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劲节 拼音:jìn jié
(1).谓坚贞的节操。 南朝 梁 范云 《咏寒松》:“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宋 王安石 《景福殿前柏》诗:“知君劲节无荣慕,宠辱纷纷一等看。” 朱光潜 《艺文杂谈·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陶渊明 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
(2).竹木枝干分杈处称节。以其质地坚实,故称劲节。 唐 柳宗元 《植灵寿木》诗:“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词语解释:劲气 拼音:jìn qì
(1).凛烈的寒气。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瓠谢屡设。”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凛劲气於丛楹,起凄风於洞穴。” 宋 苏辙 《王君贶生日》诗:“纯阴十月晚,劲气肃群骄。”
(2).谓刚强正直的气概。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正声谐《韶》《濩》,劲气沮金石。”《明史·杨俊民传》:“ 廷 守 苏州 时,人比之 赵清献 。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清 管同 《与友人论文书》:“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进,然终孱弱无劲气,未得为佳。”
方言。劲头,勇气。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他们认为 胡宗南 在南路吃了三回败仗,就是还有些劲气,也不准再敢冒失进攻上来。”词语解释:劲风 拼音:jìng fēng
指介于微风和飓风之间的风
强劲有力的风词语解释:劲草 拼音:jìng cǎo
坚韧的草。多喻操守坚贞,威武不屈的人。《东观汉记·王霸传》:“上谓 霸 曰:‘ 潁川 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旧唐书·忠义传下·高沐》:“式表 漏泉 之泽,且彰劲草之节。”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二章四:“我们在今天的‘疾风’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 鲁迅 一样的‘劲草’。”词语解释:劲翮 拼音:jìn hé
(1).矫健的翅膀。 汉 刘桢 《斗鸡》诗:“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2).借指猛禽。《文选·张协〈七命〉》:“剪刚豪,落劲翮。” 张铣 注:“刚豪,兽也;劲翮,鸟也。”
(3).喻勇力。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仇兆鳌 注:“劲翮,比其勇力。”词语解释:劲直 拼音:jìng zhí
(1).刚强正直。《韩非子·孤愤》:“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后汉书·冯衍传下》:“行劲直以离尤兮,羌前人之所有。” 宋 司马光 《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兄为人孝友,居丧致哀,宽厚容物,而内守劲直。”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上》:“﹝ 杨开鼎 ﹞官御史时,颇以劲直著名。”
(2).坚实挺直。 张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连》:“身旁尽是参天的古树,笔挺劲直,器宇轩昂。”词语解释:劲敌 拼音:jìng dí
强有力的敌人或对手。《魏书·苻坚传》:“又望 八公山 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 融 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憮然有惧色。’”按《晋书·苻坚载记下》作“勍敌”。《旧五代史·唐书·霍彦威传》:“酒酣, 庄宗 举酒属 明宗 曰:‘此席宴客,皆吾前岁之劲敌也,一旦与吾同宴,盖卿前锋之效也。’” 徐迟 《财神和观音》:“前任总理是他的最后的、唯一的一个劲敌,而今天他把他的劲敌打倒了。”词语解释:劲挺 拼音:jìng tǐng
(1).刚健挺拔。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之一:“假氏先生,负兹劲挺。”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寻其此説,可谓劲挺之词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弇州山人四部稿》:“笔力劲挺,直可屈铁。”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七章:“ 朓 诗精丽工巧,奇章秀句,往往错出,而风格也警遒劲挺,不流于弱。”
