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割据 拼音:gē jù
分割占据。谓占据一方领土,成立政权。《汉书·叙传下》:“割据河山,保此怀民。” 唐 杜甫 《丹青引》:“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宋 苏轼 《策略》:“乱臣割据,四分五裂,是伐之而已也。” 毛泽东 《井冈山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词语解释:割鸡 拼音:gē jī
(1).杀鸡。《礼记·杂记下》:“其衈皆於屋下,割鸡,门,当门。”
(2).常以比喻处理小事。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贤 本西方斗筲之子,虽有割鸡之効,然齿以老矣。”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湛卢可以断犀,而以之割鸡。”
(3). 子游 为 武城 宰,提倡礼乐, 孔子 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鸡”指县令之职。 唐 吴筠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诗:“从此罢飞鳧,投簪辞割鸡。” 宋 叶适 《赵知县挽词》:“空闻割鸡笑,不见化鳧留。”参见“ 割鸡焉用牛刀 ”。
词语解释:割鸡焉用牛刀 拼音: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谓处理小事何用礼乐。后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鸡,也写作“鷄”。《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 ,闻絃歌之声, 夫子 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邢昺 疏:“道谓礼乐也。”《水浒传》第六三回:“割鸡焉用牛刀,自有战将建功,不必主将掛念。”《冷眼观》第二四回:“人家説‘割鷄焉用牛刀’,你直是扑个把苍蝇,要用起 铁扇公主 的芭蕉扇子来了。”词语解释:割鲜 拼音:gē xiān
(1).割杀畜兽。《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騖於盐浦,割鲜染轮。” 吕向 注:“鲜,牲也。谓割牲之血染於车轮也。”《文选·张衡〈西京赋〉》:“割鲜野饗,犒勤赏功。” 张铣 注:“谓披破牲体以布赐士卒,割新杀之兽劳赏勤功。” 唐 李白 《幽州胡马客歌》:“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宋史·孟珙传》:“ 珙 与射猎,割鲜而饮。”
(2).指剖鱼。 宋 陈师道 《离颍》诗:“丛竹防供爨,池鱼已割鲜。”词语解释:割爱 拼音:gē ài
舍弃所爱。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必有罪而无赦,若 石碏 之割爱以烕亲。” 宋 黄庭坚 《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诗:“青云已迷津,浊酒未割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今愿割爱相赠,见刀如见妾也。” 郭沫若 《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这个故事在初本也想写在剧本里面的,但结果是割爱了。”词语解释:割断 拼音:gē duàn
(1).专断;决断。 汉 张竦 《为陈崇草奏称莽功德文》:“ 霍光 即席常任之重……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割断歷久,统政旷世。”《后汉书·循吏传·王涣》:“为太守 陈宠 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梁书·孔休源传》:“神州都会,簿领殷繁, 休源 割断如流,傍无私謁。”
(2).切断;断绝。《三国志·魏志·刘晔传》:“然亲疏之数,远近之降,盖有礼纪,所以割断私情,克成公法,为万世式也。”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词语解释:割肉 拼音:gē ròu
方言。谓到市上买肉。《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叫店家买了三角酒,割了二斤肉。”如:今天打牙祭,我就去割肉。词语解释:割地 拼音:gē dì
(1).分封田邑。《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孔颖达 疏:“王者割出田邑以与诸侯。”《后汉书·隗嚣传》:“儻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2).割取土地;割让土地。《战国策·东周策》:“君若欲因 最 之事,则合 齐 者,君也;割地者, 最 也。” 汉 贾谊 《过秦论》:“於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 秦 。”
(3).犹割据。《汉书·张耳陈馀传》:“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4).特指割据一方的藩镇。 唐 元稹 《赠王承宗侍中》:“逮居剧镇,益辨长材。每怀恋闕之诚,遂行割地之効。屡陈密款,方俟来朝。”
(5).划分土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槐柳楸梓梧柞》:“楸、梓:亦宜割地一方种之。梓、楸各别,无令和杂。”
(6).指收割庄稼。 崔璇 《一条裤子》:“年年在割地以前,我就把它补得厚厚的。”词语解释:割烹 拼音:gē pēng
(1).亦作“ 割亨 ”。割切烹调,泛指烹饪。《周礼·天官·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孟子·万章上》:“人言 伊尹 以割烹要 汤 ,有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伊尹 以割烹事 汤 , 百里 以饭牛要 穆公 。”
(2).指极刑。割,斩杀;烹,放进汤锅煮死。 唐 韩愈 《通解》:“故 龙逢 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词语解释:割席 拼音:gē x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管寧 、 华歆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寧 读如故, 歆 废书出看。 寧 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割席”谓朋友绝交。 宋 杨万里 《斋房戏题》诗:“欲从举者便弹冠,回顾石交难割席。” 清 陈梦雷 《绝交书》:“不孝虽已割席,敢不拜在下风。”词语解释:割舍 拼音:gē shè
(1).丢开;舍弃。 唐 张鷟 《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愿娘子稍自割捨。”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君是将种,断头穴胸,当无所惜,两耳堪作底用,割捨不得?”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母亲年高,怎生割捨?”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不过她和左贤王是十二年的夫妻了,又有了儿女,一时难于割舍,也是人情之常呵!”
