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匾担 拼音:biǎn dān
即扁担。挑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五灯会元·临济宗·五祖法演禅师》:“你一似箇三家村里卖柴汉子,把箇匾担向你十字街头立地,问人中书堂今日商量甚么事。”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只有这一箇放下他那抅绳匾担,立在道傍,明明是个打柴的了。”《水浒传》第四十回:“那伙人就歇了担子,都掣了匾担,立在人丛里看。”词语解释:匾匾的伏 拼音:biǎn biǎn de fú
犹言服服贴贴。《水浒传》第七回:“这二三十个破落户见 智深 匾匾的伏,每日将酒肉来请 智深 ,看他演武使拳。”词语解释:匾介 拼音:biǎn jiè
谓性情耿直。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 禅月 贯休 尝以诗投之,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 鏐 ( 钱鏐 )爱其诗,遣客吏諭之曰:‘教和尚改十四为四十,方与见。’ 休 性匾介,谓吏曰:‘州亦难添,诗亦不改,然閒云野鹤,何天而不飞耶?’遂飘然入 蜀 。”词语解释:匾壶 拼音:biǎn hú
扁形的壶。 宋 王黼 等《博古图》:“ 汉 有蟠虬匾壶,形模差匾,已失上古壶制。”词语解释:匾对 拼音:biǎn duì
匾额和对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登岸行,十里至 万佛寺 看石坝,又三十里诣 汉神庙 掛匾对。”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避暑山庄 前后七十二景,匾对皆先朝宸翰。” 沙汀 《酒后》:“乡长已经把家里二三十副匾对收检起了!而且托人在 龙洞山 找房子,准备将来拖上山打游击。”词语解释:匾圆 拼音:biǎn yuán
扁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画工画佛身,光有匾圆如扇者,身侧则光亦侧,此大谬也。渠但见雕木佛耳,不知此光常圆也。”词语解释:匾部 拼音:biǎn bù
见“ 楄柎 ”。
词语解释:楄柎 拼音:pián fù
1.亦称"楄部"。
2.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词语解释:匾蒲 拼音:biǎn pú
即瓠瓜。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诗名物解》云:‘瓢与瓠一物,甘者名瓢,苦者名瓠,瓠以器言也。瓢亦名壶, 齐 鲁 间,长者为瓢,团者为胡卢。’今人又有匾蒲之名,匾蒲即壶之反切也。形长嫩而可食为瓠,经霜而坚则谓之瓢,圆或匾为胡卢。”词语解释:匾篮儿 拼音:biǎn lán ér
浅边的篮子。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则为我年老也甘贫,携着个匾篮儿儼然廝趂,卖几朵及时花且度朝昏。”词语解释:匾窄 拼音:biǎn zhǎi
(1).低矮狭窄。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四折:“ 刘行首 ,此处敢匾窄,不如你高堂大厦么?”
(2).(心胸)不开阔宽广。《水浒传》第十三回:“﹝ 雷横 ﹞虽然仗义,只有些心地匾窄;也学得一身好武艺。”《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諛諂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词语解释:匾食 拼音:biǎn shí
水饺。《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烧卖、匾食有何难,三汤两割我也会。”《西游记》第四六回:“就似人家包匾食,一捻一个就囫圇。”词语解释:匾额 拼音:biǎn é
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父亲梦见鼓乐旗彩,送一状元匾额进门。”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匾额倒做了,只是想不出这几个字来,就借重新娘罢!叫 宜春 ,研好了墨,取匾额过来!” 徐迟 《井冈山记》:“一座大房子挺立在前,匾额上写着‘谢氏慎公祠’五个大字。”词语解释:匾文 拼音:biǎn wén
题在匾额上的文字。词语解释:匾扎 拼音:biǎn zhā
折迭捆束。《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小五 ﹞披着一领旧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鬱鬱一个豹子来,里面匾扎起袴子,上面围一条间道棋子布手巾。”《水浒传》第七四回:“﹝ 燕青 ﹞脱去了里面衲袄,下面牢拴了腿綳护膝,匾扎起了熟绢水裩,穿了多耳麻鞋。”词语解释:匾柎 拼音:biǎn fù
亦称“ 楄部 ”。 古时棺中垫尸体的长方木板。《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若以羣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殁,唯是楄柎所以藉干者,请无及先君。” 杜预 注:“楄柎,棺中笭牀也。”《说文·木部》:“楄,楄部,方木也,从木扁声。《春秋传》曰:‘楄部荐榦’。”词语解释:匾打侧卓 拼音:biǎn dǎ cè zhuó
犹言旁敲侧击。《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巡道又贪又酷,又不讲体面;恼着他性子,眼里不认得人;不拘甚么事由,匾打侧卓,一味倒边。”词语解释:匾式 拼音:biǎn shì
匾额。 清 李渔 《奈何天·巧怖》:“有二位雅人在此,为何不命一个斋名,题一个匾式?” 清 王萃元 《星周纪事》:“予家感公厚德,即恭送‘明察秋毫’匾式,嗣於 沪 城克復后,悬之公馆。”词语解释:匾短 拼音:biǎn duǎn
谓缺少银钱。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这些时没人来,手头匾短,终日家閒邀邀的闷坐。”词语解释:匾毛 拼音:biǎn máo
羽毛。因形状扁平,故称。亦借指鸟类。 明 屠隆 《昙花记·众生业报》:“被罚做个鹦哥鸟儿,毛羽儘好,説话儘伶俐,只不离了匾毛。”词语解释:匾桃 拼音:biǎn táo
桃的一种。因果实形状扁圆,故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桃》:“匾桃出南番,形匾肉涩,核状如盒,其仁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