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jué jiǎo][jué,知觉][ké qiào][lè,音乐][shuò,频数][详注1]涿[bào bō][同确][详注2][详注3][zhuō bó][详注4]


注1:药 《广韵》於角切,音渥。《博雅》白芷,其叶谓之药。《山海经》崃山,其草多韭薤,多药。《楚辞·九歌》辛夷楣兮药房。
注2:瞀 《广韵》莫角切。《集韵》墨角切,尨入声。目不明也。
注3:棹 音浊。树枝直上貌。《尔雅》梢棹,见梢字注。
注4:飑 音璞。《广韵》众多貌。《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风毛雨血,洒野蔽天。《注》言弓矢众发,获禽兽多也。又《集韵》音雹。飑飑,物自空堕貌。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bāo bō 觉韵

剥 bāo
〈动〉
  • [口]: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 或剥或烹。——《诗·楚茨》
  • 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剥 bō
〈动〉
  • (会意。从刀,从录,“录”又兼作声符。“录”,《说文》:“刻割也。”本义:削;剥离;剥脱,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
  • 同本义
  • 剥,裂也。——《说文》
  • 剥,离也。——《广雅》
  • 或剥或亨。——《诗·小雅·楚茨》
  • 然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荀子·强国》。注:“剥脱,谓刮去其生涩。”
  • 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秋官》。注:“刊、剥互言耳,皆谓斫去次地之皮。”
  •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又如:剥除(削去);剥割(割削);剥制(剥取或削除外皮,加工制作);剥皮(剥去外皮)
  • 割裂
  • 是剥是菹。——《诗·小雅·信南山》
  • 脱落
  • 实熟则剥。——《庄子》
  • 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芒。——陆游《老学庵笔记》
  • 又如:剥落(剥损脱落;落地,没有选上);剥缺(剥落残缺);剥坏(剥落损坏)
  • 强制除去
  • 裸剥士女。——房玄龄《晋书》
  • 又如:剥庐(剥夺他人荫庇之所;穷困的居所);剥放(斥退)
  • 盘剥;掠夺
  • 故为吏牧民者竞相剥削。——《梁书·贺琛传》
  • 患在于剥夺之不已。——元稹《钱货议状》
  • 又如:剥害(盘剥伤害);剥褫(革除;褫夺)
  • 罢免,革除 。如:剥坐(革职治罪);剥辱(谓革职之辱)
  • 伤害
  • 剥丧元良。——《书·泰誓中》
  • 又如:剥丧(伤亡);剥戮(伤害杀戮);剥丧(伤亡;丧乱)
  • 衰微;减少 。如:剥极(时运不利或事物衰败到了极点)
康熙字典古文:𠚪

  • 《唐韻》《集韻》《韻會》𠀤北角切,音駁。 (觉韵)
  • 《說文》裂也。从刀,彔聲。《玉篇》削也。《廣韻》落也,割也,傷害也。《楚辭·九思》怫鬱兮肝切剝。又《增韻》褫也,脫也。又卦名。《易·剝卦》剝也,柔變剛也。又《周禮·秋官·柞氏》冬日至,令剝隂木而水之。《註》謂斫去次地之皮。又殺牲體解之名。《詩·小雅》或剝或亨。又《禮·檀弓》喪不剝奠也與。《註》剝者,不巾覆也。脯醢之奠不惡塵埃,故可無巾覆。
  • 又《集韻》普木切《正韻》普卜切,𠀤音璞。 (屋韵)
  • 力擊也。《詩·豳風》八月剝棗。《註》擊也。
  • 又音卜。 (屋韵)
  • 《魏·劉楨·魯都賦》毛羣隕殪,羽族殲剝。塡崎塞畎,不可勝錄。《集韻》或作𠚩,亦作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