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文平声 [fēn,分离][yún][【廣韻】【集韻】音文。黏唾也。][详注1][详注2][详注3][音煴。瘟瘟,小痛貌。][xūn]


注1:贲 《集韵》符分切,音焚。《书·盘庚》用宏兹贲。《传》宏、贲,皆大也。《诗·大雅》贲鼓维镛。《传》贲,大鼓也。 又《尔雅·释鱼》龟三足,贲。《疏》龟之三足者名贲。
注2:堇 音勤。《说文》黏土也。《徐曰》黄土乃黏。《五代史》刘守光围沧州,城中杂食堇块。 又时也。《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亦作墐。
注3:蕲 《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首字词组
勋业勋德勋臣勋贵勋要勋级勋荫勋带
勋名勋烈勋门勋戚勋垂竹帛勋品勋籍勋效
勋庸勋绩勋爵勋望勋胤勋卫勋阶 
勋华勋旧勋贤勋格勋勚勋号勋附 
勋劳勋阀勋伐勋力勋章勋迹勋官 

词语解释:勋业  拼音:xūn yè
功业。《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勋业河山重,丹青锡命优。”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勋业皆其末迹也。”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将军只手定 苏北 ,勋业争传 大江 南。”
词语解释:勋名  拼音:xūn míng
功名。《后汉书·张奂传》:“﹝ 张奂 ﹞及为将帅,果有勋名。” 宋 苏舜钦 《春日感怀》诗:“望国勋名晚,伤时岁月飞。” 清 吴伟业 《东莱行》:“ 左氏 勋名照汗青,过江忠孝数中丞。” 剑农 《武昌革命始末记》:“成则共图勋名,败则生灵涂炭。”
词语解释:勋庸  拼音:xūn yōng
亦作“勛庸”。 功勋。《后汉书·荀彧传》:“ 曹公 本兴义兵,以匡振 汉 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旧唐书·李嗣业传》:“总驍果之众,亲当矢石,频立勋庸。” 明 姚茂良 《精忠记·伏阙》:“似此勛庸,乞加封赠,满门荣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副元帅 梁王 勋庸冠世,请 凌烟阁 侧别创一阁,以表殊勋。”
词语解释:勋华  拼音:xūn huá
亦作“勛华”。
(1). 尧 舜 的并称。 勋 , 放勋 , 尧 名; 华 , 重华 , 舜 名。 汉 马融 《〈忠经〉序》:“皇上含 庖轩 之姿,韞 勛 华 之德。”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并世 勋 华 照古今,朱明綵服侍尊临。” 章炳麟 《时危》诗之二:“一样 勋 华 成贱隶,诸君争得似 孙刘 。”
(2).功勋与荣华。《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论阀閲勛华, 安龙媒 是个七品琴堂的弱息, 贾寳玉 是个累代国公的文孙。”
词语解释:勋劳  拼音:xūn láo
(1).功勋;功劳。《孟子·尽心上》:“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礼记·明堂位》:“ 成王 以 周公 为有勋劳於天下,是以封 周公 於 曲阜 。”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营寨,扫荡贼兵建勋劳。”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明年一年中,出《老莲画集》一部,更以全力完成《笺谱》,已有大勋劳于天下矣。”
(2).谓建立功勋。《晋书·陶称传》:“臣以 侃 勋劳王室,是以依违容掩,故表为南中郎将,与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清 朱仕琇 《松溪令潘公去思碑》:“公虽以忧去,贤声彻四方。他日去柄大政於朝,勋劳天下,究其治迹发闻之处,自 松溪 始。”
词语解释:勋德  拼音:xūn dé
亦作“勛德”。
(1).功勋与德行。《晋书·刘弘传》:“以勋德兼茂,封 宣城公 。”《新唐书·裴度传》:“ 帝 以 度 勋德,故待以殊礼。”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 晋 室元老旧臣若早归降,我自念其勛德,布列要位。”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温公 论碑誌,谓古人有大勋德,勒铭鐘鼎,藏之宗庙,其葬则有丰碑以下棺耳。”
(2).指有功勋德行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 子攸 不顾宗社,讎忌勋德,招聚轻侠。”
词语解释:勋烈  拼音:xūn liè
叫作“勛烈”。 功业,功勋。《后汉书·宦者传·吕强》:“歷事二主,勋烈独昭。” 唐 元稹 《崔蔇检校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 崔蔇 等自 元和 以来,有大勋烈於天下。” 明 张居正 《悯忠赋》:“勛烈轻於纤埃兮,衅罪积於邱山。”
词语解释:勋绩  拼音:xūn jì
亦作“ 勋跡 ”。 功勋;功绩。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於学。”《晋书·文苑传·袁宏》:“ 侃 子 胡奴 ,尝於曲室抽刃问 宏 曰:‘家公勋跡如此,君赋云何相忽?’” 明 方孝孺 《藏用斋记》:“功业著乎生民,勋绩流而长存。”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凡公勋绩,好谋乃成。博筹多算,终格神明。”
词语解释:勋旧  拼音:xūn jiù
亦作“勛旧”。 有功勋的旧臣。《晋书·陈骞传》:“帝以其勋旧耆老,礼之甚重。”《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 殷 拊膺大哭曰:‘吾荒耄如此,而杀吾勋旧。’” 宋 杨无咎 《醉蓬莱》词:“味洗膏粱,才侔 沉 谢 ,三朝勛旧。”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忘本》:“凡乡、会试,必先试弓马合格,然后许入场屋,故一时勋旧莫不熟习弓马。”
词语解释:勋阀  拼音:xūn fá
亦作“勛阀”。
