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勤苦 拼音:qín kǔ
勤劳刻苦。《墨子·兼爱下》:“今岁有癘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 唐 杜甫 《柏学士茅屋》诗:“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宋 陆游 《赠西山老人》诗:“勤苦供租税,清贫遗子孙。” 郭沫若 《一只手》:“他在工厂里也是很勤苦的,因为要不这样便有失业的危险。”词语解释:勤劳 拼音:qín láo
(1).忧劳;辛劳。《书·金縢》:“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隋书·循吏传·辛公义》:“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清 孙枝蔚 《雨中大水决堤闻王幼华奔走堤上》诗:“贫苦原从昔,勤劳直至今。”
(2).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如:勤劳勇敢的 中国 人民;他有一双勤劳的手。
(3).犹疲劳。《吴子·料敌》:“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
(4).指功劳。《汉书·卫青传》:“陛下幸已益封臣 青 ,臣 青 子在繦褓中,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既无褒异,又不録勤劳,无乃过乎!”《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吾祖父于国家多建勤劳,今 司马懿 何等匹夫,灭吾兄 曹爽 宗族,又来取我,早晚必思篡位。我仗义讨贼,何反之有?”词语解释:勤勤 拼音:qín qín
(1).勤苦,努力不倦。《汉书·王莽传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 氏也。” 隋 王通 《中说·关朗》:“然夫子今何勤勤於述也。”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五:“夫孰使百物腾踊,致我终岁勤勤而不得养其父母者,政府也。”
(2).恳切至诚。《汉书·司马迁传》:“曩者辱赐书,教以慎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宋 王禹偁 《对雪》诗:“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序》:“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
(3).次数多,不间断。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你便勤勤的来呵,我也不赶你去也。”词语解释:勤王 拼音:qín wáng
(1).谓尽力于王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狐偃 言於 晋侯 曰:‘求诸侯莫如勤王。’”《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覲” 汉 郑玄 注:“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晋书·谢安传》:“ 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
(2).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后汉书·袁绍传》:“乃下詔书於 绍 ,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他是准备勤王吗?”词语解释:勤渠 拼音:qín qú
犹殷勤。《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四年》:“苟能慕 元直 之十一, 幼宰 之勤渠,有忠於国,则 亮 可以少过矣。”《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作“殷勤”。 宋 陈师道 《答无咎画苑》:“怜君用意常勤渠,挥毫洒墨填空虚。” 明 李贽 《与曾中野书》:“乃知向之劝我者,祇为我添油炽薪耳。而公絶无一语,勤渠之意,愈觉有加,故我不觉心醉矣。”词语解释:勤俭 拼音:qín jiǎn
勤劳节俭。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居备勤俭,躬兼贫病。”《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施鑑 ﹞为人谨厚志诚,治家勤俭,不肯妄费一钱。”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十一:“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词语解释:勤劬 拼音:qín qú
(1).辛勤劳累。 汉 王逸 《九思·逢尤》:“望旧邦兮路逶随,忧心悄兮志勤劬。”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为妻子之天乎?”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第相科学歷来发达之绳迹,则勤劬艰苦之影在焉。”
(2).指辛苦劳累之人。 宋 苏轼 《雄州白沟驿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制》:“宜颁宴衎,以劳勤劬。”词语解释:勤民 拼音:qín mín
(1).劳苦百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违 蹇叔 ,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 韦昭 注:“勤,劳也。”
(2).尽心尽力于民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 杜预 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汉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训焉。”词语解释:勤学 拼音:qín xué