(2).坚实挺直。 宋 苏辙 《求黄家紫竹杖》诗引:“ 黄氏 老家有紫竹甚茂,乞得一茎,劲挺可喜。”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词语解释:劲健 拼音:jìn jiàn
(1).强健有力。《后汉书·西域传·鲜卑》:“﹝ 鲜卑 ﹞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新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人劲健,善步战,常能患它部。”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几句话象天空的鹰隼一样,突然劲健地掠过他的胸次。”
(2).谓艺术风格刚劲雄健。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有“劲健”之目。 宋 严羽 《答吴景仙书》:“ 坡 谷 诸公之诗,如 米元章 之字,虽笔力劲健,终有 子路 事 夫子 时气象。”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 茅盾 的不愧为‘洗练’, 鲁迅 的应号作‘劲健’。”词语解释:劲兵 拼音:jìn bīng
(1).精锐的部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上初即位,以为 淮阳 天下交,劲兵处,故徙 夫 为 淮阳 太守。”《新唐书·窦建德传》:“ 建德 以劲兵伏旁泽中,悉拔诸城伪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贼犯岁星致败》:“官军依 胶莱河 筑墙而守,盖欲拘之海隅,而以劲兵驱殄之也。”
(2).锐利的武器。 王应麟 《玉海》卷一五○引 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弩者中国劲兵,四夷所畏服也。”词语解释:劲质 拼音:jìn zhì
(1).坚硬的质地;坚强的质性。 南朝 梁 沉约 《咏竹槟榔盘》:“梢风有劲质,柔用道非一。” 唐 皮日休 《古杉》诗:“劲质如 尧 瘦,贞容学 舜 霉。”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二:“一枝剪取长松干,劲质贞心实启予。”
(2).谓艺术风格质朴有力。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徂徕集〉》:“其文倔强劲质,有 唐 人风。”词语解释:劲弩
坚强有力的弓弩词语解释:劲正 拼音:jìn zhèng
刚正。《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旧唐书·裴度传》:“ 度 劲正而言辩,尤长於政体,凡所陈諭,感动物情。” 明 方孝孺 《送徐思勉之山东按察司佥事诗序》:“ 思勉 精敏劲正,所奏举皆切时事。”词语解释:劲酒
烈酒词语解释:劲峭 拼音:jìng qiào
(1).谓文笔雄健有力。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效 杜子美 作诗,其劲峭严密,指事泛情,时时夐至絶处。”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 曾子固 根柢经术, 王荆公 笔力劲峭,三 苏 才势纵横,卓然为著述界之泰斗。” 郭沫若 《创造十年》五:“他的散文是劲峭,有时不免过于生硬。”
(2).谓寒风强劲而凛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因为今天刮着劲峭的西北风,它就头朝西北,踏着摇动的树枝哑哑地叫了两声。”词语解释:劲利 拼音:jìn lì
(1).坚固锐利。《尹文子·大道下》:“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山川之险,易守也;劲利之器,易用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其(指豪猪)毛半白半黑,劲利如矢,能激以射人。”
(2).形容书法雄健流利。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又启》:“按此卷是 右军 书者,惟有八条。前《乐毅论》书,乃极劲利。”
(3).谓药性猛烈而利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大黄》﹝集解﹞引 陶弘景 曰:“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词语解释:劲勇 拼音:jìn yǒng
(1).顽强勇敢。《后汉书·南蛮传》:“天性劲勇,初为 汉 前锋,数陷阵。”《周书·韦孝宽传》:“凡此诸军,仍令各募 关河 之外劲勇之士,厚其爵赏,使为前驱。”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告以总理大臣之苦心,民军之劲勇。”
(2).指顽强勇敢的士卒。《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河内太守 王匡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王匡 ﹞其年为 卓 军所败,走还 泰山 ,收集劲勇得数千人。”《宋书·索虏传》:“ 豫州 刺史 刘德武 劲勇一万,以相掎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严东楼》:“ 世蕃 招集劲勇,图不轨。”词语解释:劲操 拼音:jìn cāo