(2).谓花费。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我如今不免寻 彭大公 去,割捨几文钱,算其一卦,看我孩儿几时回家,可不好也?”词语解释:割取 拼音:gē qǔ
从整体中取出部分。《太平御览》卷九百引《玄中记》:“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日支牛,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復,创即愈也。” 鲁迅 《书信集·致金肇野》:“但我看别人的作品,割取名作之一角者也不少。”词语解释:割愁 拼音:gē chóu
唐 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谓处处触发愁绪。后以“割愁”谓消愁,排遣愁绪。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繫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鋩山。”词语解释:割股 拼音:gē gǔ
旧有自割股肉以供君亲食用之说,古人认为是大忠大孝的表现。《庄子·盗跖》:“ 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 。”《新五代史·杂传·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 清 顾炎武 《灵石县东北晋介子推祠》诗:“割股固荒唐,焚山事可哂。”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医学发达了,也不必尝秽、割股。”词语解释:割剥 拼音:gē bō
(1).侵夺,残害。《书·汤誓》“舍我穡事而割正 夏 ” 孔 传:“言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操 遂承资拔扈,肆行兇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吕向 注:“割剥,残害也。”《旧唐书·王鉷传》:“恣行割剥,以媚於时,人用嗟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一节:“ 梁 朝割剥民众,以供贪欲。”
(2).割开剥下。 唐 杜甫 《枯棕》诗:“ 蜀 门多椶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3).谓割裂剥取。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今观其集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词语解释:割弃 拼音:gē qì
亦作“ 割弃 ”。 舍弃。《后汉书·傅燮传》:“ 烈 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或抑情忍欲,割弃荣愿。” 明 李贽 《与曾继泉书》:“未有子,则妻妾田宅何所寄託;有妻妾田宅,则无故割弃,非但不仁,亦甚不义也。” 茅盾 《〈茅盾文集〉后记》:“至于《列那和吉地》一篇,也因其不入流,而自己对之又有偏爱,不忍割弃。”词语解释:割情 拼音:gē qíng
弃绝私情。《后汉书·宋意传》:“宜割情不忍,以义断恩,发遣 康 焉 各归蕃国,令 羡 等速就便时,以塞众望。”《晋书·李雄载记》:“愿陛下割情从权,永隆天保。”《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词语解释:割肠 拼音:gē cháng
比喻极端忧愁痛苦。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引 马柳泉 《卖子叹》:“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哪能抛?饥寒生死不相保,割肠卖儿为奴曹。”词语解释:割截 拼音:gē jié
(1).割断;截断。《南史·江淹传》:“夜梦一人自称 张景阳 ,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 淹 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
(2).谓从中截取。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五经中额》:“其间淹通博洽者,固不乏人,而浮夸躁进之徒,剽窃拟题,购求坊刻,割截成篇。”
(3).制克。 汉 王充 《论衡·谴告》:“凡物能相割截者,必异性者也;能相奉成者,必同气者也。”词语解释:割裂 拼音:gē liè
(1).从整体中分割出若干部分;割开。《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朱瑀 等﹞因共割裂城社,自相封赏。”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割裂州国,分王子弟。”《新五代史·职方考三》:“ 唐 自中世多故矣……自 僖 昭 以来,日益割裂。”
(2).常指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炫奇立异者,文虽工弗録,所出试题,亦要明白正大,不得割裂文义,以伤雅道。”词语解释:割切 拼音:gē qiē