努力学习。《东观汉记·桓荣传》:“ 荣 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蒯悟 ﹞依旧留在衙门中勤学。三年之后,学业已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十四》:“《示儿》诗自言辛勤三十年,始有此屋,而备述屋宇之塏爽,妻受誥封,所往还无非卿大夫,以诱其勤学。”词语解释:勤政 拼音:qín zhèng
勤劳于政事。 晋 成公绥 《贤明颂》:“王用勤政,万国以虔。”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是时 耶律氏 国势已衰,而县令犹知勤政爱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世祖画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绘事。”词语解释:勤恤 拼音:qín xù
亦作“ 勤卹 ”。 忧悯;关怀。《书·召诰》:“上下勤恤。”《宋书·裴松之传》:“出为 永嘉 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按,《南史》作“勤卹”。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劳勩服官,以勤恤民隐为事。”词语解释:勤行 拼音:qín xíng
(1).努力实行。《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宋 曾巩 《菜园院佛殿记》:“至於世儒习圣人之道,既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坚持之操。”
(2).勤于行走。《庄子·大宗师》:“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方言。旧时 北京 一带对旅馆饭店服务人员的俗称。《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跑堂儿的説的是勤行。”词语解释:勤拳 拼音:qín quán
恳切真诚。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诗:“玄功曷可报?感极惟勤拳。”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序》:“谨上《籍田赋》一章,虽不足形容盛德,亦小臣勤拳之至也。” 清 吴殿麟 《答鲍觉生书》:“因来书念僕勤拳,故发愤举僕今昔之恨,而一为足下道之如此。”词语解释:勤力 拼音:qín lì
勤劳;劳费体力。《史记·殷本纪》:“维三月,王自至於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於民,勤方迺事。’” 唐 柳宗元 《送薛存义序》:“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 宋 苏舜钦 《题花山寺壁》诗:“栽培翦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王鲁彦 《旅人的心》:“我简直换了一个人,连自己也觉得:聪明,诚实,和气,勤力。”词语解释:勤心 拼音:qín xīn
(1).谓用心苦思。《后汉书·陈宠传》:“ 宠 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 昱 陈当世便宜。”《汉武帝内传》:“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於是二 郑 感愤,勤心鋭思,亦遂知名。”
(2).殷勤的心意。 宋 梅尧臣 《杜挺之赠端溪园砚》诗:“强持慰勤心,归以示朋戚。”词语解释:勤瘁 拼音:qín cuì
辛苦劳累。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比年已来,曾无寧岁。征夫勤瘁,难以当子来之民,此皆诸贤所共亲见。” 宋 苏舜钦 《杜公让官表》:“虽极勤瘁,无补涓毫。”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敢不誓殫勤瘁,匪懈夙宵。”词语解释:勤劝 拼音:qín quàn
谓以身之勤劳劝勉别人。《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昶 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唐 于邵 《剑南东川节度使鲜于公经武颂》:“拉彼群逋,辑我游闕,躬之先之,不日不月,七载勤劝,三军克振, 龙安 之役,伐 原 示信。”词语解释:勤约 拼音:qín yuē
勤劳节俭。《后汉书·循吏传序》:“勤约之风,行于上下。”《新唐书·高元裕传》:“ 元裕 性勤约,通经术。” 宋 苏辙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之一:“慈仁本宜寿,勤约自成风。”词语解释:勤雨 拼音:qín yǔ
(1).谓以不雨为忧。《穀梁传·僖公二年》:“冬十月不雨,不雨者,勤雨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穀梁传》:“传言 僖公 以不雨为忧,故曰‘不雨者勤雨也’。”
(2).多雨。 唐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 仇兆鳌 注引 黄鹤 云:“此言得雨勤数,与《穀梁传》注异。”词语解释:勤事 拼音:qín shì
尽心尽力于职事。《国语·鲁语上》:“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於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汉书·宣帝纪》:“赐天下勤事吏爵二级。”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墨吏设誓受谴》:“相传 青浦 城隍神,乃筑隄御水、以死勤事之 周太僕 也。”词语解释:勤恳 拼音:qín kěn
(1).诚挚恳切貌。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懃懃恳恳,若望僕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此也。”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性资朴鲁,久叨宠荣,每惧满盈,弗克负荷……伏望陛下怜臣懃恳,特降俞音,追还恩命。” 清 戴名世 《答赵少宰书》:“序足下之文者,皆公卿大夫,而足下犹懃懃恳恳欲得不肖之序,岂非以其人虽贱而其言尚可取耶!”