坚定的操守。 宋 王安石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词语解释:劲秋 拼音:jìn qiū
指肃杀的寒秋。 晋 陆机 《文赋》:“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於芳春。” 晋 陆机 《长安有狭邪行》:“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词语解释:劲卒 拼音:jìng zú
精壮的士兵。《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武士劲卒愈多,愈多愈病耳。”《晋书·苻坚载记下》:“ 晋 龙驤将军 刘牢之 率劲卒五千,夜袭 梁成 垒,克之。”词语解释:劲威 拼音:jìn wēi
严重的威胁。 南朝 宋 鲍照 《咏双燕》之二:“ 阴山 饶苦雾,危节多劲威,岂但避霜雪,当儆野人机。”词语解释:劲力 拼音:jìn lì
气力,力量。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南康王饟牛启》:“ 何氏 莹蹄,无以逾其劲力,迈其致远。” 邓洪 《山中历险记》:“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口音,那时不知道哪里来了一股劲力,我一跳就站了起来。”词语解释:劲旅 拼音:jìng lǚ
(1).精锐的军队。《明史·徐达传》:“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诸人多克城斩获,号称劲旅。”
(2).指实力强的运动队等。如:这个省的足球队是一支劲旅。词语解释:劲疾 拼音:jìn jí
迅捷而有力。《诗·鲁颂·泮水》“束矢其搜” 汉 郑玄 笺:“束矢搜然,言劲疾也。” 明 刘基 《杂诗》之八:“鹰本是鷙鸟,爪利翮劲疾。”词语解释:劲拔 拼音:jìng bá
遒劲挺拔。 宋 梅尧臣 《绵桧》诗:“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明 方孝孺 《题宋舍人篆书》:“篆书以清圆劲拔为高, 秦 唐 二 李 皆以是名世。” 黄药眠 《我梦》诗:“我梦作劲拔的苍松,挺着绿刺锥风。”词语解释:劲强 拼音:jìn qiáng
强健有力。《墨子·节葬下》:“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淮南子·原道训》:“筋力劲强,耳目聪明。” 汉 王充 《论衡·说日》:“人物在世,气力劲强,乃能乘凌。”词语解释:劲势 拼音:jìn shì
谓强而有力的态势。 唐 段成式 《剑侠传·李胜》:“道士起见所卧枕前插一匕首,劲势犹动。” 元 范梈 《小孤行》诗:“洪涛万古就绳墨,虽有劲势不敢奔。”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骋应敌之虚情,压先攻之劲势。”
犹势头,情势。 魏风 等《刘胡兰》第一幕第五场:“我看这劲势不对,怕是要出岔,咱和 老赵同志 商量商量,想个对付的办法。”词语解释:劲丽 拼音:jìn lì
挺拔秀丽。 宋 苏辙 《太子少保赵公诗石记》:“公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词语解释:劲道 拼音:jìn dào
方言。犹劲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还是鼓起劲道,连忙到保全部告诉 张学海 一声,然后才放慢了步子,向细纱间走去。” 茹志鹃 《如愿》:“唉!还小组长呢!干起来到底没你们年青人劲道足了。”词语解释:劲猛 拼音:jìn měng
强悍勇猛。 南朝 齐 孔稚珪 《陈通和之策表》:“ 吴 楚 劲猛,带甲百万。”词语解释:劲躁 拼音:jìn zào
刚强而急躁。《魏书·崔浩传》:“劲躁之人,不顾后患。”词语解释:劲骏 拼音:jìn jùn
挺拔俊逸。《梁书·萧子云传》:“其书迹雅为 高祖 所重,尝论 子云 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 杜度 ,美过 崔寔 。’”词语解释:劲鳞 拼音:jìn lín
指肥壮的鱼。 明 徐渭 《赠陈君》诗:“珍木无弱羽,广川饶劲鳞。”词语解释:劲鸷 拼音:jìn zhì
劲健不凡。《明史·文苑传三·李攀龙》:“ 攀龙 才思劲鷙,名最高,独心重 世贞 ,天下并称 王 李 。”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李按察攀龙》:“其矫悍劲鷙之材,足以济之。”词语解释:劲锐 拼音:jìn ruì
(1).坚劲锐利。 北齐 刘昼 《新论·大质》:“不用干将,何以知其鋭;不引乌号,何以知其劲,劲鋭之质,较然是见。”《管子·幼官》“行搏鋭” 唐 尹知章 注:“兑金性劲鋭,时方肃杀,故曰以劲鋭搏击,所以顺杀气也。”
(2).精锐的士卒或军队。《三国志·吴志·陈表传》:“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鋭以为僮僕,非 表 志也。”《魏书·序纪·穆帝》:“馈 琨 马牛羊各千餘,车令百乘,又留劲鋭戍之而还。”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但恐摄属隔别,挑选间非劲鋭,託言窵远;在途稍有迟缓,则重地所恃者虚矣。”词语解释:劲阴 拼音:jìn yīn
严冬。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五十:“迅风陵雨,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不凋寒木之心。”词语解释:劲悍 拼音:jìn hàn