(1).犹勋门。 宋 苏轼 《次许冲元韵送成都高士敦钤辖》:“高才本不缘勋阀,餘力还思治 蜀 兵。”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然而矜遭际之隆,不如稽勋阀之旧也;侈福德之符,不加陈黎民之感也。”
(2).勋伐。《新唐书·循吏传序》:“若将相大臣兼以勛阀著者,各见本篇,不列於兹。” 宋 曾巩 《团练使驸马都尉制》:“盖其下嫁必得勋阀之门、良能之士,然后可以成先帝爱育之仁。” 宋 苏轼 《方山子传》:“ 方山子 世有勛阀,当得官。”
词语解释:勋臣  拼音:xūn chén
功臣。《后汉书·祭遵传》:“昔 高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録勋臣,颂其美德。”《宋书·臧质传》:“ 质 国戚勋臣,忠诚篤亮。” 清 钮锈 《觚賸续编·献诗保寨》:“其诗曰:‘将军开国之勋臣,蚤附凤翼攀龙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隋文帝 的父亲 杨忠 是 北周 勋臣。”
词语解释:勋门  拼音:xūn mén
建立过功勋的家族。《南史·文学传·卞彬》:“卿以一世勋门,而傲天下国士。”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寄题法梧门诗龛图》:“闻公家世本沙漠, 契苾 勋门埒 褒 、 鄂 。”
词语解释:勋爵  拼音:xūn jué
朝廷依臣僚功勋大小而赐予的爵位。《新唐书·高祖纪》:“赐为父后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徒然感恩义,谁復论勋爵。” 宋 梅尧臣 《闻临淄公薨》诗:“出入藩辅,留守两都兮,其民咏歌盈康庄;官为喉舌,勋爵一品兮,经筵讲义尊 萧 匡 。” 苏曼殊 《碎簪记》:“吾每日以勋爵勋爵、入阁入阁诸名词见累,正欲得亲心人一谈耳。”
词语解释:勋贤  拼音:xūn xián
有功勋有才能的人。《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犹能授受惟庸,勋贤皆序,如 管 隰 之迭升 桓 世, 先 赵 之同列 文 朝。”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十五年,会上新即位,成德表帅,上曰:‘非吾勋贤,莫可入者。’”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 巫咸 ﹞盖一代之勋贤,而谓巫覡之类可乎?”
词语解释:勋伐  拼音:xūn fá
亦作“勛伐”。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太史公 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因以“勋伐”通称功绩。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显乎勛伐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第宅》:“中书令 郭子仪 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古者铭庙之辞,多纪勋伐。”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五章:“而 百麟 ( 张百麟 )更树勛伐於外,以收民望。”
词语解释:勋贵  拼音:xūn guì
亦作“勛贵”。
(1).功臣权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盃冷炙之辱。”《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六年》:“ 蒙古 诸勋贵分封 山东 省,以 东平 行臺 严忠济 总一方之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有勛贵过境,僕从殴伤平民, 镜伊 缚置狱中。”
(2).功名富贵。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当时皆以 圆 ( 崔圆 )勋贵无二,望其救解。”
词语解释:勋戚  拼音:xūn qī
有功勋的皇亲国戚。《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仰惟勋戚,震慟于厥心。” 唐 元稹 《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 庄宪皇后 姪 王悦 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 傅文忠公 恒 以椒房勋戚,当朝轴者几三十年。”
词语解释:勋望  拼音:xūn wàng
功勋与名望。《晋书·谢安传》:“是时 桓冲 既卒, 荆 江 二州并缺,物论以 玄 勋望,宜以授之。” 唐 刘言史 《苦妇词》:“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左侯相之梦》:“大帅言听计从,勋望隆然。”
词语解释:勋格  拼音:xūn gé
(1).功勋的品级。《北史·樊子盖传》:“圣躬亲出慰抚,厚为勋格,人心自奋,不足为忧。”
(2). 唐 人对 孔志约 等人修订的《姓氏录》的一种讥称。《旧唐书·李义府传》载, 贞观 中, 唐太宗 令 高士廉 等修《氏族志》,时称允当。及 高宗 时, 李义府 耻其家无名,乃上奏朝廷,改修此书,专委 孔志约 等重修。 志约 等遂立格云:“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於是兵卒以军功达五品者,尽入书限,更名为《姓氏录》。当时缙绅士大夫多耻被甄叙,讥之为“勋格”。
词语解释:勋力  拼音:xūn lì
犹功勋,功劳。《国语·周语中》:“ 郑武 、 庄 有大勋力于 平 桓 。” 汉 陈琳 《为袁绍拜乌丸三王为单于版文》:“用能悉乃心,克有勋力於国家,稍受王侯之命。”《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岘》:“ 垣 从上皇, 峴 翊戴 肃宗 ,以勋力相高,同时为御史大夫。”
词语解释:勋要
达贵显要
词语解释:勋垂竹帛
功勋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词语解释:勋胤
功勋的后代
词语解释:勋勚  拼音:xūn yì
功勋,勋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廷臣宴》:“每岁上元后一日,钦点大学士九卿中之有勋勩者宴於 奉三无私殿 ,名廷臣宴。”