(2).勤勉不懈貌。《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懃懃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词语解释:勤思 拼音:qín sī
勤苦思索;时时想念。《孔丛子·居卫》:“ 禹 、 汤 、 文 、 武 及 周公 ,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规,或秃骭背僂,亦圣。” 三国 吴 韦昭 《博弈论》:“劳神苦体,契阔勤思。” 晋 陶潜 《闲情赋》:“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词语解释:勤恁 拼音:qín nèn
亦作“ 勤任 ”。 勤思。《文选·班固〈典引〉》:“若然受之,亦宜勤恁旅力,以充厥道。” 蔡邕 注:“恁,思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吴国 勤任旅力,清澄江滸,愿与有道平一宇内。” 宋 王安石 《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词语解释:勤分 拼音:qín fēn
勤于本分。《宋书·礼志一》:“宰守微化导之方,萌庶忘勤分之义。”词语解释:勤重 拼音:qín zhòng
惜重,爱重。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近递中捧教,至荷勤重之旨。” 宋 叶适 《题二刘文集后》:“幸其犹有存者,岂可不为之勤重玩绎之歟!”词语解释:勤诚 拼音:qín chéng
勤勉忠诚。《隋书·炀帝纪下》:“竭力王役,致身戎身,咸由徇义,莫匪勤诚。”《明史·云南土司传一·楚雄》:“ 政 初为同知, 永乐 中来朝,时 仁宗 监国,嘉其勤诚,陞知府。”词语解释:勤纳 拼音:qín nà
殷勤接待。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词语解释:勤能 拼音:qín néng
勤勉而又有才能。《晋书·武帝纪》:“其条勤能有称尤异者,岁以为常。吾将议其功劳。”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额外主事甄别》:“向例额外主事三年期满甄别。其勤能者以主事选用,不及者改助教、博士等官。”词语解释:勤动 拼音:qín dòng
辛勤劳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贫窶者勤动终岁,而俯仰无貲。” 李大钊 《劳动教育问题》:“眼看人家一天天安宁清静去求知识,自己却为衣食所迫,终岁勤动,蠢蠢的象牛马一样不知人间为何世。”词语解释:勤切 拼音:qín qiē
谓殷切的关怀。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某启,递中捧台诲,至荷勤切。”词语解释:勤职 拼音:qín zhí
(1).谓忠于职守,工作勤恳。 唐 常衮 《授韦谔给事中制》:“五年勤职,时谓淹才。”
(2). 清 代考察鉴定官吏的等别之一。《清会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凡京察,堂官察其属之职而註考焉,一等曰称职,二等曰勤职,三等曰供职。”词语解释:勤身 拼音:qín shēn
劳苦其身,谓努力于职事以致身体劳苦。《国语·晋语七》:“ 文子 勤身以定诸侯,至於今是赖。”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事无大小,关於祖宗者,未尝不勤身苦体,小心翼翼,以奉承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令与弟 怙 同师。勤身鋭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词语解释:勤德 拼音:qín dé
谓勤于修德。《孔丛子·对魏王》:“上下勤德而无私,德无不化,俗无不移。”词语解释:勤拙 拼音:qín zhuō
谓以勤补拙。 宋 苏辙 《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怀朴忠而不顾,励勤拙以自将。”参见“ 勤能补拙 ”。
词语解释:勤能补拙 拼音:qín néng bǔ zhuō
谓勤奋能够弥补笨拙。语本 宋 邵雍 《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理由 《高山与平原》:“勤能补拙,熟能生巧。”词语解释:勤精 拼音:qín jīng
勤奋专精。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富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者,材子也。”词语解释:勤役 拼音:qín yì
指行役。谓因公务跋涉在外。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勤役从归愿,反路遵山河。”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词语解释:勤慎 拼音:qín shèn