强悍有力。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繇书》:“ 荀閎 劲悍,往来鋭师,真君侯之勍敌。”《新五代史·杂传·孟方立》:“ 方立 以谓 潞州 山川高险,而人俗劲悍,自 刘稹 以来尝逐其师。”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二:“他大概有一个月光景没剃胡须了,嘴唇周围和下巴下黑丛丛的,这就减少了温和,增添了劲悍的意味。”词语解释:劲急 拼音:jìng jí
强劲而急速。例如:疾劲的北风。
也作“劲疾”词语解释:劲捷 拼音:jìn jié
敏捷有力。《北齐书·安德王高延宗传》:“气力絶异,驰骋行阵,劲捷若飞。”词语解释:劲武 拼音:jìn wǔ
刚健勇武。 宋 欧阳修 《石曼卿墓表》:“ 幽 燕 俗劲武,而 曼卿 少亦以气自豪。”词语解释:劲烈 拼音:jìng liè
(1).刚直忠烈。《后汉书·郭伋苏章等传赞》:“二 苏 劲烈, 羊 贾 廉能。”《晋书·段匹磾传赞》:“ 匹磾 劲烈,陨身全节。” 宋 文天祥 《集杜诗·吕武》:“其人劲烈,面折人,触忌讳不避。”
(2).犹凛冽。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词语解释:劲果 拼音:jìn guǒ
刚毅果敢。《后汉书·袁绍传》:“北兵虽众,而劲果不及南军。”《陈书·周敷传》:“ 敷 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而胆力劲果,超出时辈。”《宋史·杨业传》:“独以孤军,陷於沙漠;劲果猋厉,有死无回。”词语解释:劲射 拼音:jìng shè
快而有力的射球词语解释:劲廉 拼音:jìn lián
刚正廉洁。《新唐书·岑羲传》:“时 崔湜 、 郑愔 ,及大理少卿 李元恭 分掌选,皆以贿闻,独 羲 劲廉,为时议嘉仰。”词语解释:劲厉 拼音:jìn lì
(1).刚正严肃。《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朗 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世语》曰:“ 朗 子 秀 ,劲厉能直言,为 晋武帝 博士。”
(2).谓风势猛烈而寒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颜承节》:“近三鼓,阴风劲厉,四十九灯悉灭,其一復明。”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天风劲厉,不容易生长树木。”词语解释:劲吹 拼音:jìng chuī
猛烈地刮。例如:狂风劲吹。词语解释:劲壮 拼音:jìn zhuàng
刚劲豪迈。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作诗尤劲壮,多奇语,然不为乡里所知。”词语解释:劲妙 拼音:jìn miào
刚健神妙。《新唐书·裴漼传》:“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四:“尝得一旧琴修治之,磨去旧漆三数重,隐隐若有字痕,重加磨礲,得古篆‘霜鏞’二字,黄金填之,字画劲妙有法。”词语解释:劲士 拼音:jìn shì
(1).刚正的人。《荀子·儒效》:“行法志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
(2).壮勇的兵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左袵之虏得此地为患数世,今以劲士、坚甲、利兵,姦雄因之为乱,此社稷之深忧也。”《晋书·苻生载记》:“策 三秦 之鋭,藉陆海之饶,劲士风集,驍骑如云,自谓天下可平。”词语解释:劲刷 拼音:jìn shuā
梳子。《文选·嵇康〈养生论〉》:“劲刷理鬢,醇醴发颜。” 吕向 注:“劲刷,谓梳也。”词语解释:劲切 拼音:jìn qiē
(1).刚强峻急。《素问·气交变大论》:“西方生燥……其政劲切。”《新唐书·柳冕传》:“久之,以论议劲切,执政不善,出为 婺州 刺史。”
(2).指文学作品风格刚劲切实。 明 王世贞 《曲藻序》:“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词语解释:劲头 拼音:jìn tóu
(1).力量,力气。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象是头铁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头。”
(2).积极的情绪或精神。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 老葛 从这些话里觉得出民工们的劲头是很足的。”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又不自觉地恢复了往日在紧急情况下指挥人们战斗的那种劲头和魄力。”
(3).神情;样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五:“ 徐守仁 见 吴兰珍 那股严肃认真的劲头,不敢再开玩笑,怕吃她不消。”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小时候, 吴天宝 上花树摘果子,大马蜂占住高枝做了窠,嗡的一声,围着他乱螫,活是这股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