(1).泛指烹饪,借指厨师。《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那日 乔大户 没来。先是杂耍百戯,吹打弹唱,队舞弔罢,做了个笑乐院本。割切上来献头一道汤饭,只见 任医官 到了。”
(2).切割。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诗中音步,时常为了满足节奏,将意群割切横断。”词语解释:割慈 拼音:gē cí
谓子女同父母生离死别。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 唐 杜甫 《岁宴行》:“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宋 王禹偁 《送戚维序》:“割慈去里,无庸介怀。”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割慈全国体,处变重宗潢。”词语解释:割面 拼音:gē miàn
(1).割破颜面,表示降服。《晋书·刘曜载记》:“﹝ 游子远 ﹞躬先士卒,扫壁而出,迟明覆之,生擒 伊餘 ,悉俘其众。 权渠 大惧,被髮割面而降。”
(2).刺脸。谓风寒而烈。 唐 王建 《关山月》诗:“边风割面天欲明, 金沙岭 西看看没。”词语解释:割青 拼音:gē qīng
指刈割未成熟的庄稼。 海默 《四嫂子》:“这时敌人的割青任务已经彻底完成了,凡是山里能被敌人割倒的庄稼都被敌人割了个净光,连禾秸都让敌人喂了马。”词语解释:割恩 拼音:gē ēn
弃绝私恩。《东观汉记·申屠刚传》:“昔 周公 豫防祸,首先遣 伯禽 守封於 鲁 ,离断至亲,以义割恩。”《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国忠 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明 邵璨 《香囊记·闻讣》:“你亲在高堂无依倚,偷生只合供甘旨,暂且割恩全义。”词语解释:割开 拼音:gē kāi
用利刀片切开。例如:割开他的背心查看一下他是否受了伤。词语解释:割舍了 拼音:gē shè le
见“ 割捨得 ”。
词语解释:割舍得 拼音:gē shè de
(1).舍弃。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捨得不肯把肉身陪待?”
(2).拚着,豁出去。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我割捨得发一会儿村,使一会儿狠。”亦作“ 割捨的 ”、“ 割捨了 ”。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我着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髏,割捨的一不做二不休,拚了个由他咒也波咒。”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割捨了一不做二不该,我打这廝千自由百自在。”词语解释:割除 拼音:gē chú
割掉,除去。 杨朔 《木棉花》:“又象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可以加速割除溃烂的疽疮。”词语解释:割欢 拼音:gē huān
谓割舍所爱的女人。《文选·张华〈女史箴〉》:“ 班 妾有辞,割驩同輦。夫岂不怀,防微虑远。” 李善 注引《汉书》:“ 成帝 游於后庭,欲与 班婕妤 同輦载。 婕妤 辞曰:‘妾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 三代 末主方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乎?’”按,五臣本作“割欢”。词语解释:割符 拼音:gē fú
犹剖符。《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迹 汉 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存以著其号,亡以显其魂,赏亦不细矣。”词语解释:割分 拼音:gē fēn
(1).谓与人分享。语出《晋书·王羲之传》:“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 清 曹寅 《观陆史临倪高士画戏见阳》诗:“清泉白石聊供具,老枿幽篁幸割兮。”
(2).分割;割开。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所谓汉族并非与苗民截然区划,又谁得割分者。”词语解释:割荣 拼音:gē róng
指擅权。《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为其割荣也。” 司马贞 索隐:“割荣即上之擅厚,谓擅权也。”词语解释:割壤 拼音:gē rǎng
划分土地。谓裂地分封。《管子·揆度》:“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词语解释:割付 拼音:gē fù