词语解释:勋章  拼音:xūn zhāng
授给有功者的荣誉证章。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第三节:“ 谭都督 特飭军务部颁发勋章,并酌定年金,定期分发各军士。”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为这件事,授给了她一枚二级国旗勋章。”
词语解释:勋级  拼音:xūn jí
功勋的等级。《周书·萧詧传》:“其戎章勋级,则又兼用柱国等官。”《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勋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掌官吏勋级。”
词语解释:勋品  拼音:xūn pǐn
勋官的品级。泛指各级勋官。《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年》:“里正可进至勋品。”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勋品》:“勋品自 齐 梁 有之,今柱国而下是也。”参见“ 勋官 ”。
词语解释:勋官  拼音:xūn guān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北周 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 隋 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 唐 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 明 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 清 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词语解释:勋卫  拼音:xūn wèi
侍卫官名。古时多以功臣子弟担任。《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唐 之朝廷有亲卫,有勋卫,有翊卫。亲卫则以亲王侯之子为之,勋卫则以功臣之子弟为之,翊卫则惟其所选。”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李廷珪墨》:“予一日至 英国府 中,见勋卫留 冯损之 作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那几个武臣勋卫,也算不得部院卿僚。”
词语解释:勋号  拼音:xūn hào
勋官的名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赠上柱国》:“ 吴良 以开国公殁於 洪武 年,得追崇上柱国,其生前勋号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
词语解释:勋迹  拼音:xūn jì
见“ 勋绩 ”。
词语解释:勋绩  拼音:xūn jì
亦作“ 勋跡 ”。 功勋;功绩。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是故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於学。”《晋书·文苑传·袁宏》:“ 侃 子 胡奴 ,尝於曲室抽刃问 宏 曰:‘家公勋跡如此,君赋云何相忽?’” 明 方孝孺 《藏用斋记》:“功业著乎生民,勋绩流而长存。”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凡公勋绩,好谋乃成。博筹多算,终格神明。”
词语解释:勋荫  拼音:xūn yīn
亦作“ 勋廕 ”。 子孙凭借先辈功业而得到的官爵。 南朝 梁 任昉 《为褚咨议蓁让代兄袭封表》:“臣门籍勋荫,光锡土宇。” 明 张敬修 《文忠公行实》:“卿受遗辅政,有安定社稷之功,勋廕未足以酬。”
词语解释:勋籍  拼音:xūn jí
记载功勋的簿籍。相当于后代的功劳簿。 唐 元稹 《裴誗检校尚书库部郎中充河阳节度判官制》:“昔 竇宪 以元舅出征,大开幕府,以致贤彦。是以铭 燕然 ,备勋籍,用参画也。”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其有官不过隅镇,名不挂勋籍,身歷百战於狂涛巨浪间,几为忌者挤,致之以无名之死,而卒以功名终者,则有 通州 丁公 。”
词语解释:勋阶  拼音:xūn jiē
勋官的等级。《南齐书·戴僧静传》:“﹝ 僧静 ﹞勋阶至积射将军,羽林监。”《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夏官不知兵籍,止於奉朝请;六军不主兵事,止於养勋阶。”
词语解释:勋附  拼音:xūn fù
指贵戚近臣。《梁书·贺琛传》:“贵者多畜妓乐,至於勋附若两掖,亦復不闻家有二八,多畜女妓者。”《魏书·山伟传》:“又欲杜之,因奏立勋附队,令各依资出身。自是北人悉被收叙。”
词语解释:勋官  拼音:xūn guān
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北周 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 隋 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 唐 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 明 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 清 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词语解释:勋带  拼音:xūn dài
功勋饰带
词语解释:勋效  拼音:xūn xiào
犹功勋。《晋书·石勒载记下》:“ 石季龙 自以勋效之重,仗 鄴 为甚,雅无去意。”《北史·裴叔业传》:“ 宣武 以 颺 勋效未立而卒,其子 烱 不得袭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臣所部将士讨 奚 、 契丹 、九姓、 同罗 等,勋效勘多,乞不拘常格,超资加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