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首字词组
卢橘卢骆卢前卢弓卢蒲卢都子卢狗卢秦
卢家卢扁卢李卢鹊卢猎卢跗卢沟桥卢獦
卢郎卢医卢行者卢沙卢布卢薄卢卢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卢女卢姬卢雉卢儿卢延让卢甘石卢博 
卢胡卢王卢犬卢至卢沟晓月卢瞳卢其 
卢生卢都卢矢卢耽鹤卢米卢牟卢比 

词语解释:卢橘  拼音:lú jú
(1).金橘的别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序:“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
(2).指枇杷。 宋 苏轼 《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王十朋 集注引 师尹 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岭 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 东坡 云:‘卢橘梅梅次第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
词语解释:卢家  拼音:lú jiā
(1).古乐府中相传有 洛阳 女子 莫愁 ,嫁于豪富的 卢 氏夫家。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卢 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鬱金苏合香……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 王 。”
(2).泛指富裕之家。 唐 沉佺期 《独不见》诗:“ 卢 家少妇鬱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唐 刘方平 《新春》诗:“一花开 楚国 ,双燕入 卢 家。”
指善奏乐器的女子。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碧玉班中怕点留,乐营门外卢家泣。”参见“ 卢女 ”。
词语解释:卢女  拼音:lú nǚ
(1).亦称“ 卢姬 ”。相传 三国 魏武帝 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 宋 郭茂倩 题解:“ 卢女 者, 魏武帝 时宫人也,故将军 阴升 之姊。七岁入 汉 宫,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为 尹更生 妻。 梁简文帝 《妾薄命》曰:‘ 卢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 唐 张子容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妙曲逢 卢女 ,高才得 孟嘉 。” 唐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诗:“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卢女 。”
(2).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 。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 洛阳 的 莫愁 (嫁为 卢 家妇),故称。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 卢女 门前乌桕树, 昭君 村畔木兰舟。”
(3).指 金陵 歌妓 莫愁 。 明 高启 《清明呈馆中诸公》诗:“ 白下 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 墓上迷芳草, 卢女 门前暎落花。”
(4).乐曲名。 唐 王维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唐 徐凝 《乐府新诗》:“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词语解释:卢郎  拼音:lú láng
(1).传说 唐 时有 卢 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 卢 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 崔氏 女, 崔 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 卢 因请诗以述怀为戏。 崔 立成诗曰:‘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 卢郎 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宋 周邦彦 《玉楼春》词:“夕阳深锁緑苔门,一任 卢郎 愁里老。” 元 密子瑜 《临江仙》词:“ 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2).传说 唐 时有 卢 家子弟,为校书郎时年已老,因晚娶而遭妻怨。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 卢 家有子弟,年已暮犹为校书郎,晚娶 崔氏 女, 崔 有词翰,结褵之后,微有慊色。 卢 因请诗以述怀为戏。 崔 立成诗曰:‘不怨 卢郎 年纪大,不怨 卢郎 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见 卢郎 年少时。’”后用为典故。 宋 周邦彦 《玉楼春》词:“夕阳深锁緑苔门,一任 卢郎 愁里老。” 元 密子瑜 《临江仙》词:“ 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词语解释:卢女  拼音:lú nǚ
(1).亦称“ 卢姬 ”。相传 三国 魏武帝 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 宋 郭茂倩 题解:“ 卢女 者, 魏武帝 时宫人也,故将军 阴升 之姊。七岁入 汉 宫,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为 尹更生 妻。 梁简文帝 《妾薄命》曰:‘ 卢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 唐 张子容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妙曲逢 卢女 ,高才得 孟嘉 。” 唐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诗:“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卢女 。”