交付。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板经书纪略》:“详味 江陵 此举,则必实践其言者,但未知 后湖 果曾割付此书否?”词语解释:割刀 拼音:gē dāo
(1).用以切割之刀。《礼记·礼器》:“割刀之用,鸞刀之贵。” 孔颖达 疏:“割刀,今之刀也。鸞刀,古刀也。今刀便利,可以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
(2).形似镰刀的武器。《清会典·兵部十·武备清吏司》“凡军器,有刀斧之属”注:“割刀,刃横长一尺四寸,阔一寸,前曲而俯;銎长二寸;柄长五尺,围三寸一分,木质,髤朱。”
(3).钢制圆形工具,用以在制品上刻削浅沟或花纹。词语解释:割酒 拼音:gē jiǔ
晋 葛洪 《神仙传·左慈》:“公闻 慈 求分杯饮酒,谓当使公先饮,以餘与 慈 耳。而﹝ 慈 ﹞拔道簪以画盃酒,中断,其间相去数寸,即饮半,半与公。”后因以“割酒”为道家饮宴的典实。 唐 王维 《赠焦道士》诗:“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词语解释:割剥元元
残害百姓。元元:百姓词语解释:割割剥
残害,掠夺词语解释:割杀
抹脖子;杀词语解释:割头税 拼音:gē tóu shuì
指屠宰税。 梁斌 《红旗谱》三二:“街上又出了一宗割头税,杀一只猪要一块七毛钱,还要猪鬃、猪毛、猪尾巴、大肠头。”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二二:“自从咱反割头税的时候, 贾老师 就给我们讲过,左等右等,等了多少年,才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词语解释:割削 拼音:gē xuē
(1).削减。《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彊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鼂错 是也。”《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今强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
(2).犹切割。 汉 王充 《论衡·效力》:“诸有锋刃之器,所以能断斩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3).犹剥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卿等司计,当以公正为心,无事割削,致害民而伤和气。”词语解释:割刿 拼音:gē guì
割伤。《战国策·齐策五》:“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劌矣。”词语解释:割尾巴 拼音:gē wěi bā
指清除所谓私有制的残馀。是一度流行在农村中的极“左”口号。实质上是对广大农民合法经济活动的限制和打击。 林斤澜 《酒言》:“可不还是我说对了,这哪象个困难时期。二十年前你来整社割尾巴,那真叫困难。”词语解释:割势 拼音:gē shì
即宫刑。切除男性生殖器的酷刑。《书·吕刑》“宫辟疑赦” 孔 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词语解释:割枪 拼音:gē qiāng
气割用的带活门的工具,形状略像枪,前端有喷嘴。也叫割炬。词语解释:割碜 拼音:gē chěn
方言。犹寒碜。谓使人感到羞愧。《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叫他説的割磣杀我了。”词语解释:割治 拼音:gē zhì
指用外科手术治疗疾患。 谢觉哉 《不惑集·学习常谈》:“比如人身上生了疮疖,要割治,受不住割治的痛,疮疖不会消失且将发展。”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 严一峰 先生发现自己患着慢性盲肠炎。他决定进医院去割治。”词语解释:割漆 拼音:gē qī
把漆树干的表皮割开,使漆树的树脂流出来。词语解释:割炬 拼音:gē jù
切割吹管,用火焰预热金属,然后借从预热火焰中心喷射出的氧气流将金属迅速氧化和切开词语解释:割刈 拼音:gē yì
犹收割。《元典章·户部九·劝农立社事理》:“随社布种苜蓿,初年不须割刈,次年收到种子,转展分散。”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他乍着胆子,手里本能地捏住了红缨扎枪,冲着割刈声传来的方向赶去。”词语解释:割制 拼音:gē zhì
(1).规划建造。《汉书·叙传下》:“割制庐井,定尔土田,什一供贡,下富上尊。”
(2).裁断,判断。《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儻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因时而向之。”词语解释:割宅 拼音:gē zhái
(1).划分住宅区。《淮南子·泰族训》:“裂地而州之,分职而治之,筑城而居之,割宅而异之,分财而衣食之。”《汉书·晁错传》:“然后营邑立城,製里割宅。”
(2).分出房屋。 南朝 陈 徐陵 《裴使君墓志铭》:“割宅字贫友之孤,开门延故人之殯。”词语解释:割损 拼音:gē sǔn
