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卉木 拼音:huì mù
草木。《诗·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毛 传:“卉,草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润色取美,譬繒帛之染朱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平泉庄 在 洛城 三十里,卉木臺榭甚佳。” 清 顾炎武 《赠同系阎君明锋先出》诗:“春风吹卉木,大海放禽鱼。”词语解释:卉服 拼音:huì fú
(1).用絺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孔 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 孔颖达 疏:“舍人曰:‘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汉书·地理志上》:“岛夷卉服。” 颜师古 注:“卉服,絺葛之属。” 唐 吴筠 《高士咏·孙公和》:“ 孙登 好淳古,卉服从穴居。” 明 宋濂 《白牛生传》:“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
(2).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岛居之人。《魏书·匈奴等传序》:“辫髮之渠,非逃则附;卉服之长,琛賮继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林舍人使琉球诗》:“ 徐福 当年採药餘,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闍问,欲求 嬴秦 未火书。”词语解释:卉物 拼音:huì wù
(1).草木物产。《隋书·高祖纪上》:“ 龙首山 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
(2).泛指财物。词语解释:卉醴 拼音:huì lǐ
指蜜。 唐 郑畋 《禁直和人饮酒》诗:“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浓标格胜椒浆。”《云笈七籤》卷七四:“卉醴华英者,蜜也。”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蔗胎卉醴》:“糖,一名蔗胎。仙经呼蜜为卉醴。”词语解释:卉衣 拼音:huì yī
(1).即卉服。《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赞》:“百蛮蠢居,仞彼方徼。鏤体卉衣,凭深阻峭。” 李贤 注:“卉衣,草服也。”
(2).泛指粗布衣。 明 方孝孺 《卧云楼记》:“卉衣蔬食,处乎林泉,而忻然若都卿相之位。”参见“ 卉服 ”。
词语解释:卉服 拼音:huì fú
(1).用絺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 孔 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 孔颖达 疏:“舍人曰:‘凡百草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汉书·地理志上》:“岛夷卉服。” 颜师古 注:“卉服,絺葛之属。” 唐 吴筠 《高士咏·孙公和》:“ 孙登 好淳古,卉服从穴居。” 明 宋濂 《白牛生传》:“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
(2).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岛居之人。《魏书·匈奴等传序》:“辫髮之渠,非逃则附;卉服之长,琛賮继入。”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林舍人使琉球诗》:“ 徐福 当年採药餘,传闻岛上子孙居。每逢卉服兰闍问,欲求 嬴秦 未火书。”词语解释:卉裳 拼音:huì cháng
絺葛做的衣裳。 唐 柳宗元 《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惟 柳州 古为南夷,椎髻卉裳。”词语解释:卉布 拼音:huì bù
指粗布,土布。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卉布家乡多已作,此行须换芰荷衣。” 清 毛奇龄 《神告记》:“ 安西 估 魏丙 贸卉布 上海 市中……失槖所藏金三百两尽。”词语解释:卉汨 拼音:huì mì
疾速貌。词语解释:卉汩 拼音:huì gǔ
疾速貌。《汉书·礼乐志》:“卉汨臚,析奚遗。” 颜师古 注:“卉汨,疾意也……汨音于笔反。”词语解释:卉炜 拼音:huì wěi
丰美明丽貌。 明 刘基 《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梧桐萋萋兮竹实蕋蕋,凤凰翔鸣兮五色卉煒。”词语解释:卉裘 拼音:huì qiú
粗陋的皮衣。多指敝裘。 明 宋濂 《龙门子凝道记中》:“ 龙门子 服一卉裘,十五年不更,绽裂则纫缀之。”词语解释:卉歙 拼音:huì xī
见“ 卉翕 ”。
词语解释:卉翕 拼音:huì xī
亦作“ 卉歙 ”。 犹言呼吸。形容风声迅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莅颯卉翕熛至电过兮,焕然雾除,霍然云消。”《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作“芔歙”。《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瀏莅卉歙。” 张铣 注:“瀏莅卉歙,风吹众木之声也。”一本作“ 芔歙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引作“芔吸”。《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引作“芔歙”。 颜师古 注:“林木鼓动之声也……芔,古卉字也,音讳。歙音翕。” 王先谦 补注:“芔歙犹呼吸也,芔呼双声,歙吸叠韵。”词语解释:卉犬 拼音:huì quǎn
用草扎成的狗,即刍狗。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徐彦伯 为文,多变易求新……以玉山为琼岳,以芻狗为卉犬。”词语解释:卉茵 拼音:huì yīn
如茵的茂草。 清 曹寅 《玉山僧院牡丹》诗:“旧种知名贵,重台杂卉茵。”词语解释:卉翕 拼音:huì xī
亦作“ 卉歙 ”。 犹言呼吸。形容风声迅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莅颯卉翕熛至电过兮,焕然雾除,霍然云消。”《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作“芔歙”。《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瀏莅卉歙。” 张铣 注:“瀏莅卉歙,风吹众木之声也。”一本作“ 芔歙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引作“芔吸”。《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引作“芔歙”。 颜师古 注:“林木鼓动之声也……芔,古卉字也,音讳。歙音翕。” 王先谦 补注:“芔歙犹呼吸也,芔呼双声,歙吸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