(2).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 。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 洛阳 的 莫愁 (嫁为 卢 家妇),故称。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 卢女 门前乌桕树, 昭君 村畔木兰舟。”
(3).指 金陵 歌妓 莫愁 。 明 高启 《清明呈馆中诸公》诗:“ 白下 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 墓上迷芳草, 卢女 门前暎落花。”
(4).乐曲名。 唐 王维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唐 徐凝 《乐府新诗》:“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词语解释:卢胡  拼音:lú hú
谓笑声发于喉间。 宋 苏轼 《石芝》诗:“主人相顾一抚掌,满堂坐客皆卢胡。”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下》:“数诗浅俗鄙夷,即与所讥不类,寧免大雅卢胡。”参见“ 胡卢 ”。
词语解释:胡卢  拼音:hú lú
(1).喉间的笑声。 宋 陆游 《书感》诗:“成败只堪三太息,是非终付一胡卢。” 元 无名氏 《醉写赤壁赋》第四折:“夸甚么自己醒,説甚么他人醉,胡卢今后,大家休题。”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无端妄拟为鸳聚,思之暗自胡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视 成 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议长诸女胡卢大笑,谓吾为女子,例不得预,目吾为狂。”
(2).同“ 葫芦 ”。 宋 范成大 《将至公安》诗:“ 公安县 前酒可沽,不如且听提胡卢。” 元 顾亮 《月氏王头歌和杨铁崖》:“快剑一斫天柱折,留取胡卢饮生血。” 刘国钧 《辛壬之间杂诗》:“胡卢依样君休问,中泽哀鸿血未枯。”参见“ 胡芦 ”。
词语解释:卢生  拼音:lú shēng
(1). 秦 时 燕 方士。相传为 始皇 入海求神仙药不获而遁。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清 感惺 《游侠传》第二出:“ 齐 与 鲁 ,张旗鼓,大声呼,三辅 楚 。金刀在手武復武,狂潮澎湃不可沮,海处 卢生 满怀苦。”
(2).为典实“黄粱梦”中人物。 郁达夫 《不知》诗之一:“ 王粲 登楼伤此日, 卢生 逐梦悔当年。”参见“ 黄粱梦 ”。
词语解释:黄粱梦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唐 沉既济 《枕中记》载: 卢生 在 邯郸 客店遇道士 吕翁 ,生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时主人正蒸黄粱,生梦入枕中,享尽富贵荣华。及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后因以“黄粱梦”喻虚幻的事和不能实现的欲望。 宋 范成大 《邯郸道》诗:“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 石湖 。”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十空曲》:“华表铭旌断送黄粱梦,君看盖世功名总是空。”《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如同黄粱梦般的一现一闪。”亦作“ 黄粱一梦 ”。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 吕巖 ﹞因应举不第,道经 邯郸 ,得遇 正阳子 师父,点化黄粱一梦,遂成仙道。”《四游记·东华传道锺离》:“曾见万古以来,江山有何常主,富贵有何定数?转眼异形,犹之黄粱一梦耳。”
词语解释:卢骆  拼音:lú luò
初 唐 四杰中 卢照邻 、 骆宾王 的并称。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既而淳气益漓,駢丽乃作,滥觴于 齐 梁 ,猖狂于 卢 骆 。”
词语解释:卢扁  拼音:lú biǎn
即古代名医 扁鹊 。因家于 卢国 ,故又名“卢扁”。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口不能言臆对,虽 卢扁 药石难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我这病 卢扁 也医不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医者闻之曰:‘是形神已离,虽 卢扁 莫措矣。’” 清 方文 《麻城赠枯木大师四十八韵》:“末俗有通病, 卢扁 难以痊。”参见“ 卢医 ”。
词语解释:卢医  拼音:lú yī
(1). 春秋 时名医 扁鹊 的别称。 唐 杨玄操 《〈难经〉序》:“《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 勃海 秦越人 之所作也……以其与 轩辕 时 扁鹊 相类,乃号之为 扁鹊 ,又家於 卢国 ,因命之曰 卢医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都来四十字,治病赛 卢医 。”
(2).泛称良医。《说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 尼父 删经,三坟犹废, 扁鹊 卢 出, 卢医 遂多。” 明 卢象昇 《与少司成吴葵庵书》之八:“使庸医妄投药剂,嗜慾朘其元神, 卢医 望而却走,然后再从而往治,其能几倖万一乎!”
词语解释:卢医  拼音:lú yī
(1). 春秋 时名医 扁鹊 的别称。 唐 杨玄操 《〈难经〉序》:“《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 勃海 秦越人 之所作也……以其与 轩辕 时 扁鹊 相类,乃号之为 扁鹊 ,又家於 卢国 ,因命之曰 卢医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都来四十字,治病赛 卢医 。”
(2).泛称良医。《说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 尼父 删经,三坟犹废, 扁鹊 卢 出, 卢医 遂多。” 明 卢象昇 《与少司成吴葵庵书》之八:“使庸医妄投药剂,嗜慾朘其元神, 卢医 望而却走,然后再从而往治,其能几倖万一乎!”
