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洽入声 [详注1][详注2][与歃同。尝也。][《集韵》直甲切,音霅。水貌。义同。]


注1:筴 音夹。针箭具。又与栅同。《庄子·达生篇》祝宗人元端以临牢筴。《注》牢,豕室。筴,木栏。同栅。
注2:哈 hā,音喢。《玉篇》以口歃饮。《淮南子·泛论训》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集韵》本作歃。又姓。《正字通》杨慎希姓有哈永森。动词
首字词组
匣剑匣里龙吟匣屉儿匣剑帷灯匣匮匣床  
匣龙匣费匣枪匣印匣子匣炮  
匣上匣子炮匣儿匣子枪匣椟   

词语解释:匣剑  拼音:xiá jiàn
亦作“ 匣劒 ”。
(1).匣中的宝剑。 唐 杜甫 《又上后园山脚》诗:“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2).喻指被埋没的人才。(1)典出《晋书·张华传》。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銛。”参见“ 丰城剑 ”。(2)典出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梁启超 《雷庵行》:“先生匣剑时一鸣,龙啸天空秋水薄。”参见“ 匣里龙吟 ”。
(3).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裕州刀匪》:“匣剑而行,宿 鲁山 城南。”
词语解释:匣里龙吟  拼音:xiá lǐ lóng yín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顓頊 ﹞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於匣里,如龙虎之吟。”本指剑的神通,后常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远闻于外。
词语解释:匣龙  拼音:xiá lóng
相传 战国 时有人盗 王子乔 墓,发观内中唯有一剑,欲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后因以称匣中的宝剑。 唐 孟郊 《寄院中诸公》诗:“冠豸犹屈蠖,匣龙期剸犀。”参见“ 匣里龙吟 ”。
词语解释:匣里龙吟  拼音:xiá lǐ lóng yín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顓頊 ﹞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於匣里,如龙虎之吟。”本指剑的神通,后常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远闻于外。
词语解释:匣上  拼音:xiá shàng
清 代两 淮 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在家无聊,因运司 荀老先生 是京师旧交,特到 扬州 来望他一望,承他情荐在匣上,送了几百两银子。”
词语解释:匣里龙吟  拼音:xiá lǐ lóng yín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顓頊 ﹞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於匣里,如龙虎之吟。”本指剑的神通,后常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远闻于外。
词语解释:匣费  拼音:xiá fèi
谓盐务款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杀高恒》:“两 淮 盐政 高恒 ,以侵贪匣费故,拟大辟。”参见“ 匣上 ”。
词语解释:匣上  拼音:xiá shàng
清 代两 淮 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在家无聊,因运司 荀老先生 是京师旧交,特到 扬州 来望他一望,承他情荐在匣上,送了几百两银子。”
词语解释:匣子炮  拼音:xiá zi pào
即匣子枪。 徐迟 《精神分析》:“于是行人更多,来到了一些武装的粉红色的宪兵,手指扣起了出匣实弹的匣子炮。”
词语解释:匣屉儿  拼音:xiá tì ér
匣子中供放置物品的扁平器物,中空无盖,可拿出。《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安太太 便把那枝九连环从匣屉儿上抽下来就带在头上。”
词语解释:匣枪  拼音:xiá qiāng
即匣子枪。 萧红 《生死场》十三:“就这样把一只匣枪装好子弹摆在众人前面。” 刘白羽 《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 曹纬 进来,提着匣枪,他弯着身子,抬不起头。”
词语解释:匣儿  拼音:xiá er
匣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妈妈﹞劈手就女儿处,把那放匙钥的匣儿夺将过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河库道办的更巧,是专人到大人原籍置一顷地,把庄头佃户兑给本宅的少爷,却把契纸装了一个小匣儿带到院上当面送的。”
词语解释:匣剑帷灯  拼音:xiá jiàn wéi dēng
剑在匣中,灯在帷里,灯光剑气若隐若现。诗文传记中写景、叙事、状物有若隐若现之妙者,常以“匣剑帷灯”为评语。亦用以形容事情无法掩盖或故露消息引人注意。语本《西京杂记》卷一:“ 高帝 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於外,与挺剑不殊。” 唐文治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匣剑帷灯法。”
词语解释:匣印  拼音:xiá yìn
指官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词语解释:匣子枪  拼音:xiá zi qiāng
驳壳枪。手枪的一种,外有木盒,射击时可把木盒移装在枪后,作为枪柄。《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一队抗联到咱庄》:“三更半夜闪红光,一队抗联到咱庄。满身青一色,腰别匣子枪。” 阎红彦 《回忆陕甘高原早期的革命武装斗争》:“我把最心爱的匣子枪送给他。”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只见 老甘 背靠着炕,双手搭在匣子枪上,头歪到肩膀上睡得正香。”
词语解释:匣匮  拼音:xiá kuì
(1).匣和柜。亦泛称同类型的藏物器具。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民人以垣墻为藏闭,天子以四海为匣匱。”《太平御览》卷七一三引 汉 李尤 《匱匣铭》:“国有都邑,家有匣匱;货贿之用,我之利器。”
(2).放在匣柜里。《淮南子·精神训》:“夫有 夏后氏 之璜者,匣匱而藏之,宝之至也。”
词语解释:匣子  拼音:xiá zi
(1).小型的盛物器具。一般呈方形。《元史·兵志四》:“省部臺院,凡有急速之事,别置匣子发遣,其匣子入递,随到即行。”《水浒传》第五六回:“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掛在卧房中梁上。” 赵树理 《登记》:“她的罗汉钱原来藏在板箱子里边的首饰匣子里。”
(2).指驳壳枪。《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屯中来个俏大姐》:“屯中来个俏大姐,镜面匣子腰里别,张口讲的抗日话,闭口唠的大团结。”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 萧队长 刘胜 跟 小王 ,加上 萧队长 的通讯员 万健 ,都挎着匣子。”
(3).特指薄而小的棺材。 沉从文 《边城》:“河街上船总 顺顺 ,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 碧溪岨 撑去。”
词语解释:匣椟  拼音:xiá dú
匣子和柜子。泛指盛物的器具。椟,木匣;木柜。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断圭碎璧,足为匣櫝之珍。博识君子,或有取焉。”
词语解释:匣床
亦作“ 匣床 ”。 旧时牢狱中使用的一种刑具,形如木床,命囚犯仰卧其上,将手脚紧紧夹住,全身不能转动,痛苦异常。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三折:“罢罢罢,且入牢去,将军柱上拴了头髮,上了脚镣手扭,抬上匣牀,使上滚肚索,拽拽拽!”《水浒传》第四九回:“ 乐和 便把匣牀与他们两个开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图文襄公厚德》:“公掌刑曹时,与 姚端恪公 同定律例,将 明 代酷法尽皆删除。奏释死囚长枷匣牀,以免狱卒凌虐。”《天雨花》第六回:“锁条悉索身不絶,匣床叫苦叹呻吟。”
词语解释:匣炮  拼音:xiá pào
一种带响的烟火。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花炮棚子製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匣炮、天地灯等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