割削;减损。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荆 土本非己分,我尽与君,冀取其餘,非相侵肌肤,有所割损也。”词语解释:割析 拼音:gē xī
分析;剖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固宜正义而绳理,昭德而塞违,割析褒贬,哀而有正,则无夺伦矣。”《隋书·经籍志序》:“﹝《七録》﹞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词语解释:割夺 拼音:gē duó
贬抑;削减。 汉 仲长统 《昌言·损益》:“降爵削土,稍稍割夺,卒至於坐食奉禄而已。”《晋书·刘毅传》:“无报於身,必见割夺;有私於己,必得其欲。”词语解释:割有 拼音:gē yǒu
犹割据。《汉书·叙传下》:“ 信 惟饿隶, 布 实黥徒, 越 亦狗盗, 芮 尹江湖。云起龙襄,化为侯王,割有 齐 楚 ,跨制 淮 梁 。”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 孙 刘 二氏,割有 交 益 。”词语解释:割正 拼音:gē zhèng
犹虐政。《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穡事,而割正 夏 。” 孔 传:“正,政也。言夺民农功,而为割剥之政。”《史记·殷本纪》引作“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嗇事而割政。”词语解释:割没 拼音:gē méi
(1).犹侵吞。《宋书·臧质传》:“﹝ 质 ﹞荷恩 彭 泗 ,贪虐以逞,阬戮边氓,忽若草芥,倾竭仓庾,割没军粮。”
(2).犹交割。 明 文秉 《烈皇小识》:“盐课现经内臣 杨显明 彻底清查之后,割没清楚,足见臣之心跡。”词语解释:割包剪柳 拼音:gē bāo jiǎn liǔ
见“ 割包翦缕 ”。
词语解释:割包剪缕 拼音:gē bāo jiǎn lǚ
方言。偷窃。词语解释:割发 拼音:gē fā
(1).剪发。古人祷天祈福时削发以代牺牲,表示用心恳切。 宋 曾巩 《救灾议》:“古人有曰:剪爪宜及肤,割髮宜及体。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2).剪发。妇女剪发表示坚决守志。《南史·张彪传》:“ 昭达 进军,迎 彪 妻便拜,称 陈文帝 教迎为家主…… 杨 入屋,便以刀割髮毁面,哀哭慟絶,誓不更行。”词语解释:割哀 拼音:gē āi
节哀,抑制哀伤。《三国志·魏志·陈矫传》:“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繫远近之望。”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伏望为宗庙社稷,割哀强食。” 明 莫止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吾君谦让不可得,割哀践阼宏祖烈。”词语解释:割包剪缕 拼音:gē bāo jiǎn lǚ
方言。偷窃。词语解释:割塞 拼音:gē sāi
犹杜绝。《后汉书·陈蕃传》:“陛下深宜割塞近习豫政之源,引纳尚书朝省之事。”词语解释:割亨 拼音:gē hēng
见“ 割烹 ”。
词语解释:割烹 拼音:gē pēng
(1).亦作“ 割亨 ”。割切烹调,泛指烹饪。《周礼·天官·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孟子·万章上》:“人言 伊尹 以割烹要 汤 ,有诸?”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 伊尹 以割烹事 汤 , 百里 以饭牛要 穆公 。”
(2).指极刑。割,斩杀;烹,放进汤锅煮死。 唐 韩愈 《通解》:“故 龙逢 哀天下之不仁,覩君父百姓入水火而不救,於是进尽其言,退就割烹。”词语解释:割乳庐墓 拼音:gē rǔ lú mù
谓丢下乳儿在亡亲墓旁筑庐守孝。古代认为是至孝的行为。《新唐书·列女传·李孝女妙法》:“ 李孝女 者,名 妙法 , 瀛州 博野 人。 安禄山 乱,被劫徙它州。闻父亡,欲间道奔丧,一子不忍去,割一乳留以行。既至,父已葬,号踊请开父墓以视,宗族不许。復持刀刺心,乃为开。见棺,舌去尘,髮治拭之。结庐墓左。”《新五代史·杂传·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词语解释:割减 拼音:gē jiǎn
削减。《后汉书·皇甫规传》:“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词语解释:割胶 拼音:gē jiāo
把橡胶树的外皮和韧皮部割开,使橡胶树的胶乳流出来。词语解释:割肚牵肠 拼音:gē dù qiān cháng
犹牵肠挂肚。形容思念之切。《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寧教我 西门庆 口眼闭了,倒也没这等割肚牵肠。”词语解释:割线 拼音:gē xiàn
与曲线相交于两个或更多的点的直线
从圆心出发通过该圆某一圆弧一个端点到该弧另一端的切线画的直线词语解释:割舍得 拼音:gē shè de
(1).舍弃。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怎割捨得不肯把肉身陪待?”