词语解释:卢姬  拼音:lú jī
见“ 卢女 ”。
词语解释:卢女  拼音:lú nǚ
(1).亦称“ 卢姬 ”。相传 三国 魏武帝 时宫女,善鼓琴。《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卢女曲》 宋 郭茂倩 题解:“ 卢女 者, 魏武帝 时宫人也,故将军 阴升 之姊。七岁入 汉 宫,善鼓琴。至 明帝 崩后,出嫁为 尹更生 妻。 梁简文帝 《妾薄命》曰:‘ 卢姬 嫁日晚,非復少年时。’盖伤其嫁迟也。”后以“卢女”泛指善奏乐器的女子。 唐 张子容 《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妙曲逢 卢女 ,高才得 孟嘉 。” 唐 皇甫冉 《见诸姬学玉台体》诗:“艷唱召 燕 姬,清弦待 卢女 。”
(2).指 郢州 石城 歌女 莫愁 。旧时诗文中误认为即是 洛阳 的 莫愁 (嫁为 卢 家妇),故称。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 卢女 门前乌桕树, 昭君 村畔木兰舟。”
(3).指 金陵 歌妓 莫愁 。 明 高启 《清明呈馆中诸公》诗:“ 白下 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 墓上迷芳草, 卢女 门前暎落花。”
(4).乐曲名。 唐 王维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唐 徐凝 《乐府新诗》:“一声《卢女》十三弦,早嫁城西好少年。”
词语解释:卢王  拼音:lú wáng
初 唐 文学家 卢照邻 与 王勃 的并称。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三:“纵使 卢王 操翰墨,劣於 汉 魏 近《风》《骚》。”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使君虢州岑长史三十韵》:“举天悲 富 骆 ,近代惜 卢 王 。”
词语解释:卢都  拼音:lú dōu
嘴唇鼓翘貌。表示不满。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他那厢吃的醉醺醺,我这里嘴卢都,喑喑的纳闷。” 明 徐渭 《读易园诗应一仕人之索》诗:“为园读《易》几卢都,《归藏》《连山》尽野狐。” 清 李渔 《意中缘·挑帘》:“为甚的手慌张,将绣幔挑;口卢都,把夫人叫;假相知不避嫌,甚通家来脱套。”
词语解释:卢前  拼音:lú qián
《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 烱 与 王勃 、 卢照邻 、 骆宾王 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 王 、 杨 、 卢 、 骆 ,亦号为‘四杰’。 烱 闻之,谓人曰:‘吾愧在 卢 前,耻居 王 后。’”后因以“ 卢 前”为自愧不敢当的谦词。 明 王鏊 《送四进士归省》诗:“不伐子甘为 孟 后,虚名吾自愧 卢 前。”
词语解释:卢李  拼音:lú lǐ
唐 代 卢从愿 与 李朝隐 的并称。两人均于 高宗 时供职于吏部,以称职著名。《新唐书·卢从愿传》:“初 高宗 时,吏部号称职者 裴行俭 、 马载 ;及是 从愿 与 李朝隐 为有名,故号‘前有 裴 马 ,后有 卢 李 ’。”
词语解释:卢行者  拼音:lú xíng zhě
唐 代禅宗六祖 慧能 。 慧能 俗姓 卢 ,剃度前曾在 黄梅山 五祖 弘忍 门下为行者,故称。 宋 苏轼 《答周循州》诗:“蔬饭藜牀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前生自是 卢行者 ,后学过呼 韩退之 。”
词语解释:卢雉  拼音:lú zhì
(1).古代樗蒲戏中两种贵采之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洛阳 令 崔师本 ,又好为古之樗蒲……其骰五枚,分上为黑,下为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全黑者为卢,其采十六;二雉三黑为雉,其采十四;二犊三白为犊,其采十;全白为白,其采八,四者贵采也。”
(2).泛称掷骰赌博为“卢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且如粉花荡产,卢雉倾家,顾痴人之事哉!” 清 钮琇 《觚賸·雪遘》:“躭游卢雉,失业荡产。”
词语解释:卢犬  拼音:lú quǎn
黑犬。 唐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不惊卢犬吠,渐见 夏臺 空。”
词语解释:卢矢  拼音:lú shǐ
黑色箭。《书·文侯之命》:“卢弓一,卢矢百。” 汉 扬雄 《法言·五百》:“彤弓、卢矢,不为有矣。”参见“ 卢弓 ”。
词语解释:卢弓  拼音:lú gōng
黑色弓。古代诸侯有大功,则天子赐予黑色弓矢,以之象征征伐之权。《书·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 孔 传:“卢,黑也。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三》:“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 李周翰 注:“卢弓,征伐之弓。”《梁书·武帝纪上》:“公跨躡 嵩 溟,陵厉区宇,譬诸日月,容光必至,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女乙 来点灯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便都在昏暗的灯光中出现。”
