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耳剽 拼音:ěr piāo
谓仅凭耳闻所得,犹如窃取。《汉书·朱博传》:“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颜师古 注:“剽,劫也,犹言行听也。” 唐 刘禹锡 《楚望赋》:“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纵观。”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今人有蓄书画者,往往耳剽不识真,所藏未必善。” 严复 《救亡决论》:“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餘,於其实际,从未讨论。”词语解释:攻剽 拼音:gōng piāo
侵扰劫夺。《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为少年时,尝与 张次公 俱攻剽为羣盗。”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豪猾羣党亦往往喜相攻剽贼杀。”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传闻逆党尚攻剽,所过丘壠皆成童。”词语解释:轻剽 拼音:qīng piāo
亦作“ 轻僄 ”。
(1).轻浮,躁急。《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鲁国 孔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然其所任用,好奇取异,皆轻剽之才。”《辽史·宋王喜隐传》:“ 喜隐 轻僄无恒,小得志即骄。”《明史·李侃传》:“ 侃 言敌轻剽,无持久心,乞勿焚,免復敛为民累。”
(2).轻捷强悍。《三国志·吴志·骆统传》:“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羣恶。”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涣 少好侠,尚气力,数通轻剽少年。” 宋 梅尧臣 《寄永叔》诗:“ 淮 俗旧轻僄,未识远博宜。”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近代穿窬之雄,其趫捷轻僄,有不可以人理论者。”
(3).指轻捷强悍的人。《北史·斛斯椿传》:“又增武直人数,自直阁已下,员别数百,皆选天下轻剽以充之。”《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 晞 聚纳轻剽,息 综 矜忍。”词语解释:勇剽 拼音:yǒng piāo
勇敢剽悍。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词语解释:盗剽 拼音:dào piāo
(1).剽窃。亦用为拟作之谦词。 清 刘大櫆 《〈汪在湘文集〉序》:“余穷无所用於世,宴居独处,尝取三代 秦 汉 以来贤人志士之所为文章伏而读之,慨然想见其用心,欣然有慕乎作者之能事,间亦盗剽倣效,拟作以自娱嬉。”
(2).抢劫。 林纾 《剑腥录》第十五章:“沿路有无盗剽,与其轻身触险,不如仍居此间,惟 仲兄 酌之。”词语解释:攘剽 拼音:rǎng piāo
犹攘夺。 明 高启 《答衍师见赠》诗:“乾纲会中頽,四海起攘剽。”词语解释:行剽 拼音:xíng piāo
犹行劫。《史记·梁孝王世家》:“ 彭离 骄悍,无人君礼,昏暮私与其奴、亡命少年数十人行剽杀人,取财物以为好。” 明 高启 《威爱论》:“非田野之惰夫,则乡里之恶少,亡命行剽、椎埋鼓铸之流也。”词语解释:卤剽 拼音:lǔ piāo
犹掠夺。卤,通“ 虏 ”。《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蛮本无谋,不能乘机会鼓行亟驱,但蚍结蝇营,忸卤剽小利,处处留屯。” 明 王世贞 《左逸》:“﹝ 晋 ﹞卤剽我人民,瀦夷我城隍。”词语解释:刚剽 拼音:gāng piāo
刚健勇悍。《晋书·李特载记》:“ 滕 密上表,以为流人刚剽而 蜀 人愞弱,客主不能相制,必为乱阶,宜使移还其本。”词语解释:佻剽 拼音:tiāo piāo
轻捷剽悍。 唐 元稹 《赠左散骑常侍裴公墓志铭》:“观察 福建 时,远俗佻剽,食税重繁,急则散去,缓则偷苟。”词语解释:躁剽 拼音:zào piāo
犹言轻捷强悍。词语解释:凶剽 拼音:xiōng piào
凶恶剽悍。《新唐书·成汭传》:“ 张瓌 囚 儒 ( 陈儒 ),以 禹 凶慓,欲杀之。”词语解释:五剽 拼音:wǔ piāo
白色粉状的中等土壤。《管子·地员》:“壏土之次曰五剽。五剽之状,华然如芬以脤。” 郭沫若 等集校引 汪继培 曰:“爂、剽古字通用,亦作‘漂’,《释名》云‘土白曰漂’。”参见“ 五粟 ”。
词语解释:五粟 拼音:wǔ sù