(2).拚着,豁出去。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我割捨得发一会儿村,使一会儿狠。”亦作“ 割捨的 ”、“ 割捨了 ”。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我着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髏,割捨的一不做二不休,拚了个由他咒也波咒。”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割捨了一不做二不该,我打这廝千自由百自在。”词语解释:割礼 拼音:gē lǐ
犹太教对男孩施行的一种仪礼。用石刀割损阴茎包皮,以为神和人缔约的象征。伊斯兰教等亦行此礼。词语解释:割臂盟 拼音:gē bì méng
(1). 春秋 时, 鲁庄公 爱大夫 党氏 的女儿 孟任 ,答应娶她为夫人。 孟任 于是“割臂盟公”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后因称男女相爱,私下订立婚约为“割臂盟”。《花月痕》第五二回:“漫只説鸳鸯交颈,好与你割臂同盟。”
(2).指庄重的盟誓。《新唐书·李嗣业传》:“与诸将割臂盟,曰:‘所过郡县,秋毫不可犯。’”词语解释:割绝 拼音:gē jué
断绝;割断。《三国志·蜀志·杜微传》:“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絶,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何典》第五回:“﹝ 雌鬼 ﹞咬紧牙牀骨,伸直后脚,死割絶了。”词语解释:割肉补疮 拼音:gē ròu bǔ chuāng
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谷斯范 《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忧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词语解释:割隶 拼音:gē lì
划分归属。《新五代史·杂传·贺德伦》:“为我报皇帝,三军不负朝庭,朝庭负三军,割隶无名,所以乱耳。”《新五代史·职方考三》:“ 监利 ,故属 復州 , 梁 割隶 江陵 。”词语解释:割鸡焉用牛刀 拼音: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谓处理小事何用礼乐。后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鸡,也写作“鷄”。《论语·阳货》:“子之 武城 ,闻絃歌之声, 夫子 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邢昺 疏:“道谓礼乐也。”《水浒传》第六三回:“割鸡焉用牛刀,自有战将建功,不必主将掛念。”《冷眼观》第二四回:“人家説‘割鷄焉用牛刀’,你直是扑个把苍蝇,要用起 铁扇公主 的芭蕉扇子来了。”词语解释:割配 拼音:gē pèi
犹分派。《宋书·胡藩传》:“ 藩 及 超石 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北史·唐邕传》:“及从征 奚虏 ,黄门侍郎 袁猛 旧典骑兵事,至是为割配迟留,鞭杖一百。”词语解释:割靴腰子 拼音:gē xuē yāo zǐ
旧谓嫖客夺朋友所爱的妓女。《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 胡统领 见他赖得净光,格外动了疑心,不但怪 文老爷 不该割我上司的靴腰子,并怪 龙珠 不应该不念我往日之情,私底下同别人要好。”《负曝闲谈》第三四回:“一席话,説得 汪老二 开口不得,心里暗想:‘这是 刘理台 割我的靴腰子,今天被我撞着,我倒要瞧瞧他俩的神情。’”词语解释:割闹 拼音:gē nào
方言。指碎草,细料。《中国谚语资料》:“骆马寸草,牛吃割闹,猪吃糟糠。”《中国谚语资料》:“骆驼吃寸草,马儿吃割闹,猪子吃糟糠。”词语解释:割遣 拼音:gē qiǎn
犹割舍。舍弃。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既贤弟坚心,有难割遣。”词语解释:割让 拼音:gē ràng
谓因战败或受威胁,被迫把部分领土让给他国。《清史稿·兵志九》:“ 光绪 十三年,开 臺湾 为省治,设巡抚以下各官,为 中国 海南右臂。及 中 日 之战,割让於 日本 ,而疆事益不可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