勤勉谨慎。《三国志·魏志·程昱刘放传论》:“ 刘放 文翰, 孙资 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杀讷亲》:“上即位初,以果毅公 訥亲 为勤慎可托,故厚加信任。” 柳青 《狠透铁》七:“上河里水越小,看水的人越要细心、勤慎。”词语解释:勤绩 拼音:qín jì
劳绩。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臣窃见知 潭州 谢麟 ,屡经蛮事,颇有勤绩,溪洞之间,伏其智勇。”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 千里 居官,皆有勤绩,性谨愿,不肯为跅弛行。”词语解释:勤倦 拼音:qín juàn
犹倦勤。指皇帝倦于政事或居于高位的官员辞官告退。《旧唐书·玄宗纪论》:“上乃务清浄,事薰修,留连 轩后 之父,舞咏 伯阳 之説,虽稍移於勤倦,亦未至於怠荒。”词语解释:勤勚
辛劳。 宋 王安石 《诏允观文殿学士富弼乞赴汝州避灾养疾》:“触热载驰,用忘勤勩。”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当时 仁宗 在御已四十年,而犹慎重勤勩若此。”《明史·秦逵传》:“帝念 逵 勤勩,詔有司復其家。”词语解释:勤旧 拼音:qín jiù
有功勋的旧臣。《北史·张彝传》:“其年冬, 太极 初就, 彝 与 郭祚 等俱以勤旧被徵。”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勋官以赏战士,散官以褒勤旧。”词语解释:勤款 拼音:qín kuǎn
表示殷勤诚恳的心意。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青袍人亦郊饯送,再三勤款。”词语解释:勤进 拼音:qín jìn
勉力进取。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前辈书学擅名而又勤进不懈者,无如 汪文端 尚书。”词语解释:勤朴 拼音:qín pǔ
勤劳朴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陈提督》:“汝中营有伟髯千总,其人勤朴可任事。”词语解释:勤虔 拼音:qín qián
勤勉而虔诚。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阿足师》:“ 阿足 久之谓 臻 曰:‘汝寃未散,尚须十年,愍汝勤虔,为汝除去。’”词语解释:勤人 拼音:qín rén
犹勤民。谓操劳政事,尽力于百姓。《后汉书·章帝纪》:“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厎绩远图,復 禹 弘业。”词语解释:勤志 拼音:qín zhì
一心一意为实现自己的志愿而努力。《庄子·寓言》:“ 惠子 曰:‘ 孔子 勤志服知也。’”词语解释:勤干 拼音:qín gàn
勤勉干练。《陈书·程文季传》:“每置阵役人, 文季 必先诸将,夜则早起,迄暮不休,军中莫不服其勤干。”《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 莫多娄贷文 ﹞子 敬显 ,强直勤干,少以武力见知。”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三》:“择一圉人之勤干者,委之以马牛,给之以牧地。”词语解释:勤励 拼音:qín lì
见“ 勤厉 ”。
词语解释:勤厉 拼音:qín lì
亦作“ 勤励 ”。 勤劳奋勉。《荀子·富国》:“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厉,一本作“ 属 ”。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作厉者是也。厉,勉也。《羣书治要》作勤励,励即厉之俗书。”《宋书·王韶之传》:“ 韶之 在郡,常虑为 弘 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旧唐书·令狐楚传》:“每遣退藏,更令勤励。”《明史·黄凤翔传》:“察《月令》篇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则见圣治之当勤励。”词语解释:勤难 拼音:qín nán
犹勤王。《新唐书·卢杞传》:“ 怀光 自以千里勤难,有大功。”词语解释:勤恪 拼音:qín kè
勤勉恭谨。《后汉书·袁绍传》:“勤恪之功,不见书列,而州郡牧守,竞盗声名。”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宋 曾巩 《赐高丽诏》:“朕实宠加,宜有异恩,以称勤恪。”词语解释:勤谨 拼音:qín jǐn
(1).勤劳,勤快。《汉书·食货志上》:“治田勤谨则畮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西游记》第八五回:“你今日却怎肯这等勤谨?快去快来。”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起早,磨晚,勤谨一点,辛苦一点。这又是一个办法,叫做尽人事!”
