《周礼·地官·保氏》“三曰五射”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也。” 贾公彦 疏:“剡注者,谓羽头高鏃低而去,剡剡然。”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夕章程而钩股,亦剡注而参连。”
词语解释:剡耜  拼音:yǎn sì
锋利的耒耜。 汉 张衡 《东京赋》:“乘鑾輅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
词语解释:剡锐  拼音:yǎn ruì
锐利。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造剡鋭之器,长侵割之患。”
词语解释:剡麻  拼音:yǎn má
谓缀缉麻缕。《淮南子·人间训》:“男子不得脩农亩,妇人不得剡麻考缕。”《氾论训》作“緂麻索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