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词语解释:驱剽 拼音:qū piāo
驱逼劫掠。《旧唐书·吴元济传》:“ 汝州 、 许州 及 阳翟 人多逃伏山谷荆棘间,为其杀伤驱剽者千里, 关东 大恐。”词语解释:本剽 拼音:běn piāo
始末。《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成玄英 疏:“剽,末也。”词语解释:椎剽 拼音:zhuī piāo
(1).杀人劫物。《史记·货殖列传》:“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冢作巧姦冶。” 司马贞 索隐:“椎杀人而剽掠之。” 唐 独孤及 《贺袁傪破贼表》:“山贼 方清 蕞尔狂狡,敢干天诛,聚椎剽之徒,谓险远可恃,作为蛇豕,以荐食 句吴 。”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軾 备员偏州,民事勘简,但风俗武悍,恃好强劫,加以比岁荐飢,椎剽之姦,殆无虚日。”
(2).指杀人劫物者。《新唐书·张镐传》:“ 沉千载 者, 新安 大豪,连结椎剽,州县不能禽, 镐 遣别将尽殄其众。”词语解释:模剽 拼音:mó piāo
模仿剽窃。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摘瑕攻纇,以模剽病 李 ,不知 李 才大,固苞 何 孕 徐 ,不掩瑜也。”词语解释:钞剽 拼音:chāo piāo
抄掠抢劫。《新唐书·外戚传·武懿宗》:“贼虽众,无輜载,以钞剽为命。”词语解释:泛剽 拼音:fàn piāo
亦作“ 汎僄 ”。 轻薄;轻视。 章炳麟 《与邓实书》:“﹝余﹞非欲掎摭利病,汎僄时彦以自崇也。”词语解释:浮剽 拼音:fú piāo
(1).谓不稳定。《新唐书·王世充传》:“ 世充 观 隋 政方乱,而 江 左浮剽易动。”
(2).虚浮。 宋 苏轼 《上梅龙图书》:“意者执事欲抑浮剽之文,故寧取此以矫其弊。”词语解释:寇剽 拼音:kòu piāo
抢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四年》:“近如 宜州 止因 刘承规 虐用其下,聚为寇剽,延及他境。”词语解释:剽剽 拼音:piào piào
疾速貌。 唐 陆龟蒙 《野庙碑》:“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一日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慓慓然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词语解释:潜窃阳剽 拼音:qián qiè yáng piāo
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 明 方孝孺 《答张廷璧书》:“今天下学者靡靡焉,惟习之所同:潜窃阳剽,无所顾忌。”词语解释:悍剽 拼音:hàn piào
矫捷勇猛貌。 唐 乔潭 《裴将军剑舞赋》:“观乎此剑之跃也,乍雄飞,俄虎吼,摇轆轤,射斗牛,空中悍慓,不下将久。”词语解释:散剽 拼音:sàn piāo
指四处抢劫。《新唐书·段秀实传》:“时公廪竭,县吏不知所出,皆逃去,军輒散剽, 孝德 不能制。”词语解释:剟剽 拼音:duō piāo
摘抄。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支辛》谓 东坡 《志林》、 李方叔 《师友谈记》、 钱丕 《行年杂纪》之类四五书,皆偶附著异事,不顓《虞初》九百之篇。士大夫或弗能知,故剟剽以为助,不几乎三之一矣。”词语解释:剥剽 拼音:bāo piāo
搜刮劫夺。《新五代史·吴世家序》:“ 闽 陋 荆 蹙, 楚 开蛮服。剥剽弗堪, 吴 越 其尤。”词语解释:肆剽 拼音:sì piāo
大肆劫掠。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既至 淮 甸,闻京城失守, 蔡 亳 有叛卒,肆剽于道路。”词语解释:劫剽 拼音:jié piāo
亦作“ 劫摽 ”。亦作“刦剽”。 犹抢劫。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劫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曾参 蒙劫剽之垢, 巢许 获穿踰之谤。”一本作“刦剽”。 王闿运 《李仁元传》:“县人鬨迁,金帛乱弃於道,奸民劫剽湖旁,城中大乱。”词语解释:焚剽 拼音:fén piāo
焚掠。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焚剽之后,百姓逃窜。”《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千里之内,焚剽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