(2).勤劳谨慎。《南史·褚裕之传》:“﹝ 褚澄 ﹞迁侍中,领右军将军,以勤谨见知。”《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申徒泰 ﹞生怕 令公 在这场差使内寻他罪罚,到底有些疑虑,十分小心勤谨,早夜督工,不辞辛苦。” 许杰 《惨雾》中:“他做人很好,代人家做事,很勤谨,村里的人都相信他。”词语解释:勤属 拼音:qín shǔ
见“ 勤厉 ”。
词语解释:勤厉 拼音:qín lì
亦作“ 勤励 ”。 勤劳奋勉。《荀子·富国》:“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厉,一本作“ 属 ”。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作厉者是也。厉,勉也。《羣书治要》作勤励,励即厉之俗书。”《宋书·王韶之传》:“ 韶之 在郡,常虑为 弘 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旧唐书·令狐楚传》:“每遣退藏,更令勤励。”《明史·黄凤翔传》:“察《月令》篇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则见圣治之当勤励。”词语解释:勤肃 拼音:qín sù
勤勉恭敬。《晋书·刘超锺雅传论》:“ 刘超 勤肃奉上, 钟雅 正直当官。”词语解释:勤务员 拼音:qín wù yuán
本指部队或机关里担任杂务的工作人员。引申为辛勤工作,甘愿为别人服务的人。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咱如今的干部不是过去国民党那样的官僚,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词语解释:勤勉 拼音:qín miǎn
努力不懈。《荀子·富国》:“姦邪不作,盗贼不起,化善者勤勉矣。”《清史稿·允礽传》:“臣当益加勤勉,谨保终始。”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二家邻居》:“好象原是勤勉守时的她,开始常常请假了。”词语解释:勤务兵 拼音:qín wù bīng
旧军队中给军官办杂务的士兵。词语解释:勤伫 拼音:qín zhù
殷切思念。《隋书·张煚传》:“朕初临四海,思存政术,旧齿名贤,实怀勤佇。”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吾见公妻来,思公道义,乃心勤佇,愿见颜色。”词语解释:勤勤恳恳 拼音:qín qín kěn kěn
原形容诚恳的样子。后亦形容勤劳踏实,做事认真。例如: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词语解释:勤杂 拼音:qín zá
后勤的工作,各种杂事
勤务员词语解释:勤杂人员 拼音:qín zá rén yuán
勤务员的总称。词语解释:勤紧 拼音:qín jǐn
勤快。《宋书·黄回传》:“会中书舍人 戴明寳 被繫,差 回 为户伯,性便辟勤紧,奉事 明寳 ,竭尽心力。”《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这是我家僱工,极是老实勤紧可托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我那老婆可是好老婆,天天晚上哄着孩子睡下,一定要带着灯做针线,可勤紧啦。”词语解释:勤直 拼音:qín zhí
勤劳正直。 唐 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 允恭 ﹞挠而不烦,简而不傲,静专勤直,志行修明。”词语解释:勤悫 拼音:qín què
亦作“ 勤慤 ”。勤勉而忠诚。 明 宋濂 《故陈夫人赵氏石表辞》:“在他人虽至勤慤者,久亦生厌, 赵氏 滋益谨。”词语解释:勤快 拼音:qín kuài
勤奋;奋勉。 明 袁宏道 《与无念》:“生近益懒惰,不知诸佛肯见容否?打则任他打,终勤快不成也。”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丁玲 《松子》:“他们没有香火的收入,可是他们都很勤快。”词语解释:勤实 拼音:qín shí
勤劳诚实。《元典章·刑部三·不义》:“庶民生理,勤实为本。”词语解释:勤悴 拼音:qín cuì
勤瘁。《宋书·五行志五》:“ 太元 十五年七月, 兖州 大水,是时缘 河 纷争,征戍勤悴。”词语解释:勤工助学 拼音:qín gōng zhù xué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人民日报》1985.7.26:“近年来,大中学生中的‘勤工’活动,已不是为了‘俭学’,而是为了‘助学’。从自强自立这一点上看,‘勤工助学’比过去的‘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解放日报》1985.12.7:“一年来,复旦大学已有两千多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经济收入。”参见“ 勤工俭学 ”。
词语解释:勤工俭学 拼音:qín gōng jiǎn xué
(1).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做工,把所得的工资作为学习的费用。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一段时间,到 法国 留学的一些青年所采取的一种求学形式。
