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náo][jiāo jiào,使也][páo][pāo][鞭鞘][chāo][bāo páo,炮制][páo][zhāo][áo qiāo][páo][páo][póu][náo][páo][bāo][jiǎo jiào][chāo chao][cháo chāo][音庖。与掊同。][liáo][xiāo][详注1][máo][详注2][liáo náo][淫也]


注1:鄗 音敲。水名。《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又《字汇补》居嚣切,音郊。地名。与郊同。《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左传·文三年》作郊。
注2:佼 与郊同。《史记·赵世家》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bāo 肴韵

包 bāo
〈动〉
  •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 用纸、布等裹东西
  •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 草木渐包。——《书·禹贡》
  • 包有鱼。——《易·姤》
  •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 举一滴可包陵谷。——·李朝威《柳毅传》
  • 皆包在诸谷中。——·沈括《梦溪笔谈》
  •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 包围。四面围住
  •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 保证,担保
  •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 约定专用
  •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 镀上一层 。如:包金;包银
  • 做 。如:包饺子
〈名〉
  • 装东西的袋子 。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 包裹起来的东西 。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如:菜包;汤包
  • 毡制的圆顶帐篷 。如:蒙古包
〈量〉
  •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 又如:一包香烟
康熙字典

  • 《廣韻》布交切《集韻》班交切,𠀤音苞。 (肴韵)
  • 《說文》包,象人褱姙。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於巳,爲夫婦褱姙於巳。巳爲子,十月而生,男起巳至寅,女起巳至申,故男年始寅,女年始申也。又容也。《易·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又裹也。《書·禹貢》包匭菁茅。《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以虎皮。又《前漢·班固敘傳》包漢舉信。《註》劉德曰:包,取也。又通作苞。叢生也。《書·禹貢》草木漸包。又姓。《廣韻》楚大夫申包胥之後。漢有大鴻臚包咸。又山名。《山海經註》吳縣南,太湖中包山下有洞庭穴,號爲地脈。
  • 又《集韻》《正韻》𠀤蒲交切,音咆。 (肴韵)
  • 《集韻》匏亦作包。又庖通作包。《易·姤卦》包有魚。《繫辭》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 又《韻補》房尤切,音浮。 (尤韵)
  • 地名。春秋,公及莒人盟于包來。左氏作孚。通雅,古呼包如孚,脬與胞,桴與枹,莩與苞,浮與抱之類,同原相因,故互通。
  • 又叶補苟切,褒上聲,裹也。 (有韵)
  • 《詩·召南》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考證:〔《說文》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位於巳。〕
  • 謹照原文位字改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