词语解释:卢弓  拼音:lú gōng
黑色弓。古代诸侯有大功,则天子赐予黑色弓矢,以之象征征伐之权。《书·文侯之命》:“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 孔 传:“卢,黑也。诸侯有大功,赐弓矢,然后专征伐。”《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三》:“解佩袭犀渠,卷袠奉卢弓。” 李周翰 注:“卢弓,征伐之弓。”《梁书·武帝纪上》:“公跨躡 嵩 溟,陵厉区宇,譬诸日月,容光必至,是用锡公彤弓一,彤矢百,卢弓十,卢矢千。”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女乙 来点灯了,对面墙上挂着的彤弓、彤矢、卢弓、卢矢、弩机、长剑、短剑,便都在昏暗的灯光中出现。”
词语解释:卢鹊  拼音:lú què
(1).古代良犬韩卢、宋鹊的并称。亦泛指良犬。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繁弱既韜,卢鹊将烹。” 晋 葛洪 《广譬》:“高鸟聚则良弓发,狡兔多则卢鹊走。”
(2).鸟名。 唐 李绅 《闻里谣效古歌》:“莫令太守驰朱轓,悬鼓一鸣卢鹊喧。”
词语解释:卢沙  拼音:lú shā
古代 瑶 族乐器。类箫,纵有八管,另有一管横贯而成。见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
词语解释:卢儿  拼音:lú ér
犹狗儿。古代对年轻僮仆的贱称。《北齐书·恩幸传序》:“刑残阉宦,苍头卢儿,西域丑胡, 龟兹 杂伎,封王者接武,开府者比肩。”
词语解释:卢至  拼音:lú zhì
(1).[梵Rucika]佛名。即 楼至佛 ,意为爱乐。佛教谓贤劫千佛中最后一佛。《大乘十轮经》卷七:“於此贤劫千如来中,最后如来名曰 卢至 。”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 卢至 ﹞旧言 楼至佛 ,此云可爱乐最后佛也。”
(2).佛经中的人名。相传有 卢至 长者,贪财吝啬,后受佛指点,弃财皈依,因缘成佛。见《卢至长者因缘经》。 明 徐复祚 撰《一文钱》杂剧即据此敷演而成。 前蜀 贯休 《送颢雅禅师》诗:“苦却乐,乐却苦, 卢至 黄金忽如土。”
词语解释:卢耽鹤  拼音:lú dān hè
相传 晋 有 南康 治中 卢耽 ,少习仙术,善飞升,每夕辄凌空归家,晓则还州。尝于元会至朝,不及朝列,化为白鹤,飞至阙前。见《水经注·泿水》引 晋 邓德明 《南康记》。 唐 李白 《赠卢司户》诗:“借问 卢耽 鹤,西飞几岁还?”
词语解释:卢蒲  拼音:lú pú
复姓。 春秋 时 齐国 有 卢蒲嫳 。见《左传·昭公三年》
词语解释:卢猎  拼音:lú liè
即卢鹊。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纵卢猎以噬狡兽,飞轻鷂以鷙翔禽。”参见“ 卢鹊 ”。
词语解释:卢鹊  拼音:lú què
(1).古代良犬韩卢、宋鹊的并称。亦泛指良犬。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繁弱既韜,卢鹊将烹。” 晋 葛洪 《广譬》:“高鸟聚则良弓发,狡兔多则卢鹊走。”
(2).鸟名。 唐 李绅 《闻里谣效古歌》:“莫令太守驰朱轓,悬鼓一鸣卢鹊喧。”
词语解释:卢布  拼音:lú bù
货币单位
词语解释:卢延让  拼音:lú yán ràng
唐朝范量(现在北京附近)人。他的《苦吟》诗前四句是:“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词语解释:卢沟晓月  拼音:lú gōu xiǎo yuè
旧为 燕京 八景之一。 卢沟桥 在今 北京市 西南 丰台区 永定河 上,为 北京 最古老的联拱石桥。卢,也写作“芦”。 明 李东阳 有《京都十景·卢沟晓月》诗。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沟河卢沟桥》:“每当晴空月正,野旷天低,曙色苍苍,波光淼淼,为京师八景之一,曰‘卢沟晓月’。”
词语解释:卢米  拼音:lú mǐ
即 北齐 卢思道 。曾为员外散骑郎,直中书省。 北齐 文宣帝 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他人不过得一、二篇,唯 思道 多达八篇,时称“八米侍郎”,或称“卢米”。见《北史·卢思道传》。 唐 李商隐 《祭长安杨郎中文》:“ 孙金 、 卢米 ,百赋千诗,桂林 崑 嶠,一片一枝。”参见“ 八米卢郎 ”。
词语解释:八米卢郎  拼音:bā mǐ lú láng
(1).谓 隋 卢思道 。《北史·卢思道传》:“ 文宣帝 崩,当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比喻才高。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诗:“神通力遍 恆 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
词语解释:卢都子  拼音:lú dōu zǐ
果名。胡颓子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胡颓子》:“今考访之,即 雷斆 《炮炙论》所谓雀儿酥也。雀儿喜食之。 越 人呼为蒲頽子,南人呼为卢都子…… 刘绩 《霏雪録》言:‘ 安南 有小果,红色,名卢都子。’则卢都乃蛮语也。”