(2).我国某些学校采取的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一定的劳动,以劳动收入作为办学资金的来源之一。词语解释:勤工俭学 拼音:qín gōng jiǎn xué
(1).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做工,把所得的工资作为学习的费用。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一段时间,到 法国 留学的一些青年所采取的一种求学形式。
(2).我国某些学校采取的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从事一定的劳动,以劳动收入作为办学资金的来源之一。词语解释:勤敏 拼音:qín mǐn
勤勉机敏。《北齐书·颜之推传》:“处事勤敏,号为称职。”《明史·冯琦传》:“涖政勤敏,力抑营竞,尚书 李戴 倚重之。”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五:“他在一家药店当小工,药店主人看见他勤敏,才收他为弟子。”词语解释:勤廉 拼音:qín lián
勤勉廉洁。《明史·邝埜传》:“ 埜 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他在诸道置巡院,选择勤廉干练的士人作知院官。”词语解释:勤密 拼音:qín mì
谓次数多,时间间隔短。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四家邻居》:“他的妻子年纪不满三十,但由于生养过于勤密,身体很坏。”词语解释:勤毖 拼音:qín bì
勤劳。《书·大诰》:“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 孙星衍 疏:“《汉书》‘勤毖’作‘劳’……毖与祕同,故为劳。”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又以天子在宸,勤毖孝理,我君云迈,谁其嗣之。” 明 归有光 《季母陶硕人墓志铭》:“家常乏,以女工佐其费,至於充裕,母勤毖不休。”参见“ 勤劳 ”。
词语解释:勤劳 拼音:qín láo
(1).忧劳;辛劳。《书·金縢》:“昔公勤劳王家,惟予冲人弗及知。”《隋书·循吏传·辛公义》:“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 清 孙枝蔚 《雨中大水决堤闻王幼华奔走堤上》诗:“贫苦原从昔,勤劳直至今。”
(2).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如:勤劳勇敢的 中国 人民;他有一双勤劳的手。
(3).犹疲劳。《吴子·料敌》:“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
(4).指功劳。《汉书·卫青传》:“陛下幸已益封臣 青 ,臣 青 子在繦褓中,未有勤劳,上幸裂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帝马皇后》:“黄门舅旦夕供养且一年,既无褒异,又不録勤劳,无乃过乎!”《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吾祖父于国家多建勤劳,今 司马懿 何等匹夫,灭吾兄 曹爽 宗族,又来取我,早晚必思篡位。我仗义讨贼,何反之有?”词语解释:勤效 拼音:qín xiào
劳绩。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外任京朝官﹞往往到职之初,便该磨勘,一无勤效,例蒙迁改。”词语解释:勤笃 拼音:qín dǔ
勤奋专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篤。”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肃 、 葛洪 、 陶侃 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竝勤篤之志也。”词语解释:勤略 拼音:qín lüè
劳绩和智略。《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观士大夫之勤略,钧猎者之所得获。” 颜师古 注:“略,智略也。观士之勤,大夫之略也。” 唐 李邕 《兖州曲阜孔子庙碑序》:“推下济以君人,微勤略以勘乱。”词语解释:勤练 拼音:qín liàn
勤勉干练。《南史·张邵传》:“帝以 邵 勤练忧公,重补州主簿。”词语解释:勤济 拼音:qín jì
谓工作勤奋而卓有成效。 唐 司空图 《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出次近坰,备得其事,因著于篇,以彰勤济之志云。”《新唐书·韦伦传》:“ 伦 以荫调 蓝田 尉,干力勤济。”词语解释:勤母 拼音:qín mǔ
贝母的异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三·贝母》。词语解释:勤任 拼音:qín rèn
见“ 勤恁 ”。
词语解释:勤恁 拼音:qín nèn
亦作“ 勤任 ”。 勤思。《文选·班固〈典引〉》:“若然受之,亦宜勤恁旅力,以充厥道。” 蔡邕 注:“恁,思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吴国 勤任旅力,清澄江滸,愿与有道平一宇内。” 宋 王安石 《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