词语解释:卢跗  拼音:lú fū
春秋 时良医 卢扁 和相传 黄帝 时良医 俞跗 的并称。 晋 左思 《蜀都赋》:“ 神农 是甞, 卢 跗 是料。”
词语解释:卢薄  拼音:lú báo
柱上横木。《墨子·备蛾傅》:“堞恶疑坏者,先貍木十尺一枚,一节坏,邓植以押虑卢薄於木,卢薄表八尺,广七寸,经尺一。” 岑仲勉 注:“卢薄,柱上横木也。”
词语解释:卢甘石  拼音:lú gān shí
石名。相传阴天能致云雾。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艮岳》:“又云 万岁山 大洞数十,其洞中皆筑以雄黄及卢甘石,雄黄则辟蛇虺,卢甘石则天阴能致云雾,滃鬱如深山穷谷。”
词语解释:卢瞳  拼音:lú tóng
黑眼珠。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夫絶世独立者,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頳脣。”
词语解释:卢牟  拼音:lú mù
犹规模。《淮南子·要略》:“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 高诱 注:“卢牟,犹规模也。” 梁启超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此四力者,可以卢牟一世,亭毒羣伦。教主之所以能立教门,政治家所以能立政党,莫不赖是。”
词语解释:卢狗  拼音:lú gǒu
即 韩 卢。 战国 时 韩国 良犬。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騏驥长鸣, 伯乐 昭其能;卢狗悲号, 韩国 知其才。”
词语解释:卢沟桥  拼音:lú gōu qiáo
在北京西南部,跨永定河(金时的卢沟河)上。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清初重建。长265米,宽约8米,由11孔石拱组成,桥旁建有石栏,其上共有精刻石狮485个,姿态各殊,生动雄伟。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发生,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旁建有新桥
词语解释:卢卢  拼音:lú lú
呼犬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朱朱卢卢》:“ 绍兴 中, 秦檜 专国,献佞者至形之文牘,谓之圣相,郡县用此意递相尊尚,凡所称呼,皆非其实。无名子或为诗曰:‘呼鸡作朱朱,呼犬作卢卢,文官称学士,武官称大夫。’”
词语解释:卢博  拼音:lú bó
古代樗蒲戏的别称。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四:“昔我与君及 玄暉 、 彦昇 俱游於 竟陵 之门,日夕笑语卢博,此时之懽,不可追矣。”
词语解释:卢其  拼音:lú qí
古代神话中的山名。《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 卢其之山 ,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於 涔水 。”
词语解释:卢比  拼音:lú bǐ
印度等国的货币单位
词语解释:卢秦  拼音:lú qín
即古代名医 扁鹊 。 扁鹊 姓 秦 氏。故又名“卢秦”。 明 刘基 《老病叹》诗:“我身衰朽百病加,年未六十眼已花……琚瓆不能使之少, 卢秦 焉能使之加?”参见“ 卢医 ”。
词语解释:卢医  拼音:lú yī
(1). 春秋 时名医 扁鹊 的别称。 唐 杨玄操 《〈难经〉序》:“《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 勃海 秦越人 之所作也……以其与 轩辕 时 扁鹊 相类,乃号之为 扁鹊 ,又家於 卢国 ,因命之曰 卢医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都来四十字,治病赛 卢医 。”
(2).泛称良医。《说郛》卷七四引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 尼父 删经,三坟犹废, 扁鹊 卢 出, 卢医 遂多。” 明 卢象昇 《与少司成吴葵庵书》之八:“使庸医妄投药剂,嗜慾朘其元神, 卢医 望而却走,然后再从而往治,其能几倖万一乎!”
词语解释:卢獦  拼音:lú gé
佛教语。指地狱中用以惩治罪人的猛兽。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三出:“我闻闭财之人,要入卢獦地狱,久之当作饿鬼。”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六出:“止因尘缘未尽,謫降下方,竟被铜臭昏迷,几入卢獦地狱。”
词语解释: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拼音:lú sè fú lì zǐ sǎn shè shí yàn
由卢瑟福等人所做的α粒子穿透金属薄膜后向各个方向散射的实验。之前汤姆生认为中性原子中的等量正负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薄膜,发现不同散射角度的粒子数目不一,经分析,他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